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前必读】:
本店销售的书籍包含(二手旧书、新书)均为正版,品相可能因为存放时间长短关系会有成色不等,请放心选购。
付款后,不缺货的情况下,48小时内发货,如有缺货的情况下,我们会及时在聊天窗口给您留言告知。
发货地为北京,一般情况下发货后同城次日可以到达,省外具体以快递公司运输为准。
二手书籍,8成新左右,不缺页,不影响阅读和使用,发货前会再次检查。
二手书籍,没有光盘、学习卡等附带产品。
二手书籍,或多或少都有笔记和重点勾画,比较挑剔和习惯用新书的买家请谨慎购买。
望每位读者在收货的时候要验货,有什么意外可以拒签,这是对您们权益的保护。
注意:节假日全体放假,请自助下单;如需帮助请及时与我们联系。祝您购物愉快!商家热线:010-57272736
基本信息
书名:16式太极拳剑
定价:18.00元
作者:崔仲三著
出版社: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3-01-01
ISBN:9787810518314
字数:
页码:94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16式太极拳是我国于近年推出的又一新的普及太极拳套路。它的套路结构动作更加简洁、易学、易练、易记,更加符合于当今的生活节奏。虽然动作名称只有16个,但是它的动作特点和风格却保持了浓郁的杨式太极拳的韵味,舒展大方,圆活连贯、气势腾然。弓步、退步、侧行步的反复出现,增加了练习者的腿步力量;身体重心的不断移动增强了练习者的平衡能力;双臂与双掌的运转在沉肩坠肘、松腰沉髋的动作要领要求下,达到身体关节的滑润,起到了预防关节疾病的用作;立身中正,虚领顶颈,使得体态更加挺拔、匀称。
16式太极拳同时也是中国武术段位制,太极拳二段位必修的课程。本书以分解教学的方式由浅入深指导练习者进行学练。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从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的角度来看,这本书的结构安排堪称教科书级别的范本。它没有上来就堆砌复杂的招式,而是采取了循序渐进、层层递进的教学逻辑。开篇首先强调了基础的桩功和身法训练,并配有详细的纠错指南——哪些是常见的错误姿态,以及如何自我检查。然后才进入到拳架的分解教学,每一个架势都用编号和图示清晰地标注出来,确保学习者能够准确地对号入座。最妙的是,它还穿插了“劲路练习”的小节,让学习者在学习招式动作的同时,不忘去体会内在的劲力运行。这种“先打好地基,再盖楼房”的教学思路,极大地避免了初学者容易犯的“只学动作,不练内劲”的弊病。对于那些希望通过自学掌握太极精髓的人来说,这种严谨的结构安排,无疑提供了最可靠的路径图。
评分我简直不敢相信市面上还有如此“接地气”的太极拳论述。许多武术书籍动辄就引用晦涩难懂的古籍原文,或者满篇都是“玄之又玄”的术语,读起来让人感觉像在啃一本天书。然而,这本册子完全打破了这种刻板印象。作者的语言风格极其亲切自然,就像邻家武术高手在手把手地指导你一样。他很少用那种故作高深的词汇,而是用大白话来解释复杂的力学原理和身体协调性。比如,讲到“松胯沉膝”,他会直接比喻说:“就像坐在椅子上,但椅子稍微往后移了一点,让膝盖自然下沉,而不是刻意压下去。”这种将高深武学化为生活经验的叙述方式,极大地降低了学习门槛。对于我这种工作繁忙、只能利用碎片时间练习的业余爱好者来说,这种直接了当、直击痛点的讲解方式简直是福音,让我在理解动作的同时,也能清晰地感受到内在的劲路变化,而不是仅仅停留在表面的模仿。
评分这本书在探讨太极哲学与武术实践的结合方面,达到了一个令人深思的平衡点。它没有陷入空泛的玄学探讨,而是巧妙地将《易经》中的某些辩证思想融入到太极推手和攻防理念中。作者通过阐述“阴阳相济”在拳架中的体现,比如虚实转换时的重心转移,以及如何将“柔”与“刚”结合在一次出手之中,使得练习者在做动作时,不再是机械的重复,而是有了一种更深层次的理解和生命力。这种理解让练习过程充满了哲思的乐趣,每一次的掤、捋、挤、按,都仿佛在与宇宙的自然法则进行对话。它告诉你,太极拳不仅是一种强身健体的技艺,更是一种观察世界、调整自身状态的生命哲学。这种将武术提升到文化和精神层面的阐述,极大地丰富了我的练习体验,让我对这门传统艺术的敬畏之心油然而生。
评分这本《太极拳剑精要》的排版和印刷质量简直是业界的良心之作。纸张的厚度适中,拿在手里有种沉甸甸的质感,翻阅起来非常舒服,完全没有廉价书籍那种一触即破的担忧。更值得称赞的是那些图解部分的清晰度,每一个动作的细节,无论是起势的虚领顶劲,还是揽雀尾的掤捋挤按,都通过高分辨率的摄影图片展现得淋漓尽致。我以前买过一些图谱,很多动作的细微差别光看文字描述根本无法领会,但这本书的图片简直就是一张张教科书级别的示范,连手指的朝向、眼神的落点都标注得清清楚楚。特别是对于那些讲究“意”的环节,比如“气沉丹田”的感觉,作者也配上了形象的比喻和辅助说明,让初学者也能更快地抓住要领。装帧设计也十分考究,封面设计典雅大气,带着一种传统武术特有的韵味,放在书架上都显得很有档次。每次练完后合上书本,都会有一种被精心对待的满足感,这绝对是一本值得收藏和反复研习的武术经典,它的物理呈现本身就是对这门艺术的尊重。
评分这本书最让我感到惊喜的是它对“剑法”部分的深度剖析。很多太极拳书籍往往将剑术作为附庸,草草带过,但在这里,作者明显投入了大量的精力来阐述太极剑的精髓。他不仅详细分解了每一个套路动作,更重要的是,他对“剑随身转,身带剑意”的阐述达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书中对于“进、退、左、右、圆”这五法的分解,细致到剑尖与身体的相对角度变化,以及如何在不同步法中保持重心的平稳。特别是关于“寸劲发于足,主宰于腰,形于手指”的论述,结合持剑的手型图解,让人对如何将全身之力通过剑指传达到剑尖有了更为具象的理解。我尝试按照书中的指导调整持剑姿势,立刻感觉到手臂的僵硬感减轻了许多,剑的运行也变得更加流畅自然,仿佛这把剑不再是外物,而是身体的自然延伸,这在以前的任何一本剑谱中都没有获得如此清晰的指引。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