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維德的愛情哲學 (古羅馬)奧維德,唐譯譯 9787553420417

奧維德的愛情哲學 (古羅馬)奧維德,唐譯譯 9787553420417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古羅馬奧維德,唐譯譯 著
圖書標籤:
  • 奧維德
  • 愛情哲學
  • 古羅馬文學
  • 古典文學
  • 愛情
  • 詩歌
  • 唐譯
  • 西方哲學
  • 文化研究
想要找書就要到 新城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店鋪: 書逸天下圖書專營店
齣版社: 吉林齣版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ISBN:9787553420417
商品編碼:29375127477
包裝:平裝
齣版時間:2013-06-01

具體描述

基本信息

書名:奧維德的愛情哲學

定價:29.80元

作者:(古羅馬)奧維德,唐譯譯

齣版社:吉林齣版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齣版日期:2013-06-01

ISBN:9787553420417

字數:210000

頁碼:244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外國哲學名傢叢書:奧維德的愛情哲學》可以使讀者瞭解到以下這些問題的答案:愛的腳步,我以我微博之力禱告,的愜意,女人憑什麼得錢還享樂;嫉妒隻屬於俗人,我貪婪地愛所有的美人兒;假如靈魂背判瞭你,美與惡的交叉,摺磨信劄與言詞愛情的憂傷。
  奧維德以酣暢的筆墨把心靈之愛與肉體之歡糅閤描繪,從而令他的作品有著難以抗拒的魅力。

目錄


捲 如何獲得愛情
“哦,你對愛的藝術一無所知嗎?那麼,來讀讀這篇詩吧!讀完之後,掌握瞭其中的道理,你就可以嚮愛神報到瞭。藝術的作用該有多大呢?通過藝術,我們可以使有帆和槳的船隻航行如飛;通過藝術,我們可以使車馬輕捷奔馳。愛情也不例外,它也應該有藝術來引導。”
愛情是一門藝術
目標需要定位
何處尋芳蹤
如何接近心儀的女性
你會附和嗎
展現“紳士風度”
搭訕的技巧
自信的男人有男人味
聚會上如何得到心儀女性的青睞
女人難以拒絕“厚臉皮”的男人
女人不肯輕易說“愛”
女人在什麼時間渴望愛情
以書寄情
愛需要承諾
女性眼中的男性魅力著裝
善於用眼神去傳情示愛
對付情敵的藝術
男人應該主動
毫不吝嗇地贊美她
吻她不用她同意
追求不同類型的女性應用不同的技巧
第二捲 如何保持愛情
“我在前麵嚮你傳授瞭怎樣去贏得她的藝術;現在,我還有必要嚮你講解怎樣去保持住她的藝術。徵服一個女人當然是光榮的,可是長久留住一個女人更加光榮。前者有些時候是機遇的功勞,但後者則完全是依靠戀愛的藝術。”
溫柔的情話是愛情的食糧
展示你的幽默
男人也需要溫柔
創造彼此的“共鳴區域”
殷勤地送一些小禮物
對她的欣賞要及時錶達
在擒與縱之間進行愛情演習
用浪漫打動她的心
關心和體貼她
巧妙渡過“吵架”關
韆萬彆做她不喜歡的男人
第三捲 愛情的良方
“迦太基的女王狄多娜啊,你的賓客由於過分篤信神意,便逃走瞭,而給你留下的隻是一把緻你於死地的亡命劍。不幸的女人啊,我願意把導緻這些悲慘故事的原因嚮你們揭示:那就是你們不懂得愛的藝術。你們所缺的就是愛的藝術,而愛的藝術是可以使愛情地久天長的。”
不同季節的魅力著裝
根據臉型選擇相應的發型
妝扮齣迷人的風采
笑容是女人好的裝飾品
優雅的姿態盡顯女性韻味
從10個方麵觀察與你相交的男人
恬靜是女人美的源泉
女人的柔情是一道風景
幸福女人的心理處方
不要讓男人“輕易得手”
做一個快樂的女人
美麗源於你的底蘊
智慧女人的4帖“愛情保鮮方”

作者介紹


奧維德(Ovidius,PubliusNaso;公元前43~公元18)。古羅馬詩人。生於羅馬附近的蘇爾莫,卒於黑海邊的托彌。年輕時在羅馬學習修辭,對詩歌充滿興趣。曾三次婚配,第三個妻子齣身名門,使他有機會進入上層社會,結交皇傢詩人。公元1年發錶《愛的藝術》,描寫愛的技巧,傳授引誘及私通之術,與奧古斯都推行的道德改革政策發生衝突。公元8年被流放到托彌。10年後詩人憂鬱而死。
  詩人一生創作豐富。早期詩歌多是反映生活、愛情的哀歌體情詩。如部詩集《戀歌》中有包括21封虛擬情書的《列女誌》以及《論容飾》、《愛的藝術》、《愛的醫療》等。公元7年完成的《變形記》,代錶瞭作者的高水平。該書用六音步詩行寫成,全詩共15捲,包括約250個神話故事。全書以編年體的形式,從創世寫到凱撒之死,奧古斯都繼位。故事人物有神話中的神,男女英雄和曆史人物。部分(捲)講述宇宙的創立及黃金、白銀、青銅、黑鐵四個時代。第二部分(第二至十一捲)是神話英雄故事。第三部分(第十二至十五捲)為曆史故事。作品集希臘羅馬神話之大成,每一個故事都生動有趣,穿插巧妙,而所有故事都始終圍繞“變形”的主題,以闡明“世界一切事物都在變易中形成”的哲理。作者把神、人一視同仁,對他們采取瞭不恭不敬的態度,旨在藉神的變形錶達事物不斷變化的道理,錶達世界從混亂走嚮文明、羅馬從建城到帝國強盛、人類在不斷進步的深刻內涵,從而錶明凱撒的統治不能,奧古斯都的登位纔是順應時代的需要。此後創作的《歲時記》,因流放隻完成前6捲,內容多反映羅馬宗教節日、祭祀儀典和民間風情,具有史料價值。公元8年他被流放後,心情憂鬱,生活淒苦,寫下《哀歌》5捲和《黑海零簡》4捲:前者反映流放的生活感受,錶達孤寂、怨悔的心情,後者多為懇求皇帝寬恕的信件。

文摘


序言



羅馬文壇的璀璨群星:古典文學的群像速寫 本書並非專注於某一位特定作傢的宏大敘事,而是將視角投嚮古羅馬文學黃金時代的廣闊圖景,試圖勾勒齣那個時代文風的多元麵貌與深刻內涵。我們將一同探索那些塑造瞭西方文學基石的偉大名字及其作品中蘊含的永恒主題,領略他們如何以文字為筆,描繪齣羅馬帝國的榮耀、信仰的變遷以及人性的復雜幽微。 一、 維吉爾的史詩迴響:傢國與命運的交織 我們的旅程將從羅馬文學的奠基人——普布利烏斯·維吉爾·馬羅(Publius Vergilius Maro)的恢宏巨著開始。他的《埃涅阿斯紀》不僅是一部描繪特洛伊英雄埃涅阿斯建立羅馬城前傳的史詩,更是羅馬民族精神的最高體現。 我們將深入剖析《埃涅阿斯紀》的結構與主題。這部作品如何巧妙地融閤瞭荷馬史詩的英雄主義傳統與羅馬本土的宗教、政治訴求?書中對於“虔誠”(Pietas)這一核心羅馬德行的闡釋——埃涅阿斯所背負的命運重擔,與個人情感的衝突——是理解羅馬貴族精神的關鍵。從拉丁姆的荒蕪之地到冥界的探訪,維吉爾如何運用精妙的預言和神祇的乾預,構建起一個注定光榮的民族敘事?我們不會深入探討奧維德的愛情觀,而是著眼於維吉爾筆下那種嚴肅、莊重、為國傢利益犧牲一切的英雄氣質,這是與後世抒情詩歌截然不同的底色。 二、 賀拉斯的圓融智慧:生活的藝術與節製之美 緊接著,我們將轉嚮昆圖斯·賀拉斯·弗拉庫斯(Quintus Horatius Flaccus)的詩歌世界。賀拉斯的風格是成熟、剋製且充滿哲思的,他深諳希臘化思想對羅馬精英文化的影響,並將其內化為一種獨特而優雅的“中道”哲學。 他的《頌歌》(Odes)是研究羅馬抒情詩典範的必讀文本。不同於直接描寫情愛,賀拉斯更關注“適度”(Aurea Mediocritas)的價值。我們將探討他如何將希臘酒神狄俄尼索斯式的狂歡與斯多葛主義的冷靜相結閤,提倡在動蕩的世界中尋求內心的寜靜。例如,他對於時光流逝的感嘆(“Carpe Diem”——抓住今天)並非鼓勵放縱,而是一種對當下生命價值的珍惜與珍視。他的諷刺詩(Satires)則以溫和而犀利的筆觸,剖析羅馬上流社會的虛榮與愚昧,展現瞭一種超越個人情感糾葛的社會批判視角。 三、 盧剋萊修的自然哲學:物質世界的探索 在探討羅馬的文學精神時,不能忽視提圖斯·盧剋萊修·卡魯斯(Titus Lucretius Carus)的科學巨著《物性論》(De Rerum Natura)。這部鴻篇巨製,以連貫的長達數韆行的詩歌形式,係統地闡述瞭伊壁鳩魯學派的原子論和唯物主義世界觀。 本書將聚焦於盧剋萊修如何將艱深的哲學和物理概念轉化為優美的詩歌語言。他試圖通過揭示世界由不可分割的“原子”構成,以及靈魂隨肉體消亡的觀點,來解除人們對死亡和神祇乾預的恐懼。他的目標是實現“精神上的自由”(Ataraxia)。這種對自然秩序和理性解釋的推崇,與羅馬人傳統上對神祇敬畏的態度形成瞭鮮明對比,代錶瞭羅馬知識分子中一股強大的理性主義思潮。我們將分析他如何論證“沒有什麼是永恒的,除瞭物質本身”,這種觀點為後來的科學思想播下瞭種子。 四、 薩盧斯特的政治冷峻:共和國的衰亡與人性剖析 羅馬文學的視野也必然觸及對政治現實的深刻反思。蓋烏斯·薩盧斯提烏斯·剋裏斯普斯(Gaius Sallustius Crispus)的史學著作,如《喀提林陰謀》和《硃古達戰爭》,是研究羅馬共和國末期道德淪喪的珍貴史料。 薩盧斯特的寫作風格以其緊湊、簡潔和強烈的道德批判著稱。他並非平鋪直敘地記錄曆史事件,而是著重於對人物性格和政治動機的心理刻畫。我們將研究他如何將政治敗壞歸因於“貪婪”(Avaritia)和“野心”(Ambitio)這兩種原罪,以及他對貴族階層腐化的深刻控訴。他筆下的英雄人物(如老加圖)與反派人物(如喀提林)的對立,是羅馬曆史敘事中關於“美德衰亡”的經典範例。 五、 塔西佗的史學冷峻:帝國的陰影與權力腐蝕 最後,我們將目光投嚮更晚期的曆史學傢蓋烏斯·科爾內利烏斯·塔西佗(Publius Cornelius Tacitus)。他的《編年史》和《曆史》是研究早期羅馬帝國(從提比略到尼祿)宮廷政治和暴政的巔峰之作。 塔西佗的敘事充滿瞭悲觀主義和對權力的深刻警惕。他以其“嚴苛”(Severitas)的風格,毫不留情地揭露瞭元老院在皇帝統治下的屈從與虛僞。我們將探討他的“史學洞察力”——即他如何通過對特定事件的詳細描述,揭示權力如何腐蝕人心,使正直的靈魂變得扭麯。他的作品中對“自由”的懷念,與他親眼見證的現實之間的巨大張力,構成瞭其文學的永恒魅力。 通過對以上各位巨匠在史詩、抒情、哲學、曆史等不同領域的探索,本書旨在為讀者提供一幅古羅馬文壇的立體畫捲,展現其思想的深度、藝術的廣度以及對人類處境永恒的關注。我們著重於宏大的敘事、哲學的思辨、政治的批判以及對普世價值的探討,而非局限於個人情感的私密錶達。

用戶評價

評分

我選擇這本書,主要是被“唐譯譯”這個譯者名字所吸引。一直以來,我都非常欣賞優秀的譯者,他們如同橋梁,將不同文化、不同時代的思想精髓帶到我們麵前。對於一部古羅馬時期的著作,尤其是涉及“愛情哲學”這樣既有普適性又充滿時代特質的內容,翻譯的質量至關重要。我期待唐譯譯的版本能夠準確傳達奧維德的原意,同時又保持原文的韻味和美感。古羅馬的語言和錶達方式與現代漢語有著巨大的差異,如何將那些精妙的比喻、深刻的哲理,以及可能齣現的文學性和情感性都恰當地呈現齣來,是對譯者功力極大的考驗。我希望能讀到一個流暢、自然、富有詩意的譯本,讓我能夠沉浸其中,不被生硬的翻譯所阻礙。同時,我也很好奇,在翻譯過程中,譯者是否會加入一些自己的解讀或注解,幫助我們這些非專業的讀者更好地理解書中的內容?一本好的翻譯,不僅僅是文字的搬運,更是思想的傳遞和文化的交流。

評分

這本書我一直聽說過,奧維德的名字在古羅馬文學中如雷貫耳,尤其是他關於愛情的論述,據說充滿瞭智慧與洞察。我一直對那個時代的思想和文化充滿好奇,古羅馬社會是如何看待愛情的?在那個神話傳說與現實生活交織的時代,人們的愛情觀又是怎樣的?這本書的題目就直擊我的興趣點,讓我對其中可能蘊含的對愛情的深刻解讀充滿期待。我非常想知道,奧維德的愛情哲學是否能幫助我理解現代社會中復雜多變的感情關係?在那個時代,愛情更多的是一種藝術,還是一種遊戲?書中會描繪怎樣的愛情場景,是轟轟烈烈還是細水長流?或者,他會以一種非常現實的角度去剖析愛情的本質,比如欲望、占有、甚至背叛?我腦海中已經勾勒齣許多可能性,想象著翻開書頁,便能穿越時空,與一位偉大的古羅馬詩人對話,傾聽他對愛情的喃喃低語,從中汲取超越時代的經驗與啓示。這本書的封麵設計也非常吸引人,帶著一種古樸而神秘的氣息,仿佛預示著即將展開的非凡旅程。

評分

我對這本書的期待,更多地集中在其“哲學”二字上。奧維德不僅僅是一位詩人,更是一位觀察者和思考者。我想這本書所探討的“愛情哲學”,絕非簡單的情愛故事的堆砌,而是對愛情本質的深刻探究。愛情究竟是什麼?是命中注定的緣分,還是理性選擇的結果?是純粹的情感,還是摻雜著欲望和利益的復雜體?在古羅馬那樣一個講求理性與秩序的社會,他們的愛情觀是否會更加注重邏輯和規則?我期待書中能夠齣現一些關於愛情的理論性的闡述,一些可以被歸納和總結的原則。是否會有關於愛情的階段性劃分,比如初識、熱戀、倦怠、以及如何維係長久的關係?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一套看待和處理愛情問題的框架,幫助我更清晰地認識愛情,更理性地麵對感情中的種種挑戰。我想,如果奧維德真的能在這本書中揭示齣愛情的普遍規律,那將是一筆無價的財富。

評分

這本《奧維德的愛情哲學》的題目讓我充滿瞭探索欲。我一直覺得,愛情是一種既普遍又獨特的體驗,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感受,但似乎又有一些共通的規律可循。奧維德作為一位古羅馬的偉大詩人,他一定對愛情有著非同尋常的理解。我好奇他所定義的“愛情哲學”會是什麼樣的?是鼓勵自由奔放的愛,還是倡導謹慎理性的情?是否會探討愛情中的痛苦與歡樂,激情與平淡?這本書會提供一些實用的“愛情指南”嗎?我希望從中獲得一些關於如何去愛、如何被愛、以及如何在愛情中保持自我的一些啓示。也許,奧維德的智慧能夠幫助我理解那些看似復雜難解的情感糾葛,找到處理人際關係的新視角。我期待這本書能夠帶來深刻的思考,讓我對愛情這個永恒的主題有更深層次的認識,從而在自己的生活中獲得一些啓發和成長。

評分

我被這本書的“古羅馬”背景所吸引。這是一個充滿傳奇和神話的時代,也是一個塑造瞭西方文明重要基石的時期。我想瞭解,在那個時代,愛情是如何與社會風俗、宗教信仰、以及政治權力相互交織的?奧維德的愛情哲學是否會反映齣古羅馬社會特有的價值觀?例如,當時人們對於婚姻的看法,對於婚外情、或者同性之愛的態度,這些都是我非常感興趣的方麵。書中描繪的愛情故事,是否會帶有濃厚的時代烙印,例如,當時的求愛方式,送禮的習俗,或者求愛過程中會涉及到的社會階層問題?我希望能從這本書中,窺見古羅馬社會生活中那些細膩而又充滿趣味的角落,感受那個時代的獨特魅力。一個時代的哲學,往往是那個時代社會百態的縮影,我相信奧維德的愛情哲學,一定能帶我領略古羅馬社會彆樣的風情。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