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圍棋實戰技法必讀/圍棋實戰技法叢書
定價:28.00元
售價:20.4元,便宜7.6元,摺扣72
作者:傅寶勝
齣版社:安徽科學技術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7-06-01
ISBN:9787533772642
字數:
頁碼:215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棋盤、棋子代錶天圓地方,黑白兩色象徵晝夜陰陽,三百六十一又是近一年的天數。圍棋所蘊涵的無窮奧妙目前所知不過一二,深入發掘圍棋的寶藏是現代科技的重要使命。紋枰對弈乃人生的一大享受,每落一子都是無聲的語言,每一局棋譜又像是一幅耐人尋味的藝術品。
為瞭便於初、中級圍棋愛好者對圍棋實戰技法的係統學習和理解,使棋迷們在對弈時能走齣至善至美的一手棋,能做到樹立胸中一盤棋,《圍棋實戰技法必讀/圍棋實戰技法叢書》按照由易到難的順序,從圍棋的布局原理和類型、實戰中的棄子與治孤、中盤戰中的攻擊與防守、官子的大小與手筋等方麵做瞭詳細的論述與解讀。力求層次清晰、通俗易懂。實用性和創新性是該書追求的目標。書中所選棋例都來自近期國際、國內圍棋大賽和國手的實戰對局,具有很強的代錶性。
內容提要
小小棋盤,上應天文,下象地理,深不可測,變化無窮。
《圍棋實戰技法必讀/圍棋實戰技法叢書》細緻講解棄子與治孤、打入、騰挪、轉換、打劫、攻擊、防守等技法的基本原理、應用技巧以及注意事項,搶占先機,牢固掌控戰場的主動權!
目錄
章 布局要領和布局類型
節 布局要領
一、金角、銀邊、草肚皮
二、高低配閤
三、急所比大場更重要
四、勿近厚勢
五、獲得理想形
第二節 星小目開局
一、星小目對二連星
二、星小目對星小目
三、星無憂角對星小目
四、錯小目對星小目
第三節 迷你中國流
一、“小諸”巧對中國流
二、國內大賽徵戰忙
三、專業業餘均豪強
第四節 對角型布局
一、國內大賽爭鋒奪冠
二、黑白李世石
三、韓日高手奪杯忙
第五節 特殊型布局
一、不占空角的布局
二、模仿棋
三、古力的三連星布局
四、讓子棋
第二章 實戰中的棄子與治孤初步
節 實戰中的棄子
一、問題圖1(黑先)
二、問題圖2(黑先)
三、問題圖3(白先)
四、問題圖4(黑先)
五、問題圖5(黑先)
六、問題圖6(黑先)
七、問題圖7(黑先)
第二節 治孤初步
一、孤棋方麵的一些常識
二、治孤舉例
第三章 變幻莫測的中盤戰
節 攻擊
一、常見棋形的攻擊方法
二、利用厚味的攻擊
三、纏繞攻擊
四、屠龍
五、攻守逆轉
第二節 打入
一、就地做活
二、進角做劫
三、攻擊性打入
四、項莊舞劍
第三節 騰挪
一、常見的騰挪棋形
二、實戰中的精彩騰挪
第四節 侵消
一、尖衝
二、小飛
三、輕吊
第五節 轉換
一、必然的轉換
二、得失相當的轉換
三、無奈的轉換
四、勝利的轉換
五、棄子轉換
六、百目大轉換
七、轉換來去一局棋
第六節 打劫
一、藉劫轉換
二、萬劫不應
三、天下大劫
四、二手劫
五、循環劫
第七節 形形勝負手
一、厚勢大模樣
二、力求一戰
三、逃孤一賭
四、“碰”破邊角之地
第四章 搶收官子
節 官子的分類
一、雙方先手官子
二、單方先手官子
三、雙方後手官子
第二節 官子的大小
一、官子的計算
二、必搶的雙先大官子
三、可能被逆收的單方先手官子
四、由大到小收好雙方後手官子
第三節 官子手筋
一、問題圖1
二、問題圖2
三、問題圖3
四、問題圖4
五、問題圖5
六、問題圖6
七、問題圖7
八、問題圖8
九、問題圖9
十、問題圖10
十一、問題圖11
十二、問題圖12
十三、問題圖13
十四、問題圖14
十五、問題圖15
十六、問題圖16
十七、問題圖17
十八、問題圖18
十九、問題圖19
二十、問題圖20
二十一、問題圖21
二十二、問題圖22
二十三、問題圖23
二十四、問題圖24
二十五、問題圖25
二十六、問題圖26
二十七、問題圖27
二十八、問題圖28
第四節 官子爭奪戰
一、影子棋局
二、鬼手怪劫
附錄:古今名局鑒賞
例1 唐代國手王積薪一子解雙徵
例2 宋代國手劉仲甫一子解雙危
例3 明代國手過百齡著法緊俏
例4 清代國手黃龍士稱雄棋壇
例5 古力零封李世石之一
例6 古力零封李世石之二
例7 第十三屆“三星杯”八強賽對局選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章 布局要領和布局類型
節 布局要領
一、金角、銀邊、草肚皮
二、高低配閤
三、急所比大場更重要
四、勿近厚勢
五、獲得理想形
第二節 星小目開局
一、星小目對二連星
二、星小目對星小目
三、星無憂角對星小目
四、錯小目對星小目
第三節 迷你中國流
一、“小諸”巧對中國流
二、國內大賽徵戰忙
三、專業業餘均豪強
第四節 對角型布局
一、國內大賽爭鋒奪冠
二、黑白李世石
三、韓日高手奪杯忙
第五節 特殊型布局
一、不占空角的布局
二、模仿棋
三、古力的三連星布局
四、讓子棋
第二章 實戰中的棄子與治孤初步
節 實戰中的棄子
一、問題圖1(黑先)
二、問題圖2(黑先)
三、問題圖3(白先)
四、問題圖4(黑先)
五、問題圖5(黑先)
六、問題圖6(黑先)
七、問題圖7(黑先)
第二節 治孤初步
一、孤棋方麵的一些常識
二、治孤舉例
第三章 變幻莫測的中盤戰
節 攻擊
一、常見棋形的攻擊方法
二、利用厚味的攻擊
三、纏繞攻擊
四、屠龍
五、攻守逆轉
第二節 打入
一、就地做活
二、進角做劫
三、攻擊性打入
四、項莊舞劍
第三節 騰挪
一、常見的騰挪棋形
二、實戰中的精彩騰挪
第四節 侵消
一、尖衝
二、小飛
三、輕吊
第五節 轉換
一、必然的轉換
二、得失相當的轉換
三、無奈的轉換
四、勝利的轉換
五、棄子轉換
六、百目大轉換
七、轉換來去一局棋
第六節 打劫
一、藉劫轉換
二、萬劫不應
三、天下大劫
四、二手劫
五、循環劫
第七節 形形勝負手
一、厚勢大模樣
二、力求一戰
三、逃孤一賭
四、“碰”破邊角之地
第四章 搶收官子
節 官子的分類
一、雙方先手官子
二、單方先手官子
三、雙方後手官子
第二節 官子的大小
一、官子的計算
二、必搶的雙先大官子
三、可能被逆收的單方先手官子
四、由大到小收好雙方後手官子
第三節 官子手筋
一、問題圖1
二、問題圖2
三、問題圖3
四、問題圖4
五、問題圖5
六、問題圖6
七、問題圖7
八、問題圖8
九、問題圖9
十、問題圖10
十一、問題圖11
十二、問題圖12
十三、問題圖13
十四、問題圖14
十五、問題圖15
十六、問題圖16
十七、問題圖17
十八、問題圖18
十九、問題圖19
二十、問題圖20
二十一、問題圖21
二十二、問題圖22
二十三、問題圖23
二十四、問題圖24
二十五、問題圖25
二十六、問題圖26
二十七、問題圖27
二十八、問題圖28
第四節 官子爭奪戰
一、影子棋局
二、鬼手怪劫
附錄:古今名局鑒賞
例1 唐代國手王積薪一子解雙徵
例2 宋代國手劉仲甫一子解雙危
例3 明代國手過百齡著法緊俏
例4 清代國手黃龍士稱雄棋壇
例5 古力零封李世石之一
例6 古力零封李世石之二
例7 第十三屆“三星杯”八強賽對局選
這本號稱“實戰技法必讀”的書,我拿到手就有一種沉甸甸的期待感。畢竟在棋盤上摸爬滾打多年,總覺得理論體係和實戰應用之間總有一道無形的鴻溝。我翻開第一章,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對布局階段的一些經典定式的深入剖析,它沒有停留在簡單的招法羅列上,而是著重於講解每一步背後的“意圖”——為什麼選擇這個點,它對中盤的潛力布局有什麼影響。作者的文字功力著實不俗,他能將那些原本抽象的棋理,用非常貼近棋手思考模式的語言闡述齣來。比如在處理“小目掛”時,書中詳細對比瞭兩種應對方式的優劣,不僅給齣瞭勝率數據(雖然我覺得數據僅供參考),更重要的是解釋瞭在不同局勢下,哪種選擇能更好地匹配己方棋形的厚薄需求。我尤其欣賞它對“先手與後手”概念的重新界定,不再是僵硬的教條,而是結閤具體的棋形變化動態分析。讀完這部分,我感覺自己對開局的全局觀有瞭顯著的提升,不再滿足於“走個常用招法”,而是開始思考“我要把棋形導嚮何方”。這本書的價值就在於,它幫你建立起一個內在的邏輯框架,讓你在麵對新變化時,也能找到應對的思路,而不是僅僅依賴記憶。
評分整本書的編排邏輯,給我一種強烈的“從宏觀到微觀”的遞進感。它不像有些教材那樣,把所有招法堆砌在一起,讓人眼花繚亂。這本書的結構是層層遞進的,先是構建全局觀,然後深入到中盤的局部戰鬥,最後落腳到官子的精確計算,形成瞭一個完整的實戰閉環。而且,書中對“棋形”的解讀非常到位,它似乎能穿透招法錶象,直達棋形“好壞”的本質。例如,在分析一些看似被“斷”的局麵時,作者會著重強調“連接的彈性”和“活棋的潛力”,而不是簡單地給齣“補強”的結論。這種對棋形本質的洞察力,極大地幫助我提升瞭對局麵的“判斷力”。我感覺這本書更像是一位高水平棋手在你耳邊進行“私教”,他不僅僅告訴你“該走哪一步”,更重要的是告訴你“為什麼這麼走是最好的”,並且這種解釋是基於對局勢的深刻理解,而不是生硬的計算結果。
評分對於業餘棋手來說,官子階段往往是決定勝負的關鍵,也是最容易被忽視的“技術細節”集中地。這本書在收官部分的講解,可以說是我所見過的最細緻入微的。它沒有采用簡單的“數子法”來評估官子價值,而是將官子細分為“先手大官子”、“後手急所”、“兩麵價值官子”等多個維度,並為每一種情況提供瞭量化的處理方法。我記得書裏專門用瞭一個篇幅來討論如何應對對手的“急收”策略,教導我們如何通過精確的計算,將看似微小的價值差擴大到足以影響勝負的程度。這種對細節的極緻追求,讓人不得不佩服作者的嚴謹。更令人稱道的是,書中展示瞭一些看似簡單的收官,但通過巧妙的順序調整,最終能多算齣兩三目棋的“魔術”般的收官技巧。每一次讀到這裏,都有一種醍醐灌頂的感覺,原來我以前的收官都是“瞎走的”,這本書真正地將收官變成瞭一門精確的“工程學”。
評分深入閱讀中盤的戰鬥章節,我體驗到瞭一種酣暢淋灕的“對弈感”。作者似乎非常擅長捕捉棋局中那些稍縱即逝的“勝機點”。書中引入瞭大量的復雜戰鬥局麵,這些都不是教科書上那種黑白分明、招法清晰的例子,而是充斥著“味道”和“氣息”的實戰片段。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關於“打入”和“侵消”時機的把握。以前我總是在覺得對手的根據地太大瞭,就急於去侵犯,結果往往是深入虎穴,自身難保。這本書提供瞭一個非常實用的評估體係,它教導我們如何通過計算“眼位潛力”和“連接性”來判斷侵入的時機是否成熟。其中有一段關於“棄子爭先”的論述,視角非常獨特,它強調的不是棄子的“價值”,而是棄子後所能獲得的“主動權”的戰略價值。當我嘗試將書中的一些精妙的棄子戰術應用到我的對局中時,幾次都取得瞭齣乎意料的效果,對手似乎完全沒有預料到我如此果斷地放棄一部分利益來換取全局的主動。這不僅僅是招法,更是一種心性的修煉,讓人在麵對巨大誘惑時,能夠保持清醒的戰略定力。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和排版也值得稱贊,紙張質量不錯,棋譜的清晰度非常高,這對閱讀實戰棋譜至關重要。但超越硬件條件的,是作者在文字中流露齣的那種對圍棋藝術的尊重和熱愛。它沒有過度使用復雜的術語來故作高深,相反,很多深刻的道理都是用非常樸實甚至帶有哲理性的語言錶達齣來的。這種閱讀體驗非常舒適,讓人願意沉下心來反復推敲。特彆是在探討“厚薄”這個核心概念時,作者沒有給齣固定的公式,而是引導讀者去感受“勢”在棋盤上不同區域的轉化效率,這對於那些總是陷入計算泥潭的棋手來說,無疑是一劑良藥。總而言之,這是一部真正能夠指導棋手在實戰中“思考”和“決斷”的工具書,而不是一本可以用來炫耀自己知道多少定式的“字典”。它確實配得上“實戰技法必讀”這個稱號,它教會我的,是如何成為一個更理智、更全麵的棋手。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