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笃学至善-首都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术创新文库(贰零零九)
定价:80.00元
作者:陈宁,于祖焕,张润杰
出版社: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06-01
ISBN:9787811192605
字数:584000
页码:475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863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创新素质是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志,加强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研究生教育的根本任务。
首都师范大学一贯注重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并积极为研究生搭建包括学术创新、实践创新在内的创新能力提升平台,以学术为核心,以全面发展为目标,努力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合格创新人才。
首都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术创新项目创立于2009年5月,旨在贯彻科学发展观,加强我校研究生学术创新意识和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鼓励在校研究生选择富有创新性、挑战性、前沿性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课题,产出高水平的学术论文、著作等科研成果。首届研究生学术创新专项确立了研究生学术创新基金支持项目329项。截止2010年5月,经研究生工作部及各院系严格评审,329项支持项目结题,并有60项成果被评为“首届研究生学术创新项目成果”。实践证明,研究生学术创新项目的设立,为研究生投身科学研究提供了保障,调动了研究生进行科研工作积极性,激励了研究生开拓创新的信心,提高了研究生学术成果的质量,在校园里营造了浓厚的学术氛围。成功申报研究生学术创新项目已经成为首都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术成就的重要标志。
本书将首届首都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术创新项目成果论文汇集成册,展示首都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术创新阶段性成果,推动学术成果的深入交流。本书编辑时间的仓促、不足和舛误在所难免,敬请专家、同仁和读者不吝赐教。
目录
文科
“后革命”视域下的新世纪革命叙事
“美术视野中的鲁迅”研究述评——以鲁迅对中国传统美术的接受为主
李东阳文章观研究
《尔雅》同源词初探——黄侃《尔雅音训》同源词研究
周履靖及其《赋海补遗》研究
美国第三次三K党运动的大众传媒方略
清代京官团拜活动研究
唐代弘文、崇文两馆设置考辨
萨满教的复合形态与萨满式文明——以中国东北部索伦鄂温克族萨满信仰为例
劳动报酬与社会保障的互动机理研究
中国近代报刊舆论主权的重建
从政治系统论角度看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冲突应对机制
贫困中学生人际信任关系不良及辅导策略浅析
内隐工作记忆的ERPs研究
初中生反应性一主动性攻击问卷的修订
中小学教师领导研究
整合资源,开展公益活动——校外教育公益性活动的社会学研究
音色旋律的发展与变异——一“踏板旋律”研究
从朱世瑞两部近作看其管弦乐创作的民族特点
美术批评融入初中美术欣赏教学的策略
语言的认知特性在俄语语法中的体现
目的论指导下的文学翻译的可行性研究
回顾与展望——我国英语测试学领域的10年研究
中国大学生英语朗读中功能词的语音实现形式
小学德育实践新探索
……
理科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作为一个对教育理念和学术研究传播方式颇感兴趣的观察者,我对这本《笃学至善-首都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术创新文库(贰零零九)》的出版感到由衷的欣喜。虽然我还没来得及细读,但“首都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术创新文库”这一名称本身就传递了一种强烈的信号:它代表着学术成果的集结,更是一种对青年学者学术生命力的肯定与推广。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其核心之一便是创新。而研究生阶段,正是培养和孵化学术创新的关键时期。一本收录了当年该校研究生创新成果的文库,就如同一个观察窗口,让我们得以一窥当代中国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努力与成就。我脑海中不禁勾勒出文库中可能涵盖的各种研究图景:或许有对经典文献的全新解读,或许有对社会现实问题的深度剖析,或许还有在实验科学中取得的关键性突破。无论是哪个领域,能够被冠以“创新”之名,都说明了其研究在方法、视角或结论上有所突破,能够为相关学科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我尤其欣赏“笃学至善”的题名,它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学习的极致追求,也体现了首都师范大学在育人方面的深厚底蕴。我设想,这本厚重的文库,将不仅仅是研究成果的堆叠,更是学术精神的传承,是激励更多学子投身学术、勇于探索的火炬。
评分《笃学至善-首都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术创新文库(贰零零九)》这个书名,一听就让人感受到一股严谨而又充满活力的学术气息。虽然我还没有来得及翻阅这本书,但仅仅是“首都师范大学”这几个字,就足以让我对其中收录的研究成果充满信心。作为一所历史悠久、教学质量卓越的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在学术研究领域一直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尤其是其研究生教育,更是为国家输送了大量高素质人才。而“研究生学术创新文库”的定位,更是表明了这不仅仅是一本普通的研究生论文集,而是精选了该校当年在学术研究方面具有突破性、创新性的优秀成果。2009年,站在时代的节点上,当年的研究生们在各自的研究领域里,一定碰撞出了不少智慧的火花,提出了许多新颖的观点和方法。我脑海中不禁勾勒出文库可能包含的场景:或许是某个历史现象被赋予了全新的解读视角,或许是某个社会问题找到了意想不到的解决方案,又或许是某个实验性的研究获得了令人振奋的结果。“笃学至善”这四个字,更是点睛之笔,它传达了一种对学术研究的坚定信念——要孜孜不倦地学习,不断追求学术上的至高境界。这本集子,想必是当年无数个日夜伏案苦读、反复推敲的结晶,是青年学者们对学术理想不懈追求的生动写照,也必将激励着后来的学子们,在学术的道路上继续砥砺前行。
评分这本《笃学至善-首都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术创新文库(贰零零九)》的出版,无疑是学术界的一件盛事。尽管我尚未能拜读其中的具体内容,但仅仅从其“学术创新文库”的定位,以及“首都师范大学”的品牌背书,就足以让我对其充满期待。首都师范大学作为一所享有盛誉的高等学府,其研究生教育水平一直备受瞩目,能够入选“研究生学术创新文库”的论文,想必都是经过层层筛选,代表了该校在特定研究领域的前沿探索和独特见解。我尤其好奇的是,在2009年这个时间节点,首都师范大学的研究生们在哪些学科方向上展现出了令人耳目一新的学术创新?是人文社科的深度挖掘,还是自然科学的突破性进展?抑或是交叉学科的融合创新?文库的名称“笃学至善”也颇有深意,它不仅强调了治学态度上的“勤勉专一,刻苦钻研”,更寄托了追求学术真理,达到“至高至善”境界的愿景。这种对学术的敬畏和对完美的追求,本身就是一种值得赞赏的精神。我期待着能从中窥见新一代学者的学术风采,学习他们严谨的治学方法,感受他们敏锐的学术洞察力,并从中汲取灵感,对照自身的研究方向,思考如何才能在各自的领域里做出有价值的贡献。一本汇集了优秀研究生学术成果的文库,其价值早已超越了单纯的书本本身,它承载着知识的传承,也昭示着学术的未来。
评分读到《笃学至善-首都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术创新文库(贰零零九)》出版的消息,我脑海里立刻浮现出许多关于学术探索和知识积累的画面。作为一名长期关注教育和学术动态的普通读者,虽然具体内容尚未接触,但“首都师范大学”这一名称自带的学术光环,以及“研究生学术创新文库”的定位,已经让我对其充满了浓厚的兴趣。在我看来,这样的文库,就如同学术界的“星光大道”,集中展示了在特定时期,国家重点高校研究生群体最闪耀的学术智慧和最前沿的研究成果。2009年,这是一个距离现在不算太遥远,但又足以让许多研究视角和方法发生变化的年代。我想象着,这本文库里可能收录了当年那些“敢为人先”的研究课题,那些“打破常规”的研究思路,以及那些“卓尔不凡”的研究结论。每一次学术的突破,都离不开“笃学”,即持之以恒、刻苦钻研的精神;而“至善”则代表了追求真理、臻于完美的理想境界。这四个字,本身就构成了一种强大的学术召唤力。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文库中的这些研究,是如何在各自的领域里,将“笃学”的精神具象化,又如何一步步接近“至善”的学术高峰的。这不仅仅是对个体研究能力的展现,更是对一个教育机构培养创新人才能力的生动佐证。
评分对于《笃学至善-首都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术创新文库(贰零零九)》的出版,我怀揣着一份特殊的期待。作为一名对学术成果转化和知识传播方式充满好奇心的社会观察者,我始终认为,将高校研究生的优秀成果系统性地整理并发布,具有非凡的意义。这不仅仅是为研究者自身的研究画上一个阶段性的句号,更是为整个社会提供了一个了解前沿学术动态的窗口。首都师范大学,作为国内知名的综合性大学,其研究生在学术上的探索,往往能代表学科发展的风向标。因此,这本“文库”的出现,便显得尤为珍贵。2009年,那是一个怎样的学术图景?我想象着,这里面可能蕴含着对当时社会热点问题的深刻洞察,对基础学科理论的严谨求证,或是对新兴交叉学科的创新尝试。文库所倡导的“笃学至善”,这不仅仅是一种治学态度,更是一种学术追求的理想状态。它提醒着每一位研究者,成功的学术之路,需要坚定的毅力和对真理不懈的追求。我非常好奇,这本承载着无数智慧结晶的文库,将以怎样的方式,展现出研究者们“笃学”的历程,以及他们为达到“至善”境界所付出的努力。它可能为相关领域的学者提供宝贵的参考,也可能为对学术感兴趣的普通读者打开一扇新的大门,领略知识的魅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