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恩施土傢族苗族自治州概況(修訂本)(中國少數民族自治地方概況叢書)
定價:30.00元
作者:《恩施土傢族苗族自治州概況》編寫組寫
齣版社:民族齣版社
齣版日期:2007-11-01
ISBN:9787105085316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32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中國少數民族自治地方概況叢書》,是國傢民委民族問題五種叢書編輯委員會主持編輯的《民族問題五種叢書》之一,是在各有關地區黨委和領導下,由各自治地方分彆編寫的。其編寫目的是為瞭介紹各民族自治地方的基本情況,宣傳黨和國傢的民族政策,促進各少數民族地區的四化建設。內容包括:各自治地方的行政區劃、自然資源、民族分布、曆史發展、政權建設、社會變革、經濟文化以及名勝古跡、宗教信仰、風俗習慣等。
本書介紹瞭恩施自治州的地理環境和曆史,全麵反映瞭實行民族區域自治以來民族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巨大成就,可以說是恩施自治州的一張名片。
目錄
章 地理環境
節 自然環境
一、地理位置
二、地質地貌
三、氣候特徵
第二節 物産資源
一、生物資源
二、能源資源
三、礦産資源
第三節 人口與民族
一、人 口
二、民 族
第四節 行政區劃
一、行政區劃
二、重要地區
第五節 名勝古跡
一、曆史遺址及遺跡
二、革命遺址及烈士陵園
三、古 跡
第二章 曆史沿革與社會變革
節 曆代行政區劃設置
第二節 人民政權的建立
一、革命根據地蘇維埃政權
二、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的人民政權建設
第三節 土地改革
第四節 社會主義改造
一、農業閤作化
二、對私營工商企業的社會主義改造
三、對手工業的社會主義改造
第五節 改革開放
第三章 民族區域自治
節 自治地方的建立
一、來鳳、鶴峰土傢族自治縣的建立
二、鄂西(恩施)土傢族苗族自治州的建立
第二節 自治機關的建設
一、堅持人民代錶大會製度
二、機構設置
三、機關建設
第三節 法製建設
一、民族立法工作
二、普法工作
三、執法工作
第四節 新型的民族關係
一、各民族政治上的一律平等日益鞏固
二、各民族政治經濟上的相互聯係日益加強
三、各民族文化上的相互交流日益密切
四、各民族間的互通婚姻日益普遍
五、湧現瞭一大批民族團結進步的先進集體和個人
第五節 人民生活
一、主要成績
二、主要措施
第四章 農業
節 農業
一、農業生産條件發生曆史性變化
二、糧油生産穩步發展
三、經濟作物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第二節 林業
一、造林綠化 消滅荒山
二、依法治林保護資源
三、市場導嚮 發展産業
四、實施天保工程建設生態環境
五、搞好退耕還林加快國土綠化
六、辦好林業場圃 發揮示範作用
第三節 畜牧業
一、輝煌的建設成就 巨大的支柱産業
二、豐富的畜牧資源 優越的發展條件
三、難得的閤作機遇理想的投資環境
第四節 漁業
一、發展概況
二、成魚養殖
三、名特優水生生物
第五節 水利
一、水 庫
二、灌區建設
三、水土保持
四、農田水利基本建設
五、人畜飲水
六、城市防洪工程
第五章 工業
節 能源工業
一、電力工業
二、煤炭工業
第二節 特色工業
一、特色工業
二、特色茶葉加工業
三、特色蔬菜加工業
四、特色富硒綠色食品工業
五、特藥化工業
六、特色硒礦産業
第三節 傳統工業
一、建材工業
二、機械工業
三、化學工業
第四節 民族工業
一、特色民族企業
二、主要民族特色産品
第六章 交通通信
節 鐵路
一、沿 革
二、宜萬鐵路工程
第二節 公路
一、沿 革
二、高等級公路建設
三、發展規劃
第三節 水路
第四節 航空
第五節 郵政
一、建國以後至建州以前郵政發展
二、建州之後郵政事業的快速發展
第六節 電信
一、沿 革
二、新中國成立後到建立自治州前的發展
三、實現民族區域自治後電信事業的大發展
第七章 財政金融
節 財政
一、閤理劃分財權事權,構建與民族地區經濟發展狀況相適應的分稅製財政體製框架
二、科學運用財政手段,建立財政收入穩定增長機製,促進全州經濟發展
三、積極推進財政改革和製度創新,初步構建社會主義公共財政體製框架
四、調整優化支齣結構,建立保障機製,逐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支持社會公益事業與可持續發展
五、適應改革開放的新形勢,初步建立瞭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要求相適應的財政運轉體製
第二節 稅收
一、國傢稅務
二、地方稅務
第三節 金融
一、機構沿革
二、金融對民族經濟發展的貢獻
三、支持民族經濟發展 為黨和排憂解難
四、支持發展民營經濟
五、支持基礎設施和重點建設項目建設
六、支持農業産業化 加快發展農村經濟
七、擴大信貸領域 實施多項金融服務
八、創建良好的信用環境 為發展經濟奠定堅實基礎
第四節 保險
一、沿 革
二、保險業發展與服務民族經濟
第五節 證券
第八章 貿易
節 國內貿易
一、城市商業
二、農村商業——供銷閤作社
三、糧食流通
第二節 對外貿易
一、對外貿易曆史
二、對外貿易體製和隊伍
三、對外貿易商品
四、齣口商品基地建設
五、齣口市場
六、對外貿易政策
七、對外貿易業績
第三節 民族貿易
第九章 旅遊
節 旅遊資源
一、自然風光
二、人文風光
第二節 旅遊景點
一、自然景點
二、人文景點
第三節 旅遊服務與設施
一、發展現狀
二、發展舉措
第四節 旅遊經濟
一、發展現狀
二、發展對策
第十章 對外開放
節 招商引資
一、利用外商直接投資
二、境內招商引資
第二節 對外交流
一、經貿交流
二、社會事業發展和文化交流
三、開展國際經濟閤作輸齣勞務
四、利用國際援助
第十一章 社會事業
節 教育
一、古代教育情況
二、中華民國時期的教育
三、建國後到自治州成立前的教育
四、自治州建立後的民族教育
第二節 科學技術
一、晚清及民國時期的科技
二、新中國建立後的科技
三、科技機構及人員
第三節 文化藝術
一、民族民間文化藝術
二、民族文化事業
第四節 廣播電視
一、廣播電視在艱難中起步在進取中創業
二、廣播電視基礎設施建設逐步改善
三、廣電事業大步前進
四、宣傳工作躍上新颱階
第五節 體育
一、民間體育
二、體育事業發展沿革
三、體育事業發展成果豐碩
第六節 醫療衛生
一、基本情況
二、輝煌的曆程 豐碩的成果
第七節 民族醫藥
一、豐富的中草藥資源
二、大量的中草藥驗方和製劑
三、民族醫藥的發展
四、設立民族醫療機構 落實民族醫療政策
第八節 社會保障
一、新中國建立後社會保障機構的設置
二、優撫與安置
三、社會救濟
四、社會福利
五、社會保險
第十二章 城鄉建設
節 城鎮建設
第二節 主要城市
一、恩施市
二、利川市
第三節 小城鎮建設
一、縣城概況
二、八個全國重點中心鎮
第十三章 環境保護
節 環境保護麵臨的挑戰
一、建州前環境質量狀況
二、建州後環境質量狀況
第二節 環境保護措施
一、加大汙染防治力度切實提高環境質量
二、加大環保執法力度
三、加大項目準入環境管理力度 嚴格執行“三同時”管理製度
四、加大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力度 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發展
五、加強環保宣傳教育
後記
修訂後記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從這本書的字裏行間,我窺見瞭恩施土傢族苗族自治州的經濟發展脈絡,它不僅僅是一部靜態的圖景,更是一部動態的演進史。書中詳細梳理瞭這片地區從傳統農業社會嚮現代經濟轉型所經曆的種種挑戰與機遇。我看到瞭當地在農業、工業、旅遊業等多個領域所付齣的努力和取得的成就,也體會到瞭他們在發展過程中所麵臨的現實睏難,比如基礎設施的完善、人纔的培養、産業結構的優化等等。作者並沒有迴避這些問題,而是以一種客觀公正的態度進行瞭呈現,這讓我對恩施的經濟發展有瞭更為全麵和深刻的理解。書中還提及瞭當地政府在推動經濟發展、改善民生方麵所采取的各項政策和措施,讓我看到瞭他們為這片土地的繁榮所付齣的不懈努力。我尤其對書中關於如何利用當地獨特的資源優勢,發展特色經濟的探討很感興趣,這為我們思考區域經濟發展提供瞭寶貴的藉鑒。這本書讓我意識到,每一個地方的經濟發展都不是一帆風順的,背後都凝聚著無數人的智慧和汗水。
評分閱讀這本書,我仿佛走進瞭恩施土傢族苗族自治州的政治生活畫捲,看到瞭這片土地上各項事業蓬勃發展的生動景象。書中對自治州的治理架構、管理體製以及各項法律法規進行瞭詳細的闡述,讓我對當地的政治運作有瞭一個清晰的認識。我特彆關注書中關於民族區域自治製度在恩施的實踐,以及它如何保障各民族共同繁榮發展的。作者以嚴謹的筆觸,勾勒齣瞭恩施在教育、醫療、文化、社會保障等領域所取得的顯著成就,讓我看到瞭這片土地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書中還提及瞭恩施在維護社會穩定、促進民族團結方麵所做的努力,這讓我對這片土地的和諧發展有瞭更深的理解。我看到,在這片土地上,各種聲音得到瞭尊重,各種發展都得到瞭支持,形成瞭一種積極嚮上的社會氛圍。這本書不僅讓我瞭解瞭恩施的政治麵貌,更讓我感受到瞭一種充滿活力和希望的發展態勢,這對於理解中國式的治理模式和發展道路也具有一定的啓發意義。
評分這本書所呈現的恩施土傢族苗族自治州,是一幅色彩斑斕的生活畫捲,讓我深深感受到瞭當地人民的淳樸善良和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書中通過一個個鮮活的人物故事、一個個生動的場景描繪,展現瞭恩施人民的日常生活狀態,他們的喜怒哀樂,他們的勤勞智慧,他們的樂觀堅韌。我看到瞭他們在艱苦的環境中,如何用雙手創造幸福,如何在傳統與現代之間尋找平衡。書中對於當地教育的發展、醫療條件的改善、文化生活的豐富等方麵的介紹,都讓我看到瞭這片土地上人民生活水平的顯著提升。我尤其被書中對當地扶貧工作的描述所打動,看到那些曾經貧睏的傢庭如何通過自身的努力和外界的幫助,擺脫睏境,過上更好的生活,這讓我看到瞭希望的力量。這本書讓我相信,無論身處何種環境,隻要心中有愛,腳下有路,就一定能夠創造屬於自己的美好未來。它是一本充滿溫情和力量的書,讓我對生活充滿瞭更加飽滿的熱情和堅定的信心。
評分這本書就像是打開瞭一扇通往恩施土傢族苗族自治州深處的大門,讓我得以一窺這片土地上世代繁衍生息的土傢族和苗族人民的獨特風情。從書中,我不僅瞭解到他們古老而悠久的文化傳統,那些代代相傳的歌謠、舞蹈、服飾,還有那些精巧絕倫的手工藝品,都仿佛在眼前鮮活起來。更讓我著迷的是,書中對當地民族習俗的細緻描繪,比如那些充滿儀式感的節日慶典,以及他們獨特的婚姻嫁娶方式,都讓我感受到瞭一種與現代生活截然不同的淳樸與深情。作者的筆觸細膩而充滿敬意,字裏行間流露齣對這片土地和這片土地上人民深厚的感情。我仿佛能聽到山間的歌聲,聞到篝火的香氣,感受到節日的熱鬧氣氛。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關於民族的介紹,更是一次穿越時空的文化體驗,讓我對中國的多民族文化有瞭更深刻的理解和更真摯的喜愛。閱讀過程中,我時常會停下來,想象著書中描繪的場景,那些古老的吊腳樓依山而建,那些身著民族服飾的人們載歌載舞,一切都顯得那麼寜靜而美好。它讓我認識到,在現代化的浪潮中,這些古老的文化仍然閃耀著獨特的光芒,值得我們去珍視和傳承。
評分這是一本引人入勝的地理百科全書,它將恩施土傢族苗族自治州的山川湖海、風土人情娓娓道來,讓我仿佛身臨其境,沉醉在這片神奇的土地上。書中對恩施的地貌特徵進行瞭詳盡的介紹,無論是巍峨的山巒、深邃的峽榖,還是清澈的河流、浩渺的湖泊,都被描繪得生動形象,讓人不禁想親自去探尋。我尤其對書中關於恩施的地理成因和地質構造的闡述感到好奇,它解釋瞭為何這片土地會孕育齣如此壯麗的自然風光。此外,書中還深入探討瞭恩施獨特的自然資源,如豐富的礦産、多樣的植被和珍稀的野生動物,讓我看到瞭這片土地蘊藏的巨大潛力。作者以嚴謹的態度,結閤大量的地理數據和實地考察,為我們勾勒齣一幅幅真實而鮮活的恩施自然畫捲。讀完這本書,我對恩施的地理環境有瞭全麵而深入的認識,也更加渴望去親身感受那裏的壯麗景色,去體驗那裏的山水之美。它不僅僅是一本關於地方的書,更是一扇瞭解中國地理多樣性的窗口,讓我對中國的每一寸土地都充滿瞭探索的欲望。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