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家谱图:评估与干预(第三版)
定价:60.00元
作者:(美)莫妮卡·麦戈德里克 (美)兰迪·格尔森
出版社:当代中国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01-01
ISBN:9787515408323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婚姻家庭咨询师和家庭心理治疗师期盼已久的精品专著,家庭治疗中神奇有效的方法。将家谱特性导入心理学临床应用的著作。此版本为中文全新修订。
内容提要
家谱图(genogram)是帮助我们理解家庭模式(family pattern)的实用工具之一。《家谱图——评估与干预》(第三版)旨在详细阐述家谱图的实践、理论、画法及其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研究方向和发展趋势。标准化的家谱图是了解家庭历史和家庭人际关系的通用语言。尽管家谱图被家庭治疗师、家庭医生及其他医务工作者广泛地应用于临床与工作的实践中,但在1985年本书*版问世之前,家谱图尚无统一标准的画法。甚至在理论背景相似的治疗师之间,对于“需要了解哪些特定信息”“如何将这些信息记录下来”“这些信息又意味着什么”等问题,也仅仅达成了笼统的共识。 《家谱图——评估与干预》(第三版)所使用的标准化家谱图画法,由“家庭治疗和家庭医疗临床家谱图倡导者委员会”于20世纪80年代初创立,该委员会的核心成员包括默里· 鲍恩(Murray Bowen)、杰克·弗鲁姆(Jack Froom)和杰克·梅达利(Jack Medalie),他们一直以来都致力于倡导家谱图的应用和实践。委员会由北美基础护理研究组织(North American Primary Care Research Group)号召建立,他们将*实用的家谱图符号规范化,在家谱图的标准化结构与画法上达成统一。家谱图中记录有至少三代家庭成员的信息和他们之间的关系,可以直观生动地展示家庭信息,让复杂的家庭模式即刻以完整的形态跃然纸上;家谱图还有助于我们提出种种假设,来解释临床症状如何以家庭环境为背景随着时间发展而逐渐显现。家谱图还可有效归纳临床记录,让不了解病例背景的研究者迅速掌握大量有关研究对象的家庭信息,检视其潜在问题以及可调动的资源。 家谱图(genogram)是帮助我们理解家庭模式(family pattern)的实用工具之一。《家谱图——评估与干预》(第三版)旨在详细阐述家谱图的实践、理论、画法及其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研究方向和发展趋势。标准化的家谱图是了解家庭历史和家庭人际关系的通用语言。尽管家谱图被家庭治疗师、家庭医生及其他医务工作者广泛地应用于临床与工作的实践中,但在1985年本书*版问世之前,家谱图尚无统一标准的画法。甚至在理论背景相似的治疗师之间,对于“需要了解哪些特定信息”“如何将这些信息记录下来”“这些信息又意味着什么”等问题,也仅仅达成了笼统的共识。 《家谱图——评估与干预》(第三版)所使用的标准化家谱图画法,由“家庭治疗和家庭医疗临床家谱图倡导者委员会”于20世纪80年代初创立,该委员会的核心成员包括默里· 鲍恩(Murray Bowen)、杰克·弗鲁姆(Jack Froom)和杰克·梅达利(Jack Medalie),他们一直以来都致力于倡导家谱图的应用和实践。委员会由北美基础护理研究组织(North American Primary Care Research Group)号召建立,他们将*实用的家谱图符号规范化,在家谱图的标准化结构与画法上达成统一。家谱图中记录有至少三代家庭成员的信息和他们之间的关系,可以直观生动地展示家庭信息,让复杂的家庭模式即刻以完整的形态跃然纸上;家谱图还有助于我们提出种种假设,来解释临床症状如何以家庭环境为背景随着时间发展而逐渐显现。家谱图还可有效归纳临床记录,让不了解病例背景的研究者迅速掌握大量有关研究对象的家庭信息,检视其潜在问题以及可调动的资源。
目录
作者介绍
莫妮卡?麦戈德里克,获耶鲁大学俄语研究硕士学位,史密斯女子学院社会工作硕士和博士学位。在新泽西创建多元文化家庭研究院并兼任主管,同时也在罗格斯大学下设的罗伯特?伍德?约翰逊医学院精神病学系担任教职。在临床执业的同时,编写了一系列有关家庭治疗的专业书籍,受到家庭治疗工作者和大众读者的广泛好评。《家谱图——评估与干预》(第三版)已被美国各大院校、专业培训机构列为家庭治疗专业必读参考书目。 兰迪?格尔森,亚特兰大系统化思维学院主管,1995年去世。
文摘
序言
这是一本让我爱不释手的书!《家谱图:评估与干预(第三版)》的文字如同涓涓细流,滋养着我对于家庭动力学的理解。我一直认为,家庭是影响个体性格形成和行为模式最重要的因素,但具体是如何影响的,我却常常感到迷茫。这本书为我提供了清晰的地图,让我能够循着家族的脉络,一点点理清那些隐藏在深处的联系。作者的笔触充满了人文关怀,她用生动的语言,将抽象的家族系统理论具象化。书中穿插的案例,每一个都像是我生活中的片段,让我感同身受,也让我恍然大悟。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家庭成员,从父母到祖父母,甚至更远的亲人,我发现我的一些习惯、情绪反应,竟然都可以在家族的历史中找到影子。更让我惊喜的是,这本书不仅仅停留在“诊断”层面,更重要的是它提供了“干预”的思路和方法。它教我如何去识别家族中那些重复出现的负面模式,并提供了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来打破它们。这种从“理解”到“改变”的指导,让我觉得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理论书,更是一本能够带来实际改变的书。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对家庭的理解上升到了一个新的层次,也更有信心去处理家庭中的一些复杂关系,并朝着更健康、更和谐的家庭关系迈进。
评分坦白说,在拿到《家谱图:评估与干预(第三版)》之前,我对家谱图的概念仅停留在“画一棵家族树”的浅显认知。然而,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原有的看法,将家谱图提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它不仅仅是一个静态的家族关系图,而是一个动态的、充满生命力的工具,能够帮助我们深入挖掘家庭系统的运作机制,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的干预。作者的讲解风格极其清晰,即使是复杂的概念,也能被阐述得条理分明,易于理解。我特别欣赏书中关于“家谱图的解读层面”的论述,它不仅仅关注表面的亲属关系,更深入到情感纽带、权力结构、沟通模式、疾病遗传,甚至是对外在环境的适应等多个维度。这让我意识到,绘制家谱图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自我探索、家族探索和系统探索的综合过程。书中提供的各种评估工具和干预策略,更是让我看到了家谱图在实际应用中的巨大潜力。无论是作为个体成长反思的工具,还是在婚姻家庭咨询、心理治疗中的应用,它都能提供深刻的洞察和有效的指导。这本书的出版,无疑为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和对自身家庭系统感兴趣的读者,提供了一份不可或缺的权威指南,其内容的深度和广度都足以令人称道。
评分我之所以如此推崇这本《家谱图:评估与干预(第三版)》,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深刻地触及了我内心深处对“根”的追寻。从小到大,我总觉得有些行为模式、情绪反应在自己身上似曾相识,却又说不清道不明其源头。这本书就像一把钥匙,为我打开了理解这一切的窗口。它不仅仅是讲述理论,更是一种邀请,邀请我去探索我的家族历史,去绘制属于我自己的家谱图。当我开始尝试绘制时,才发现这是一项多么有意义又充满挑战的旅程。我开始询问长辈们关于家族成员的故事,关于他们的婚姻、职业、健康状况,甚至是一些我从未听过的往事。在这个过程中,我重新认识了我的祖父母、父母,甚至更早的祖先。我看到了他们曾经的辉煌,也看到了他们经历的困苦;我理解了他们为何会做出某些选择,以及这些选择如何在我身上留下了印记。书中关于如何识别家庭中的“隐藏议题”和“未竟之事”的部分,更是让我醍醐灌顶。我终于明白,有些困扰我多年的情绪并非空穴来风,而是代际之间未被解决的问题在暗中作祟。这本书给予我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一种疗愈的力量。它让我能够以一种更宽容、更理解的心态看待我的家庭,看待我自己,并开始思考如何打破那些负面的模式,创造更健康的未来。
评分当我翻开《家谱图:评估与干预(第三版)》时,我就知道我找到了一本真正能够引导我深入理解自我与家族关系的书。这本书的叙述方式非常独特,它不是简单地罗列知识点,而是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向导,带领读者一步步探索家族的奥秘。作者的叙事逻辑非常严谨,从家谱图的基本构建,到其在不同心理学流派中的应用,再到如何利用家谱图进行有效的干预,每一个章节都衔接得天衣无缝,让人在不知不觉中吸收了大量有价值的信息。我特别欣赏书中关于“代际创伤”和“家族秘密”的探讨,这部分内容让我深刻认识到,我们个体所经历的许多困境,可能源于家族系统深处未曾愈合的伤口。作者并没有回避这些敏感而复杂的话题,而是以一种充满同情心和理解的态度,引导读者去正视它们,并提供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干预策略。这些策略不仅仅是理论上的指导,更是充满了实践的可能性,让我看到了改变的希望。这本书的语言风格也相当出色,既有学术的严谨性,又不失文学的感染力,读起来毫不枯燥乏味。总而言之,这是一本集学术性、实践性和人文关怀于一体的杰作,对于任何希望深入了解家庭系统,并寻求个人成长和疗愈的读者来说,都具有极高的阅读价值。
评分这本《家谱图:评估与干预(第三版)》绝对是值得每一个对心理治疗、家庭系统以及个人成长感兴趣的人士深入研读的宝藏。从封面设计到文字排版,都透露出一种严谨而又不失温度的专业感,让人在阅读之前就已经被深深吸引。翻开书页,我立刻被其结构清晰、逻辑严谨的编排所折服。作者并非仅仅罗列枯燥的理论,而是以一种循序渐进的方式,引导读者一步步走进家谱图的神秘世界。从最基础的家谱图符号解释,到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应用,再到如何通过家谱图深入理解家庭动态和个体行为模式,每一个环节都讲解得细致入微,生怕读者错过任何一个关键点。尤其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并没有将家谱图仅仅视为一种诊断工具,而是将其提升到了一个能够引发深刻个体反思和家庭疗愈的层面。书中穿插的大量案例分析,更是让抽象的理论变得生动形象,仿佛一个个真实的家庭故事在我眼前展开,让我能够感同身受,并从中学习如何识别潜在的家庭模式、理解代际传递的影响,以及如何有效地利用家谱图来设计个性化的干预方案。这种将理论与实践完美结合的写作手法,使得这本书既具有高度的学术价值,又具备极强的操作指导意义,对于想要提升自身临床技能的咨询师,或是希望更好地理解原生家庭影响的个人来说,都是一本不可多得的良师益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