基本信息
书名:手把手教你打乒乓球
定价:49.80元
作者:张星杰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6-01
ISBN:9787115419095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955幅超细致一线职业教练员指导技术动作步骤分解照片· 连贯动作多步骤图分解 。 · 每一个动作都有多视角的立体讲解 。 · 正确、错误动作对比,让您一目了然知道自己错在哪里,怎么改进才对。 · 关键的技术细节,不仅有教练的贴心提示,还有局部放大照片展示。 通过全方位的视听指导,您将学习到: ·27 种基础训练动作:握拍、引拍、挥拍、步法和球性训练·53 种技术训练:发球、攻球、接发球、推挡球、削球、搓球、拉球、抽球、杀球、弧圈球· 18 种对攻及双打战术要点,活用基础技巧于实战·场下体能训练及场上比赛规则,提升球员身体素质及赛场智商
内容提要
《手把手教你打乒乓球》是专门为广大乒乓球爱好者所设计的入门级图书。《手把手教你打乒乓球》通过955幅超细致连拍步骤照片、多角度拍摄的技术动作照片、局部细节特写照片、正确错误动作对比照片等丰富的视觉表现形式,图解了一线职业乒乓球教练员及其所带领队员的标准技术动作和训练方法。 《手把手教你打乒乓球》从了解乒乓球运动的场地、器材等基础知识开始,循序渐进地讲解了基础动作及其训练方法,如握拍、引拍、挥拍、步法等;基本技术及其训练方法,如发球、攻球、接发球、推挡球、削球、搓球、拉球、抽球、杀球和弧圈球等;体能训练方法,如耐力和力量训练;到比赛规则、裁判手势和对攻、双打战术等实战知识,帮助读者全方位地了解乒乓球、学习动作技巧,以及更好地应对比赛。
目录
第 1 章准备 训练前的准备
场地
Step 1 球台 13
Step 2 球网 15
02 器材
Step 1 球 16
击球路线 16
击球时间 17
击球部位 17
球的旋转和轨迹 18
球拍 Step 2 19
球拍的胶皮 21
球拍种类 19
03 人员
Step 1 准备姿势 22
Step 2 站位 23
横拍打法站位 23
直拍打法站位 23
双打站位 24
第 2 章基础训练
01 握拍方法
Step 1 直拍握拍法 26
中钳式握法 26
大钳式握法 27
弧圈球型握法 28
直拍削球握法 29
Step 2 横拍握拍法 29
02 引拍
Step 1 引拍姿势 31
典型的引拍方式 32 Step 2
正手引拍 32
反手引拍 32
削球引拍 33
03 挥拍
Step 1 反手挥拍 34
Step 2 正手挥拍 35
04 还原
05 步法
Step 1单步 39
Step 2 并步 41
Step 3 跨步 42
Step 4跳步 44
Step 5交叉步 45
正交叉步 45
反交叉步 46
06 球性训练
Step1 颠球练习 48
行走中颠球练习 48
借助桌台面颠球练习 50
原地颠球练习 49
双面交替变换颠球练习 51
对墙颠球练习 52
Step 2 互动练习 54
二人对颠练习 54
单人对墙练习 56
Step 3 托球练习 57
原地托球练习 57
行进中托球练习 57
Step 4 传球练习 58
第 3 章
技术 技术训练
01 发球
Step 1 平击发球 62
正手平击发球 62
反手平击发球 64
Step 2 发奔球 66
Step 3反手发急球 68
直板反手发急球 68
横板反手发急球 69
Step 4 发短球 70
Step 5 侧身正手发左侧上(下)旋球 72
直板左侧上旋 72
横板左侧上旋 73
直板左侧下旋 74
横板左侧下旋 75
Step 6 侧身反手发右侧上(下)旋球 76
右侧上旋 76
右侧下旋 77
Step 7 下蹲发球 79
Step 8 正手高抛发球 82
横板正手高抛发球 82
直板正手高抛发球 83
02
作者介绍
张星杰出生于中国武术之乡——山东菏泽,自幼习武,黄山学院教师、研究生学历、中国跆拳道协会会员、跆拳道四段、中国武术协会会员、武术六段,跆拳道、武术套路、散打项目国家一级裁判,黄山市跆拳道协会副主席。获得过安徽省运动会、省锦标赛裁判员、教练员称号,并发表论文多篇。于黄山学院的武术、跆拳道协会担任总指导至今。其学生在世界传统武术锦标赛、全国比赛、省运动会、省大学生表演赛等比赛中获得过冠、亚、季军等成绩。副主编蒋国强体操项目*裁判,大学体育教研室主任,校级“教师”。长期以来主要承担体育系体操、乒乓球课程以及大学体育乒乓球、网球等选修课的教学工作。研究方向为体育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成果曾获2008年院第二届教学成果二等奖。主持并参与多项国家体育总局、省体育局、校级课题。在*和省级刊物上发表论文十余篇;参与《体操》《体操学习指导》《健美操健美运动》等全国统编教材的编写工作。曾多次担任全国及省内的各种体操比赛的裁判工作。编委钱煜文、汤思怡、杨康、张大卫
文摘
序言
我拿到这本乒乓球教程的时候,其实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毕竟市面上类似的入门书籍不少,但真正能让人“读懂”并“学会”的却凤毛麟角。然而,这本书的讲解方式极其接地气,完全没有那种高高在上的理论说教感。作者似乎非常了解初学者在学习过程中会遇到的各种困惑和误区,每一个关键技术点都会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去剖析,甚至会预判读者可能会犯的错误,并给出及时的修正建议。比如,当我尝试学习反手拉球时,总是控制不住球的方向,书里就专门用一个章节详细分析了手腕在整个发力链中的作用,配上的分解图示清晰到仿佛能触摸到球板的震动。这种沉浸式的学习体验,让枯燥的重复练习也变得充满了探索的乐趣。它不仅仅是技术手册,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教练,耐心地在你身边帮你校准每一个不规范的动作,这种体贴入微的设计,非常加分。
评分这本书简直是为我这种乒乓球新手量身定做的!我以前在学校里偶尔和同学随便打打,动作要多别扭有多别扭,发力更是乱七八糟。买了这本书后,我才真正开始系统地学习。它从最基础的握拍、站姿讲起,图文并茂地展示了每一个细节,看得我茅塞顿开。特别是讲解如何正确地摩擦球板时,作者的描述非常细致,不仅仅是告诉你“怎么做”,更深入地解释了“为什么这么做”以及“做不好会怎样”。我拿着书,对照着镜子反复练习那些基础动作,感觉自己就像请了一个私教在身边指导一样。以前总觉得那些看似简单的动作里藏着大学问,现在终于有点门道了。这本书的编排逻辑非常清晰,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完全不会让人感到枯燥或者信息量过载。对于想要从零开始建立正确技术体系的球友来说,这本书的价值无可替代,它打下的基础扎实得让人心里有底气。
评分这本书的结构设计非常人性化,它不仅关注“如何打”,更关注“如何练”。在每一章节的末尾,作者都贴心地设置了“家庭练习”或“模拟训练”的环节,这些建议非常具有可操作性。我不再需要每天都去球馆才能进步,很多核心技术的练习,比如快速的身体协调训练,或者手腕的独立控制练习,我都可以利用家中有限的空间和工具轻松完成。这极大地提高了我的训练效率和频率。更让我惊喜的是,书中对心理建设也有所提及,这往往是我们在追求更高水平时最容易忽视的环节。它教会我们如何在比赛压力下保持冷静,如何从失误中快速恢复专注力。这种全方位的指导,使得这本书的价值远远超出了单纯的技术教材的范畴,它更像是一本陪伴我成长的训练伙伴和心灵导师。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和排版也着实令人称赞。在如今这个信息碎片化的时代,一本技术类的书籍能做到如此精良的视觉呈现,实属难得。纸张的质感很好,翻阅起来很舒服,更重要的是,插图和照片的质量非常高,清晰度足以分辨出专业运动员手部肌肉的细微变化。我尤其欣赏它在讲解复杂步法转换时的立体图示,很多时候,看视频可能因为角度限制看不清楚,但这本书通过多角度的剖析图,完美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它不只是教你怎么挥拍,更注重整体的协调性,从步伐到身体重心的转移,都有详尽的图解说明,这对于提升我对“整体发力”的理解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这使得原本抽象的“球感”和“节奏”概念,变得可以被量化和捕捉,阅读体验是顶级的。
评分作为一个已经打球有些年头,但一直停留在“业余爱好者”水平的读者,我本以为这本书会过于基础,对我帮助不大。没想到,它在高级技术的过渡处理上,也展现出了极高的专业水准。特别是在讲到“相持阶段的球路变化”和“特殊球质应对”时,作者的分析角度相当老辣。他没有停留在简单的“大力扣杀”或者“轻挡”上,而是深入探讨了如何在连续进攻中加入变速、旋转变化的细节处理。例如,如何通过小臂的内旋和外旋,实现同样挥拍动作下的上旋和侧旋球的微妙区别,这种对细节的精准拿捏,是很多普通教学资料所缺乏的。它成功地架起了一座桥梁,让我这个长期依赖本能打球的人,开始尝试用更科学、更有目的性的方式去规划自己的每一次击球,对我的技术瓶颈突破提供了极大的启发。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