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新型电子元器件 9787512318373

常用新型电子元器件 9787512318373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电力出版社 著
图书标签:
  • 电子元器件
  • 新型电子元器件
  • 常用电子元器件
  • 电子技术
  • 电路
  • 元器件应用
  • 电子工程
  • 实物图解
  • 教学
  • 参考书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琅琅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中国电力出版社
ISBN:9787512318373
商品编码:29634170727
包装:简装
出版时间:2012-01-01

具体描述

   图书基本信息
图书名称 常用新型电子元器件 作者 电力出版社
定价 26.00元 出版社 中国电力出版社
ISBN 9787512318373 出版日期 2012-01-01
字数 页码
版次 1 装帧 简装
开本 12k 商品重量 0.359Kg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介绍了各种常用新型电子元器件及其应用。具体内容为:分立电子元器件、集成运算放大器、电源、数字集成电路、D/A和A/D转换器、显示器件、集成传感元件、微处理器、可编程逻辑器件和KC系列晶闸管集成触发器及其组件等。

  本书可供城乡企、事业单位的电工和电气技术人员在生产实际中查找需要的相关资料,是他们的一本工具书。


   作者简介

   目录

   编辑推荐

   文摘

   序言

《电子元件的奇妙世界:从经典到前沿的探索》 在信息技术浪潮汹涌澎湃的今天,电子元件作为现代文明的基石,其发展速度和创新能力令人瞩目。它们构成了我们生活、工作和娱乐的方方面面,从智能手机的轻巧便捷,到医疗设备的精准高效,再到航空航天的宏伟壮丽,无不闪耀着电子元件智慧的光芒。本书并非罗列枯燥的技术参数,而是试图带领读者踏上一段精彩纷呈的探索之旅,深入了解那些构筑了我们数字世界的“细胞”。 我们将从电子元件最基础、最经典的成员谈起。电阻,这个看似平凡的组件,却是控制电流大小的关键。我们不仅会探讨其基本原理和常见类型,例如碳膜电阻、金属膜电阻、水泥电阻等,还会深入了解它们在电路设计中的具体应用,以及如何根据不同的需求选择合适的电阻。电阻的变化,如何驱动着信号的微调;电阻的组合,又如何实现复杂的逻辑判断。 电容,作为储存电荷的“小仓库”,其作用同样不可小觑。从简单的滤波、耦合,到复杂的时序控制、能量存储,电容在电路中扮演着多重角色。本书将详细介绍不同种类的电容,如陶瓷电容、电解电容、钽电容、薄膜电容等,并解析它们在实际电路中的工作原理和性能特点。我们将看到,正是这些微小的电容,为电路提供了稳定的能量和灵活的响应。 电感,这个能够储存磁场能量的元件,在交流电路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扼流、滤波、耦合、振荡……电感的应用场景丰富多样。我们将解析电感的感抗原理,介绍空心电感、铁芯电感、功率电感等常见类型,并重点讲解它们在电源管理、射频电路中的关键作用。电感与电容的巧妙配合,更是构成了振荡电路的灵魂,驱动着无线通信和信号生成。 二极管,作为电子世界中第一个具有“开关”功能的元件,其出现是电子技术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从简单的整流二极管,到具有特殊功能的稳压二极管、发光二极管(LED)、肖特基二极管,再到用于高速开关和逻辑运算的晶体二极管,我们将一一解读它们的独特之处。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如何实现能量的单向流动,又如何构筑了数字信号的基础。 晶体管,特别是半导体三极管(BJT)和场效应管(FET),是现代电子技术的核心。它们是实现信号放大和开关功能的关键,也是构建集成电路的基本单元。本书将深入浅出地讲解BJT的PNP和NPN结构,以及FET的MOSFET和JFET原理。我们将探讨它们在放大电路、开关电路、逻辑门电路中的应用,理解它们如何将微弱的信号放大,如何执行复杂的逻辑运算,从而驱动着我们所见的数字世界。 除了这些基础元器件,本书还将目光投向了更加前沿的领域。例如,让我们一起走进微机电系统(MEMS)的世界,了解那些微小的传感器和执行器,它们如何感知物理世界,如何与电子系统互动,例如智能手机中的加速度计、陀螺仪,汽车中的压力传感器,医疗设备中的微流控芯片。 我们还将探讨光电器件的魅力。发光二极管(LED)作为高效节能的光源,已经深刻地改变了照明和显示行业。光敏二极管、光电晶体管等,则扮演着“电子的眼睛”,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广泛应用于自动控制、信息传输等领域。 集成电路(IC)是电子元件高度集成的产物,是现代电子设备的核心。本书将揭示集成电路的内部构造,介绍模拟集成电路和数字集成电路的设计理念,并以微处理器、存储器、运算放大器等为例,展示集成电路如何将海量的元件浓缩于一块芯片之上,实现强大的功能。 此外,我们还将关注一些新兴的电子元件技术。例如,超材料(Metamaterials)以其独特的电磁响应特性,正在为天线、隐形技术等领域带来革命性的变革。量子点(Quantum Dots)以其优异的光电性能,在显示技术、生物成像等领域展现出巨大的潜力。 本书的目标不仅仅是介绍这些电子元件的名称和功能,更重要的是,它试图揭示这些看似微小、复杂的组件背后所蕴含的科学原理和工程智慧。我们将通过生动的图示、贴近实际的案例,帮助读者理解它们是如何工作的,以及它们是如何被巧妙地组合在一起,最终服务于我们的生活。 阅读本书,您将能够: 建立扎实的电子元件基础知识: 了解各种基本电子元件的原理、特性和应用。 理解现代电子设备的构成: 知道那些驱动您日常使用的设备的核心部件是什么。 培养解决电子问题的能力: 能够初步分析电路中的元件作用,为进一步的学习打下基础。 激发对科学技术的兴趣: 感受电子元件的无穷魅力,认识到科技进步的力量。 无论您是电子技术初学者,渴望了解电子世界的基本构建模块;还是有一定基础,希望拓展知识广度,了解前沿技术;亦或是对科技发展充满好奇,想一探究竟的爱好者,本书都将是您理想的读物。让我们一起,打开电子元件的奇妙世界,感受科技进步带来的无限可能!

用户评价

评分

评价三: 我是一名电子专业的在校生,平时课本上的内容虽然扎实,但在接触一些最新的项目和竞赛时,总会觉得知识点有些脱节。特别是涉及到一些市场上新出现的、但教材里尚未覆盖到的元器件时,那种无力感尤为明显。《常用新型电子元器件》这本书的出现,恰好弥补了这一块的空白。它更像是一本“工具书”和“参考手册”,将许多复杂的概念和技术“提炼”出来,以一种更加直观和易于理解的方式呈现。我喜欢书中对每个元器件的“规格参数解读”部分,这让我知道在实际选型时,应该关注哪些关键参数,避免踩坑。例如,在选择ADC(模数转换器)时,书中详细解释了分辨率、采样率、非线性误差等概念,并提供了如何根据应用需求进行匹配的建议。这比我之前仅凭 datasheet 盲目猜测要高效得多。而且,这本书的案例分析也很有启发性,它展示了如何将这些新型元器件组合起来,解决实际的工程问题,这对于培养我的工程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非常有帮助。我感觉这本书已经成为我进行课外项目和毕业设计时的“秘密武器”。

评分

评价一: 这本书简直就是我电子学习路上的“指路明灯”!作为一个对电子技术充满好奇但又缺乏系统性知识的爱好者,我常常在各种元器件的海洋里感到迷茫。每次遇到一个新名词,比如“低功耗蓝牙模块”或是“MEMS传感器”,都得花大量时间去查阅资料,而且往往查到的信息零散且晦涩难懂。而《常用新型电子元器件》这本书,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教授,用清晰易懂的语言,系统地梳理了当下最常用、最具代表性的新型电子元器件。它不仅介绍了这些元器件的基本原理、结构和工作特性,还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它们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势和局限性。我特别喜欢书中对每个元器件的“应用场景”的描述,这让我能够立刻联想到它们能解决哪些实际问题,大大激发了我的学习兴趣和动手实践的欲望。比如,我一直对智能家居很感兴趣,书中关于各种传感器(如温湿度传感器、光敏传感器)以及无线通信模块(如Wi-Fi、Zigbee)的详细介绍,让我对如何构建一个简单的智能家居系统有了更清晰的思路。而且,这本书的排版也很舒服,图文并茂,很多原理图和实物图都非常清晰,不像有些技术书籍那样枯燥乏味。

评分

评价五: 对于我这样一名在电子产品研发一线摸爬滚打多年的工程师来说,技术更新迭代的速度是令人头疼的。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有新的元器件出现,声称能带来更高的性能、更低的功耗或者更低的成本。如果没有一本能够及时跟进技术发展、系统性介绍这些新玩意儿的书籍,很容易就会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常用新型电子元器件》这本书,正好解决了我的燃眉之急。它以一种非常务实的方式,深入剖析了当前市场上主流和新兴的电子元器件。我特别赞赏书中对“电源管理IC”的讲解,对LDO、DC-DC转换器的工作原理、效率优化以及在实际电路设计中的应用提供了非常详尽的指导。这对于我优化产品功耗、提升电源稳定性至关重要。另外,书中关于“通信接口芯片”的介绍,如USB Type-C、PCIe的最新版本,以及高速串行接口技术,也为我提供了宝贵的设计参考。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不仅仅是罗列元器件,更是在传授一种“理解”和“应用”的方法论,这对于我们工程师来说,是最为宝贵的财富。

评分

评价四: 说实话,我入手这本书纯粹是出于好奇。我对电子产品的内部构造一直充满着探究的欲望,尤其对那些让手机、电脑、智能家电变得越来越强大的“幕后英雄”——电子元器件,更是充满了兴趣。《常用新型电子元器件》这本书,就仿佛是一本“元器件百科全书”,里面囊括了各种各样我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新型元器件。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传感器技术”的讲解,里面详细介绍了各种类型的光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气体传感器,以及它们如何感知和测量周围环境。这让我不禁联想到,我日常使用的很多智能设备,比如空气净化器、智能手环,背后都是这些“小家伙”在默默工作。书中还穿插了一些历史性的回顾和未来趋势的展望,这让我能够更好地理解电子技术的发展脉络,也对未来科技的走向有了更深的认识。虽然有些技术细节我可能无法完全理解,但总体来说,这本书极大地满足了我的求知欲,让我对这个充满科技感的世界有了更宏观和深入的认识。

评分

评价二: 坦白说,我拿到这本书之前,对“新型电子元器件”这个概念其实是有些模糊的。我一直以为电子元件就是电阻、电容、三极管这些老掉牙的东西。但翻开这本书,我才发现自己错得离谱!这本书的内容更新非常及时,涵盖了我之前完全没接触过的一些前沿技术,比如各种高性能的微控制器、功率器件的最新进展,甚至还涉及了一些人工智能硬件加速相关的芯片。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关于“功率半导体器件”那一章,对MOSFET、IGBT的讲解细致入微,不仅对比了它们的优缺点,还提供了实际选型和应用时的注意事项,这对于我正在进行的电动车控制器设计项目来说,简直是雪中送炭。我之前在设计过程中遇到的某些效率和散热问题,读了这一章后茅塞顿开。书中还特别强调了“可靠性”和“功耗”这两个关键指标,并给出了评估和优化方案,这让我的设计更具前瞻性和实用性。虽然某些部分的技术深度对于初学者来说可能需要一些时间去消化,但整体而言,这本书为我打开了一扇了解现代电子技术的大门,让我看到了行业的发展趋势和未来的可能性。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