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礼仪规范教程
:18.00元
售价:13.1元,便宜4.9元,折扣72
作者:梁新,韦振墨,吕麟
出版社:航空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09-01
ISBN:9787802433601
字数:
页码:143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182kg
《礼仪规范教程》主要讲述职业院校学生社交礼仪规范。《礼仪规范教程》共分七章,分别介绍了礼仪的基础知识、个人礼仪、日常交往礼仪、公务礼仪、商务礼仪、校园礼仪、家庭礼仪、应聘礼仪、餐饮礼仪、涉外礼仪和宗教礼仪等内容。《礼仪规范教程》视角新颖、内容翔实,并力求与国际惯例接轨,是集理论性、实践性和可操作性为一体的教材。
本教材可作为职业院校礼仪规范教材,也可以作为各级机关、企事业单位的礼仪培训教材,还可以作为广大读者提高礼仪素质的参考用书。
二、礼仪的发展
礼仪在传承和沿袭的过程中不断地发展变革,不同的历史阶段都有其显著的特征。我国礼仪的发展大体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礼仪的萌芽和初起阶段
原始社会时期是礼仪的萌芽阶段。早在旧石器时代已出现了早期礼仪的萌芽。例如,生活在几万年前的山顶洞人已缝衣御寒,用穿孔的兽骨和贝壳作为饰品挂在脖子上满足审美的要求;实行埋葬死者,撒赤铁矿粉的宗教仪式。
进入新石器时代,人类能够制作精细的石器,并开始从事农耕和畜牧,在其后数千年里原始礼仪渐具雏形。根据考古发现,在仰韶文化时期人们已经注意尊卑有序、男女有别。例如,明确规定长辈坐上席,晚辈坐下席;男子坐左边,女子坐右边等。
2.礼仪的形成阶段
夏、商、西周时期是我国礼仪的形成阶段。根据史料记载和考古发现,夏代的礼制已经具有相当的规模;商代的礼仪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方面;周代的礼仪已经达到了系统完备阶段。西周时期周公旦所著的《周礼》是我国部有关礼仪的著作。《周礼》确定了古代礼仪制度的基本结构,将“礼”分为五类: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嘉礼,这是对我国古代礼仪的总结和汇编。这些礼仪内容对后世人们的行为规范、人际交往及社会公德的形成,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3.礼仪的变革和强化阶段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转型时期。这一时期,学术界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以孔子、孟子、荀子为代表的诸子百家发展和革新了礼仪理论,对礼仪的起源、本质和功能进行了系统阐述,次在理论上全面而深刻地论述了社会等级秩序划分及其意义。
……
目录
章 礼仪引论 1
案例导入 1
节 礼仪的起源和发展 2
一、礼仪的起源 2
二、礼仪的发展 3
第二节 礼仪的作用和原则 5
一、礼仪的作用 5
二、礼仪的原则 5
第三节 礼仪与修养 7
一、修养的含义 7
二、礼仪与修养的关系 7
第四节 礼仪与道德 9
一、道德简述 9
二、礼仪与道德的关系 13
课堂讨论——尊重他人 14
一、故事一 14
二、故事二 14
思考与练习 15
第二章 个人礼仪 16
案例导入 16
节 仪容 17
一、头发的修饰 18
二、面部的修饰 19
第二节 仪表 21
一、服装 21
二、饰物 25
第三节 仪态 28
一、站姿 28
二、坐姿 29
三、走姿 31
第四节 言谈、表情与手势 32
一、交谈 32
二、表情 33
三、手势 35
第五节 递物、接物与进出房间的礼仪 37
一、递物、接物的礼仪 37
二、进出房间的礼仪 38
课堂讨论 38
思考与练习 39
第三章 日常交往礼仪 40
案例导入 40
节 称呼礼仪 41
一、称谓的种类和用法 41
二、称呼时要注意的问题 43
第二节 介绍礼仪 43
一、自我介绍 43
二、他人介绍 44
第三节 见面约会礼仪 45
一、见面礼仪 45
二、约会礼仪 47
第四节 拜访和接待礼仪 48
一、拜访礼仪 48
二、接待礼仪 50
第五节 电话礼仪 52
一、办公室电话礼仪 52
二、其他电话礼仪 53
第六节 公共场所礼仪 53
一、交通礼仪 54
二、观赏礼仪 54
课堂讨论 56
思考与练习 56
第四章 公务与商务礼仪 57
案例导入 57
节 办公室礼仪 58
一、办公室环境礼仪 58
二、员工个人礼仪 58
三、办公室人际关系礼仪 60
四、办公室接待礼仪 63
第二节 公务拜访与接待礼仪 63
一、公务拜访礼仪 63
二、公务接待礼仪 64
第三节 商务拜访与接待礼仪 66
一、商务拜访礼仪 66
二、商务接待礼仪 67
第四节 商务谈判礼仪 70
一、谈判地点 70
二、谈判座次 72
三、谈判者的礼仪 73
四、签字仪式 74
课堂讨论——接待冷淡,断送生意 76
思考与练习 76
第五章 不同场合下的礼仪 77
案例导入 77
节 校园礼仪 78
一、校园不同场所礼仪 78
二、校园人际交往礼仪 87
三、共青团礼仪 89
第二节 家庭礼仪 91
一、家庭礼仪的概念与作用 91
二、家庭成员间礼仪 91
三、接待与做客礼仪 92
四、邻里交往礼仪 95
五、家庭聚会礼仪 96
第三节 应聘礼仪 98
一、应聘前的准备 98
二、面试礼仪 99
课堂讨论 101
思考与练习 101
第六章 餐饮礼仪 102
案例导入 102
节 宴请礼仪 103
一、宴请的含义 103
二、宴请的形式 103
三、宴请的组织工作 105
四、赴宴者礼仪 110
第二节 中餐礼仪 112
一、中餐基本礼仪 112
二、中餐其他礼仪 114
第三节 西餐礼仪 115
一、西餐基本礼仪 115
二、西餐其他礼仪 118
课堂讨论——用餐礼仪 119
思考与练习 119
第七章 涉外与宗教礼仪 120
案例导入 120
节 涉外礼仪 121
一、涉外礼仪的概念与原则 121
二、涉外接待礼仪 124
三、涉外礼仪禁忌 136
第二节 宗教礼仪 137
一、宗教礼仪的概念 137
二、世界三大宗教与道教礼仪 138
课堂讨论——见面礼仪 143
一、故事一 143
二、故事二 143
思考与练习 143
这本书的题目《礼仪规范教程》非常直观,我买来是希望系统地学习一下现代社会的通用礼仪。我总觉得,虽然我们生活在一个开放的时代,但一些基本的礼貌和规矩还是非常有必要的。比如说,在公共场合如何保持安静,如何在电梯里礼貌地让出通道,如何在接受服务时表达感谢,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却能反映出一个人最真实的品格。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涵盖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从家庭内部的相处之道,到职场上的沟通技巧,再到与陌生人交往时的注意事项。尤其是一些容易被忽视的细节,比如如何正确地称呼他人,如何得体地表达歉意,如何拒绝他人的不合理要求,这些都是我希望在书中找到答案的地方。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帮助我提升自己的“情商”,在人际交往中更加游刃有余,成为一个受人欢迎和尊重的人。
评分拿到《礼仪规范教程》这本书,我首先是被它的厚度所吸引,这似乎预示着内容将非常详实。我一直对历史上的礼仪文化很感兴趣,总觉得那些繁复的规矩背后,蕴含着深刻的社会哲学和人文关怀。在现代社会,很多礼仪被简化了,甚至被认为是过时的,但我个人并不这么认为。我觉得礼仪不是束缚,而是对他人尊重的表达,是对自我价值的肯定。有时候,一个小小的细节,比如用餐时的姿态,或者交谈时的眼神交流,就能反映出一个人内心的修养。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不仅仅是罗列规则,更能深入剖析这些规则产生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渊源,让我理解“为什么”要这样做,而不仅仅是“怎么”做。如果能包含一些历史故事或者人物的轶事,来佐证和说明礼仪的重要性,那就更好了。我对书中关于商务礼仪和社交礼仪的部分尤为期待,因为这些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接触到的场景。我希望通过阅读这本书,能够提升我在这些场合的应对能力,让自己显得更加从容和自信。
评分我购买这本书,更多的是一种自我提升的愿望。我觉得,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一个人真正有价值的,不仅仅是他的知识储备,更是他的行为方式和处世态度。礼仪,在我看来,就是这种处世态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体现了一个人的教养,也影响着他人的观感。我一直认为,一个懂礼仪的人,更容易获得他人的信任和尊重,也更容易在事业和生活中取得成功。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帮助我梳理和完善我在各种场合下的行为规范,比如如何得体地参加面试,如何在团队合作中展现自己的风采,如何在与不同年龄、不同背景的人打交道时,都能够恰到好处地把握分寸。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经典的案例分析,让我能够通过学习他人的经验,避免自己犯下不必要的错误。同时,我也希望这本书能够传递一些积极向上的价值观,让我明白,真正的礼仪,是发自内心的对他人的关怀和尊重。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虽然朴实,但透露着一股沉静而庄重的气息,让人一看便知其内容是关于“礼仪规范”的。我一直觉得,在现代社会,虽然科技飞速发展,人与人的交往方式也在不断变化,但基本的礼仪规范却是维系社会和谐、促进人际关系融洽的基石。很多人可能觉得礼仪是老一套,但试想一下,在商务洽谈中,一个得体的握手、一句恰当的问候,就能给对方留下专业、可靠的印象;在家庭聚会中,尊重长辈、体谅晚辈,才能营造温馨和睦的氛围;甚至在日常的公共场合,简单的排队、轻声细语,都能体现一个人的素养。这本书的出现,恰好填补了我在这方面知识的空白,让我能够系统地学习和掌握各种场合下的行为准则。我特别期待它能在细节处进行深入讲解,比如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礼仪差异,以及在网络时代,虚拟社交中的礼仪问题,这都是我非常关注的方面。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实用性的指导,让我能够将所学的礼仪知识融会贯通,并在生活中灵活运用,成为一个懂礼、懂分寸、受人尊重的人。
评分读这本书,我主要是想解决一些日常交往中的困惑。有时候,我确实会因为不太懂某些场合的礼仪而感到尴尬,比如参加一些正式的宴会,或者与不太熟悉的长辈打交道。我总担心自己会说错话、做错事,从而影响他人的感受,甚至损害自己的形象。这本书的出现,恰好能为我提供一个清晰的指导框架。我特别关注书中是否有关于着装、言谈举止、餐桌礼仪等方面的具体指导。我希望它能提供一些具体的可操作的建议,而不是一些空泛的理论。例如,在送礼方面,有哪些禁忌?在商务拜访时,应该注意哪些细节?在接受他人帮助时,如何表达感谢才显得真诚而不失分寸?我期待这本书能够像一位经验丰富的朋友,在我迷茫的时候,给予我清晰的指引,让我能够更加自信地参与到各种社交活动中,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