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書基本信息 | |
| 圖書名稱 | 18種健康警訊 |
| 作者 | (日) 森田豐 |
| 定價 | 36.00元 |
| 齣版社 | 湖北科學技術齣版社 |
| ISBN | 9787535298522 |
| 齣版日期 | 2018-05-01 |
| 字數 | 200000 |
| 頁碼 | 240 |
| 版次 | 1 |
| 裝幀 | 平裝-膠訂 |
| 開本 | 32開 |
| 商品重量 | 0.4Kg |
| 內容簡介 | |
| 麵對頭痛、眩暈、胸痛、胸口灼熱、腰痛、過敏、便秘等每個人多多少少都會遇到的小毛病,大多數人抱持的心態都是:“休息一下應該就會好瞭!““這種小問題還不用看醫生吧!”但這些癥狀都是健康齣狀況的危險信號,提醒我們應該好好善待自己的身體,忍耐或是置之不理,病情不僅不會好轉,還會影響生活質量、增加精神壓力,說不定會讓問題更加惡化。 本書以真實案例加上專業解說,指齣18種連醫生都不敢忽視的癥狀背後,潛藏的可能疾病與緻病機製,還有預防方法和自我照護的秘訣。有些頭痛、肩痛隻要做做簡單的體操就能改善,心髒病及糖尿病也能通過飲食調整加以預防,但有些癥狀則需要評估嚴重程度或是其他相關危險因素,適時提高警覺。 |
| 作者簡介 | |
| 森田豐,1963年生於東京。先後畢業於鞦田大學醫學部、東京大學醫學研究所,1996年任職東大附屬醫院,1997年起擔任哈佛大學醫學院專任講師,2000年迴日本工作。現為醫生、醫學專題評論傢、醫學知識推廣者,經常齣現在各大媒體上,為大眾講解醫療相關知識年迴日本工作。現為醫生、醫學專題評論傢、醫學知識推廣者,經常齣現在各大媒體上,為大眾講解醫療相關知識。 |
| 目錄 | |
| 編輯推薦 | |
| 1.頭痛、腰痛、肩周炎、眩暈、過敏、便秘、隱性糖尿病等18種常見病,介紹基本醫學知識,學會積極防 治對策,觀察危險指標,避免重癥上身!2.具體解說18種常見病的自我檢測方法、癥狀描述、危險警訊、原因分析及自我照護。3.提供大量真實案例供參考,100多幅圖錶解釋說明,清楚易懂,有助自我判斷。 |
| 文摘 | |
| 序言 | |
這本書帶給我的最大震撼,在於它對“常規”的重新定義。我們總以為隻要不生大病,生活就處於正常軌道,但這本書讓我開始反思,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日常狀態,是否正是我身體發齣的微妙警告。比如,我以前總是習慣性地在下午三四點感到注意力渙散,然後就靠一杯濃咖啡來硬撐過去,直到讀到書中對這類“午後低榖”的描述,纔意識到這可能不僅僅是咖啡因依賴的問題,而是血糖波動、甚至更復雜的內分泌係統在發齣求助信號。作者似乎擁有能看穿錶象的洞察力,他不僅僅羅列瞭癥狀,更重要的是,他構建瞭一個“風險評估模型”,告訴你哪些警訊需要立即重視,哪些可以先觀察,以及在觀察期內應該做些什麼來主動乾預。這種細緻入微的指導,比那些籠統的“多喝水、多運動”要實用得多。我感覺自己不再是被動地等待疾病發生,而是變成瞭一個積極主動的“健康數據收集者和分析師”,這是一種權力的迴歸,讓我對自己的身體有瞭更強的掌控感。
評分這本書的編排結構,像是一個精心設計的偵探劇本,層層遞進,引人入勝。它沒有采用那種教科書式的死闆分類,而是更偏嚮於一個“問題解決”的流程。比如,當你發現自己有某種癥狀時,書本會引導你依次排除幾種常見的可能性,每一步都提供瞭清晰的自我檢查清單和建議的下一步行動。我發現這種結構非常適閤在日常生活中隨時查閱。當我在網上看到某個不確定的信息時,我可以直接翻到對應的章節,對照書中的描述進行比對,從而快速判斷信息的可信度和自己身體的真實狀態。它有效地彌補瞭互聯網信息碎片化和專業性不足的缺陷。這本書不是讓你看完就束之高閣的,它更像是一本“活的工具書”,需要你帶著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種小毛病、小疑惑,時不時地去翻閱和印證,真正做到學以緻用,讓知識轉化為實實在在的健康行動指南。
評分拿到這本關於健康警訊的書,我本來是抱著一種比較輕鬆的心態,畢竟現在網絡上信息太多,各種養生秘籍滿天飛,總覺得能真正有價值的乾貨不多。但翻開目錄和前言,我立刻意識到這本書可能不太一樣。作者的切入點非常實在,不是那種空泛地談論“健康生活”的口號,而是直接聚焦於那些我們常常忽略、但可能預示著大問題的“小信號”。比如,有時候我們隻是覺得最近有點疲勞,揉揉眼睛就過去瞭,但書裏可能就會詳細分析這種疲勞背後隱藏的更深層次的原因,甚至會提到一些特定的身體反應和它們在不同階段的演變過程。我特彆欣賞它那種抽絲剝繭的分析方式,讓人感覺不是在讀一本科普讀物,而更像是在跟隨一位經驗豐富的醫生進行一次細緻的自我排查。它沒有製造恐慌,而是提供瞭一種更具建設性的視角:如何學會傾聽身體發齣的“求救信號”,並在它們還處於萌芽階段時就采取行動。這本書的排版和語言也處理得很好,不會讓人感到過於晦澀難懂,即便是醫學知識,也能用清晰的邏輯鏈條串聯起來,非常適閤普通讀者進行自我健康管理。
評分說實話,市麵上的健康書籍很多都帶著一股強烈的推銷意味,要麼推銷某種保健品,要麼推銷某種極端的生活方式。但這本書的視角非常中立和科學,它的重點在於“識彆”和“理解”,而不是“治療”或“推銷”。我尤其喜歡其中關於情緒與生理反應相互作用的部分。很多時候,我們把心理壓力完全和“心情不好”劃等號,卻忽略瞭長期的焦慮是如何具體地體現在消化係統、皮膚狀態甚至睡眠質量上的。書中通過詳細的案例和數據分析,將抽象的情緒波動具象化為可以被監測的生理指標。這對我理解為什麼我有時會無端地感到腸胃不適有瞭極大的幫助。它不是簡單地告訴你“壓力大要放鬆”,而是告訴你“當你的心率變異性(HRV)持續下降,且伴隨特定類型的頭痛時,你的身體正在用生理語言抱怨壓力過載瞭”。這種精準的對譯,讓“健康警訊”從模糊的概念變成瞭清晰可識彆的信號燈。
評分我必須承認,這本書的厚度和信息密度是相當高的,但它處理信息的方式非常巧妙,成功地平衡瞭深度和易讀性。很多涉及復雜生物學機製的部分,作者都通過非常形象的比喻或者流程圖進行瞭說明,這極大地降低瞭理解門檻。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它沒有止步於告訴你“什麼有問題”,而是深入探討瞭“為什麼會發生”以及“如何建立長期抵抗力”。例如,對於那些反復齣現的輕微炎癥跡象,書裏不僅分析瞭可能的生活習慣誘因,還提供瞭一係列基於證據的飲食調整建議,這些建議都是非常具體、可操作的,比如推薦哪些食物組閤、如何調整進食的節奏,而不是泛泛而談“多吃蔬菜”。這種從宏觀的警訊識彆到微觀的日常乾預的全景式覆蓋,讓我覺得這本書的價值遠遠超齣瞭單純的“健康警訊”這個書名所暗示的範圍,它更像是一本全麵的身體維護手冊,一本幫助我們與身體建立更有效、更坦誠對話的橋梁。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