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光縴通信原理(第2版)(21世紀高等學校規劃教材 電子信息)
定價:29.50元
作者:袁國良著
齣版社:清華大學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2-05-01
ISBN:9787302263319
字數:
頁碼:
版次:2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640kg
編輯推薦
本書力求從基礎知識齣發,循序漸進、由淺入深,對光縴通信原理進行全麵的介紹。
注重可讀性和實用性,提供PPt課件,習題解答。
本書可以滿足對高等學校信息與通信工程專業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學需要,也可供相關專業的學生學習,同時可供從事該領域工作的廣大科研與工程技術人員參考。
內容提要
《21世紀高等學校規劃教材·電子信息:光縴通信原理(第2版)》主要介紹光縴通信的原理及其發展;光縴通信的物理學基礎;光縴的傳輸理論和特性;光源和光電檢測器的結構與工作原理;光發射機和光接收機,光纜和光縴通信器件;光縴通信係統的構成、性能和設計;係統性能的提高,包括光放大和色散補償技術、光波分復用技術、相乾光通信、光孤子通信等;光縴通信的基本實驗。
本書力求從基礎知識齣發,深入淺齣、循序漸進,以方便讀者閱讀。本書可以作為高等學校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材,也可以作為從事光縴通信的科研人員、工程技術人員和其他相關人員的參考書。
目錄
章 光縴通信概述
1.1 什麼是光縴通信
1.2 光縴通信的發展曆史
1.3 光縴通信的優點及其應用
1.4 光縴通信係統的組成
1.5 光縴通信的發展趨勢
小結
習題
第2章 光的性質
2.1 光的反射、摺射和全反射
2.2 光的電磁理論
2.3 光的乾涉和衍射
2.4 光的偏振
2.5 光的吸收、色散和散射
2.6 光的量子性
2.7 激光
小結
習題
第3章 光縴
3.1 光縴概述
3.2 多模光縴的射綫光學理論分析
3.3 階躍型光縴的波動光學理論
3.4 階躍型光縴標量模的可導與截止
3.5 光縴的損耗特性
3.6 光縴的色散特性
3.7 光縴的非綫性效應
3.8 單模光縴
小結
習題
第4章 光源和光電檢測器
4.1 半導體的能帶理論
4.2 PN結的能帶結構
4.3 光源的異質結結構
4.4 發光二極管
4.5 半導體激光器
4.6 LD的工作特性
4.7 光電檢測器
4.8 PIN和APD的工作原理
4.9 光電檢測器的工作特性
小結
習題
第5章 光端機
5.1 光源與光縴的耦閤
5.2 光調製
5.3 光發射機
5.4 光接收機
5.5 光接收機的噪聲分析
5.6 光接收機的誤碼率和接收靈敏度
5.7 光中繼器
小結
習題
第6章 光纜和光縴通信器件
6.1 光縴的溫度特性和機械特性
6.2 光纜的種類、材料及其結構
6.3 光縴通信器件及其性能參數
6.4 光縴的連接和光縴連接器
6.5 光縴分路與耦閤器
6.6 光衰減器和光隔離器
6.7 光開關
小結
習題
第7章 光縴通信係統
7.1 數字光縴通信係統
7.2 同步數字體係
7.3 光縴通信的綫路碼型
7.4 光縴損耗和色散對係統的限製
7.5 光縴通信的性能指標
7.6 光縴通信係統設計
7.7 光縴通信工程概述
小結
習題
第8章 係統性能的提高
8.1 光放大器及其工作性能
8.2 摻鉺光縴放大器
8.3 光縴喇曼放大器
8.4 色散補償技術
8.5 多信道復用技術
8.6 光波分復用原理
8.7 光波分復用技術
8.8 光波分復用器
8.9 WDM設計中考慮的重要問題
8.10 相乾光縴通信和光孤子通信
小結
習題
第9章 光網絡
9.1 SDH光同步數字傳送網
9.2 WDM光傳送網
9.3 智能光網絡
9.4 城域光網絡
9.5 光縴接入網
小結
習題
0章 光縴通信實驗
10.1 光縴認識實驗
10.2 光縴通信基礎實驗
10.3 光縴衰減係數測量
10.4 多模光縴帶寬的測量
10.5 光縴無源器件特性
10.6 光發送實驗
10.7 光接收實驗
10.8 光波分復用實驗
10.9 光縴通信仿真實驗
小結
附錄A SDH係統光接口標準
附錄B 光縴通信常用英文縮寫
參考文獻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我是一名對光學和通信技術都充滿好奇的業餘愛好者,一直希望能夠係統地瞭解光縴通信這個領域。《光縴通信原理(第2版)》這本書,對於我這樣的非專業讀者來說,也提供瞭非常友好的學習路徑。雖然我可能無法深入理解所有的數學推導,但書中對於各種光縴類型(如單模光縴、多模光縴)的特性差異,以及它們在不同應用場景下的優劣勢的介紹,讓我對光縴有瞭初步的認識。我尤其喜歡書中關於光縴連接和耦閤的章節,它用非常直觀的圖解展示瞭光信號如何在不同的器件之間傳輸和連接,讓我對整個光通信係統的“骨骼”有瞭清晰的認知。此外,書中對光通信在互聯網、移動通信等現代生活中的重要作用的闡述,也讓我感受到瞭這項技術對我們社會的巨大影響,更加激發瞭我進一步探索的興趣。這本書就像一座橋梁,連接瞭我對未知的好奇和對知識的渴望,讓我能夠在一個相對輕鬆愉快的氛圍中,逐步構建起我對光縴通信的基本概念。
評分我是一名剛剛步入社會的應屆畢業生,在一傢網絡設備公司從事産品開發工作。《光縴通信原理(第2版)》這本書是我在大學期間最喜歡的一本教材之一。它以一種非常易於理解的方式,將光縴通信這個看似高深的領域變得生動有趣。我記得在學習書中關於光信號傳輸損耗的部分時,作者用瞭很多形象的比喻,比如光信號就像在走迷宮,每經過一個彎道或障礙都會損失能量。這讓我很快就理解瞭吸收損耗、散射損耗以及連接器損耗等不同類型的損耗是如何影響信號的傳輸距離和質量的。而且,書中對於光縴的製造工藝和測試方法也有所提及,這讓我不僅瞭解瞭光縴的原理,還對它的“誕生”過程有瞭初步的認識,感覺非常神奇。這本書的內容覆蓋麵很廣,從最基礎的光學原理到復雜的係統設計,都能夠找到相應的解釋,為我日後的工作奠定瞭堅實的基礎,讓我能夠更自信地投入到實際工作中。
評分這本書實在太棒瞭!作為一名初涉光通信領域的學生,我一直覺得這個學科既神秘又充滿挑戰。拿到《光縴通信原理(第2版)》這本書後,我最深的感受就是它的係統性和深入淺齣。從最基礎的光縴結構、光波導理論講起,循序漸進地引導我們理解光在光縴中傳輸的物理機製。尤其是關於模式理論和色散的部分,袁國良教授用瞭很多生動的例子和清晰的圖示,讓我這個之前對數學公式感到頭疼的學生也能慢慢理解其中的奧秘。書中不僅講解瞭理論,還涉及到瞭許多實際的光源、探測器以及連接器的原理和應用,這對於我們理解光通信係統的構成至關重要。我特彆喜歡書中對於光信號的調製、解調以及放大技術的介紹,這些內容直觀地展示瞭光信號如何被處理和傳輸,讓我對整個光通信鏈路有瞭更清晰的認識。而且,教材的編排也非常閤理,每章的知識點都梳理得井井有條,配有恰當的習題,能夠幫助我們鞏固所學。感覺這本書就像一個引路人,為我打開瞭光通信世界的大門,讓我對未來的學習充滿瞭信心和期待。
評分作為一名在通信工程領域工作瞭多年的工程師,我一直關注著光通信技術的最新發展。從早期的單模光縴到如今速率不斷攀升的光網絡,光通信技術的發展速度令人驚嘆。《光縴通信原理(第2版)》這本書,盡管是一本教材,但其內容的前瞻性和實用性,確實讓我感到驚喜。書中對於下一代光通信技術的一些初步探討,比如更高階的調製格式、空分復用等,雖然可能還未完全普及,但已經觸及到瞭未來光通信發展的重要方嚮。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書中對光器件的性能指標和可靠性分析也進行瞭詳細的介紹,這對於我們工程人員在選擇和設計光通信係統時,具有直接的指導意義。理解這些參數和指標背後的原理,能夠幫助我們做齣更明智的技術決策,優化係統性能,降低成本。這本書就像一位經驗豐富的老友,用一種非常接地氣的方式,分享瞭光通信領域的核心知識和發展趨勢,讓我能夠更好地理解當下的技術和預見未來的發展。
評分我是一名正在攻讀研究生學位的在讀博士,研究方嚮與光通信網絡密切相關。在撰寫論文的過程中,我需要查閱大量的文獻資料,其中涉及到一些比較前沿和深入的光通信技術。《光縴通信原理(第2版)》這本書確實給我帶來瞭很大的啓發。它不僅僅停留在基礎知識層麵,而是對一些復雜的光學現象和物理過程進行瞭深刻的剖析。例如,書中對於非綫性光學效應的闡述,特彆是受激拉曼散射、受激布裏淵散射等在光縴中引起的損傷和信號衰減的機理,以及如何采取相應的措施來抑製這些效應,這些內容對於理解高速光通信係統中的挑戰非常有幫助。此外,書中關於光縴傳感技術的部分也讓我眼前一亮,它不僅僅局限於傳統的通信應用,還將光縴技術拓展到瞭更為廣闊的領域,這對我拓展研究思路提供瞭新的視角。雖然這本書是麵嚮本科生教材,但其內容的深度和廣度,特彆是對於一些關鍵物理現象的解釋,對於研究生階段的學習和研究也具有很高的參考價值,能夠幫助我們快速地構建起紮實的理論基礎,為進一步深入研究打下堅實的基礎。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