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畫識童心:兒童繪畫心理解析9787520113960 社會科學文獻齣版社 徐靜茹

看畫識童心:兒童繪畫心理解析9787520113960 社會科學文獻齣版社 徐靜茹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徐靜茹 著
圖書標籤:
  • 兒童繪畫
  • 兒童心理學
  • 繪畫心理學
  • 心理分析
  • 教育心理學
  • 發展心理學
  • 親子關係
  • 圖畫分析
  • 徐靜茹
  • 社會科學文獻齣版社
想要找書就要到 新城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店鋪: 悟元圖書專營店
齣版社: 社會科學文獻齣版社
ISBN:9787520113960
商品編碼:29527125427
包裝:平裝-膠訂
齣版時間:2018-02-01

具體描述

   圖書基本信息
圖書名稱 看畫識童心:兒童繪畫心理解析
作者 徐靜茹
定價 58.00元
齣版社 社會科學文獻齣版社
ISBN 9787520113960
齣版日期 2018-02-01
字數
頁碼
版次 1
裝幀 平裝-膠訂
開本 32開
商品重量 0.4Kg

   內容簡介
本書是一本繪畫解析的工具書,把孩子的心理呼喚以及天賦密碼翻譯給成人。同時,書中記錄瞭大量通過繪畫建立起自信、修復心靈創傷的兒童的成功療愈案例,並配有300餘副兒童繪畫作品,具有很強的實踐性和可操作性,很多案例跟蹤長達十年之久。書中還介紹瞭孩子各生理和心理期、各種感官優勢在繪畫上的錶現特徵,幫助學畫、藝考傢長更好地識彆孩子的天賦,開發優勢智能,讓他們成為*好的自己。

   作者簡介
徐靜茹,深圳繪本畫傢,漫畫人,繪本《年輕的證據》曾獲得過2005年金龍奬金奬,曾齣版繪本《年輕的證據》《尋夢園》等。從事藝術教育和繪畫心理學十餘年

   目錄
001/序:梁宏達、慕容引刀、硃森林、老貓
010/前言 : 我的故事
023/兒童繪畫心理學概論
025/  什麼是繪畫療愈
029/繪畫為何能解讀孩子的心?
031/  解讀原理
035/  畫中的集體無意識
040/  孩子的畫在說什麼?
047/繪畫為何能療愈?
049/  開啓右腦的鑰匙
052/  何為療愈?
054/  療愈的幾個階段
063/  創傷的饋贈
064/  孩子是自己好的療愈師
067/怎樣做一個兒童繪畫療愈師
069/  療愈師的職業素養
071/  如何接納
081/  解讀須知
089/  什麼樣的畫適閤解讀?
091/  漫畫是繪畫語言的“新語種”
095/解讀手冊
097/  怎麼看生命能量
100/  怎麼看持續力和爆發力
101/  怎麼看色彩
104/  怎麼看形狀
108/  怎麼看布局
112/  怎麼看人物
125/  怎麼看情緒
129/  怎麼看安全感
132/  怎麼看攻擊性
137/  怎麼看創傷
140/  怎麼看自我
142/  怎麼看關係
148/  怎麼看環境
157/成長時期在繪畫中的錶現
160/  口唇期和肛欲期
163/  塗鴉期(2~4歲)
164/  印象派時期(2~5歲)
166/  性蕾期(3歲左右)
168/  俄狄浦斯期(5~8歲)
169/  寫實期(6歲以後)
170/  太陽笑臉期(6~10歲)
172/  男孩“狗不理期”(7~9歲)
173/  女孩公主情結期(5~12歲)
174/  同齡認同期(9~11歲)
175/  青春期(10~20歲)
179/從繪畫中發現孩子的天賦
181/  感官優勢
185/  發現天賦
227/  順應天賦的洪流
239/  一些特殊的孩子
249/心理故事
251/  發現天性
263/  發現愛
278/  發現情緒
297/  發現安全感
306/  發現攻擊性
309/  發現創傷
320/  療愈故事
328/  發現關係
339/後 記

   編輯推薦

   文摘

   序言

《童年萬花筒:成長中的色彩與情感》 一本關於孩子內心世界的探索之旅 孩子,是這個世界上最純淨、最充滿想象力的存在。他們的世界,如同一個五彩斑斕的萬花筒,每一次轉動,都展現齣不同的圖案,映射著他們豐富多彩的內心。而繪畫,正是孩子錶達內心世界最直接、最生動的語言。當稚嫩的筆觸在紙上勾勒齣奇思妙想,當跳躍的色彩傳遞著喜怒哀樂,我們是否真正聽懂瞭孩子的心聲?《童年萬花筒:成長中的色彩與情感》將帶領您走進一個由孩子視角構建的奇妙世界,深度解讀他們在繪畫中流露齣的點滴情感、潛在需求與成長軌跡。 本書並非一本枯燥的理論著作,而是一次充滿溫情的陪伴與對話。它不拘泥於宏大的理論體係,而是從孩子們日常的繪畫作品齣發,以細膩的觀察和富有洞察力的分析,將那些隱藏在稚拙綫條和鮮艷色彩背後的童年密碼一一解鎖。我們將一起審視那些看似隨意塗鴉的圖畫,發現其中蘊含的深刻含義;我們將一同解讀那些充滿想象力的故事,理解孩子是如何構建他們的精神世界的。 一、色彩的語言:情感的調色盤 顔色,是孩子們最直接的情感錶達工具。紅色,是熱情洋溢的太陽,是憤怒的小火苗,還是渴望被愛的溫暖擁抱?藍色,是寜靜的湖水,是淡淡的憂傷,還是對遠方的憧憬?黃色,是快樂的金光,是好奇的探險,還是麵對未知時的不安? 《童年萬花筒》將深入解析不同色彩在兒童繪畫中的象徵意義。我們並非簡單地將色彩與情緒一一對應,而是結閤孩子的年齡、生活經曆以及畫麵整體的氛圍,來理解色彩所承載的情感信息。例如,一個性格內嚮的孩子,可能在繪畫中偏愛使用大麵積的藍色和綠色,這可能不僅僅代錶平靜,也可能是一種尋求安全感和自我保護的信號。反之,一個平時活潑好動的孩子,如果突然在畫麵中大量使用暗色調,則可能暗示著情緒上的低落或壓力。 本書將通過大量的實例,展示孩子們如何巧妙地運用色彩來錶達他們的快樂、焦慮、恐懼、好奇、愛戀,甚至是他們難以啓齒的煩惱。我們將學習如何從色彩的飽和度、明度、以及色彩的搭配方式中,捕捉到孩子情緒的細微變化。這不僅僅是關於“讀懂”孩子的顔色,更是關於“理解”他們色彩背後的情感溫度。 二、綫條的律動:思維的軌跡 如果說色彩是情感的流淌,那麼綫條便是思維的舞動。粗獷有力的綫條,可能代錶著孩子旺盛的生命力與自信;細膩柔和的麯綫,則可能訴說著他們的敏感與內斂。直綫,是堅定與目標,還是僵化與束縛?彎麯的綫條,是流暢與創造,還是猶豫與不安? 《童年萬花筒》將關注孩子們筆下綫條的特點。我們將探討孩子們在不同發展階段,綫條所呈現齣的典型特徵,以及這些特徵背後所反映的認知發展水平。例如,幼兒時期的塗鴉,是他們手部精細動作發展的初步體現,也是他們對空間和形狀的最初探索。隨著年齡增長,綫條逐漸變得有方嚮、有目的,開始勾勒齣具體的形象,這標誌著他們思維的邏輯性與條理性在增強。 本書還將深入分析綫條的力度、速度、以及綫條的組織方式。一個畫得“滿”的畫麵,可能代錶孩子內心的充實與活躍;一個畫麵“空曠”的孩子,可能需要更多的關注和引導。我們還將探討綫條在錶現物體形態、空間關係以及人物情感方麵的作用,從中窺探孩子是如何構建他們對世界的理解和認知。 三、形象的構建:內心的映射 在兒童繪畫中,人物、動物、場景等形象的構建,是孩子內心世界最直觀的呈現。他們畫齣的“我”,是高大威猛還是矮小瘦弱?他們描繪的“傢”,是溫馨舒適還是充滿疏離?他們幻想的“朋友”,是友善可愛還是充滿威脅? 《童年萬花筒》將聚焦於兒童繪畫中形象的塑造。我們將解析孩子們在描繪人物時,對於五官、身體比例、以及錶情的處理,是如何反映他們對自我和他人的認知和情感投射。例如,一個孩子如果總是畫齣自己沒有嘴巴的形象,這可能暗示著他有話不敢說,或者感到被忽視。一個孩子如果總是將自己畫得比其他人高大,這可能是一種補償心理,或者渴望被認可。 同時,我們也將關注孩子們對動物、植物、房屋等形象的描繪。這些非人物形象,往往也是孩子內心世界的“替身”,它們承載著孩子的情感寄托和象徵意義。本書將通過大量生動的案例,解讀孩子如何通過這些形象來錶達他們的喜好、恐懼、願望以及對於外部世界的理解。 四、主題的選擇:關注的焦點 孩子選擇繪畫的主題,也透露著他們內心深處的關注點。是日常生活中的點滴,還是奇幻冒險的想象?是人際關係的糾葛,還是對未來世界的暢想? 《童年萬花筒》將引導您關注孩子們繪畫的主題選擇。我們會探討在不同年齡階段,孩子們繪畫主題的變化趨勢,以及這些變化背後所反映的認知發展和社會性發展。例如,幼兒時期,孩子可能更關注與自身相關的元素,如傢人、玩具、寵物。而隨著年齡增長,他們開始對社會性話題、情感關係以及更廣闊的世界産生興趣。 本書還將分析孩子們在繪畫主題中,是如何反映他們對傢庭、學校、朋友以及社會環境的感受。一個孩子如果反復描繪戰爭或衝突的場景,這可能是在釋放內心的壓力或不安。一個孩子如果熱衷於描繪英雄人物,這可能是在尋求力量或榜樣。通過對主題的解讀,我們可以更好地理解孩子關注的焦點,從而給予他們更有針對性的支持和引導。 五、創意與想象:心靈的翅膀 兒童繪畫最迷人的地方,莫過於那份天馬行空的創意與無拘無束的想象。他們可以將平凡的事物賦予神奇的色彩,可以將不可能的場景變為現實。 《童年萬花筒》將贊美與鼓勵孩子的創意與想象力。我們不以成人的審美標準去評判孩子的畫作,而是珍視他們獨特的視角和大膽的嘗試。本書將展示孩子們如何運用誇張、變形、擬人等手法,來錶達他們豐富的想象世界。我們將學習如何嗬護和激發孩子的想象力,讓他們在繪畫中自由翱翔,勇敢探索。 本書也將探討如何通過繪畫,引導孩子發展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創造性思維。當孩子們在畫麵中遇到“難題”時,他們會如何運用自己的智慧去剋服?當他們需要描繪一個虛構的世界時,他們會如何構建其獨特的邏輯?這些過程,都是孩子心智發展的重要體現。 六、解讀的藝術:傾聽的智慧 理解兒童繪畫,並非僅僅是“看”,更是“聽”。每一個孩子都是一個獨特的個體,他們的繪畫作品是他們與世界對話的方式。 《童年萬花筒》將為您提供一套傾聽孩子內心聲音的“解讀藝術”。我們鼓勵您以開放、包容的心態去欣賞孩子的作品,避免過早地給予評價或批評。我們將學習如何通過提問,引導孩子講述他們的畫作背後的故事。當孩子在繪畫中流露齣負麵情緒時,我們如何給予恰當的迴應和支持?當孩子展現齣非凡的創意時,我們如何給予鼓勵和肯定? 本書將強調“過程”比“結果”更重要。孩子在繪畫過程中的投入、思考和錶達,本身就具有重要的價值。通過繪畫,孩子學會瞭觀察、思考、錶達和解決問題,這些都是他們成長過程中寶貴的財富。 結語 《童年萬花筒:成長中的色彩與情感》希望成為您與孩子之間一座理解的橋梁。它將幫助您穿越孩子稚嫩的錶象,走進他們豐富多彩的內心世界,傾聽他們用色彩和綫條訴說的語言。在每一次翻閱中,您或許會發現一些新的驚喜,一些被您忽略的細節,以及一些您從未想過的關於孩子成長的智慧。讓我們一同在孩子的畫作中,感受童年的純真美好,理解成長的每一個瞬間,並以更智慧、更有愛的方式,陪伴他們一同探索這個精彩紛呈的世界。

用戶評價

評分

初讀《看畫識童心》的印象,便是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這本書仿佛是一位引路人,帶領我進入瞭一個奇妙的心理世界。我一直認為,兒童繪畫不僅僅是簡單的塗鴉,而是孩子們與世界溝通的一種獨特語言。然而,對於這種語言,我卻常常感到無能為力,無法真正理解其中的深意。這本書的齣現,恰似一盞明燈,點亮瞭我探索兒童內心世界的道路。我期待著它能夠揭示那些隱藏在色彩與綫條背後的秘密,讓我學會解讀孩子們那些看似雜亂無章的畫作,從而更好地理解他們的情感需求、成長煩惱以及那些閃爍著智慧的童年夢想。我希望能從書中學習到如何從一幅畫中捕捉到孩子的情緒變化,如何通過繪畫發現孩子潛在的天賦,甚至如何通過繪畫來幫助孩子解決成長中的睏惑。這種期待,讓我覺得這本書不僅是一本讀物,更是一位值得信賴的夥伴。

評分

對於《看畫識童心》這本書,我的第一感受是,它像是一扇通往孩子們內心深處的大門,而我手中正握著一把解鎖的鑰匙。我一直對兒童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充滿瞭敬畏,也常常好奇,那些在畫紙上揮灑的色彩和綫條,究竟承載瞭孩子們怎樣的故事和情感。我渴望通過閱讀這本書,能夠獲得一種更深層次的理解,不再僅僅是欣賞他們畫作的“好看”,而是能夠真正“看懂”他們畫作背後的意義。我期待這本書能夠像一位經驗豐富的心理學傢,為我揭示兒童繪畫中那些不易察覺的心理信號,讓我能夠更敏銳地捕捉到孩子們的情緒變化,更準確地理解他們的內心世界。也許,這本書還會教我如何通過繪畫,引導孩子們更好地錶達自己,如何幫助他們釋放內心的壓力,甚至如何發掘他們隱藏的天賦。這種期待,讓我對接下來的閱讀充滿瞭無限的憧憬。

評分

這本《看畫識童心》給我留下的第一印象,便是它那種沉靜而富有洞察力的氣質。雖然我還沒來得及深入翻閱,但僅從書的整體風格就能感受到一種專業而又不失溫情的基調。想象一下,一本關於兒童繪畫心理的書,應該像一位慈祥的長者,帶著我們穿越時光,去理解那些稚嫩的心靈。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一套係統性的方法論,幫助像我這樣對兒童心理學有所涉獵但又非專業人士的讀者,能夠更科學、更深入地理解兒童繪畫的意義。例如,書中會不會詳細解析不同年齡段兒童的繪畫特徵?又或者,是否會針對一些常見的繪畫主題,如傢庭、朋友、學校等,進行深入的心理學解讀?我非常期待書中能有大量的兒童畫作作為案例,並配以專業的分析,這樣纔能讓理論變得更加生動和易於理解。如果這本書能幫助我更好地理解身邊的孩子們,甚至是我自己的孩子(如果未來有機會),那將是一份無價的收獲。

評分

拿到這本書的封麵,第一個映入腦海的便是那份純粹與寜靜。封麵上稚拙的筆觸和鮮亮的色彩,仿佛一下子將人拉迴瞭那個無憂無慮的童年。我一直對兒童的世界充滿瞭好奇,想知道那些孩子們的畫作背後,究竟隱藏著怎樣豐富的情感和獨特的思考。這本書的標題《看畫識童心》恰恰觸動瞭我內心深處的那份渴望。我想,通過閱讀這本書,我或許能夠窺見孩子們內心深處那些細膩的情感,理解他們用色彩和綫條所錶達的喜怒哀樂,甚至能從他們的畫作中,重新審視自己曾經的童年。畢竟,童年是人一生中最寶貴的財富,而兒童繪畫,無疑是解讀這份財富的一把獨特的鑰匙。我期待著書中能夠提供一些具體的案例和深入的分析,讓我能真正學會“看畫識童心”,而不是停留在錶麵的欣賞。這種期待,讓我對這本書充滿瞭無限的遐想,也對即將開始的閱讀之旅充滿瞭一份莫名的興奮。

評分

這本書給我的感覺,就像是在一個安靜的午後,端坐在一張舒適的沙發上,翻開一本充滿智慧的書籍。雖然我還未深入閱讀,但僅從書名《看畫識童心》和齣版信息,我便能預感到它蘊含的價值。我一直相信,孩子們的繪畫是他們內心世界的直接投射,裏麵藏著他們最真實的情感和最純粹的幻想。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教會我如何“讀懂”這些畫作,如何從那些簡單的筆觸中,解讀齣孩子們的喜怒哀樂,他們的恐懼與希望,他們的夢想與煩惱。我尤其期待書中能夠提供一些具體的指導,比如,當孩子畫齣某種特定顔色時,這可能意味著什麼?當他們描繪某個特定事物時,又可能隱藏著怎樣的心理暗示?如果這本書能夠提供一些實用的方法,讓我能夠更好地與孩子們溝通,理解他們的成長過程,那將是對我來說最有價值的幫助。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