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圖解排球技術和戰術 基礎訓練200項
定價:68.00元
作者:【日】米山一朋
齣版社:人民郵電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6-08-01
ISBN:9787115426840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膠訂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1、近1000幅四色高清圖片展示排球姿勢及技術要領 2、連貫照片展示動作從開始到結束的完整動態 3、照片上使用指嚮性麯綫標注動態及技術要點 4、所有動作真人實拍、專業運動員展示,正確錯誤動作對比一目瞭然 5、專業教練多年教學經驗傾囊相授隨著國際排聯對排球規則進行的各項重大改革,排球運動也在不斷進化。近來10多年來,僅從排球規則上看就有瞭很多重大變化。例如,改每局15分的發球得分製為每局25分的每球得分製;發球擦網有效;啓用自由人;取消瞭次擊球時的“連擊”犯規,等等。另外,現代排球的趨勢為所謂的“3D排球”,也就是兩方球隊依托快速的二傳,發動強有力的後排扣球,並以此為核心組織進攻。因此對球員的速度、準確度、身高和力量提齣瞭更高的要求。而作為指導者,我們更應該堅定信念進行積極有效的指導。——嘉悅大學女子排球部總教練 米山一朋
內容提要
隨著國際排聯對排球規則進行的各項重大改革,排球運動也在不斷進化。本書結閤新趨勢,圖文並茂地介紹瞭排球技戰術訓練的200項基礎訓練項目,包括協調訓練、傳球訓練、發球訓練、接球訓練、扣球訓練等提高排球技能和水平的實戰方法。書中的每一章主要由兩部分構成,即基本技術的解說和訓練科目,而訓練科目頁的閱讀又分為訓練數據、訓練目標、訓練方法、訓練建議、拓展訓練、指導者筆記和速查目錄7個內容,幫助排球運動員、教練員更好地理解和使用本書,從而提升個人和團隊的雙重實力。
目錄
作者介紹
米山一朋 主編1961年齣生於日本東京。法政大學畢業後,於1984年進入富士膠片株式會社,現任嘉悅大學教授。曾參加過1985年、1989年排球世界杯,1988年漢城奧運會,1990年世界排球錦標賽,世界排球聯賽等,活躍於日本排球界。其後擔任日本成年組男子排球代錶隊教練、日本青年組男子排球代錶隊教練等。自2006年起,擔任嘉悅大學女子排球部教練。
文摘
序言
這本書的名字聽起來就充滿瞭實用的氣息,我滿心期待它能像一位手把手的教練一樣,把我從排球場上的“小白”變成一個稍微靠譜的“老手”。然而,當我翻開扉頁,心裏那種躍躍欲試的感覺,卻像是被一盆冷水澆滅瞭。我本來是想找一些關於如何更好地發球、如何閱讀對手的進攻路綫、甚至是如何在關鍵時刻調整心態的深度分析。那些關於身體協調性、爆發力的具體訓練方法,或者是在不同陣型下如何快速轉換防守的戰術講解,我都在尋找。但讀完後發現,這本書似乎更側重於一種宏觀的、近乎於理論層麵的敘述,對於那些真正想在場上立刻用起來的“乾貨”卻著墨不多。我期待的是那種能讓我看完後立刻就能去球場上試試看,並且能看到立竿見影進步的“秘籍”,而不是那種停留在紙麵上的,需要我再自行消化、二次加工的內容。它就像是一份精美的菜單,羅列瞭各種菜品的名字,卻缺少瞭關鍵的烹飪步驟和火候的掌控。
評分說實話,我對這本書的期望值挺高的,畢竟“圖解”和“200項”這兩個詞組閤在一起,就暗示著內容的豐富和直觀性。我渴望看到那些細緻入微的動作分解圖,比如攔網時手臂的伸展角度、魚躍救球時身體重心的轉移軌跡,那種能用眼睛捕捉並模仿的視覺信息。我期待的是那種能幫我糾正平時自己沒注意到的細節,比如起跳時身體的垂直度,或者傳球時手指觸球瞬間的力量分配。但這本書給我的感覺是,它更像是一本關於排球哲學的導覽冊,而不是一本實操手冊。它談論瞭很多戰術思想的形成背景,或者說排球運動的美學價值,這些固然有其深度,但對於一個急切想提高自己技術水平的基層愛好者來說,無疑是有些“玄乎”瞭。我需要的是那些可以直接翻譯成肌肉記憶的指令,而不是那些需要我進行大量哲學思考纔能聯係到球場動作的內容。
評分我一直認為,一本好的技術書籍,其價值在於能將復雜的運動分解成一係列可執行的步驟。當我拿起這本書時,我心裏盤算著,我要係統地學習如何進行低手接發球的站位調整,以及麵對大力跳發時,如何用不同的手法去“卸力”和過渡。我還想瞭解,在快速多變的三人攔網中,隊員之間如何實現最佳的橫嚮移動和覆蓋麵積的分配。然而,這本書給我的信息量,就像是蜻蜓點水,每個技術點都被輕描淡寫地帶過,沒有深入挖掘其背後的力學原理或是臨場應變的技巧。它似乎在努力涵蓋“技術”和“戰術”的方方麵麵,但結果卻是哪一方麵都沒有做到特彆精深。就像一個大型超市,商品種類繁多,但每種商品的品質和深度都不足以讓人滿意,最終我找不到我最需要的那個“明星産品”。
評分我之所以購買這本書,很大程度上是希望它能提供一套結構清晰、層層遞進的訓練體係。比如,從最基礎的墊球平穩過渡到急停起跳的扣球準備姿勢,再到復雜的背飛戰術的執行流程,我希望書中能有一條清晰的學習路徑指引我。但是,這本書的內容組織結構,對我來說顯得有些鬆散和跳躍。今天講的是一傳的站位,明天可能就跳到瞭副攻的快攻跑位,後天又迴到瞭防守隊員的覆蓋範圍界定,各個部分之間的邏輯聯係不夠緊密,使得讀者很難構建起一個完整的知識框架。這就像是拿到瞭一堆精美的零件,但缺少一張準確的裝配說明書,我需要花費大量的精力自己去梳理和排列這些信息,纔能勉強拼湊齣我想要的“技術大廈”的藍圖,這與我期望的“圖解”帶來的便捷性相去甚遠。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和排版設計感很強,這一點毋庸置疑,看起來確實賞心悅目。我本以為,這種現代化的設計會伴隨著一些前沿的訓練理念,比如如何利用數據分析來優化發球落點,或者如何通過心理暗示來提高關鍵球的命中率。我期待看到一些關於如何根據不同身高、不同力量的隊員,量身定製訓練計劃的思路。但很遺憾,它似乎更偏嚮於對傳統戰術的梳理和迴顧,缺乏對現代排球發展趨勢的敏銳捕捉。那些關於“如何利用現代科技手段提高訓練效率”的章節,在我翻閱後發現幾乎沒有涉及,給人一種時間停滯在過去的感覺。對於一個渴望與時俱進、追求更高競技水平的讀者來說,這種內容上的滯後感是比較令人失望的。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