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全新正版 觉醒与:住院病人的团体心理治疗
定价:59.0元
作者:【美】欧文·亚隆(Irvin D.Yalom),李鸣 ,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08-01
ISBN:9787115400451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 世界知名心理学家、精神医学大师、美国团体心理治疗、存在主义治疗三大代表人物之一欧文·亚隆代表作《觉醒与》中文简体版问世。
★ 美国高校心理学专业经典教科书、当代团体心理治疗领域的著作。
★ 启发全球数百万心理治疗师、治愈无数精神疾病患者的临床实战指南。
★ 深入心理疾病患者不为人知的内在世界,探寻生命的意义和解脱之道。
在《觉醒与》中,欧文亚隆基于自己多年的临床实践和独创的“此时此地”和人际互动心理治疗技术,深入患者的隐秘世界,引导患者通过自我暴露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重新与社会、生活及他人建立联结,并找到生命的意义,重建生命的价值。
★ 苏州广济医院前院长李鸣教授担纲翻译,苏州市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刘稚颖教授审校。
内容提要
欧文·亚隆主张人是自由的,要为自己的选择及行动负责,所以他认为,在团体心理治疗过程中,与当事人探索的主题应包括自我觉察能力、自由与责任、自我认同与人际关系、生命的意义等。
基于上述认知,在《觉醒与:住院病人的团体心理治疗》这本经典著作中,欧文·亚隆提出,治疗师不应作为或以主持者的姿态带领团体治疗,而应作为一名相对透明的参与者融入团体之中,以推动团体工作为目标设定团体互动的模式和规则,帮助成员建立支持性、凝聚力高且充满活力的微型社交模式,让成员通过自我暴露发现个人存在的问题,进而借助“此时此地”的人际互动进行修复,为重建个人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
不管是一线的临床医生、专业的心理咨询师,还是为各种身心疾病所苦的人士或对心理治疗感兴趣的读者,都可以从本书作者对大量临床案例所做的深刻而悲悯的分析中看到希望,获得有益的启示。
目录
作者介绍
欧文·亚隆,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精神病学教授、美国团体心理治疗、当代精神病学大师,与维克多·弗兰克和罗洛·梅并称存在主义治疗的三大代表人物,曾被授予1974年的爱德华史崔克奖和1979年的美国精神病学协会奖励基金。作为当今世界上*、著作流传*广、*有影响力的心理治疗大师之一,欧文·亚隆不仅出版了启发无数心理治疗师的经典教科书《团体心理治疗》《存在主义心理治疗》,也创作了深受普通读者喜爱的《当尼采哭泣》《爱情刽子手》《叔本华的治疗》《诊疗椅上的谎言》等心理学通俗读物。
文摘
序言
初读《觉醒与:住院病人的团体心理治疗》,我首先被其严谨的学术态度所折服。作者在阐述每一个观点时,都力求精准和深刻,充满了理论的深度和实践的洞察。书中关于“意义危机”的探讨,让我受益匪浅。我一直觉得,人生的很多痛苦,根源在于失去了方向和意义感。而这本书,恰恰为我们提供了一种解决之道,即通过团体治疗,在与他人的互动和连接中,重新发现和构建属于自己的生命意义。我尤其对书中关于“选择的责任”的论述印象深刻。我们常常抱怨生活的不公,却很少意识到,我们在每一次选择中都扮演着主动的角色,而这种选择,也伴随着相应的责任。团体治疗,正是帮助个体认识到这种责任,并勇敢地承担起它。作者在案例分析中,展现了高超的引导技巧,他能够巧妙地引导病人走出困境,找到自我救赎的力量,这种力量,是外在的任何东西都无法给予的。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关于心理治疗的书,更是一本关于如何面对生命、如何活出真我的智慧之书。
评分这本书对我最大的启发在于,它让我深刻地理解了“连接”的力量。在现代社会,我们常常感到孤独,即使身处人群之中,也可能感到一种无形的隔阂。而团体心理治疗,正是打破这种隔阂、建立深度连接的绝佳平台。书中对于团体动力学的阐述,非常精彩,让我明白了为什么在一个团体中,个体的情绪和行为会受到如此大的影响,又如何在相互的反馈和支持中获得成长。我特别喜欢作者在分析团体成员互动时的那种抽丝剥茧般的细致,他能够敏锐地捕捉到那些潜藏在言语之下、行为之中的微妙信息,并将其解读出来,帮助成员们更好地认识自己和他人。这种对“关系”的深入挖掘,让我联想到自己生活中遇到的各种人际关系,原来很多看似棘手的问题,都可能源于我们对彼此真实需求的误解,以及未能建立起有效和真诚的沟通。这本书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我在人际交往中的盲点,也指明了通往更深层次连接的道路。
评分读这本书,我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它提供了一个看待人类困境的全新视角。我一直认为,很多心理问题并非仅仅是生理上的失调,更多的是源于我们内心深处对生命意义的探索和对自身局限性的认知。这本书恰恰抓住了这一点,它没有简单地罗列心理疾病的症状,而是着重探讨了患者在面对自身存在时所产生的种种冲突和痛苦。特别是书中对于“临在性”(Presence)的强调,让我印象深刻。治疗师如何才能真正地“临在”于病人的当下,与他们一同经历,共同面对,这其中蕴含着多么大的能量和智慧!我一直在思考,这种“临在”是否也能应用到我们日常的人际交往中,如何才能真正地理解和陪伴身边的人,而不是流于表面的关心。书中的案例分析非常细腻,通过对不同病人的详细描述,我看到了他们在团体治疗中的相互影响,看到了那些曾经孤立无援的灵魂如何在集体的温暖和支持中逐渐找到力量。这种由内而外的改变,让我对心理治疗的潜力有了更深的认识。
评分刚翻开《觉醒与:住院病人的团体心理治疗》,就一股浓浓的学术气息扑面而来,虽然我不是心理治疗领域的专业人士,但被这个书名吸引,觉得或许能从中窥见人性深处的一些奥秘。这本书的排版和字体都相当考究,读起来不会有丝毫的生涩感,这点对于我这种业余读者来说非常友好。书里对于团体心理治疗的讨论,感觉非常深入,不像是一些泛泛而谈的科普读物,而是真正触及到了治疗过程中的核心问题,例如团体动力、成员互动、治疗师的角色等等。我尤其对书中提到的“存在主义取向”感到好奇,不知道这种治疗方法是如何帮助那些住院病人面对生命中的孤独、死亡、无意义感以及自由选择所带来的焦虑的。作者的笔触似乎带有某种哲学思辨的味道,让我在阅读过程中不断思考自身的存在和意义,虽然书中内容是关于病人的,但很多感悟却能直接映射到我的生活体验上。作者在描述病人的案例时,细节处理得非常到位,让我感觉自己仿佛置身于那个治疗室,亲眼目睹了他们的挣扎、疗愈和成长。这种沉浸式的阅读体验,是我在很多书中都很难找到的。
评分坦白说,这本书的阅读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它触及了我内心深处一些不愿面对的领域,例如对自身有限性的深刻认识,以及面对死亡和虚无时不可避免的恐惧。但是,正是这种挑战,才让这本书的价值显得尤为珍贵。作者并没有回避这些沉重的话题,而是以一种非常坦诚和直接的方式,引导读者去探索和理解。书中对“存在性焦虑”的描绘,让我不禁反思,我们有多少时候是在逃避这些根本性的问题,而将精力消耗在一些琐碎的烦恼上?团体治疗在这里扮演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它提供了一个安全的空间,让人们能够共同面对这些焦虑,并在集体的经验中找到慰藉和力量。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书中关于“死亡”的讨论,并不是煽情的渲染,而是冷静客观地分析了死亡对生命意义的影响,以及个体如何在这种认知下活出更有价值的人生。这种勇气和智慧,令人敬佩。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