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园林苗圃育苗手册
定价:38.00元
作者:张东林,束永志,陈薇
出版社:中国农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06-01
ISBN:9787109080232
字数:
页码:265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22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园林苗圃育苗手册》是北京市园林局绿化处所属苗圃自1984年出版的《园林苗圃》一书的延续,是苗圃生产管理和育苗技术工艺50多年工作的总结。其中很多内容是园林行业育苗规范,对园林苗木育苗生产有的行业指导意义。育苗技术工艺是针对北京地区气候和土壤条件试验总结的,很多是科技人员和育苗工人历年的科技成果,有的先进性。《园林苗圃育苗手册》内容是来源于生产实践的工作总结,可操作性很强。希望能对兴办苗圃,尤其是兴办大、中型苗圃的单位和个人有所帮助。书中各论部分列举了138个树种的生态、习性及常规的繁育工艺,因生产规范、目的不同和其他行业及个人有所区别,仅供育苗者参考。
目录
前言
总论
章 总则
节 园林苗圃的特点、地位和作用
第二节 园林苗圃的规划
一、圃地的选择
二、园林苗圃的管理区划
第三节 园林苗圃生产经营策略
一、产品结构的确定
二、生产计划的确定
三、指标管理
第二章 育苗地的管理
节 整理地形
第二节 土壤改良
一、改良物理性状
二、改良土壤酸碱性
三、改良土壤盐分含量
第三节 土壤肥力培养
一、园林苗圃土壤特点
二、培肥土壤的措施
第三章 苗木有性繁殖
节 种子采集与贮藏
一、种子的采集与调制
二、种子的贮藏
三、种子品质、质量鉴定
四、种子休眠生理
五、种子的萌发与催芽技术
第二节 播种工艺
一、播种前土地准备
二、播种技术工艺
三、播后的抚育管理
第四章 营养繁殖
节 扦插繁殖
一、扦插繁殖
二、扦插繁殖分类及技术要求
三、扦插季节及管理技术关键
第二节 埋条繁殖
一、埋条时机
二、母条的采集与贮藏
三、埋条床的准备
四、埋条技术要求
五、埋条后期管理
第三节 压条繁殖
一、高空压条
二、低埋压条
第四节 分株繁殖
一、分根时期、地点
二、分株技术要领
第五节 留根繁殖育苗-
第六节 嫁接繁殖
一、嫁接繁殖的目的、意义
二、嫁接繁殖的原理与技术要点
三、砧木与接穗
四、嫁接工具
五、嫁接方法
六、嫁接后管理
第七节 组织培养育苗
一、植物组织培养育苗的概念
二、组培技术在生产上的应用
三、植物组培的基本条件
四、、基本技术操作
五、组培育苗的几个技术难点
第五章 苗木的移植
节 苗木移植的目的和作用
一、培养高质量苗木
二、节约育苗用地,培养大苗
第二节 移植密度及移植地的准备
一、移植次数与密度
二、移植地的准备
第三节 移植的技术工艺
一、移植时间
二、工艺方法及技术要求
三、移植作业的质量标准及移植后期管理
第六章 苗木的抚育
节 苗木施肥
一、苗木对矿质营养元素的需要
二、苗圃苗木施肥量
三、苗圃施肥的原则和技术要求
四、苗圃施肥的方式与方法
五、苗圃常用肥料及养分含量
第二节 中耕除草
一、中耕除草的作用
二、中耕除草技术要求
三、中耕除草的作业安排及作业方式
第三节 灌水与排水
一、灌水的目的、意义
二、灌水的方式
三、灌水的技术要求
四、苗圃排水
第四节 苗木的修剪与造型
一、修剪的目的
二、修剪造型的生理作用
三、树木的枝芽特性
四、几种常用的修剪方法
五、修剪时期
六、修剪整形的具体方法及技术要求
第五节 苗木防寒及防暑
一、防寒的目的及防寒生理
二、常用的防寒方法
三、北京地区苗圃需要防寒的树种
四、育苗防暑技术措施
第六节 掘苗与假植
一、掘苗
二、苗木假植
第七章 苗木出圃
节 出圃苗木的质量要求
一、出圃苗木的规格要求
二、出圃苗木的质量要求
第二节 苗木出圃前期准备工作
一、出圃苗木统计造册
二、出圃工具、材料、机械、工力准备
三、提前掘苗,备苗待售
第三节 出圃苗木的根系保护、包装和运输
一、露根喷水加苫布
二、蘸泥浆或保湿剂护根
三、卷包保湿
四、带土坨出圃
五、容器苗出圃
第八章 园林树木新优品种选育
第九章 园林苗圃植物保护
各论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总的来说,这本书是一本非常值得推荐的育苗书籍。它内容详实、操作性强、图文并茂,并且紧密结合了实际生产需求。无论是对于刚刚接触园艺的初学者,还是对于经验丰富的园艺师,这本书都能够提供宝贵的帮助。它就像一位循循善诱的老师,用最专业的知识和最耐心的讲解,引领我们走进奇妙的育苗世界。我常常会在育苗遇到困难的时候翻阅这本书,总能在其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新的启发。它让我体会到了从一颗种子到一株繁茂幼苗的成就感,也让我对生命的力量有了更深的敬畏。
评分这本书的内容覆盖了园林苗木育苗的方方面面,从种子处理到幼苗管理,从无性繁殖到有性繁殖,几乎涵盖了所有重要的育苗技术。而且,它在讲解这些技术时,都能够深入浅出,易于理解。我尤其喜欢它在介绍一些比较特殊的育苗技术,比如组织培养、压条繁殖等时,不仅讲解了其原理,还给出了详细的操作步骤,甚至连一些需要注意的细节都一一列举。这让我觉得,这本书的知识体系非常完整,能够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而且,它在讲解过程中,还会穿插一些关于植物生理学、生态学等方面的知识,这有助于读者更深入地理解育苗技术的科学依据,从而更好地掌握和运用这些技术。
评分这本书在图文结合方面做得也非常出色。它不仅仅是文字的堆砌,更是配有大量精美的插图和照片,这些插图清晰地展示了育苗过程中的关键步骤和操作细节,极大地降低了阅读和理解的难度。我曾经读过一些育苗书籍,虽然内容很丰富,但是缺乏直观的图示,导致我很难将文字描述转化为实际操作。而这本书,通过精美的插图,让我能够更加直观地理解每一个步骤,并且能够准确地模仿操作。尤其是在讲解一些精细的操作,比如嫁接时的切口制作,或者移栽时的根系处理,插图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插图,我可以清晰地看到刀口应该在哪里下,根系应该如何修剪,以及如何将幼苗移植到新的容器中。这种直观的学习方式,大大提高了我的学习效率。
评分读这本书,就像是跟着一位经验丰富的师傅在苗圃里边做边学。它不仅仅是文字上的指导,更像是手把手的教学。我特别喜欢它在章节开头或者段落结尾,会给出一些“温馨提示”或者“注意事项”,这些小小的提示,往往是避免走弯路的关键。比如,在育苗过程中,温度的控制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不同的植物对温度的要求也不同,这本书就非常详细地列出了不同阶段、不同种类的植物适宜的温度范围,并且会提醒读者如何通过简单的手段(比如覆盖塑料膜、搭建简易温室等)来调节温度。我以前也尝试过自己搭建温室,但效果总是不尽如人意,现在看来,很可能是因为对温度的精确控制做得不够好。这本书的这些细节,让我豁然开朗。另外,它在讲解病虫害防治时,也强调了“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理念,并且推荐了一些比较环保、安全的防治方法,这对于追求绿色、健康的园林生产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会一味地推荐化学农药,而是鼓励读者从改善环境、增强植物自身抵抗力等方面入手,这让我觉得这本书非常有前瞻性。
评分这本书在强调育苗技术的同时,也非常注重植物的健康生长。它不仅仅教你如何“种活”植物,更教你如何“种好”植物。在书中,你可以找到关于如何为植物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如何科学施肥,如何进行病虫害防治,以及如何进行整形修剪等方面的详细指导。这些内容,都是确保植物健康、茁壮生长的关键。我特别欣赏它在讲解施肥方面,不仅仅是简单地告诉你用什么肥料,而是会根据不同的植物种类、不同的生长阶段,给出具体的施肥方案,包括施肥的种类、用量、施肥时间等等。这让我觉得,这本书在育苗方面,做到了“精益求精”。
评分这本书最大的特点,在我看来,就是它的“接地气”。它所介绍的育苗方法,都是在实际生产中行之有效的,并且充分考虑到了成本和效率。它不会推荐一些过于昂贵或者操作过于复杂的设备和技术,而是教你如何利用现有的条件,最大化地发挥育苗的效果。我记得有一章节讲到如何利用废弃物进行育苗基质的改良,这让我觉得既环保又经济,非常有借鉴意义。在讲解容器育苗时,它也给出了各种不同类型容器的选择和使用方法,以及如何根据不同的植物种类来调整容器的大小和深度。这些细节,虽然看似不起眼,但在实际操作中却至关重要。例如,我曾经尝试过用不透气的容器育苗,结果导致根系腐烂,现在看了这本书,才明白容器的选择也需要因材而异。这本书的实用性,让我觉得它不仅仅是一本工具书,更是一本可以伴随我整个育苗过程的“好帮手”。
评分这本书对于不同水平的读者都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对于初学者来说,它可以提供一个系统、完整的育苗入门指南,帮助他们快速掌握基本的育苗技术。而对于有一定经验的园艺从业者或者爱好者来说,这本书也可以提供一些更深入、更专业的知识和技巧,帮助他们解决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难题,并且不断提升自己的育苗水平。我认识一些在苗圃工作的同行,他们也对这本书赞不绝口,认为它在很多方面都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参考信息。比如,这本书在讲解如何进行规模化育苗时,给出了一些关于生产流程优化和成本控制的建议,这对于想要扩大苗圃规模的经营者来说,是非常宝贵的经验。
评分这本《园林苗圃育苗手册》,封面上的书号我记不太清了,大概是9787109080232,书名是《园林苗圃育苗手册》,出版社是中国农业出版社,作者是张东林、束永志、陈薇。我拿到这本书的时候,其实心里是带着一种半信半疑的态度。毕竟,作为一个园艺爱好者,我接触过不少关于植物栽培的书籍,有些写得过于理论化,有些则流于表面,真正能让我觉得“有用”的,说实话不多。然而,当我翻开这本书,特别是看到那些详尽的育苗步骤和图例时,我的感觉就完全变了。 首先,这本书在介绍各种苗木的繁殖方法时,非常细致。它不仅仅是简单地罗列出播种、扦插、嫁接等技术,而是深入到每一个环节的操作要领。比如,在讲到播种育苗时,它会详细讲解不同种子在采种、贮藏、催芽、播种基质选择、播种深度、播种密度、播种后的管理等等一系列步骤,甚至连不同种类的种子对温度、光照、湿度等环境条件的要求都做了明确的说明。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它对一些比较“娇气”的植物,比如一些珍贵的花卉或者稀有的乔木,其育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描述得更是令人触目惊心。它会告诉你,哪些环境下容易发生病虫害,哪些操作容易导致幼苗死亡,以及如何去预防和应对。这种颗粒度的讲解,对于初学者来说,无疑是宝藏。我记得我曾经尝试过自己播种一些花卉,结果大部分都失败了,当时觉得可能是自己技术不行,但现在回想起来,很可能是因为对这些细节的忽略。这本书就弥补了我的这些知识空白,让我觉得,原来育苗并没有那么高不可攀,只要掌握了正确的方法和细节,成功率会大大提高。
评分我一直觉得,好的育苗书,就像是一个经验丰富的老农,能够用最朴实却又最精辟的语言,把多年积累下来的绝活倾囊相授。而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就是这样。它没有华丽的辞藻,也没有深奥的理论,一切都围绕着“怎么做”和“为什么这样做”来展开。比如,在介绍扦插技术时,它不仅会告诉你选择什么时间、什么枝条、用什么基质,还会详细解释不同种类植物扦插的难易程度,以及一些提高扦插成活率的“小窍门”。这些“小窍门”,往往是书本上很难直接学到的,可能需要多年摸索才能悟出。而这本书,就像是把这些经验浓缩提炼了出来,直接摆在了读者面前。我尤其欣赏它在讲解嫁接技术时,那种对细节的极致追求。嫁接,在我看来一直是一项充满技术含量的活儿,需要精准的手法和对时间的把握。这本书在讲解嫁接时,不仅描述了不同嫁接方法的原理,还配以详细的插图,甚至连刀口的角度、削面的光滑度、绑缚的松紧度等等,都给出了明确的指导。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似乎真的能够拿起嫁接刀,尝试一下了。这种直观、实操性强的讲解方式,极大地增强了我的信心。
评分这本书的结构也非常清晰,条理分明,这一点对于需要快速查找信息的使用者来说,非常友好。它通常会按照植物的种类或者育苗的流程来组织内容,使得读者可以很方便地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而且,在每一个章节,它都会先介绍该类植物的基本特性,然后再详细讲解其育苗方法,这样有助于读者在动手操作之前,对所要育苗的植物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我特别喜欢它在介绍一些不太常见的植物时,会附带一些相关的背景知识,这使得育苗的过程不仅仅是技术上的操作,更是一种对植物文化的探索。比如,我通过这本书了解了许多名贵花卉和珍稀树种的育苗方法,这不仅开阔了我的视野,也让我对这些植物有了更深的敬意。另外,它在讲解某些特殊育苗技术时,会引用一些实际的案例,这让理论知识变得更加生动和可信。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