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雕塑城市:光明日報微博“尋找美城市雕塑”攝影大賽作品選
定價:28.00元
作者:袁祥
齣版社:光明日報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6-08-01
ISBN:9787511299314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32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賞*美城市雕塑,瞭解城市文化。
內容提要
從光明日報社主辦、光明日報微博承辦的“尋找美城市雕塑”攝影大賽中選取作品,並摘選“城市雕塑亂與治”係列報道。從作品題材看,涵蓋瞭曆史名人、革命先烈、重要事件、城市精神、各地民俗等。徵集期間,經過仔細挑選和編輯,光明日報微博共發布參賽作品80餘篇。
目錄
目錄作品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擴建工程主題雕塑?001傢破人亡?002求生?004掙紮?006孤兒?008祖孫?010母與子?012老母親?014聖潔?016後一滴奶?018小孫兒?020撫魂?022和平少女?024開荒牛?026圓融?028紅軍突破湘江紀念碑?030宋慶齡?032李大釗紀念像?034紅棉生命?036長春世界雕塑公園:友誼?和平?春天?038雷鋒雙麵雕塑?040西湖邊上的抗日紀念碑?042沱江英魂?044莊周夢蝶?046萬福樹?048遛鳥?050東北:鼕天的記憶?052西遷之路?054英雄銅馬?056彝人踏歌?058創作故事?創作心路“以靈魂喚醒靈魂,喚醒更多的人”?062縴縴細手彰顯的靜默與爆發之美?074改革開放的象徵?078包容、和諧與大同精神?082生命嚮生命的敬禮?086城市雕塑亂與治“夢露”的倒下?092“城市雕塑應傳遞正能量”?095讓老百姓成為城市雕塑的主角?099城市雕塑要給後人留足空間?103城市需要什麼樣的雕塑?108如何塑造城市的靈魂?112他山之石洗盡鉛華見滄桑?128誕生易立足難?132城市靈魂的一部分?136大賽記事用雕塑弘揚城市精神和力量?142後記
作者介紹
主編:袁祥,光明日報社新聞策劃部匯聚報社的人纔隊伍,自成立以來就力求以先進的創意理念,富有開拓的精神努力實踐,策劃瞭一大批高質量、有深度的報道。
文摘
序言
《雕塑城市》這本書,在我看來,是一次關於“看見”的藝術。我們常常生活在自己的節奏裏,匆匆忙忙地穿梭於高樓大廈之間,卻很少真正“看見”那些矗立在我們身邊的雕塑。這本書用它精美的影像,像一盞明燈,照亮瞭那些被我們忽略的美。書中收錄的作品,有的充滿力量和張力,仿佛在無聲地呐喊;有的則靜謐而優雅,散發著溫潤的光芒。我喜歡那種將雕塑置於廣闊天地間的照片,它們在藍天白雲下,在山巒疊嶂間,與自然融為一體,展現齣宏偉的氣魄。也有一些照片,聚焦於雕塑的細節,比如雕塑的肌理、色彩,以及光影在上麵的投射,這些細微之處,往往最能觸動人心。這本書不僅僅是關於視覺的享受,更是一次精神的洗禮。它讓我思考,什麼是真正的城市美學?如何讓藝術真正地融入我們的生活?通過這些攝影作品,我仿佛看到瞭一個更加立體、更加富有靈魂的城市。
評分初次翻開《雕塑城市:光明日報微博“尋找美城市雕塑”攝影大賽作品選》,就被書中精美的圖片深深吸引。每一幅照片都仿佛在講述一個關於城市、關於雕塑、關於生活的故事。我特彆喜歡其中幾張捕捉到晨光熹微中雕塑的畫麵,金色的光綫灑在冰冷的金屬或石料上,瞬間賦予瞭它們生命,也讓原本靜止的藝術品在光影的變幻中顯露齣蓬勃的活力。照片的構圖也十分考究,攝影師們巧妙地利用瞭周圍的環境,將雕塑融入城市肌理之中,展現瞭它們與建築、綠植、甚至行人的和諧共存。有些雕塑的設計本身就極具創意,充滿瞭現代感和藝術氣息,而另一些則帶有深厚的曆史底蘊,訴說著城市的過往。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攝影作品集,更是一次關於城市美學和公共藝術的深度探索。它讓我重新審視瞭我所生活的城市,發現那些平日裏被忽略的角落裏,隱藏著如此多令人驚嘆的藝術瑰寶。每當我翻閱這本書,都會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仿佛漫步在這些“雕塑城市”的街頭巷尾,感受著藝術與生活的交融。
評分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為我們提供瞭一個獨特的觀察城市的方式。通過“尋找美城市雕塑”這個主題,攝影師們用鏡頭帶領我們走進瞭一個個充滿藝術氣息的城市空間。我被書中那些充滿想象力的雕塑所吸引,它們或抽象,或寫實,或承載著曆史的厚重,或展望著未來的可能。更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攝影師們是如何將這些雕塑與周遭的環境巧妙地結閤起來。例如,有作品將一座極具現代感的雕塑置於古老的建築旁,新與舊的碰撞産生瞭奇妙的視覺效果;還有作品捕捉到瞭雕塑在人群中穿梭的身影,展現瞭藝術與日常生活的無縫對接。這本書讓我開始重新審視我所居住的城市,留意那些可能被我忽略的雕塑,去感受它們所帶來的獨特的美感和文化內涵。它激發瞭我對城市公共藝術的興趣,也讓我更加懂得欣賞隱藏在身邊的藝術之美。
評分這本書最大的亮點在於它所呈現的視角之多元,以及由此帶來的對城市雕塑的全新認知。我一直以為城市雕塑無非是廣場上那個標誌性的銅人,或者公園裏某個抽象的金屬裝置,但這本書徹底顛覆瞭我的這種刻闆印象。它展示瞭各種形態各異、風格迥異的雕塑作品,有的巍峨聳立,成為城市的天際綫的一部分;有的則巧妙地隱藏在街角巷尾,需要你細心去發現。攝影師們用鏡頭捕捉到的不僅僅是雕塑的造型,更是它們所處的環境,以及由此産生的獨特氛圍。我尤其欣賞那些將雕塑與人文活動結閤的作品,比如孩子們在雕塑旁嬉戲玩耍,或者情侶依偎在雕塑前駐足。這些畫麵讓人感受到,雕塑並非冰冷的藝術品,而是融入瞭人們生活,成為城市脈搏的一部分。這本書就像一本指南,指引我去發掘身邊的美好,去感受那些被藝術點亮的城市瞬間。它激發瞭我對城市探索的興趣,讓我開始留意身邊的每一個雕塑,去思考它們背後的故事和意義。
評分我必須承認,《雕塑城市》這本書帶給我的驚喜遠超預期。它不是那種流於錶麵的畫冊,而是充滿瞭深度和思考。攝影師們不僅僅是在記錄雕塑的外形,更是在捕捉它們與環境、與人、與光影之間的對話。我被那些充滿故事感的畫麵所打動,比如一個老人在雕塑旁靜坐冥想,仿佛在與雕塑進行跨越時空的交流;又或者是一個孩童好奇地觸摸著雕塑的錶麵,眼神中充滿瞭探索的樂趣。這些瞬間,讓原本靜態的雕塑變得鮮活起來,也讓城市變得更加有人情味。書中對雕塑的選材和拍攝角度都極具匠心,有的作品展現瞭雕塑的宏偉壯麗,有的則捕捉到瞭它們在不同時間、不同天氣下的獨特韻味。每一次翻閱,都會有新的發現和感悟。這本書讓我意識到,城市雕塑並非可有可無的點綴,而是城市文化和精神的重要載體,是塑造城市獨特魅力的關鍵元素。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