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脑血管病防治常识
定价:18.00元
作者:张风芝,安学林,刘吉良
出版社:军事医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04-01
ISBN:9787802454347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大32开
商品重量:0.259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书以介绍脑血管病病因、危险因素、临床表现及治疗预防、康复和护理、中医谈中风、脑血管病的保健知识为特色,旨在使人们对脑血管病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对人们的健康起到保健作用,是一本防治脑血管病的理想的参考书。
目录
章 脑血管病的基本知识
1.什么叫脑血管疾病?
2.脑血管病包括哪几种主要类型?
3.形成脑血管病的基本原因是什么?
4.引发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有哪些?
5.我国脑血管病的流行现状与发展趋势是怎样的?
6.为什么说脑血管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
7.什么是脑血管病的三级预防?
8.为什么要重视脑血管病的一级预防?
9.为什么说健康教育是医务工作者的责任和义务?
第二章 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及控制
1.为什么说高血压是脑血管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2.控制血压有哪些好处呢?
3.高血压是怎样引起动脉硬化的?
4.高血压患者为什么容易发生脑出血呢?
5.什么是高血压病呢?
6.诊断高血压的国际标准是什么?
7.什么原因引起高血压病?
8.高血压病有什么表现?
9.疑有高血压病需要做哪些检查?
10.确诊的高血压患者应做哪些医学检查?
11.高血压的治疗目标是什么?
12.什么是高血压的非药物治疗?
13.高血压药物治疗原则是什么?
14.降压药物有哪些?
15.为什么高血压患者血压不能降得过快过低?
16.特殊人群的降压治疗应注意哪些?
17.什么是难治性高血压?
18.什么是高血压危象?
19.心脏病与脑血管病的关系是怎样的?
20.心脏病是怎样引起脑血管病的?
21.心脏病患者怎样预防脑血管病?
22.为什么说糖尿病是脑血管病重要的危
23.糖尿病是怎样导致脑血管病的?
24.什么是糖尿病?
25.糖尿病是怎样发生的?
……
第三章 常见脑血管病的表现及治疗
第四章 脑血管的外科治疗
第五章 脑血管病的康复
第六章 脑血管病的护理
第七章 脑血管病二级预防
第八章 中医与脑血管病
第九章 饮食起居防卒中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我向来对军事医学背景的出版物抱有一种天然的信赖感,因为它们通常意味着极高的准确性和实战性。这本关于脑血管病防治的书果然没有让我失望。它的叙事风格非常直接、高效,没有过多华丽的辞藻,直奔主题。我特别喜欢它在介绍某些急救步骤时所采用的流程图和对比表格,清晰明了,让人在紧张情境下也能迅速找到对应操作。例如,它对“卒中单元”的介绍和转运流程的建议,对于生活在非一线城市的读者来说,是宝贵的知识储备。虽然主题严肃,但作者们在关键的健康误区澄清部分做得尤为出色,比如澄清了“小中风”的严重性,打破了许多流传已久的伪科学认知。这种带着军事化精准和高标准的医学知识普及,让我在阅读时始终保持着高度的专注和敬畏,深知自己正在获取的是经过严格验证的生命信息。
评分这本书给我的最大震撼在于它所展现出的那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关怀。它不只是面向那些已经患病的人群,更是面向整个健康人群的“预防手册”。我感觉作者们仿佛站在一个非常高的医学制高点上,俯瞰着大众的健康现状,然后用一种近乎恳切的口吻来劝诫大家,不要把健康问题拖到“不得不治”的阶段。书中对于不同年龄段、不同生活习惯人群的风险评估分析得极为细致,例如,它针对长期伏案工作的白领群体提出了特定的颈椎与血压管理建议,这让我这个长期对着电脑的人深有体会。另外,书中对于“非药物干预”的重视程度也让我耳目一新,它详细介绍了冥想、腹式呼吸等心理调节方法对稳定血压的积极作用,提供了一种非常立体和整体的健康观,而非仅仅依赖药物。这种全方位的关怀,让阅读过程充满了被理解和被尊重的温暖感。
评分这本书的视角很新颖,它没有将脑血管病单纯视为老年人的专利,而是将其置于现代生活方式的背景下进行剖析。其中有一章专门讨论了“隐形高血压”的识别与干预,我通过自我监测发现自己的夜间血压偏高,这一点是以前体检中从未被强调的重点。更让我受益匪浅的是,它对康复期的心理支持和功能重建给予了相当篇幅的关注。它不是简单地告诉你“要坚持锻炼”,而是具体指导了如何安全地进行认知功能恢复训练,如何进行情绪疏导以对抗疾病带来的抑郁感。这种对“人”的全面关注,超越了单纯的生理治疗范畴,将患者的心理健康和社交回归也纳入了防治体系。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对“健康生活”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它不再是一个遥远的目标,而是一系列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逐步建立起来的、切实可行的良好习惯的集合体,充满了可操作性和希望感。
评分这部关于脑血管疾病的科普读物,我简直是爱不释手,它不仅仅是一本枯燥的医学手册,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中医在耳边娓娓道来,用最贴近生活的语言把那些晦涩难懂的医学名词解释得清清楚楚。我记得我以前对中风、动脉硬化这些词汇总是有种莫名的恐惧感,觉得那是离我很遥远的事情,但这本书通过大量的真实案例和生活化的场景,让我深刻认识到这些“沉默的杀手”是如何潜伏在我们身边的。特别是它关于日常饮食调整和运动习惯培养的部分,简直就是一本“家庭健康指南”。我按照书里推荐的方法调整了家里的烹饪用油,还坚持做了几个简单的拉伸动作,短短几周,我明显感觉到精力比以前充沛了许多,那种身体内部的沉重感也减轻了。作者们显然是花了大量心思去揣摩普通读者的心理和认知水平,没有一味地堆砌专业术语,而是将预防、识别和急救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读起来流畅自然,引人入胜。对于任何关心自己和家人健康的中老年朋友来说,这本书的价值绝对无法用金钱衡量,它提供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一种掌控自己健康的主动权。
评分坦白说,我最初拿起这本书时,内心是抱着一丝怀疑的,毕竟市面上关于养生的书籍太多了,很多都夸大其词,内容空泛。但这本书的专业度和严谨性很快就折服了我。从装帧设计上就能看出出版方的用心,纸张的质感很好,印刷清晰,这让人在阅读时心情很愉悦。内容上,它没有停留在浅尝辄止的“多喝水、多运动”的口号上,而是深入剖析了脑血管病发生的生理机制,比如血栓的形成过程、血管壁的病理变化等,虽然是科普,但其深度足以让医学专业的学生都感到扎实。我尤其欣赏其中关于“早期预警信号”的描述,那些细微到容易被忽视的症状,比如突然的一侧肢体麻木、说话含糊不清,被详细列举并配有图示,这对于家庭成员间的相互关照至关重要。这本书的结构安排也很有逻辑性,从宏观的疾病概述到微观的日常干预,层次分明,让读者能够循序渐进地建立起完整的认知框架。这绝对是一本可以反复阅读、值得珍藏的健康参考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