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变频器应用教程
定价:40.00元
作者:张燕宾著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06-01
ISBN:9787111341307
字数:
页码:
版次:2
装帧:平装
开本:大32开
商品重量:0.322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书介绍了低压变频器的基本原理及其主要功能,讲述了异步电动机的变频调速系统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并具体分析了变频调速系统在不同类型负载中应用的要点,论述了变频调速的经济效益。除此以外,本书还介绍了变频器内部的控制电路,并且较详细地讲解了变频器维修方面的一些问题。
目录
前言
章 变频器主电路
1.1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简介
1.2电动机在能量转换中的平衡关系
1.3交一直一交变频器
1.4变频器的输出电压与频率
1.5交一直一交变频器的主电路
1.6变频器各环节电流
1.7变频器的功率因数
1.8载波频率及其影响
第2章 变频器的常用功能
2.1变频器的控制方式
2.2V/F控制方式
2.3u/f线的选择与调整
2.4矢量控制和直接转矩控制方式
2.5变频器频率给定功能
2.6电动机加速和起动
2.7变频减速和制动
2.8制动电阻和制动单元
2.9预置加、减速时间的依据
第3章 变频器的外部控制
3.1变频器的外接主电路
3.2电动机起动和停机控制
3.3外接数字量加、减速的应用
3.4多挡转速控制
3.5输出控制端子及其应用
3.6多单元拖动系统的同步控制
3.7变频和工频切换控制
3.8变频调速系统的闭环控制
3.9 PID功能的调试
第4章 变频器拖动系统及其应用
4.1变频后的电动机
4.2变频器应用的基础知识
4.3变频拖动系统的基本规律
4.4恒转矩负载的变频调速
4.5重力负载的变频调速
4.6恒功率负载的变频调速
4.7二次方律负载的变频调速
第5章 变频调速的经济效益
5.1拖动系统的节能空间
5.2调速方法与节能效果
5.3变频调速的节能措施
5.4从水泵管路的流体功率看节能
5.5从电动机的轴功率看节能
5.6从电功率看水泵管路的节能
5.7风机变频的节能
5.8全面评价变频调速的经济效益
第6章 变频器的控制电路
6.1变频器的控制框图
6.2开关电源概述
6.3变频器里的开关电源
6.4 CPU的外围电路
6.5电流的检测与保护
6.6电压和温度的检测
6.7 IGBT的驱动电路
第7章 变频器的故障、检测与调试
7.1变频器的故障分析
7.2主电路部件的检查与损坏原因
7.3主要控制电路的故障分析
7.4变频调速系统的试验与调试
……
附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书我真是太失望了,本来以为《变频器应用教程》这个书名就已经很明确了,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我以为会讲解得很深入,能让我真正掌握变频器在各种机械设备上的应用技巧。结果拿到手一看,内容简直是浮光掠影,很多地方只是简单提了一下,比如在讲到风机水泵恒压供水这个经典的变频应用场景时,只是画了个框框,说了个“通过PID调节实现”,就没有下文了。我希望看到的是具体的参数设置方法,针对不同品牌变频器的差异化操作,甚至是一些实操中的常见故障排除案例分析。这本书在这方面几乎是空白,让我感觉像是看了本科普读物,而不是一本“教程”。对于像我这样希望通过学习这本书能够直接上手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读者来说,这本书的价值大打折扣。我宁愿价格贵一点,内容再充实一些,也不想浪费时间和精力去阅读一本“纸上谈兵”的书。希望出版社在未来再版时,能够真正深入挖掘变频器在不同工业场景下的具体应用细节,包括电路连接、参数配置、控制逻辑的详细讲解,以及实际案例的深度剖析,这样才能不辜负“教程”二字,也才能真正帮助到像我这样的读者。
评分我当初选择这本书,主要是看中“机械工业出版社”这块招牌,通常认为其出版的书籍在技术严谨性和专业性上会更有保障。然而,《变频器应用教程》在实际内容上,给我带来的惊喜却少之又少。让我比较困惑的是,书中对于变频器工作原理的讲解,很多地方只是浅尝辄止,并没有深入到背后的数学模型或者电磁理论。比如,在解释V/f控制和矢量控制的区别时,书中只是简单地用几句话带过,并没有对两种控制方式的数学模型进行推导,也没有分析它们在不同负载下的性能差异。这对于希望从根本上理解变频器控制技术的读者来说,是远远不够的。我期待的是一本能够在我理解基础上,进一步拓展我技术视野的书籍,而这本书似乎更偏向于操作指导,但又不够详尽。我需要的是一本能够让我不仅“会用”,更能“懂”的书。如果书中能够加入一些更深层次的理论分析,比如PWM调制技术的详细阐述,或者变频器在不同电气环境下的抗干扰设计等,那就更具价值了。
评分老实说,《变频器应用教程》这本书,并没有完全达到我预期的学习效果。作为一本“教程”,我更看重的是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就是说,当我在工作中遇到具体问题时,能够翻开这本书找到有用的参考和指导。但这本书在这方面显得力不从心。例如,在介绍变频器选型的时候,书中只是泛泛地提到了一些考虑因素,如功率、电压、品牌等,但并没有给出详细的计算公式或者选型软件的使用指南。我希望看到的是如何根据负载特性(如转矩、转速要求、惯量等)来精确计算变频器容量,如何考虑环境因素(如温度、湿度、海拔)对变频器性能的影响,以及如何根据不同的行业应用场景(如化工、冶金、印刷等)推荐合适的变频器型号和品牌。书中在这方面过于笼统,导致我在实际选型时,仍然感到茫然。一本好的教程,应该能够提供清晰的步骤、实用的工具和丰富的案例,帮助读者克服实际操作中的困难,这本书在这方面确实有所欠缺。
评分这本书的排版和设计,说实话,我有点看不惯。尽管是机械工业出版社出品,但整体风格显得比较陈旧,色彩搭配也不够鲜明,阅读起来缺乏一些吸引力。而且,书中虽然有一些图示,但很多图示的清晰度不够,有些关键的接线示意图甚至有些模糊,放大来看细节就更不清楚了。我特别希望看到一些高质量的电路原理图和接线图,并且能够配合详细的文字说明,解释清楚每一个元器件的作用以及它们之间的连接关系。另外,书中的案例分析部分,我总觉得有点“蜻蜓点水”,并没有深入到足够的技术细节。例如,在介绍变频器应用于数控机床时,仅仅提到了“提高加工精度”,但我希望看到的是变频器如何与PLC、伺服系统进行联动,具体的通信协议,以及如何通过参数优化来提升机床的动态响应和定位精度。这本书的这些方面都处理得不够到位,让我感觉有点遗憾。我更倾向于那些图文并茂、设计精良,能够带来视觉享受和深度技术信息的书籍,这本书在这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评分我收到《变频器应用教程》这本书时,抱有的期望是它能提供一些关于变频器在实际生产线中,如何与其他自动化设备(如PLC、HMI、传感器)进行集成和协同工作的具体案例和技术细节。然而,这本书的内容在这方面显得比较薄弱。书中虽然提到了变频器可以与PLC通信,但并没有详细介绍常用的通信协议(如Modbus RTU, Profibus DP),也没有给出具体的通信参数设置和编程示例。对于如何通过HMI(人机界面)来监控和控制变频器,书中也只是简单地带过。我更希望看到的是一些实际的系统集成方案,包括不同品牌设备之间的兼容性问题,以及如何设计高效、稳定的控制系统。例如,书中可以讲解一个完整的自动化生产线案例,从PLC的程序编写,到HMI界面的设计,再到变频器与PLC之间的数据交互,给出详细的流程和注意事项。这本书的欠缺之处在于,它并没有充分展现变频器在现代化工业自动化系统中所扮演的“联结者”和“执行者”的关键角色,以及与其他组件协同工作的复杂性和趣味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