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tium Designer 10电路设计标准实例教程(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教学规划教材

Altium Designer 10电路设计标准实例教程(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教学规划教材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胡仁喜著 著
图书标签:
  • Altium Designer
  • 电路设计
  • PCB设计
  • 电子工程
  • 计算机辅助设计
  • CAD
  • 教学教材
  • 实例教程
  • 电路原理
  • 电子技术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北京爱读者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11372936
商品编码:29493505350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12-04-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Altium Designer 10电路设计标准实例教程(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教学规划教材)

定价:48.00元

作者:胡仁喜著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04-01

ISBN:9787111372936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540kg

编辑推荐


  全面完整的知识体系
  深入浅出的理论阐述
  循序渐进的分析讲解
  实用典型的实例引导

内容提要


  《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教学规划教材:Altium Designer10电路设计标准实例教程》以Protel的*版本Altium Designer10为平台,介绍了电路设计的方法和技巧,主要包括Altium Designer10概述、原理图设计基础、原理图的绘制、原理图的后续处理、层次结构原理图的设计、原理图编辑中的高级操作、PCB设计基础知识、PCB的布局设计、印制电路板的布线、电路板的后期制作、创建元件库及元件封装、电路仿真系统、信号完整性分析、自激多谐振荡器电路设计实例和游戏机电路设计实例。《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教学规划教材:AltiumDesigner10电路设计标准实例教程》的介绍由浅入深,从易到难,各章节既相对独立又前后关联。在介绍的过程中,编者根据自己多年的经验及教学心得,及时给出总结和相关提示,以帮助读者快捷地掌握相关知识。全书内容讲解详实,图文并茂,思路清晰。
  随书赠送的多媒体教学光盘包含全书实例操作过程的视频讲解文件和实例源文件,读者可以通过光盘方便、直观地学习本书内容。《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教学规划教材:AltiumDesigner10电路设计标准实例教程》可以作为初学者的入门教材,也可以作为电路设计及相关行业工程技术人员及各院校相关专业师生的学习参考。

目录


前言
章 Altium Designer 10概述
 1.1 Altium Designer 10的主窗口
 1.1.1 菜单栏
 1.1.2 工具栏
 1.1.3 工作窗口
 1.1.4 工作面板
 1.2 Altium Designer 10的文件管理系统
 1.2.1 项目文件
 1.2.2 自由文件
 1.2.3 存盘文件
 
第2章 原理图设计基础
 2.1 原理图的组成
 2.2 原理图编辑器界面简介
 2.2.1 菜单栏
 2.2.2 工具栏
 2.2.3 工作窗口和工作面板
 2.3 原理图图纸设置
 2.4 设置原理图工作环境
 2.4.1 设置原理图的常规环境参数
 2.4.2 设置图形编辑环境参数
 2.5 加载元件库
 2.5.1 打开“Libraries(元件库)”面板
 2.5.2 加载和卸载元件库
 2.6 放置元件
 2.6.1 搜索元件
 2.6.2 放置元件
 2.6.3 调整元件位置
 2.6.4 元件的排列与对齐
 2.6.5 元件的属性设置
 
第3章 原理图的绘制
 3.1 原理图连接工具
 3.2 元件的电气连接
 3.2.1 放置导线
 3.2.2 放置总线
 3.2.3 放置总线入口
 3.2.4 手动连接
 3.2.5 放置电源和接地符号
 3.2.6 放置网络标号
 3.2.7 放置输入/输出端口
 3.2.8 放置忽略ERC测试点
 3.2.9 放置PCB布线指示
 3.3 使用绘图工具绘图
 3.3.1 绘图工具
 3.3.2 绘制直线
 3.4 操作实例——音乐闪光灯电路设计
 
第4章 原理图的后续处理
 4.1 原理图中的常用操作
 4.1.1 工作窗口的缩放
 4.1.2 刷新原理图
 4.1.3 高级粘贴
 4.1.4 查找与替换
 4.2 报表打印输出
 4.2.1 打印输出
 4.2.2 网络表
 4.2.3 基于整个项目的网络表
 4.2.4 基于单个原理图文件的网络表
 4.2.5 生成元件报表
 4.3 操作实例——音量控制电路
 
第5章 层次结构原理图的设计
 5.1 层次结构原理图的基本结构和组成
 5.2 层次结构原理图的设计方法
 5.2.1 自上而下的层次原理图设计
 5.2.2 自下而上的层次原理图设计
 5.3 层次结构原理图之间的切换
 5.3.1 由顶层原理图中的原理图符号切换到相应的子原理图
 5.3.2 由子原理图切换到顶层原理图
 5.4 层次设计表
 5.5 操作实例
 
第6章 原理图编辑中的高级操作
 6.1 工具的使用
 6.1.1 自动分配元件标号
 6.1.2 导入引脚数据
 6.2 元件编号管理
 6.3 元件的过滤
 ……
第7章 PCB设计基础知识
第8章 PCB的布局设计
第9章 印制电路板的布线
0章 电路板的后期制作
1章 创建元件库及元件封装
2章 电路仿真系统
3章 信号完整性分析
4章 自激多谐振荡器电路设计实例
5章 游戏机电路设计实例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嵌入式系统设计与实战》 一、本书概述 本书是一本面向嵌入式系统开发初学者的入门级教程,旨在系统性地介绍嵌入式系统的基本概念、关键技术以及完整的开发流程。通过理论讲解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帮助读者掌握嵌入式系统软硬件协同设计的核心技能,为后续深入学习和实际项目开发奠定坚实的基础。本书内容紧密结合当前嵌入式系统发展的最新趋势,力求知识的系统性、实用性和前瞻性。 二、内容亮点与特色 1. 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 本书并非枯燥的技术堆砌,而是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紧密结合。每一章节都包含了清晰的理论阐述,并辅以精心设计的实验案例,让读者能够亲自动手,将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具体的实践。我们选择了目前市场上广泛应用且具有代表性的嵌入式处理器平台(例如基于ARM Cortex-M内核的微控制器),以及常用的开发工具链,确保读者学到的技术具备实际应用价值。 2. 由浅入深的循序渐进: 本书内容设计充分考虑了初学者的学习曲线。从最基础的数字电路、计算机组成原理简介出发,逐步深入到微控制器架构、指令集、存储器管理、中断系统等核心概念。随后,详细讲解嵌入式操作系统的原理、任务调度、进程间通信、设备驱动开发等内容。整个学习过程如同爬楼梯,每一步都建立在前一步的基础上,确保读者能够扎实掌握知识。 3. 涵盖嵌入式系统开发全流程: 本书的另一大特色是涵盖了嵌入式系统开发的完整生命周期。我们不仅会讲解硬件选型、原理图设计、PCB布局等硬件设计的基本流程,更会重点放在软件开发方面。这包括裸机编程、嵌入式C语言进阶、实时操作系统(RTOS)的移植与应用、以及常用外设(如GPIO、UART、SPI、I2C、ADC、Timer等)的驱动程序编写。最终,我们将引导读者完成一个集成了硬件驱动、RTOS管理和应用功能的综合性项目,让读者全面体验嵌入式系统开发的乐趣与挑战。 4. 深入浅出地讲解核心技术: 微控制器架构与工作原理: 详细剖析ARM Cortex-M系列微控制器的内部结构,包括CPU核心、寄存器、总线接口、存储器映射等,帮助读者理解指令的执行过程以及硬件资源的访问方式。 中断系统与异常处理: 深入讲解中断的产生、响应、服务过程以及中断优先级管理,这是嵌入式系统实时性的关键。同时,也会探讨各种异常情况的处理机制。 实时操作系统(RTOS)精要: 本书将重点介绍RTOS的核心概念,如任务、信号量、互斥锁、消息队列、事件标志等,并以FreeRTOS为例,详细讲解其移植、配置和API使用。读者将学会如何利用RTOS来构建复杂的多任务应用程序,提高系统的响应速度和可靠性。 设备驱动程序开发: 详细阐述设备驱动程序的设计思路和实现方法,涵盖通用输入输出(GPIO)、串行通信(UART、SPI、I2C)、模数转换(ADC)、定时器(Timer)等常用外设的驱动编写。我们将提供清晰的代码示例和调试技巧,帮助读者快速掌握驱动开发。 嵌入式Linux入门(可选章节): 对于希望进一步深入了解更复杂嵌入式系统的读者,本书也提供了嵌入式Linux的入门章节,介绍Linux内核的基本概念、交叉编译环境的搭建、根文件系统的制作以及驱动程序的初步开发。 5. 丰富的案例分析与实战项目: 本书配备了大量精心设计的实例,例如: LED闪烁与按键控制: 最基础的GPIO应用,用于理解输入输出和中断。 串口通信(UART): 实现与PC或其他设备的通信,用于数据传输和调试。 SPI/I2C通信: 连接外部传感器、显示屏等常用外设。 ADC数据采集: 读取模拟信号,如温度、光线强度等。 定时器应用: 实现精确延时、PWM输出等功能。 RTOS任务管理: 构建多任务系统,例如一个实时数据采集任务和一个用户界面显示任务。 综合性项目: 例如一个简单的智能家居温湿度监测与控制系统,集成了传感器读取、数据处理、网络通信(可选)和用户交互等功能。 6. 推荐的开发工具链与调试技巧: 本书将详细介绍常用的嵌入式开发集成环境(IDE),如Keil MDK、IAR Embedded Workbench或GCC工具链,以及配套的仿真器(如J-Link、ST-Link)和调试器。我们将提供实用的调试技巧,帮助读者快速定位和解决代码中的错误。 三、读者对象 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学生: 如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工程、自动化、通信工程等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希望系统学习嵌入式系统设计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 嵌入式系统开发初学者: 即使没有相关专业背景,只要具备一定的C语言编程基础和计算机基础知识,都可以通过本书入门。 希望转岗至嵌入式领域的工程师: 例如有软件开发经验但想转型硬件或嵌入式领域的开发者。 业余爱好者: 对物联网、智能硬件、机器人等领域感兴趣,希望亲手实现创意项目的爱好者。 四、学习本书后的收获 通过系统学习本书,读者将能够: 建立扎实的嵌入式系统理论基础: 深刻理解微控制器架构、存储器管理、中断机制、实时操作系统等核心概念。 掌握嵌入式C语言编程的进阶技巧: 能够编写高效、可靠的嵌入式C代码,熟悉指针、位操作、内存管理等关键技术。 熟练运用RTOS进行多任务开发: 能够使用FreeRTOS等RTOS实现复杂的任务协同,提高系统响应速度和并发处理能力。 高效地进行设备驱动程序开发: 掌握常用外设的接口原理和驱动程序编写方法,能够为各类硬件模块编写驱动。 具备完整的嵌入式系统软硬件协同设计能力: 能够从需求分析到软硬件集成,独立完成一个嵌入式项目的设计与实现。 掌握嵌入式系统的调试与优化技巧: 能够利用仿真器和调试工具,有效地定位和解决程序中的问题,并对系统性能进行优化。 为进一步深入学习嵌入式Linux、FPGA等领域打下坚实基础。 五、结论 《嵌入式系统设计与实战》以其全面、深入、实用的内容,旨在成为读者踏入嵌入式开发世界的理想起点。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教科书,更是一本引领读者走向实践、激发创新潜力的指南。我们相信,通过本书的学习,读者将能够自信地驾驭嵌入式系统的挑战,开启属于自己的智能创造之旅。

用户评价

评分

当我翻阅那些号称是面向教学规划的教材时,常常会发现一个通病:它们往往将软件操作的逻辑等同于电子设计本身的逻辑,导致读者学完后依然对底层原理一知半解。我更希望这本关于Altium Designer 10的书籍,能够在实例的穿插中,巧妙地融入一些现代PCB设计理念的讲解,例如电源完整性(PI)在设计初期的考量,或者在低功耗设计中如何有效地利用AD10的低功耗模式管理和布局。我尤其期待看到针对特定行业标准的实践,比如医疗设备或工业控制领域对可靠性、EMC/EMI方面的特殊要求,以及如何通过AD10的特定功能模块来满足这些要求。如果这本书只是停留在如何画出一条走线、如何放置一个元件这种基础层面,那它的价值就和免费的网络视频教程无异了。对于“标准实例”的期许,是希望它能提供一套经过验证的、可复制的流程模板,让初学者能快速建立起规范的工程思维,而不是仅仅学会了如何点鼠标。如果能附带一些讲解特定设计挑战(比如如何处理BGA扇出、如何优化热沉布局)的高级章节,那就更好了,毕竟10这个版本虽然略有年代感,但其核心设计哲学依然是许多经典项目的基石。

评分

这本《Altium Designer 10电路设计标准实例教程》听名字就感觉是一本非常扎实的工具书,但说实话,我最近接触了一些号称“标准”的教材,结果发现内容要么过于陈旧,要么就是泛泛而谈,根本无法满足实际工程应用的需求。我特别希望这本书能深入讲解Altium Designer 10这个特定版本中的一些核心功能和最佳实践,比如如何高效地管理复杂的多层板设计文件,或者在进行高速信号完整性仿真时,软件界面和各项设置的具体操作步骤。我关注的重点在于“实例教程”这四个字,这意味着我期待看到从原理图输入到PCB布局布线,再到最终Gerber文件输出的全流程的、带有明确截图和步骤分解的实战案例。如果它仅仅停留在软件界面介绍,而没有深入到实际项目中会遇到的陷阱和解决方案,比如元件封装库的建立规范、设计规则(DRC)的精细化设定,以及如何利用差分对(Differential Pair)进行优雅布线,那么这本书的实用价值就会大打折扣。对于我们这些需要快速上手并投入实际项目开发的工程师来说,这种详尽到像素级的指导比任何理论说教都来得珍贵。我希望它能真正体现出“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教学规划教材”的严谨性,意味着结构必须清晰,逻辑推进必须合理,而不是简单地堆砌软件功能列表。

评分

说实话,市面上很多“教程”的排版和图例清晰度简直是灾难,阅读体验极差,尤其是在处理复杂的电路图和PCB布局视图时,模糊的截图和反差极小的配色,简直是对学习耐心的极大考验。我非常看重一本技术书籍的视觉呈现和信息组织能力。对于这本《Altium Designer 10电路设计标准实例教程》,我希望它在视觉上传达出高度的专业性和易读性。例如,在讲解一个关键的设计步骤时,软件界面应当使用高分辨率、高对比度的截图,并且关键的点击区域需要用醒目的颜色或箭头明确指出,而不是让读者自己去寻找屏幕上的小图标。更进一步,如果作者能在讲解复杂规则设置时,提供一份简洁的流程图或决策树,帮助读者快速理解何时应采用哪种设置,而不是堆砌大段的文字描述。作为“教学规划教材”,其章节间的逻辑衔接至关重要;我期待看到的是一个从基础元件创建,到原理图分层设计,再到PCB物理实现和最终验证的,如同散文般流畅但又如工程图般精确的叙述结构,避免出现为了凑篇幅而生的、与主线无关的冗余内容。

评分

对于一个使用特定软件版本的教程,版本兼容性和学习曲线的把握是衡量其质量的试金石。Altium Designer 10已经不是最新版本,因此,这本书的价值就不在于展示最新的炫酷功能,而在于对那个时代经典设计方法的深入剖析和标准化。我希望它能详细阐述AD10时代的设计哲学,尤其是与当前主流版本在操作习惯上的差异点,这样有助于那些从旧版本迁移过来的工程师平稳过渡,或者让学习者理解软件迭代的历史背景。更关键的是,如果书中包含的实例项目是那些在业界具有代表性、能够体现出扎实工程经验的项目,那就太棒了。我不太希望看到那些过于简单的、只涉及单片机基础实验的“玩具项目”。相反,我期待看到涉及电源管理、通信接口(如USB或早期以太网)的实际设计案例,并且这些案例应重点突出AD10在处理信号完整性和层叠结构时的独特优化技巧。如果能在教程的最后,提供一套可供读者自行下载和调试的完整项目文件包,那无疑是给这本书的实用价值增添了巨大的光环,使得“实例教程”的承诺真正落地。

评分

作为一本由“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体系支持的教材,它理应承担起培养未来工程师规范化思维的责任。这意味着,这本书不应该仅仅是一本“如何操作软件”的手册,而应该是一本“如何用规范的流程进行电子设计”的指南。我非常关注书中对设计文档管理和版本控制的讲解深度。在实际工作中,设计变更和多人协作是常态,我希望书中能展示Altium Designer 10如何结合外部工具(或其自身的功能)来管理设计文件的迭代历史,确保每一次修改都有据可查。此外,对于设计规则检查(DRC)的解读和处理,往往是区分新手和老手的重要标志。我期待这本书能详细解析那些容易被忽略的、但对产品可靠性至关重要的DRC项,例如不同层之间的爬锡(Solder Mask Expansion)设置、焊盘的阻抗控制考虑,以及如何在仿真结果不理想时,反向指导PCB布局的修改策略。如果这本书能以一种潜移默化的方式,将严谨的工程素养融入到每一个实例操作的细节中,而非仅仅停留在表面的功能展示,那么它才能真正称得上是一本有价值的、经得起时间考验的“标准实例教程”。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