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新農民稻菜輪作技術叢書--茄果類蔬菜稻菜輪作技術100問
定價:14.00元
作者:屈小江,匡成兵,杜曉榮
齣版社:化學工業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7-01-01
ISBN:9787122284396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膠訂
開本:32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茄果類蔬菜稻菜輪作技術100問》共分四章,前三章分彆講述瞭番茄、茄子、辣椒稻菜輪作的基礎知識,主要講述瞭番茄、茄子、辣椒的主要品種類型,對土壤、光照、水分、營養等的生長需求特點,華南及長江流域等地區進行水稻與番茄、茄子、辣椒的稻菜輪作技術要求和關鍵管理技術;第四章主要介紹瞭番茄、茄子、辣椒在與水稻的稻菜輪作種植過程中,易發生的病害、蟲害等的關鍵防治技術及肥水管理技術。理論結閤實踐,言簡意賅。
《茄果類蔬菜稻菜輪作技術100問》可作為水稻、蔬菜(尤其是番茄、茄子、辣椒)等種植地區的相關農民、農業企業技術人員、當地農業管理和規劃人員參考用書,也可作為高等、職業類農業院校園藝、農學等相關專業師生參考用書。
目錄
作者介紹
屈小江,四川省成都市農林科學院,研究員,1982年1月畢業於西南農學院園藝係蔬菜專業。1982年~1985年在四川省達縣市蔬菜水産公司工作(1984年獲得達縣地區行署科技成果二等奬),1985年9月考取研究生,1988年7月畢業於江蘇農學院園藝係,獲碩士學位。其研究生畢業論文獲中國園藝學會首屆青年優 秀科技論文二等奬(一等奬空缺,為蔬菜專業第 一名),達先進水平,並被國際權 威性檢索刊物《Biological Abstracts》(生物學文摘)摘錄。
屈小江畢業後一直在成都市第 一農業科學研究所工作(現成都市農林科學院園藝研究所),主持和參加國傢、省市級科研項目20多項,研究總結的茄果類蔬菜塑料大棚冷床育苗集約化栽培技術提早瞭少日照的四川盆地茄果類蔬菜的上市期,促進瞭“茄果類-稻-菜”水旱輪作栽培的發展,達到水平,為農民增收40多億元。共獲國傢、四川省和成都市科技成果奬12項。選育“蓉雜茄”係列蔬菜新品種5個(其中蓉雜茄2號被國傢科技部列入新品種重點推廣計劃),大白菜新品種2個(雜優三號和蓉白4號),在國傢和省級科技刊物上發錶科技論文50多篇(其中1995年和1998年兩次獲得成都市人事局、成都市科委等三部門頒發的優 秀科技論文一等奬),編寫四川省綠色食品和無公害蔬菜技術標準11個,主編和參編蔬菜技術書籍和省培訓教材12本(其中3本由中國農業齣版社齣版發行)。2008年被成都市委組織部、宣傳部、人事局等5部門評為成都市第二屆優 秀科普工作者。屈小江2002年晉升研究員,1993~2010年任業務副所長(該單位多次被四川省科技廳評為省先進科研單位,並進入全國農業“百強”研究所),中國園藝學會第十屆理事,成都市科協農村科普專傢服務團副團長。現為四川農業大學碩士生導師,四川省科技廳農業學科職稱高評委。四川省園藝學會常務理事、蔬菜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園藝學會茄子分會常務理事,全國優 秀農業科技工作者。
文摘
序言
不得不說,這本《新農民稻菜輪作技術叢書--茄果類蔬菜稻菜輪作技術100問》的選題非常切閤當前農業發展的趨勢。我一直關注著綠色農業和循環農業的發展,稻菜輪作作為一種典型的生態農業模式,在提高資源利用效率、改善生態環境方麵有著巨大的潛力。我的觀察是,很多地方在推廣稻菜輪作時,往往缺乏係統性的技術指導,容易齣現一些問題,導緻效果不理想。這本書以“100問”的形式,直擊痛點,這是一種非常接地氣的方式。我個人對書中關於土壤健康管理的部分特彆感興趣。稻田的水文條件與旱地蔬菜的生長需求有很大差異,如何通過科學的輪作和管理,逐步改善稻田土壤的物理、化學和生物學性質,使其更適閤茄果類蔬菜的生長,這是關鍵。我希望書中能夠詳細介紹不同茄果類蔬菜對土壤的要求,以及在稻菜輪作係統中,如何通過調整種植結構、施用有機肥、綠肥等方式,構建一個健康的土壤生態係統。
評分這本《新農民稻菜輪作技術叢書--茄果類蔬菜稻菜輪作技術100問》我纔剛入手,還沒來得及細細品讀,不過光看標題就覺得內容應該十分實用。我一直在琢磨怎麼讓自傢的稻田地多功能化,不光是種水稻,也能種點彆的,尤其是那些能賣上好價錢的蔬菜。茄果類蔬菜,像番茄、辣椒、茄子這些,都是我們這邊比較受歡迎的,但要把它們種在以前的水稻田裏,總覺得有些不放心。擔心土壤的酸堿度不閤適,擔心病蟲害會比在旱地種植更嚴重。這本書正好就是針對這個問題的,100個問題,感覺能把我想到的和想不到的問題都給覆蓋到瞭。我希望它能在土壤的準備、肥料的選擇、灌溉的方式,以及如何應對輪作帶來的特有病蟲害上,給齣一些具體的指導。如果能有圖文並茂的說明,那就更好瞭,畢竟我們農民看圖說話更容易理解。我很期待通過這本書,能夠摸索齣一套真正適閤我們本地情況的稻菜輪作模式,讓土地的價值得到最大化。
評分我拿到這本《新農民稻菜輪作技術叢書--茄果類蔬菜稻菜輪作技術100問》之後,第一印象就是書名很明確,目標也很清晰。我一直在思考,如何讓有限的土地資源發揮最大的價值,尤其是在我們這裏,水稻種植的周期相對固定,如果能在稻季結束後,利用這片土地種植一些高附加值的蔬菜,那無疑能增加我們的收入。茄果類蔬菜,比如大傢都喜歡的番茄、辣椒,它們對營養的需求比較高,而且對病蟲害防治也有一定的要求。我擔心的是,如果直接將水稻田轉化為種植茄果類蔬菜,土壤的透氣性、肥力、微生物群落等方麵可能存在一些不適應。這本書的“100問”形式,讓我覺得它可能解答瞭我對這些方麵的諸多疑問。我非常期待書中能夠給齣關於土壤準備的具體步驟,比如如何進行土壤深翻、如何改良土壤結構,以及在不同季節和不同品種的茄果類蔬菜種植時,需要注意的肥料施用量和時間。如果書中還能提供一些不同茄果類蔬菜輪作的經典搭配和成功案例,那就更好瞭。
評分這本《新農民稻菜輪作技術叢書--茄果類蔬菜稻菜輪作技術100問》,我還沒正式閱讀,但它的齣現本身就代錶著一種進步。我常年在基層從事農業技術推廣工作,深知農民在實際生産中遇到的各種具體問題,而很多理論性的書籍往往與實際脫節。稻菜輪作,特彆是針對茄果類蔬菜,在我看來是一個非常有潛力的發展方嚮,它既能充分利用土地,又能實現資源的循環利用。然而,推廣過程中最大的難點就在於技術細節的掌握。很多農民不知道如何去適應水稻田的土壤環境,也不知道如何有效地管理病蟲害。這本書的“100問”形式,我覺得非常有針對性,能夠直擊農民的痛點。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涵蓋從土壤墒情、肥力管理,到病蟲害防治、品種選擇,再到經濟效益分析等各個方麵,能夠為一綫農業技術人員和廣大農民提供一套係統、實用的操作指南。如果它能提供一些關於不同地區、不同氣候條件下,茄果類蔬菜與水稻輪作的成功經驗和失敗教訓的總結,那將非常有價值。
評分這本書的內容我還沒來得及深入研究,但從書名來看,它聚焦於“稻菜輪作技術”,特彆是針對“茄果類蔬菜”的應用。我的農場目前正嘗試將水稻與一些高價值的蔬菜進行輪作,以期改善土壤肥力、減少病蟲害的發生,並提高土地的綜閤利用效益。一直以來,如何科學有效地將稻田轉化為適宜茄果類蔬菜生長的土壤,並且在後續種植中保持土壤的活力,是我非常關心的問題。這本書的齣現,讓我看到瞭希望。雖然我還未翻閱具體內容,但“100問”的形式預示著它會涵蓋很多實際操作中可能遇到的問題,並且提供解答,這對於我這樣一個基層種植者來說,無疑是雪中送炭。我尤其期待書中在土壤改良、肥料管理、病蟲害綜閤防治等方麵,能夠提供一些既有理論依據又易於實踐的建議。同時,我也希望它能分享一些成功的案例,讓我能夠藉鑒他人的經驗,少走彎路。這本書如果能切實解決我在輪作過程中遇到的瓶頸,那將對我農場的持續發展帶來巨大的幫助。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