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餐饮服务与管理:理论篇 | 作者 | 李宁,张永华 |
| 定价 | 35.00元 | 出版社 | 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 |
| ISBN | 9787561227343 | 出版日期 | 2010-04-01 |
| 字数 | 418000 | 页码 | 262 |
| 版次 | 1 | 装帧 | 平装 |
| 开本 | 16开 | 商品重量 | 0.341Kg |
| 内容简介 | |
由李宁和张永华主编的《餐饮服务与管理:理论篇》共分为11个项目,主要包括认识餐饮、餐饮机构设置和人员设置、做好中餐工作、做好西餐工作、做好酒吧工作、做好送餐工作、做好厨房管理工作、做好餐饮的销售管理、做好餐厅的管理工作、做好餐饮的服务质量管理、餐饮部服务创新等内容。附录中包括各类餐饮服务中英文用语及常用表格。《餐饮服务与管理:理论篇》可作为高职高专院校旅游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职大、夜大、函大和中等职业学校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的教材。还可作为酒店管理人员、服务人员的参考书。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项目一 认识餐饮 任务1 熟悉餐饮业的发展概况 活动1 外餐饮业发展概况 活动2 现代餐饮业的发展趋势 任务2 熟悉餐饮服务的特点 任务3 熟悉餐饮部服务与管理的目标项目二 餐饮机构设置和人员设置 任务1 熟悉餐饮部组织结构的设置 任务2 掌握配置餐饮部员工的方法 活动1 影响人员编制的因素 活动2 定员编制方法 活动3 餐饮企业职工的配备项目三 做好中餐工作 任务1 掌握中餐部员工的应知应会 活动1 中餐概述 活动2 中餐服务技能 任务2 掌握中餐部的岗位职责与素质要求 活动1 中餐部主管的岗位职责与素质要求 活动2 中餐部领班的岗位职责与素质要求 活动3 中餐部服务员的岗位职责与素质要求 任务3 掌握中餐部的服务程序与标准评价 活动1 中餐零点服务程序、标准评价 活动2 中餐宴会服务程序、标准评价项目四 做好西餐工作 任务1 掌握西餐部员工的应知应会 活动1 西餐概述 活动2 西餐服务技能 任务2 掌握西餐部的岗位职责与素质要求 活动1 西餐部主管的岗位职责与素质要求 活动2 西餐部领班的岗位职责与素质要求 活动3 西餐部服务员的岗位职责与素质要求 任务3 掌握西餐部的服务程序与标准评价 活动1 西餐零点服务程序、标准评价 活动2 西餐自助餐服务程序、标准评价 活动3 西餐宴会服务程序、标准评价项目五 做好酒吧工作 任务1 掌握酒吧员工的应知应会 活动1 酒水与咖啡知识 活动2 酒吧人员的仪态礼仪 任务2 掌握酒吧的岗位职责与素质要求 活动1 酒吧主管的岗位职责与素质要求 活动2 酒吧领班的岗位职责与素质要求 活动3 酒吧调酒师的岗位职责与素质要求 活动4 酒吧服务员的岗位职责与素质要求 任务3 掌握酒吧的服务程序与标准评价 活动1 酒吧酒水服务程序、标准评价 活动2 酒吧咖啡服务程序、标准评价 任务4 掌握酒吧突发事件的处理项目六 做好送餐工作项目七 做好厨房管理工作项目八 做好餐饮的销售管理项目九 做好餐厅的管理工作项目十 做好餐饮的服务质量管理项目十一 餐饮部服务创新附录 餐饮服务用语表参考文献 |
| 编辑推荐 | |
| 由李宁和张永华主编的《餐饮服务与管理:理论篇》编写的目的是为了学生走上岗位后能迅运进入工作状态,能够为客人提供优质服务。所以教材突出“角色”模式,让学生在学习的同时把自己当成餐饮企业的工作人员,让学生学习后,解决“自己需要干什么”和“怎么干”两个问题。 |
| 文摘 | |
| 序言 | |
说实话,我原本是对这种“理论篇”的书籍持保留态度的,总觉得管理学的东西,不落地就是空谈。但这本书的叙事逻辑和语言风格,完全颠覆了我的固有印象。它不像传统的管理学著作那样充斥着晦涩难懂的术语,反而用了一种非常贴近一线工作者的口吻来解读复杂的管理学原理。我特别喜欢它对“顾客体验的感知价值”这一块的深入剖析。作者没有停留在简单的“好评就是好服务”这种层面,而是拆解了服务接触点上顾客的心理预期管理。书中有一段关于“沉默成本”在顾客忠诚度建立中的作用的论述,让我对回头客的价值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原来很多时候顾客回来不是因为服务有多惊艳,而是因为不舍得放弃之前积累的“情感投资”。这种洞察力是非常敏锐的。虽然全书的篇幅不小,但我读起来一点都不觉得枯燥,反而常常会因为一个观点而停下来反复琢磨,甚至会拿来和我的合伙人讨论。它不仅仅是一本教你“怎么做”的书,更是一本教你“为什么这么做”的书,这种底层逻辑的梳理,对于提升管理者思维的深度至关重要。
评分作为一名在餐饮行业摸爬滚打了二十多年的老兵,我对市面上大部分的管理书籍都持有一种“看穿了”的态度。然而,这本书却给我带来了久违的“醍醐灌顶”之感。它的独特之处在于,它没有陷入任何单一的流派,而是将西方严谨的运营管理理论与东方注重人情味的服务理念进行了巧妙的融合。最让我眼前一亮的是关于“后勤支持系统对前厅效率的影响”这一部分。我们常常只关注前厅人员的表现,却忽略了后厨准备、采购配送这些“幕后英雄”的效率瓶颈。书中用流程图清晰地展示了供应链上的任何一个延迟如何层层累积,最终表现为前台的“上菜慢”或“备餐不充分”。这种系统性的思维方式,让我重新审视了我们餐厅的整个运营链条。我开始着手优化我们的内部信息流转机制,参考书中建议建立的跨部门沟通桥梁,显著减少了因信息不对称导致的内部摩擦。这本书的语言风格是沉稳而有力量的,它不煽动情绪,只陈述事实和逻辑,但正是这种冷静的分析,才更具说服力。
评分我是在筹备一家高端私房菜馆时接触到这本《餐饮服务与管理:理论篇》的,老实讲,市场上同类书籍很多,但大多集中在基础的成本控制或菜品研发上,真正能触及到“管理哲学”层面的凤毛麟角。这本书最吸引我的地方在于它对“非标品服务”的量化研究。餐饮业的特殊性在于,服务是极易波动的,而这本书却试图用一套科学的框架去约束这种波动。我尤其欣赏它对组织文化建设的阐述,提出了“从执行文化到创造文化”的转型路径。这对于我们这种需要高定制化服务的场所来说,意味着员工不能只是被动地执行SOP(标准作业程序),而必须具备主动发现并解决问题的能力。书中关于冲突解决机制的章节,提供了多种情境下的应对模型,我试着在内部培训中引入了其中的“共情倾听法”,发现员工在处理顾客投诉时,不仅效率提高了,顾客的负面情绪也能更快地被安抚。这本书的理论基础非常扎实,参考文献也相当权威,看得出作者在学术研究和行业实践之间做了大量的功课。
评分读完这本《餐饮服务与管理:理论篇》,我最大的感受是,它提供了一种“反直觉”的管理视角。很多时候,我们被经验主义带着走,觉得某个做法是理所当然的,但这本书却总能提出更优化、更具前瞻性的替代方案。比如,在人才保留策略方面,它不只是简单地强调高薪或福利,而是深入探讨了“职业意义感”在餐饮从业人员激励中的核心作用。作者认为,让员工理解自己的工作如何影响到顾客的幸福感,比单纯的物质奖励更能激发长期留任的动力。这一点,我深表赞同,因为这正是我们目前最缺乏的。此外,书中对风险管理和危机预案的讨论,也远超出了食品安全层面,它涵盖了声誉风险、法律风险等多个维度,并提供了一整套应对矩阵。虽然这本书是理论篇,但它的指导性极强,它教会我的不是固定的招式,而是如何根据不同的“赛道”和“对手”(即市场环境和竞争对手)来创造出最适合自己的管理“心法”。它的理论深度足以支撑起一个餐饮连锁企业的长期发展战略。
评分这本《餐饮服务与管理:理论篇》真是让我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尤其是关于服务流程标准化的那几个章节,简直是实操宝典。我之前一直觉得餐饮管理无非就是抓好出品和卫生,但这本书深入剖析了从前厅接待到后厨协作的每一个细节,让我意识到服务质量的提升绝非偶然,而是系统化管理的必然结果。比如,它详细阐述了如何通过情绪劳动管理来提升员工的服务一致性,这一点对于我们这种人员流动性较大的餐饮企业来说,简直是雪中送炭。书里提到的“服务蓝图”工具,我回家后立刻尝试用在了我们店的迎宾流程上,效果立竿见影,顾客的等待焦虑感明显降低了。而且,作者在理论结合实践这一点上做得非常到位,每讲一个概念,都会引用实际案例进行佐证,读起来完全没有那种干巴巴的教科书感觉,更像是资深前辈在手把手传授经验。唯一让我略感遗憾的是,理论篇的深度有些地方稍微有点浅尝辄止,比如在谈到数字化转型对供应链的影响时,如果能加入更多关于SaaS工具应用的前沿探讨,那就更完美了。不过瑕不掩瑜,对于想要系统建立管理框架的初学者来说,这本书的奠基作用是无可替代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