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CMOS数字集成电路设计
定价:69.00元
作者:(美)查尔斯.霍金斯(Charles Hawkins)等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4-01
ISBN:9787111529330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书中文简体字版由IET授权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未经出版者书面许可,不得以任何方式复制或抄袭本书内容。
本书涵盖了CMOS数字集成电路的设计技术,教材的编写采用新颖的讲述方法,并不要求学生已经学习过模拟电子学的知识,有利于教师灵活地安排教学计划。本书完全放弃了涉及双极型器件的内容,只关注数字集成电路的主流工艺——CMOS数字电路设计。书中引入大量的实例,每章后也给出了丰富的习题,使得学生能够将学到的知识与实际结合。本书可作为CMOS数字集成电路的本科教材。
目录
目 录
出版者的话
译者序
序
前言
章 基本逻辑门和电路原理1
1.1 逻辑门和布尔代数1
1.2 布尔和逻辑门化简3
1.3 时序电路4
1.4 电压和电流定律6
1.4.1 端口电阻的观察法分析6
1.4.2 基尔霍夫电压定律与观察法分析7
1.4.3 基尔霍夫电流定律与观察法分析9
1.4.4 基于观察法的分压器和分流器混合分析10
1.5 电阻的功率消耗11
1.6 电容13
1.6.1 电容器能量与功率14
1.6.2 电容分压器15
1.7 电感16
1.8 二极管非线性电路分析16
1.9 关于功率19
1.10 小结20
习题20
第2章 半导体物理24
2.1 材料基础24
2.1.1 金属、绝缘体和半导体24
2.1.2 半导体中的载流子:电子与空25
2.1.3 确定载流子浓度26
2.2 本征半导体和非本征半导体27
2.2.1 n型半导体28
2.2.2 p型半导体29
2.2.3 n型与p型掺杂半导体中的载流子浓度30
2.3 半导体中的载流子输运30
2.3.1 漂移电流31
2.3.2 扩散电流32
2.4 pn结34
2.5 pn结的偏置35
2.5.1 pn结正偏压36
2.5.2 pn结反偏压36
2.6 二极管结电容37
2.7 小结38
参考文献38
习题38
第3章 MOSFET40
3.1 工作原理40
3.1.1 作为数字开关的MOSFET40
3.1.2 MOSFET的物理结构41
3.1.3 MOS晶体管工作原理:一种描述性方法42
3.2 MOSFET输入特性44
3.3 nMOS晶体管的输出特性与电路分析44
3.4 pMOS晶体管的输出特性与电路分析49
3.5 含有源极和漏极电阻的MOSFET53
3.6 MOS晶体管的阈值电压54
3.7 小结55
参考文献56
习题56
第4章 金属互连线性质60
4.1 金属互连线电阻60
4.1.1 电阻和热效应62
4.1.2 薄膜电阻63
4.1.3 通孔电阻64
4.2 电容67
4.2.1 平行板模型67
4.2.2 电容功率68
4.3 电感69
4.3.1 电感电压69
4.3.2 导线电感70
4.3.3 电感功率70
4.4 互连线RC模型71
4.4.1 短线的电容模型71
4.4.2 长线的电阻电容模型72
4.5 小结74
参考文献74
习题74
第5章 CMOS反相器77
5.1 CMOS反相器概述77
5.2 电压转移曲线78
5.3 噪声容限79
5.4 对称电压转移曲线81
5.5 电流转移曲线82
5.6 VTC图形分析83
5.6.1 静态电压转移曲线83
5.6.2 动态电压转移曲线85
5.7 反相器翻转速度模型86
5.8 CMOS反相器功耗88
5.8.1 瞬态功耗88
5.8.2 短路功耗89
5.8.3 静态泄漏功耗91
5.9 功耗与电源电压调整91
5.10 调整反相器缓冲器尺寸以驱动大负载92
5.11 小结94
参考文献94
习题94
第6章 CMOS“与非”门、“或非”门和传输门97
6.1 “与非”门97
6.1.1 电路行为98
6.1.2 “与非”门的非控制逻辑状态98
6.2 “与非”门晶体管尺寸调整100
6.3 “或非”门102
6.3.1 电路行为102
6.3.2 “或非”门的非控制逻辑状态102
6.4 “或非”门晶体管尺寸调整105
6.5 通过门与CMOS传输门108
6.5.1 通过门108
6.5.2 CMOS传输门109
6.5.3 三态逻辑门110
6.6 小结110
习题111
第7章 CMOS电路设计风格115
7.1 布尔代数到晶体管电路图的转换115
7.2 德摩根电路的综合118
7.3 动态CMOS逻辑门120
7.3.1 动态CMOS逻辑门的特性120
7.3.2 动态电路中的电荷共享121
7.4 多米诺CMOS逻辑门123
7.5 NORA CMOS逻辑门125
7.6 通过晶体管逻辑门125
7.7 CMOS传输门逻辑设计127
7.8 功耗及活跃系数128
7.9 小结132
参考文献132
习题132
第8章 时序逻辑门设计与时序137
8.1 CMOS锁存器138
8.1.1 时钟控制的锁存器138
8.1.2 门控锁存器139
8.2 边沿触发的存储元件140
8.2.1 D触发器140
8.2.2 时钟的逻辑状态141
8.2.3 一种三态D触发器设计141
8.3 边沿触发器的时序规则142
8.3.1 时序测量143
8.3.2 违反时序规则的影响144
8.4 D触发器在集成电路中的应用145
8.5 带延时元件的tsu和thold145
8.6 包含置位和复位的边沿触发器147
8.7 时钟生成电路148
8.8 金属互连线寄生效应151
8.9 时钟漂移和抖动151
8.10 芯片设计中的整体系统时序152
8.10.1 时钟周期约束152
8.10.2 时钟周期约束与漂移153
8.10.3 保持时间约束153
8.10.4 考虑漂移和抖动的时钟周期约束154
8.11 时序与环境噪声156
8.12 小结157
参考文献157
习题158
第9章 IC存储器电路163
9.1 存储器电路结构164
9.2 存储器单元165
9.3 存储器译码器166
9.3.1 行译码器166
9.3.2 列译码器167
9.4 读操作168
9.5 读操作的晶体管宽长比调整169
9.6 存储器写操作170
9.6.1 单元写操作170
9.6.2 锁存器转移曲线170
9.7 写操作的晶体管宽长比调整171
9.8 列写电路173
9.9 读操作与灵敏放大器174
9.10 动态存储器177
9.10.1 3晶体管DRAM单元177
9.10.2 1晶体管DRAM单元178
9.11 小结179
参考文献179
习题179
0章 PLA、CPLD与FPGA181
10.1 一种简单的可编程电路——PLA181
10.1.1 可编程逻辑门182
10.1.2 “与”/“或”门阵列183
10.2 下一步:实现时序电路——CPLD184
10.2.1 引入时序模块——CPLD184
10.2.2 更先进的CPLD186
10.3 先进的可编程逻辑电路——FPGA190
10.3.1 Actel ACT FPGA191
10.3.2 Xilinx Spartan FPGA192
10.3.3 Altera Cyclone Ⅲ FPGA194
10.3.4 如今的FPGA196
10.3.5 利用FPGA工作——设计工具196
10.4 理解编程写入技术196
10.4.1 反熔丝技术196
10.4.2 EEPROM技术198
10.4.3 静态RAM开关技术199
参考文献199
1章 CMOS电路版图200
11.1 版图和设计规则200
11.2 版图设计方法:布尔方程、晶体管原理图和棒图201
11.3 利用PowerPoint进行电路版图布局202
11.4 设计规则和小间距203
11.5 CMOS反相器的版图布局204
11.5.1 pMOS晶体管的版图204
11.5.2 重温pMOS晶体管版图的设计规则205
11.5.3 nMOS晶体管版图205
11.5.4 将晶体管合并到共同的多晶硅栅下206
11.6 根据设计规则小间距绘制完整的CMOS反相器207
11.7 多输入逻辑门的版图207
11.8 合并逻辑门标准单元版图209
11.9 更多关于版图的内容210
11.10 版图CAD工具211
11.11 小结211
2章 芯片是如何制作的212
12.1 集成电路制造概览212
12.2 硅晶圆片的制备213
12.3 生产线的前端和后端213
12.4 生产线前端工艺技术214
12.4.1 硅的氧化214
12.4.2 光刻214
12.4.3 蚀刻216
12.4.4 沉积和离子注入216
12.5 清洁和安全性操作217
12.6 晶体管的制造218
12.7 生产线后端工艺技术218
12.7.1 溅射工艺219
12.7.2 双金属镶嵌法(大马士革工艺)219
12.7.3 层间电介质及终钝化220
12.8 CMOS反相器的制造220
12.8.1 前端工艺操作220
12.8.2 后端工艺操作221
12.9 芯片封装221
12.10 集成电路测试222
12.11 小结222
参考文献222
章末偶数编号习题参考答案223
索引228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CMOS数字集成电路设计》这本书的逻辑清晰,层次分明,非常适合我这种需要系统性学习的人。它没有一上来就抛出大量复杂的公式和术语,而是循序渐进地引导读者进入CMOS设计的大门。我特别喜欢它讲解数字逻辑和时序分析的那几章,作者用非常生动形象的比喻,将这些抽象的概念变得易于理解。例如,在讲解触发器的工作原理时,作者会将其类比成一个“记忆单元”,这种方式让我一下子就抓住了核心。而且,书中的公式推导过程都写得很详细,每一步都清晰可见,这对于我这种喜欢刨根问底的人来说,简直是福音。我经常会停下来,自己跟着推导一遍,加深理解。这本书还包含了很多关于版图设计和物理验证的内容,这让我意识到,集成电路设计不仅仅是逻辑上的事情,更需要考虑物理实现的细节。它为我打开了一个全新的视角,让我看到了一个完整的IC设计流程。
评分读完《CMOS数字集成电路设计》之后,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它的深度和广度都达到了一个令人赞叹的水平。这本书不仅仅是停留在理论层面,更是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作者在讲解每一个章节时,都仿佛是带我们进入了一个真实的IC设计实验室。我记得在学习时序逻辑设计的部分,书中不仅详细阐述了建立时间和保持时间的概念,还提供了很多排查时序违例的方法和技巧,这对于我后来在实际项目中的调试工作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此外,书中对功耗和可靠性方面的讨论也十分深入,这在当今的SoC设计中是不可或缺的考虑因素。它让我意识到,设计一个高效且可靠的集成电路,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而不是仅仅关注功能实现。我还特别欣赏书中对不同工艺节点的特性和设计考量的分析,这让我能够更好地理解不同技术下的设计权衡。总而言之,这本书是一本非常全面的CMOS数字集成电路设计指南,无论是对于初学者还是有一定经验的设计师,都能从中获得宝贵的知识和启发。
评分对于《CMOS数字集成电路设计》这本书,我必须说,它是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宝典”。我经常在遇到实际问题时,翻开这本书,几乎都能找到我想要的答案。书中对于各种常见的CMOS电路的优缺点、适用场景都有非常细致的分析,这让我能够根据实际需求做出更明智的设计选择。我尤其欣赏书中关于低功耗设计策略的讲解,例如时钟门控、电源门控等技术,这些都为我后续在低功耗SoC项目的设计提供了非常大的帮助。而且,书中还提供了很多非常实用的设计技巧和注意事项,这些经验之谈,是在学校里学不到的。它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工程师,在循循善诱地指导着你。这本书的参考文献也相当丰富,如果你想对某个特定的主题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它也能为你指明方向。我强烈推荐所有从事或即将从事CMOS数字集成电路设计的工程师阅读这本书,它一定会让你受益匪浅。
评分《CMOS数字集成电路设计》这本书给我最深刻的印象是它的实践指导性。作者并没有停留在理论的空中楼阁,而是将大量的理论知识落到了实处。书中提供的很多设计实例,我都尝试着在EDA工具中进行仿真和验证,这极大地提升了我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测试和可制造性设计的讨论,这部分内容在很多基础教材中往往是被忽略的,但对于一个实际的IC产品来说,测试和可制造性却是至关重要的。它让我认识到,一个优秀的设计不仅仅是功能正确,更需要能够被高效地生产和测试。书中还涉及了模拟和数字混合信号设计的概念,这为我理解更复杂的系统级设计打下了基础。总之,这本书的内容非常扎实,非常适合那些希望能够快速上手并解决实际问题的读者。它就像一本操作手册,能够帮助你一步步地构建出自己的数字集成电路。
评分这本《CMOS数字集成电路设计》真的是一本让人爱不释手的经典之作!作为一名初入数字IC设计的菜鸟,我在选择入门书籍时可谓是纠结了许久。最终,在师兄的推荐下,我捧起了这本书。不得不说,它的内容安排非常合理,从最基础的CMOS器件特性讲起,一点一点地深入到电路设计。书中的图文并茂,大量的插图清晰地展示了各种电路结构和信号波形,让我这个曾经对电路图感到畏惧的人,也逐渐变得得心应手。而且,作者在讲解理论知识的同时,还穿插了很多实际的例子,比如常见的逻辑门电路、存储器单元等,这些都让我对书本上的抽象概念有了更直观的认识。我尤其喜欢它在讲解时,那种娓娓道来的感觉,不像有些技术书籍那样枯燥乏味。即使是对于那些相对复杂的概念,比如时序分析和低功耗设计,书中也给出了非常详尽的解释和实用的技巧。我常常是白天看书,晚上跟着书里的例子在仿真软件里敲代码,那种成就感是无法言喻的。这本书真的是我学习CMOS数字集成电路设计的启蒙老师,为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让我对未来的学习充满了信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