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辽承天皇太后:萧绰传
定价:58.00元
作者:王徳忠著
出版社:吉林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06-01
ISBN:9787206068195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萧绰是辽朝历*富盛名的政治家,她以“承天皇太后”的身份总摄军国大政。和宋真宗确立了“澶渊之盟”,开创了宋辽和平发展时期,为推动历史的进步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本书着力反映了萧绰这位活跃在辽朝历史舞台上近半个世纪的高统治者充满传奇色彩的一生,反映她所生活的那个时代,反映与萧绰有关的人和事。
目录
章
争皇权同根相煎急
频“中衰”堪称忧
第二章
耶律贤应运登皇位
萧燕燕奉命人宫闱
第三章
挽狂澜皇后参大政
亲姐妹反目成仇敌
第四章
保燕蓟皇后出奇谋
退宋军高梁河大战
第五章
遵遗诏皇后摄国政
败曹彬得胜歧沟关
第六章
妒贤能潘美臭万年
尽忠死杨业美名传
第七章
屡兴师太后御征鞍
结秦晋澶渊成和议
第八章
韩德让遵命辅幼君
得眷遇远过辟阳侯
第九章
皇太后摄政廿七载
圣宗帝承恩光大业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着实让人眼前一亮,那种沉稳中又不失大气的设计风格,初看之下就给人一种庄重而又不失韵味的感觉。纸张的质感处理得非常到位,捧在手里有种厚实而又细腻的触感,这在如今这个越来越追求轻薄的时代,实在难得。尤其是封面烫金的字体,在灯光下闪烁着低调的光芒,仿佛将人瞬间拉回了那个波澜壮阔的时代背景之中。装帧的细节处理,比如书脊的加固和内文排版的疏密得当,都体现了出版方在制作上的用心良苦。我特别喜欢它在章节分隔处采用的插图样式,虽然没有直接描绘历史场景,但那些抽象的图腾和纹饰,却巧妙地营造出一种古朴典雅的氛围,让人在阅读的间隙中得以短暂地沉浸和回味。这种对实体书本体的重视,无疑极大地提升了阅读体验,让人忍不住想要珍藏。可以说,从拿起这本书的那一刻起,视觉和触觉上的享受就已经开始了,这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件值得细细品味的工艺品,为接下来的阅读旅程奠定了极为坚实和愉悦的基础。
评分整体的阅读体验,我感觉自己仿佛置身于一个精心构建的历史场景之中,而不是单纯地在阅读历史资料。作者在构建那个特定时期的社会图景和文化氛围上,下足了功夫。从衣食住行到礼仪风俗,从边疆的铁血征伐到宫廷内部的暗流涌动,都被描绘得栩栩如生,细节考究到了令人赞叹的地步。这种全景式的铺陈,使得书中的人物不再是教科书上刻板的符号,而是活生生存在于那个特定时空下的个体,有着他们各自的理想、局限和情感。阅读过程中,我不禁会被那些描绘的场景所感染,时而为局势的紧张而屏住呼吸,时而为人物的抉择而感到唏嘘。这种沉浸式的阅读感受,很大程度上归功于作者对历史环境的深刻理解和高超的文学再现能力。它成功地将冰冷的史料转化为了有温度、有色彩、有声音的故事,极大地丰富了我的历史想象空间。
评分这本书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或许是它对人性复杂性的深刻洞察。它没有将历史人物简单地划分为“好人”或“坏人”,而是将他们置于特定的历史洪流中,展现了他们在巨大压力下所做的艰难取舍和人性的光辉与阴影。那些至高无上的权力往往伴随着巨大的牺牲和孤独,作者对此的刻画尤为精妙。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和情境设置,读者能够清晰地看到,即便是站在历史的顶端,依然是血肉之躯,有着凡人的恐惧、渴望与挣扎。这种对历史人物的“去神化”处理,反而使得人物形象更加立体和丰满,更容易引发现代读者的共鸣。它让我们思考,在面对历史的十字路口时,我们自己会做出怎样的选择。阅读结束之后,脑海中留下的不仅仅是历史事件的脉络,更多的是对权力、女性在历史中的角色以及命运无常的深刻反思。
评分如果说一本优秀的历史读物需要有扎实的史料支撑,那么这本书在引述和考证方面展现出的专业度,绝对是值得称道的。在阅读过程中,我能感受到作者在每一个关键节点上的审慎态度。他似乎总是在历史的各个版本之间进行精妙的权衡和辨析,并清晰地呈现出自己倾向于采纳的论点,同时也会尊重并提及不同的历史观点。这种严谨的治学精神,让读者在享受故事的同时,也建立起了对历史真相的尊重和敬畏。它并非简单的历史故事复述,而是带着强烈的求证精神和批判性思维在进行梳理和阐释。这使得即便是对该段历史有所了解的读者,也能从中获得新的启发和更深入的认识。它在确保故事性的流畅和精彩之余,从未在学术的严谨性上有所妥协,这在同类题材的作品中是相当难能可贵的品质。
评分初翻开内文,那种扑面而来的文字力量感,是近期阅读的许多作品中所不常见的。作者的叙事节奏把握得极好,开篇没有急于堆砌大量的史实背景,而是选取了一个极具张力的历史瞬间作为切入点,像一个经验丰富的说书人,用悬念和情感的张力迅速抓住了读者的注意力。行文之间,文笔流畅,用词考究,既有史书的严谨,又不失文学作品的生动性。尤其是在描绘人物内心活动和复杂的朝堂权谋时,作者的笔触细腻入微,仿佛能透过文字看到人物眼中的挣扎与权衡。我欣赏他那种克制却有力的叙事风格,没有过度渲染,而是通过精准的事件和对话来展现历史人物的复杂性。这种叙述方式要求读者主动去思考,去解读字里行间隐藏的深意,极大地增加了阅读的参与感。读起来一点也不觉得枯燥乏味,反而像是在跟随一位博学的智者,一步步揭开尘封已久的谜团,让人迫不及待地想知道下一页会展现怎样的精彩。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