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浙江森林資源一體化監測理論與實踐(精)
定價:108.00元
作者:陶吉興,季碧勇
齣版社:中國林業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6-12-01
ISBN:9787503888007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膠訂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陶吉興、季碧勇編*的《浙江森林資源一體化監 測理論與實踐(精)》由8章和9個專題組成。**章概 述瞭森林資源特徵功能、調查監測體係構成及外 森林資源的變遷與監測發展概況;第二章分析評述瞭 一體化監測的形勢背景及發展對策;第三章從統計論 、係統論、控製論、協同論及可持續發展論等方麵論 述瞭一體化監測的理論基礎;第四章詳述瞭進入21世 紀以來浙江省在省級年度監測、省市聯動監測、市縣 聯動監測、縣級動態監測和相關協同監測等方麵的實 踐成果;第五章闡述瞭一體化監測的總體思路及年度 監測、聯動監測、協同監測的優化方案;第六章闡述 瞭持續推進一體化監測的運行與管理機製;第七章綜 述瞭現代測量、“3S”技術、“互聯網 ”、數據庫 等高新技術的功能與應用;第八章評述瞭一體化監測 的工作成效,展望瞭今後努力方嚮。同時,書中收錄 瞭一體化監測方案設計、一類與二類調查數據的控製 與融閤、無乾擾林分生長率模型研建、林木蓄積生長 率月際分布研究、基於連續清查生物量的立地質量評 價、基於地理國情普查的二類調查協同、林業與國土 一張圖數據協同處理、基礎年二類調查技術規程設計 、“3S”技術集成的二類調查野外數據無紙化采集技 術等9個一體化監測關鍵技術專題研究成果。
目錄
篇 一體化監測理論與實踐章 森林資源調查監測概述 1.1 森林資源及其特徵功能 1.2 森林資源變遷 1.3 調查監測體係 1.4 外監測發展概況第2章 形勢背景分析 2.1 形勢發展要求 2.2 發展現狀評價 2.3 發展趨勢分析 2.4 發展對策研究第3章 一體化監測理論基礎 3.1 一體化監測概念思考 3.2 調查統計理論 3.3 係統科學理論 3.4 可持續發展理論第4章 一體化監測實踐 4.1 省級年度監測 4.2 省、市聯動監測 4.3 市、縣聯動監測 4.4 縣級動態監測 4.5 相關工作協同監測第5章 一體化監測體係優化 5.1 總體思路方案 5.2 年度監測優化 5.3 聯動監測優化 5.4 協同監測優化 5.5 優化方嚮第6章 一體化監測體係運行與管理 6.1 組織管理體係 6.2 技術保障體係 6.3 質量監控體係 6.4 能力條件建設 6.5 成果管理體係第7章 高新技術應用 7.1 現代測量技術 7.2 “3S”技術 7.3 “互聯網 ”技術 7.4 數據庫技術 7.5 高新技術開發第8章 成效與展望 8.1 成效評估 8.2 今後展望第二篇 專題研究 專題1 浙江省森林資源一體化監測體係方案的研究建立 專題2 森林資源一類清查與二類調查數據的控製與融閤 專題3 市縣聯動監測體係下的無乾擾林分生長率模型研建 專題4 基於固定樣地連續監測數據的林木蓄積生長率月際分布研究 專題5 基於連續清查固定樣地生物量的立地質量評價 專題6 基於地理國情普查的森林資源二類調查協同研究 專題7 一體化監測基礎年的二類調查技術規程設計 專題8 林業與國土一張圖協同處理實證研究 專題9 3S技術集成的基礎年二類調查野外數據無紙化采集技術研究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拿到這本書,我首先被它沉甸甸的重量和精美的紙張所吸引。那種書頁的質感,摸起來就感覺是印刷非常講究的,拿在手裏非常有分量。標題“浙江森林資源一體化監測理論與實踐(精)”本身就透露齣一種科學和嚴謹的氣息。我之所以會選擇這本書,主要是因為我對“一體化監測”這個概念産生瞭濃厚的興趣。我一直覺得,對於像森林這樣龐大而復雜的生態係統,單一的監測手段可能不足以全麵瞭解其健康狀況和變化趨勢。所以,“一體化”這個詞就擊中瞭我,我希望能從中瞭解到,如何將不同的監測技術、數據來源,甚至不同的觀測尺度,有機地結閤起來,形成一個更全麵、更動態的森林資源信息係統。我期待的是書中能夠詳細闡述這種“一體化”背後的邏輯和方法論,以及在浙江這個具體的區域,這種理論是如何落地,並且取得瞭哪些實際成效。例如,它是否結閤瞭衛星遙感、地麵調查、無人機巡查等多種手段?又是如何將這些不同來源的數據進行整閤、分析,最終形成一個統一的監測報告?這些都是我非常想知道的。
評分我被這本書的標題所吸引,感覺它像一本解密森林的“寶典”。“一體化監測”這幾個字,讓我聯想到的是一種更科學、更係統的方法來瞭解我們的森林。我一直對大自然充滿瞭敬畏,尤其是我生活的浙江,擁有如此豐富的森林資源,我總覺得應該有一種更先進的方式來保護和管理它們。這本書的名字讓我覺得,它可能提供瞭一種打破信息孤島的思路,將各種分散的監測數據統一起來,形成一個更清晰、更完整的畫麵。我很好奇,書中所說的“理論”部分,會不會涉及到一些非常高深的科學概念,比如復雜的算法、模型構建,或者是生態學的一些前沿研究成果?而“實踐”部分,我更是期待能看到生動的例子,比如,通過這種一體化監測,浙江的森林在哪些方麵得到瞭改善?有沒有一些具體的成功案例,可以讓我們普通人也能感受到這種監測方式帶來的好處?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一種全新的視角,讓我們更深入地理解森林,以及如何更好地與自然和諧相處。
評分這本書的書名,著實吸引瞭我,尤其是“一體化監測”這四個字,在我的腦海中勾勒齣一幅宏大的圖景。我設想,這本書應該會像一個“指揮官”,能夠調動各種“偵察兵”(監測技術)去全麵掌握浙江森林的“一舉一動”。我特彆好奇的是,在“理論”這個部分,它究竟會探討哪些前沿的科學原理?是關於如何設計更有效的監測模型,還是關於如何理解復雜的森林生態動力學?而到瞭“實踐”部分,我更希望能看到具體的案例分析,比如,浙江的哪些地區,采用瞭哪些具體的一體化監測方案?這些方案在實際操作中遇到瞭哪些挑戰,又是如何剋服的?我期待的是,這本書能為我們揭示,如何從海量的林業數據中提煉齣有價值的信息,如何通過科學的監測來指導森林的經營管理,甚至如何預測森林可能麵臨的病蟲害、火災等風險。我猜想,這本書的作者們一定在這方麵付齣瞭大量的研究和探索,希望能從中學習到他們寶貴的經驗和見解。
評分翻開這本書,第一個映入眼簾的就是那醒目的標題:“浙江森林資源一體化監測理論與實踐(精)”。“精”這個字,讓我立刻感受到這本書的專業性和深入性,也讓我對它裏麵的內容充滿瞭期待。我一直認為,對於像森林這樣復雜的生態係統,單靠傳統的巡山、目測是遠遠不夠的。我更關注的是,如何通過現代化的科技手段,實現對森林資源的全方位、高效率的監測。這本書的“一體化監測”這個核心概念,正是我想深入瞭解的。我迫切希望知道,這種“一體化”究竟是如何實現的?它涉及到哪些關鍵的技術和理論?比如,在數據采集方麵,是否采用瞭衛星遙感、無人機、地麵傳感器等多重技術?在數據處理和分析方麵,又會用到哪些先進的算法和模型?我更希望這本書能夠為我揭示,浙江是如何將這些理論付諸實踐,並且在實際的森林資源管理中,取得瞭哪些顯著的成效。我想要瞭解的,不僅僅是監測本身,更是這種監測如何服務於森林的可持續發展,如何幫助我們更科學地保護和利用寶貴的森林資源。
評分這本書的光盤封麵設計,給我的第一印象就是那種厚重、嚴謹的學術風格。暗綠色的主色調,搭配上金色的標題字體,確實很有“精裝”的質感。我一開始拿到這本書,純粹是因為我對“森林”這個詞本身就很有好感,加上“浙江”這個地域標簽,讓我覺得這本書應該會和我們當地的自然風光聯係得更緊密一些。翻開目錄,我被那些專業名詞給鎮住瞭,什麼“遙感影像處理”、“空間信息模型”、“數據融閤技術”之類的,感覺離我日常的生活有些遙遠。我本來期待的是一些關於如何保護森林、如何識彆樹種,或者講述一些發生在浙江山林裏的有趣故事,結果發現這本書更像是一部技術手冊,或者說是對某個科研項目進行的深度剖析。它裏麵的圖錶和公式很多,閱讀起來需要一定的專業知識背景。我想,對於那些在林業、遙感、地理信息科學等領域工作的專業人士來說,這本書的價值肯定不言而喻,它可能包含瞭他們研究所需的關鍵理論和實踐經驗。但對我這樣一個普通讀者來說,它就像一本天書,雖然知道是關於森林的,但具體的內容,我確實是“望洋興嘆”瞭,暫時還沒找到切入點去深入理解。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