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資本主義怎麼瞭Ⅱ——中外學者熱評〈二十一世紀資本論〉
定價:48.00元
作者:齣版社:學習齣版社
齣版社:學習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4-09-01
ISBN:9787514705003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在某種程度上,我們在21世紀初所處的階段就好似我們的先輩在19世紀初的狀況:我們正在見證令人印象深刻的全球經濟的變化,並且很難知道這些變化的廣度,或者說幾十年之後全球財富在一或多國間將如何分配。
從馬爾薩斯到李嘉圖
財富分配已成為時下廣泛討論和頗具爭議的話題之一。但是我們是否真正瞭解其漫長的演進過程呢?私有資本的不斷積纍真如卡爾·馬剋思在19世紀預言的那樣,將導緻財富被少數人掌握嗎?或者如西濛·庫茲涅茨在20世紀所設想的那樣,增長、競爭與技術進步之間的不斷博弈將會逐漸降低社會不同階層之間的不平等程度,促進其更加和諧地發展?我們對財富和收入從18世紀演變至今真正瞭解多少?當下,我們從中又可以汲取怎樣的經驗呢?
目錄
“拼爹資本主義”在21世紀重現? 托馬斯·皮凱蒂
收入不平等的擴大釀成瞭金融危機? 托馬斯·皮凱蒂
繼承財富在21世紀如何演變? 托馬斯·皮凱蒂
主權基金暴露西方財富的寡頭壟斷 托馬斯·皮凱蒂
未來富人是否會更富有? 托馬斯·皮凱蒂
不公平是文明的必要條件嗎? 托馬斯·皮凱蒂
中國資本管製製度的優勢 托馬斯·皮凱蒂
用數據勾畫財富不平等曆史 ——專訪《2l世紀資本論》作者托馬斯,皮凱蒂 應 強
資本主義庇護社會不平等 —一專訪《21世紀資本論》作者托馬斯·皮凱蒂 鬍藝瀚
五評《21世紀資本論》 保羅·剋魯格曼
與亞當·斯密和馬剋思較量的皮凱蒂及《21世紀資本論》 史蒂芬·厄蘭格
懲罰資本難以終結不平等 泰勒·柯文
有瞭皮凱蒂,我們仍需要馬剋思 大衛·哈維
富人的優勢不僅在於錢多 勞倫斯·薩默斯
當代的托剋維爾 雅各布.S.哈剋保羅·皮爾森
反對美國經濟的陳詞濫調 希瑟·鮑施恩
我們是否必須迴到“未馴化的”資本主義? 布蘭剋·米蘭諾維奇
評判富人,應重納稅輕慈善 羅思義
新自由主義的警鍾:資本主義的空想與現實 陳平
《21世紀資本論》風靡西方的啓示 蔡萬煥
《21世紀資本論》:皮凱蒂新書何以被熱議 張浚
21世紀會更不平等麼? 何帆
貧富差距擴大是無可避免的嗎? 馬清偉
理解《21世紀資本論》離不開中國 李稻葵
《21世紀資本論》:憑什麼劫富濟貧? 方紹偉
全球世襲資本主義敲響警鍾 張開
皮凱蒂的結論不能直接搬到中國 袁忘剛
《資本論》的又一次勝利 孫承叔
《21世紀資本論》是《資本論》續篇 邰鵬峰
利潤率下降規律與資本積纍的統一 ——用《資本論》解讀《21世紀資本論》 魯品越
《21世紀資本論》與中國 李 實 萬海遠
“美國夢”真的破碎瞭嗎? 王元豐
“富人重稅”解決資本主義拼爹問題? 石劍峰
“拼爹資本主義”再現? 於時語
資本主義製度永遠無法解決貧富兩極分化 盧俊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坦白說,我對這類帶有“宏大敘事”色彩的書籍,總是抱持著一種既期待又警惕的態度。期待它能為我梳理齣那些隱藏在日常波動背後的深層邏輯,警惕的是,它會不會過度簡化那些錯綜復雜的社會現實,最終導嚮一種過於理想化或過於悲觀的結論。從書名來看,它似乎在繼承和迴應某種已有的重量級理論(即“〈二十一世紀資本論〉”),這就意味著它必然要承擔起“承前啓後”的責任。我想知道,這些學者們是如何評價原著的洞察力,同時又如何指齣其局限性。真正有價值的評論,一定是既尊重前人成果,又敢於突破其框架的。如果這本書能做到這一點,它將不僅僅是“熱評”,而更像是一次嚴肅的學術“再齣發”。我尤其關注其中關於技術革命與資本集中之間關係的探討,這無疑是當前社會矛盾最尖銳的交匯點之一,希望書中能有足夠深刻的分析來照亮這片迷霧。
評分這本書的書名在當下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確實非常抓人眼球。《RTDK 資本主義怎麼瞭Ⅱ——中外學者熱評〈二十一世紀資本論〉》這個標題本身就透露齣一種對當下經濟形態深刻反思的意圖,讓人不禁想深入探究一番。尤其是在全球經濟格局不斷變化,貧富差距問題日益凸顯的今天,探討“資本主義怎麼瞭”無疑是一個極富現實意義的命題。我期待這本書能提供一個多維度的視角,不僅僅是批判,更重要的是能提供建設性的思考,畢竟,我們身處的社會結構是復雜的,任何一種意識形態的更迭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我希望能看到那些真正站在時代前沿的學者們,如何用他們敏銳的洞察力,剖析資本在不同文化土壤下所呈現齣的不同麵貌,以及它如何影響著普通民眾的日常生活和未來預期。這本書的副標題也錶明瞭其內容是基於對某本核心著作的深度評論,這意味著它可能包含瞭不同學術流派的交鋒與融閤,這種思想的碰撞往往能激發齣更深刻的見解,而不是簡單的觀點重復。我希望能從中找到一些關於未來社會可能形態的蛛絲馬跡。
評分讀完這本書(或者說,在閱讀之前對這本書的期待),我立刻感受到瞭一種迫切的時代脈搏感。它似乎不是在做純粹的理論推演,而是像一個手術刀,試圖切開當前經濟體係的一些“硬骨頭”。那些“中外學者熱評”的部分尤其吸引我,因為一個全球性的議題,必然需要全球化的視野來審視。我設想,歐洲的學者可能會從福利國傢的角度切入,帶著對曆史經驗的總結來評判當前的睏境;而來自亞洲的專傢,或許會結閤快速工業化和新興市場的特殊性,提齣一套截然不同的診斷方案。這種跨文化、跨體係的對話,是理解復雜係統性問題的關鍵。我非常好奇,當不同背景的學者麵對同一個挑戰——“資本主義的未來”時,他們會如何互相印證、又會如何互相質疑。這種辯論的火花,遠比單一作者的論述來得更有營養,它強迫讀者跳齣既有的思維定勢,去接納那些可能看似矛盾卻又閤理存在的觀點。這不隻是一本經濟學的書,更像是一場高規格的國際論壇,隻不過是以文字的形式被固定下來瞭。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和齣版社信息(雖然不直接透露內容),也讓我對它的齣版背景産生瞭一些聯想。它似乎不是一本迎閤快餐閱讀的讀物,而是瞄準瞭對社會結構有深度思考的讀者群體。這種級彆的學術評論集,往往需要極強的文本駕馭能力和對學術規範的掌握。我更傾嚮於認為,本書的價值在於其“編纂”的藝術,如何將分散在不同學者筆下的觀點,組織成一個連貫且具有邏輯張力的閱讀體驗。如果編者能夠巧妙地安排議題的遞進,讓讀者如同參與一場精心設計的辯論賽,從基礎的概念辨析,到核心的矛盾衝突,最後指嚮可能的齣路,那麼這本書的閱讀體驗將是極佳的。我希望它能幫助我建立一個更堅固的知識框架,用以理解為什麼今天的世界運行方式如此令人感到不安,而這種不安背後,到底隱藏著哪些係統性的必然。
評分從“Ⅱ”這個後綴來看,這應該是一個係列或者一個持續的學術關注點,這意味著作者和評論群體並非心血來潮地討論一個熱點,而是進行著一種長期的、持續的智力投入。這種“續集”的性質,反而給我一種沉甸甸的可靠感。它暗示著前一本書已經奠定瞭基礎,而這一本則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進行的更深入、更細緻的迭代和反思。我非常看重這種學術上的“接力棒”精神。資本主義的演進是一個動態過程,任何靜態的分析都可能迅速過時。因此,能看到學者們如何追蹤最新的經濟事件,並將之納入到對現有理論的修正和檢驗中去,是閱讀此類書籍最大的樂趣所在。我希望這本書能像一麵多棱鏡,摺射齣這個復雜時代的種種麵嚮,並為那些試圖在變革中找到自己立足之地的個體,提供一份清醒而有力的思想裝備。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