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电子产品制造工程训练指导教程 |
| 作者 | 程婕,曹建建,王红敏 |
| 定价 | 25.00元 |
| 出版社 | 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 |
| ISBN | 9787561242902 |
| 出版日期 | 2015-02-01 |
| 字数 | |
| 页码 | 172 |
| 版次 | 2 |
| 装帧 | 平装 |
| 开本 | 16开 |
| 商品重量 | 0.4Kg |
| 内容简介 | |
《电子产品制造工程训练指导教程(第2版)/现代工程教育丛书》是为配合高等工科院校工程训练教学而编写的“现代工程教育丛书”之一,是为了响应教育部关于培养应用型人才和西安工业大学工程训练教学改革的需要而编写的. 全书共分9章。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章 电子产品制造工程训练 节 电子产品制造工程训练的性质、目的、要求和方法 第2节 电子产品制造工程训练的内容和时间安排 第3节 电子产品制造工程训练的学生管理和安全操作规范 第2章 常用电子元器件的识别与检测 节 常用电子元器件概述 第2节 常用电子元器件识别 第3节 常用电子元器件的指针式万用表检测 第3章 手工焊接技术基础训练 节 手工焊接装配的材料和工具 第2节 插装元器件的手工焊接 第3节 贴装元器件的手工焊接 第4章 S205-2T收音机的实训 节 S205-2T收音机的基本工作原理 第2节 S205-2T收音机贴装元件的回流焊接 第3节 S205-2T收音机插装元件的装配 第4节 S205-2T收音机总装和静态参数测试 第5节 S205-2T收音机的调试 第6节 S205-2T收音机的常见故障排除 第5章 960型指针式万用表的实训 节 960型指针式万用表的电路原理 第2节 960型指针式万用表的波峰焊接 第3节 960型指针式万用表的手工焊接和装配 第4节 960型指针式万用表的调试、测试与误差分析计算 第6章 印制电路板的制作 节 印制电路板的定义、组成和分类 第2节 小型印制电路板制作系统的工艺流程 第3节 小型印制板制作系统设备操作工艺 第4节 菲林底片的制作 第5节 印制板电路板的手工制作 第7章 小型电子产品实验 节 三端集成稳压电源电路原理分析 第2节 三端集成稳压电源电路板图的设计与绘制 第3节 三端集成稳压电源电路板的布焊、测试和故障排除 第4节 小型电子产品实验电路推荐 第8章 迷你小音箱的实训 节 迷你小音箱的基本工作原理 第2节 迷你小音箱的插装元器件的装配 第3节 迷你小音箱的总装及注意事项 第4节 迷你小音箱的常见故障排除 第9章 万用表的使用技术 节 960型指针式万用表的使用 第2节 UT39A型数字万用表的使用 附录 参考文献 |
| 编辑推荐 | |
| 文摘 | |
| 序言 | |
说实话,拿到这本书,我本来是带着一种略显功利的期待,希望它能快速填补我在某个具体电子产品制造环节的知识空白。比如,我特别想了解一下最新的PCB电镀工艺,或者是在无铅焊接过程中,如何有效地控制焊膏的印刷质量,以及后续回流焊的温度曲线该如何精确设定,才能最大程度地避免虚焊、漏焊等缺陷。我甚至期待书中能提供一些具体的案例分析,比如某个知名电子产品在制造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难题,以及工程师们是如何一步步攻克它们的。然而,这本书的侧重点完全不在这些我关心的“硬核”技术细节上。它更多地在探讨电子产品设计理念的演进,从早期功能导向到如今的用户体验至上,并穿插了大量关于可持续设计和绿色制造的讨论。虽然这些内容本身也很有价值,也代表了行业发展的大方向,但对于一个急需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工程师来说,这种“高屋建瓴”的视角,就像是在谈论艺术史,而不是在教授绘画技巧。我需要的是“如何画”,而不是“什么是艺术”。
评分我拿到这本书时,脑袋里想着的是如何才能更有效地进行电子产品的质量检测。我曾设想书中会详细介绍各种检测仪器的原理和操作,例如如何使用显微镜来检查焊点的质量,如何通过振动测试来评估产品的耐用性,或者是在生产线上如何部署AOI(自动光学检测)设备来发现元器件的错位和虚焊。我也希望书中能提供一些关于可靠性工程的知识,比如如何设计加速寿命试验来预测产品的长期表现。然而,这本书的内容方向似乎与我的初衷大相径庭。它花费了大量的篇幅在讨论“人机工程学”在电子产品设计中的应用,以及如何通过用户访谈、可用性测试来优化产品的交互界面和用户体验。虽然这对于提升产品的用户满意度至关重要,也确实是现代产品开发中越来越被重视的环节,但它与我期望学习的“制造工程”中的质量控制和测试环节,存在着明显的脱节。这本书更像是为产品设计师或者用户体验研究者量身定制的,而不是为我这样的“制造工程师”。
评分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像是走进了一家高级餐厅,但菜单上却写满了各种稀奇古怪的食材名称,却没有一道菜能明确告诉我它是什么味道,或者里面具体放了哪些调料。我满心期待地想从这本书里学习到电子产品制造过程中一些基础且关键的技能,比如如何识别和使用不同规格的螺丝,如何在 PCB 上精确地焊接微小的贴片元件,或者是在产品组装过程中如何进行静电防护。我甚至希望书中能有一些图解,详细展示不同型号的电子尺、万用表、示波器等常用工具的使用方法。但这本书的内容,更像是一部关于电子产品发展史的回顾,或者是一篇关于电子产业趋势的预测分析。它在探讨行业整体的未来走向,分析新兴技术的潜在影响,甚至还涉及一些关于知识产权保护和市场营销策略的讨论。这些内容确实能让人对整个行业有一个更宏观的认识,但对于希望掌握具体操作技能的我来说,这本书的内容仿佛是隔靴搔痒,无法触及到核心的需求。
评分这本书真是我近期遇到的“奇葩”读物!我原本是冲着“训练指导教程”这几个字去的,以为至少能学到些实操性的电子产品制造流程,比如 SMT 贴片、波峰焊的注意事项、AOI 检测的原理等等。结果呢?翻开第一页,就给我来了一段关于“工业革命对社会结构的影响”,后面更是大段大段地描述了信息时代下电子产品对人类生活方式的改变,甚至还引用了福柯和德波的理论来阐述消费主义的本质。我承认,这些内容写得挺有深度,引经据典,语言也颇为学术,但问题是,它离“工程训练”这个核心主题实在是太远了!我需要的不是哲学思辨,而是如何铺设生产线、如何优化良率、如何进行质量控制的实际指导。这本书更像是给非技术背景的读者准备的入门科普,或者说是一篇关于电子产品社会文化意义的评论文章,而不是一本教我如何“制造”的教程。我花了钱,期待的是一份实实在在的“工具书”,结果得到了一本“大而空”的理论读物,实在让人有些哭笑不得,感觉像是被“知识的海洋”淹没了,但却没有找到可以停靠的“实践的港湾”。
评分阅读这本书的过程,给我带来了一种非常奇特的体验,它让我怀疑自己是否真的拿到了正确的书。我以为这是一本关于如何将电子元件组装成最终产品的工程指南,里面应该充斥着元器件选型、电路板布局、焊接技术、外壳组装等具体的步骤和注意事项。我甚至幻想里面会有关于不同类型连接器(如USB、HDMI、M.2等)的详细介绍,以及它们在实际应用中的装配技巧,还有关于各类电子外壳(如ABS、PC、金属等)的注塑、冲压工艺和表面处理方法的说明。可现实是,书中大篇幅地在讲述电子产品供应链的管理,从原材料采购、供应商评估,到物流配送、库存控制,以及整个价值链的优化和风险管理。这些内容确实是现代制造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确实与“制造工程”息息相关,但它更多地关注的是“管理”和“策略”,而不是“工程”本身。我想要的是“制造”的细节,这本书却给了我“如何管理制造”的宏观视角。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