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前必讀】:
本店銷售的書籍包含(二手舊書、新書)均為正版,品相可能因為存放時間長短關係會有成色不等,請放心選購。
付款後,不缺貨的情況下,48小時內發貨,如有缺貨的情況下,我們會及時在聊天窗口給您留言告知。
發貨地為北京,一般情況下發貨後同城次日可以到達,省外具體以快遞公司運輸為準。
二手書籍,8成新左右,不缺頁,不影響閱讀和使用,發貨前會再次檢查。
二手書籍,沒有光盤、學習卡等附帶産品。
二手書籍,或多或少都有筆記和重點勾畫,比較挑剔和習慣用新書的買傢請謹慎購買。
望每位讀者在收貨的時候要驗貨,有什麼意外可以拒簽,這是對您們權益的保護。
注意:節假日全體放假,請自助下單;如需幫助請及時與我們聯係。祝您購物愉快!商傢熱綫:010-57272736
基本信息
書名:愛是需要學習的:情愛文化50講
定價:25.00元
作者:徐兆壽
齣版社:中國言實齣版社
齣版日期:2008-01-01
ISBN:9787801289568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381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今天,誰要論及情愛而羞於言性,那他會遭人恥笑。可是,我們對待性的態度正確嗎我們關於性的知識可靠嗎本書將告訴你,性與情感不可分,性與審美不可分性與道德、曆史不可分…句話,性與文化不可分。那種純粹用科學主義看待性的態度是*有害的。
本書是被網上譽為“青年大師”的西北師大教授徐兆壽先生在許多大學進行情愛文化講座的講稿,從文化的角度為青年人解決各種睏擾他們的難題,有啓濛情愛教育,普及生理、心理知識和樹立正確情愛價值觀的現實意義。有關徐兆壽先生開設的情愛文化講座,曾在大學校園和網上備受爭議。
目錄
前言
性文化講座上的遭遇(代序)
上編 愛是需要學習的
講 愛是需要學習的
第2講 愛是創造的
第3講 一個營銷者的愛情兩難
第4講 請救救這些“性革命”浪潮之上的青年
第5講 大學流行姐弟戀:女性成為主動者
第6講 兩個女友都喜歡,怎麼辦
第7講 他要分手我該怎麼辦
第8講 一個無法自拔的苦惱者
第9講 如何處理好靈與欲的中突
0講 女子在男子麵前應如何擺布自己
1講 男人喜歡什麼樣的女人
2講 女人喜歡什麼樣的男人
3講 為什麼我國青少年青春期提前
4講 我國兒童性教育存在誤區
5講 性會成為愛的阻力嗎…
6講 做未婚媽媽肯定是一場悲劇
7講 “性革命”、“垮掉的一代”與8O後
8講 “性革命”真的到瞭中國嗎
9講 中國人和西方人對婚姻的認識
第20講 婚姻危機
第21講 關於無性婚姻的迴答
第22講 她該不該結婚
第23講 我們究竟要不要結婚
第24講 賣被殺之後
第25講 一位陌生女人的來信
第26講 麵對孩子,離異女人怎樣走齣睏境
第27講 這樣的父親應該感到悲哀
第28講 中國人姓氏的沒落與自由意識的崛起
第29講 孩子該隨誰姓
中編 什麼是愛情
第3O講 什麼是愛情
第3l講 愛情受三種力量支配
……
下編 性文化課筆記
附錄 性教育亟須進行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這本書給我帶來的最大收獲,在於它讓我擺脫瞭一些陳舊的、甚至是有害的關於情愛的觀念。作者以一種非常開放和包容的態度,重新審視瞭情愛在我們生活中的角色和意義。我不再將情愛視為一種完美的、沒有瑕疵的狀態,而是認識到它充滿瞭挑戰和可能性。書中關於如何處理期望與現實的落差,以及如何在關係中保持獨立與連接的探討,都給我留下瞭深刻的印象。這本書教會瞭我,理解情愛,就是理解人性本身,而這,恰恰是我們每個人都需要終身學習的課題。它的語言樸實而有力,讓我覺得仿佛和一位智者進行著一場深刻的對話。
評分作為一名對心理學和人際關係有著濃厚興趣的讀者,這本書無疑為我提供瞭一個極佳的學習平颱。作者在剖析情愛現象時,巧妙地融入瞭社會學、心理學乃至人類學的觀點,使得整個論述既有深度又有廣度。我能感受到作者並非是站在旁觀者的角度進行評判,而是帶著一種深刻的理解和同情,去解讀情愛中的種種睏惑和掙紮。這本書讓我意識到,情愛並非是天生的本能,而是一種需要學習、需要經營的藝術。書中對不同情感模式的細緻描繪,也幫助我更好地理解瞭自己和他人在關係中的行為動機,從而減少瞭很多不必要的誤解和摩擦。
評分這本書就像一位老友,娓娓道來,卻句句觸及人心。我喜歡它那種不疾不徐的節奏,讓我在閱讀的同時,也能有足夠的時間去消化和反思。作者的文字充滿智慧,又帶著一絲溫情,讀起來絲毫不會感到枯燥乏味。它不是一本速成指南,而是一場引導我們深入探索情愛本質的旅程。我從中學習到瞭如何更清晰地認識自己的情感需求,以及如何以更健康、更成熟的方式去經營人際關係。尤其是在處理衝突和理解差異方麵,書中提供的一些觀察方法和溝通技巧,對我來說簡直是醍醐灌頂,讓我覺得在現實生活中不再那麼迷茫。
評分這本書給我帶來瞭很多全新的思考角度。在閱讀過程中,我被作者對情愛文化深入淺齣的剖析所吸引,仿佛打開瞭一扇認識自我和他人內心世界的窗戶。它並非簡單地羅列理論,而是通過一個個鮮活的例子,讓我們看到情愛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多樣性和復雜性。我特彆欣賞作者在探討個體情感體驗的同時,也關注瞭社會變遷對情愛模式的影響。比如,書中關於現代社會中,個人主義興起對親密關係帶來的挑戰,以及技術發展如何重塑人們的溝通方式和情感連接,這些都讓我産生瞭強烈的共鳴。
評分坦白說,剛拿到這本書時,我並沒有抱有多高的期望,以為會是市麵上常見的那些泛泛而談的情感雞湯。然而,事實證明,我錯瞭。這本書的深度和洞察力遠遠超齣瞭我的想象。作者的觀點非常獨到,他敢於觸碰那些敏感而復雜的話題,並且用一種極其審慎和理性的態度去分析。我從中學習到的關於情愛中的權力和責任,以及不同階段的情感變化,都讓我大開眼界。這本書並不迴避問題,而是積極地引導我們去麵對和解決。它讓我意識到,真正的愛,是一種持續的學習和成長,是一種不斷自我完善的過程。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