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看画识童心:儿童绘画心理解析 |
| 作者 | 徐静茹 |
| 定价 | 58.00元 |
| 出版社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 ISBN | 9787520113960 |
| 出版日期 | 2018-02-01 |
| 字数 | |
| 页码 | |
| 版次 | 1 |
| 装帧 | 平装-胶订 |
| 开本 | 32开 |
| 商品重量 | 0.4Kg |
| 内容简介 | |
| 本书是一本绘画解析的工具书,把孩子的心理呼唤以及天赋密码翻译给成人。同时,书中记录了大量通过绘画建立起自信、修复心灵创伤的儿童的成功疗愈案例,并配有300余副儿童绘画作品,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很多案例跟踪长达十年之久。书中还介绍了孩子各生理和心理期、各种感官优势在绘画上的表现特征,帮助学画、艺考家长更好地识别孩子的天赋,开发优势智能,让他们成为*好的自己。 |
| 作者简介 | |
| 徐静茹,深圳绘本画家,漫画人,绘本《年轻的证据》曾获得过2005年金龙奖金奖,曾出版绘本《年轻的证据》《寻梦园》等。从事艺术教育和绘画心理学十余年 |
| 目录 | |
| 001/序:梁宏达、慕容引刀、朱森林、老猫 010/前言 : 我的故事 023/儿童绘画心理学概论 025/ 什么是绘画疗愈 029/绘画为何能解读孩子的心? 031/ 解读原理 035/ 画中的集体无意识 040/ 孩子的画在说什么? 047/绘画为何能疗愈? 049/ 开启右脑的钥匙 052/ 何为疗愈? 054/ 疗愈的几个阶段 063/ 创伤的馈赠 064/ 孩子是自己好的疗愈师 067/怎样做一个儿童绘画疗愈师 069/ 疗愈师的职业素养 071/ 如何接纳 081/ 解读须知 089/ 什么样的画适合解读? 091/ 漫画是绘画语言的“新语种” 095/解读手册 097/ 怎么看生命能量 100/ 怎么看持续力和爆发力 101/ 怎么看色彩 104/ 怎么看形状 108/ 怎么看布局 112/ 怎么看人物 125/ 怎么看情绪 129/ 怎么看安全感 132/ 怎么看攻击性 137/ 怎么看创伤 140/ 怎么看自我 142/ 怎么看关系 148/ 怎么看环境 157/成长时期在绘画中的表现 160/ 口唇期和肛欲期 163/ 涂鸦期(2~4岁) 164/ 印象派时期(2~5岁) 166/ 性蕾期(3岁左右) 168/ 俄狄浦斯期(5~8岁) 169/ 写实期(6岁以后) 170/ 太阳笑脸期(6~10岁) 172/ 男孩“狗不理期”(7~9岁) 173/ 女孩公主情结期(5~12岁) 174/ 同龄认同期(9~11岁) 175/ 青春期(10~20岁) 179/从绘画中发现孩子的天赋 181/ 感官优势 185/ 发现天赋 227/ 顺应天赋的洪流 239/ 一些特殊的孩子 249/心理故事 251/ 发现天性 263/ 发现爱 278/ 发现情绪 297/ 发现安全感 306/ 发现攻击性 309/ 发现创伤 320/ 疗愈故事 328/ 发现关系 339/后 记 |
| 编辑推荐 | |
| 文摘 | |
| 序言 | |
初读《看画识童心》的印象,便是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这本书仿佛是一位引路人,带领我进入了一个奇妙的心理世界。我一直认为,儿童绘画不仅仅是简单的涂鸦,而是孩子们与世界沟通的一种独特语言。然而,对于这种语言,我却常常感到无能为力,无法真正理解其中的深意。这本书的出现,恰似一盏明灯,点亮了我探索儿童内心世界的道路。我期待着它能够揭示那些隐藏在色彩与线条背后的秘密,让我学会解读孩子们那些看似杂乱无章的画作,从而更好地理解他们的情感需求、成长烦恼以及那些闪烁着智慧的童年梦想。我希望能从书中学习到如何从一幅画中捕捉到孩子的情绪变化,如何通过绘画发现孩子潜在的天赋,甚至如何通过绘画来帮助孩子解决成长中的困惑。这种期待,让我觉得这本书不仅是一本读物,更是一位值得信赖的伙伴。
评分对于《看画识童心》这本书,我的第一感受是,它像是一扇通往孩子们内心深处的大门,而我手中正握着一把解锁的钥匙。我一直对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充满了敬畏,也常常好奇,那些在画纸上挥洒的色彩和线条,究竟承载了孩子们怎样的故事和情感。我渴望通过阅读这本书,能够获得一种更深层次的理解,不再仅仅是欣赏他们画作的“好看”,而是能够真正“看懂”他们画作背后的意义。我期待这本书能够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心理学家,为我揭示儿童绘画中那些不易察觉的心理信号,让我能够更敏锐地捕捉到孩子们的情绪变化,更准确地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也许,这本书还会教我如何通过绘画,引导孩子们更好地表达自己,如何帮助他们释放内心的压力,甚至如何发掘他们隐藏的天赋。这种期待,让我对接下来的阅读充满了无限的憧憬。
评分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就像是在一个安静的午后,端坐在一张舒适的沙发上,翻开一本充满智慧的书籍。虽然我还未深入阅读,但仅从书名《看画识童心》和出版信息,我便能预感到它蕴含的价值。我一直相信,孩子们的绘画是他们内心世界的直接投射,里面藏着他们最真实的情感和最纯粹的幻想。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教会我如何“读懂”这些画作,如何从那些简单的笔触中,解读出孩子们的喜怒哀乐,他们的恐惧与希望,他们的梦想与烦恼。我尤其期待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具体的指导,比如,当孩子画出某种特定颜色时,这可能意味着什么?当他们描绘某个特定事物时,又可能隐藏着怎样的心理暗示?如果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实用的方法,让我能够更好地与孩子们沟通,理解他们的成长过程,那将是对我来说最有价值的帮助。
评分拿到这本书的封面,第一个映入脑海的便是那份纯粹与宁静。封面上稚拙的笔触和鲜亮的色彩,仿佛一下子将人拉回了那个无忧无虑的童年。我一直对儿童的世界充满了好奇,想知道那些孩子们的画作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丰富的情感和独特的思考。这本书的标题《看画识童心》恰恰触动了我内心深处的那份渴望。我想,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或许能够窥见孩子们内心深处那些细腻的情感,理解他们用色彩和线条所表达的喜怒哀乐,甚至能从他们的画作中,重新审视自己曾经的童年。毕竟,童年是人一生中最宝贵的财富,而儿童绘画,无疑是解读这份财富的一把独特的钥匙。我期待着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具体的案例和深入的分析,让我能真正学会“看画识童心”,而不是停留在表面的欣赏。这种期待,让我对这本书充满了无限的遐想,也对即将开始的阅读之旅充满了一份莫名的兴奋。
评分这本《看画识童心》给我留下的第一印象,便是它那种沉静而富有洞察力的气质。虽然我还没来得及深入翻阅,但仅从书的整体风格就能感受到一种专业而又不失温情的基调。想象一下,一本关于儿童绘画心理的书,应该像一位慈祥的长者,带着我们穿越时光,去理解那些稚嫩的心灵。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套系统性的方法论,帮助像我这样对儿童心理学有所涉猎但又非专业人士的读者,能够更科学、更深入地理解儿童绘画的意义。例如,书中会不会详细解析不同年龄段儿童的绘画特征?又或者,是否会针对一些常见的绘画主题,如家庭、朋友、学校等,进行深入的心理学解读?我非常期待书中能有大量的儿童画作作为案例,并配以专业的分析,这样才能让理论变得更加生动和易于理解。如果这本书能帮助我更好地理解身边的孩子们,甚至是我自己的孩子(如果未来有机会),那将是一份无价的收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