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教育管理工作通用规程与实务精编:图文双色版 9787010117591

党员教育管理工作通用规程与实务精编:图文双色版 9787010117591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林汐 著
图书标签:
  • 党员教育
  • 党员管理
  • 党务工作
  • 规程
  • 实务
  • 政治学习
  • 基层党建
  • 党建工作
  • 组织生活
  • 双色版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韵读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ISBN:9787010117591
商品编码:29647228855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13-03-01

具体描述

   图书基本信息
图书名称 党员教育管理工作通用规程与实务精编:图文双色版 作者 林汐
定价 38.00元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ISBN 9787010117591 出版日期 2013-03-01
字数 200000 页码
版次 1 装帧 平装
开本 大16开 商品重量 0.4Kg

   内容简介

  《全国基层党务培训重点推荐**教材:党员教育管理工作通用规程与实务精编(图文双色版)》为三篇内容,对如何在新形势下做好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做了全面、深入的阐释,尤其注重工作方法层面的探讨,对基层党组织更好地开展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作者简介

   目录

一、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总论
 (一)明确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主要目标
  核心阐释 科学理解和把握党员教育管理的目标
  视点拓展与工作创新 中员队伍壮大至8260.2万名
 (二)把握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总体要求
  核心阐释 落实党员教育管理的基本要求
  视点拓展与工作创新 贵州习水:“三力”深化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
 (三)坚持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基本原则
  核心阐释 党员教育管理的六条基本原则
  视点拓展与工作创新 加强党员教育管理的有效途径
 (四)把握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基本特点
  核心阐释 把握特点,增强工作的针对性
  视点拓展与工作创新 推行“三化”,开创党员教育管理服务工作新局面
 (五)推进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创新
  核心阐释 坚持以改革创新精神做好党员教育管理工作
二、党员教育工作
三、党员管理工作


   编辑推荐

   文摘

   序言

《学思践悟: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教育管理工作手册》 内容概要: 本书是一本系统性、指导性、操作性兼备的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手册,旨在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提供一套科学、规范、高效的工作指南。全书紧密围绕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对党员队伍建设的新要求,从理论引领、组织保障、实践指导、创新发展等多个维度,全面阐释了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核心理念、基本原则、重点任务和创新方法。本书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辅以大量鲜活案例和实用模板,力求让读者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最精髓的内容,提升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科学化、精细化水平。 目录与内容详述: 第一篇:理论引领与时代背景 第一章: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教育管理工作的重大意义与根本遵循 1.1 深刻理解新时代对党员队伍建设的新要求: 详细阐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关于党的建设的思想内涵,特别是对党员教育管理提出的新理念、新战略。分析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对党员队伍素质能力提出的更高标准。 1.2 聚焦“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根本任务: 深入解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核心要义、根本任务和总体要求,将其作为党员教育管理的首要政治任务和贯穿始终的主题。阐述如何通过常态化、制度化的学习教育,引导党员牢记党的宗旨,坚定理想信念。 1.3 把握《中国共产党党章》与《中国共产党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条例》的核心精神: 系统梳理《党章》对党员义务和权利的规定,以及对党员教育和管理的原则性要求。深入解读《中国共产党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条例》的立法背景、重要意义、核心条文和制度设计,明确党员教育管理的法治化、规范化要求。 1.4 强化政治意识,筑牢思想根基: 强调政治建设在党的建设中的首要地位,阐释如何通过系统性的政治教育,引导党员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分析政治教育的内涵、形式和方法,确保党员始终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1.5 提升思想觉悟,坚定理论自信: 重点阐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党员思想理论教育中的核心地位。指导如何通过深入学习党的创新理论,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第二章:新时代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基本原则与科学方法 2.1 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原则: 深刻阐释党管干部、党管人才的政治原则和组织原则,明确各级党组织在党员教育管理中的主体责任。探讨如何在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发挥各级党组织和党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2.2 坚持以人为本,服务党员发展: 强调党员教育管理的核心是服务党员,促进党员的全面发展。分析如何将党员教育管理与党员的成长成才、职业发展、生活需求相结合,增强教育管理的吸引力和实效性。 2.3 坚持学思用贯通,知行合一: 突出学习的实践导向,强调将理论学习成果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指导如何通过多种形式的学习实践活动,引导党员将党的理论和政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2.4 坚持分类施策,精准滴灌: 认识到党员队伍的多元化特点,提出根据党员的身份、岗位、经历、需求等进行分类教育管理的思路。提供针对不同类型党员(如农村党员、机关党员、企业党员、流动党员、年轻党员、老党员等)的差异化教育管理策略。 2.5 坚持问题导向,注重实效: 强调教育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解决党员队伍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指导如何通过调研分析、症结诊断,靶向施策,不断提升教育管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2.6 坚持创新发展,与时俱进: 鼓励在教育管理理念、内容、形式、手段上的创新。分析新媒体时代下党员教育管理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提出运用信息化、智能化技术提升教育管理效能的路径。 第二篇:党员教育的核心内容与重点任务 第三章:思想政治教育:铸魂育人,坚定理想信念 3.1 政治理论学习: 详细阐述如何组织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包括学习的重点篇目、学习方法、学习成果检验等。指导如何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党的历史、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3.2 党史国情教育: 深入解读党的百年奋斗史,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和改革开放以来的光辉历程。引导党员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 3.3 理想信念教育: 聚焦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阐释其科学内涵和现实意义。引导党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3.4 道德品行教育: 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引导党员自觉践行公民道德规范、职业道德规范和党员的先进性要求。 3.5 革命传统教育与形势政策教育: 组织参观红色教育基地,学习革命先辈的崇高精神。及时传达党中央的重要精神和国家大政方针,引导党员准确认识当前形势,坚定发展信心。 第四章:党性锻炼与组织纪律教育:锻造过硬党性,严守纪律规矩 4.1 党性修养: 阐述党性修养的基本要求和内在联系,指导党员如何在日常工作学习生活中加强党性锻炼,保持党员先进性和纯洁性。 4.2 组织纪律: 重点解读《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党内法规,强调党的纪律的严肃性和权威性。指导党员如何自觉遵守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 4.3 制度执行与管理: 阐述党内各项规章制度的意义和要求,指导党员严格执行党的各项制度,自觉接受党组织的监督和管理。 4.4 警示教育: 通过典型案例分析,开展党风廉政建设警示教育,引导党员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 4.5 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 强调党员在工作、学习、生活中应发挥的先锋模范作用,引导党员立足本职岗位,创先争优,为党旗增辉。 第五章:能力素质提升:增强服务能力,担当时代重任 5.1 政治能力: 重点提升党员的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确保在复杂的政治环境中保持政治清醒和政治坚定。 5.2 业务能力: 针对不同行业、不同岗位的党员,提出提升专业技能、业务素养的要求,鼓励党员成为本职工作的行家能手。 5.3 创新能力: 引导党员树立创新意识,勇于探索,敢于实践,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贡献智慧和力量。 5.4 群众工作能力: 强调密切联系群众,深入群众,依靠群众,提升党员做群众工作的能力,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5.5 斗争精神与斗争本领: 引导党员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敢于同一切损害党和人民利益的言行作斗争,勇于承担急难险重任务。 第三篇:党员教育管理的组织实施与创新实践 第六章:党员教育管理的组织体系与责任落实 6.1 明确各级党组织的主体责任: 详细阐述中央、省、市、县、乡(镇)、村(居)以及基层党组织在党员教育管理中的职责分工。 6.2 健全党组织领导下的联动机制: 探讨如何建立健全党委(党组)、党支部、党小组之间协同联动的机制,形成齐抓共管的合力。 6.3 落实党支部在日常教育管理中的关键作用: 强调党支部作为党的工作最基本单位,在开展党员教育、管理、监督、服务中的核心作用。指导党支部如何制定年度教育计划、组织“三会一课”、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6.4 强化党建指导员、组织员等作用: 明确党建指导员、组织员在加强基层党建、指导党员教育管理工作中的职责。 6.5 创新考核评价机制: 探讨如何建立科学的党员教育管理工作考核评价体系,将考核结果与党组织评先评优、干部选拔任用等挂钩,激励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履职尽责。 第七章:党员教育管理的主要形式与方法 7.1 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育模式: 线下教育: 详细介绍“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组织生活会、谈心谈话、集中培训、专题研讨、现场教学、志愿服务等传统而有效的教育形式。 线上教育: 重点阐述如何运用共产党员网、学习强国平台、党建APP、微信公众号、短视频等新媒体平台,开展线上学习、在线答疑、虚拟党课、线上分享等活动,拓展教育的时空维度。 7.2 案例教学法: 深入分析优秀党员的感人事迹,反思违纪违法党员的沉痛教训,用鲜活的事实进行教育,增强教育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7.3 情景模拟与角色扮演: 针对特定主题(如群众工作、批评与自我批评等),设计情景模拟,让党员在实践中体验和学习,提升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7.4 互动式、研讨式教学: 鼓励党员积极参与讨论,分享观点,碰撞思想,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度。 7.5 实践锻炼与挂职锻炼: 组织党员参与重大项目、重点工程,或者到基层、困难地区挂职锻炼,在实践中增长才干,锤炼党性。 第八章:党员管理与服务:健全制度,激发活力 8.1 党员的组织关系管理: 规范党员组织关系转移、接转流程,加强对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和服务。 8.2 党员的日常监督与考核: 建立健全党员日常表现的记录、评价和反馈机制,及时发现和解决党员思想、工作、生活中的问题。 8.3 党员的激励与关怀: 关注党员的实际困难,及时给予关心和帮助,表彰先进,树立榜样,营造积极向上的良好氛围。 8.4 党员的退出与处置: 严格按照党章和有关规定,做好不合格党员的教育、处置工作,保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8.5 党员联系服务群众工作: 强调党员在联系和服务群众中的桥梁纽带作用,指导党员如何深入群众,听取民意,解决问题,密切党群关系。 第九章: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创新与未来展望 9.1 数字化、智能化赋能党员教育管理: 探索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技术,构建更加智能、高效、个性化的党员教育管理平台。 9.2 打造精品化、系列化的教育品牌: 围绕特定主题或群体,开发具有吸引力和影响力的党员教育课程、活动和读物。 9.3 加强与社会资源的融合: 推动党建工作与社会治理、公益事业、文化传承等相结合,拓展党员教育管理的服务领域和影响力。 9.4 关注年轻党员的特点与需求: 针对年轻党员的思维方式和兴趣点,创新教育内容和形式,增强对年轻党员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9.5 提升党员教育管理的国际视野: 学习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政党建设和党员管理的有益经验,为我党自身建设提供借鉴。 9.6 展望新时代党员教育管理的未来发展方向: 结合国家发展战略和时代发展趋势,畅想未来党员教育管理的更高目标和更优路径。 附录: 《中国共产党党章》(最新版)节选 《中国共产党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条例》(全文) 常用党内文件、会议通知、学习计划模板 优秀党组织和党员典型案例选编 本书特点: 权威性强: 内容严格遵循党中央最新精神和要求,紧扣党章党规党纪,具有高度的权威性和指导性。 系统性全: 全面覆盖党员教育管理的各个方面,从理论基础到实践操作,从内容要求到组织保障,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实践性高: 大量引用鲜活案例,提供实用的工作模板和操作指南,方便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直接借鉴使用。 时代性新: 紧密结合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突出政治建设、思想理论武装和能力素质提升,富有时代感。 形式活: 图文并茂,辅以图表、漫画等视觉元素,增强可读性和吸引力。 《学思践悟: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教育管理工作手册》是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深入学习、扎实工作、不断提升的重要参考工具,是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有力支撑。

用户评价

评分

从一个资深党务工作者的角度来看,这本书最核心的价值在于它的“精编”二字所体现出的对“减法”哲学的运用。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党员教育管理工作面临的内容越来越多、要求越来越高,如何有效提炼、避免“大水漫灌”式的教育,是摆在所有人面前的难题。这本书在内容取舍上做得非常到位,它筛选了最关键、最核心、最常态化的工作要求,剔除了那些可有可无的、过于陈旧的或者在特定情况下才适用的内容。这种精炼使得全书的知识密度非常高,每一页都承载着重要的信息量。我发现,很多以往需要查阅好几份不同文件才能理解透彻的政策交叉点,在这本书里已经被整合、梳理并以最简洁的方式呈现出来了。这极大地提高了我的工作效率,因为我不再需要为了一个具体问题,翻阅厚厚的党章、组织条例和各种会议精神文件。它提供了一个高度整合的知识平台,是工作手册与政策汇编的完美结合体。可以说,这本书成功地将“厚书读薄”,让原本复杂的工作流程变得可视化、模块化,非常适合当下快节奏的工作环境。

评分

我是一个对书籍的装帧设计和阅读体验有较高要求的人,这本《党员教育管理工作通用规程与实务精编》在视觉上给了我极大的惊喜。现在很多专业书籍往往只注重内容的深度而牺牲了阅读的愉悦感,常常让人望而生畏。但这本书采用了图文双色版,这不仅仅是省墨或省钱的考虑,更是一种提升学习效率的有效手段。深色文字用于突出核心概念和条文,而浅色或辅助色则用于图表、流程说明和重点提示,使得信息层次分明,眼睛不容易疲劳。特别是对于那些需要快速检索和查阅的实务部分,这种设计简直是神器。我经常在开会间隙或者突发状况发生时,需要迅速找到对应的处理办法,以往的书籍翻起来非常费劲,而这本因为结构清晰,配合明确的章节标题和索引,我能几乎是“秒定位”到我需要的内容。这种对读者体验的重视,是这本书的隐藏加分项。它证明了即便是严肃的党建工作用书,也可以做到既专业严谨又赏心悦目,让学习和工作不再是单纯的负担,而是一种高效且有条理的推进过程。

评分

说实话,我一开始对“通用规程”这个词有点警惕,总担心它会缺乏针对性,无法覆盖到不同地区、不同层级党组织在管理工作中的细微差别。毕竟,城市社区的管理模式和偏远乡村的组织架构,在实际操作层面肯定存在着巨大的鸿沟。但这本书的编撰者显然深谙此道,他们在阐述基本原则的同时,非常巧妙地预留了足够的“弹性空间”。它不是强行要求所有人都套用一个模子,而是提供了一个坚实的框架和一套核心的方法论,鼓励我们在框架内根据自身特点进行优化和调整。这一点,我觉得是它超越一般指导性文件的地方。我特别留意了关于党员发展和日常关怀的部分,书中详细拆解了从考察对象到正式党员的每一个环节所需注意的事项,甚至连谈心谈话的艺术和尺度都给出了恰当的建议。这种细致入微的关怀,体现了编者对基层工作复杂性的深刻理解。读完后,我感觉自己对工作流程的把握更加精准了,特别是对于一些容易模糊地带的处理,心里更有底气了。这本书没有回避矛盾,反而正面迎击了许多工作中的“灰色地带”,用规范和经验为我们划清了界限,避免了许多不必要的麻烦和失误。

评分

这本书给我带来的最大启发,是它在强调“规程”的严肃性的同时,并没有忽略“活的灵魂”。很多时候,规章制度的冰冷会让人觉得工作缺乏人情味,尤其是在处理党员的思想动态和个人困难时,如果仅仅机械地套用流程,很容易疏远党员群众。这本书在实务操作中,穿插了许多关于如何建立和维护党员之间的“粘性”和“归属感”的探讨。例如,它不仅规定了组织生活会的流程,还巧妙地建议了如何运用非正式的交流方式来增强凝聚力,如何通过精准帮扶来体现组织的温暖。这使得原本可能显得单调的组织生活,变得更加有温度、有吸引力。阅读时,我能感受到编者对于“人”的关注,他们深知,再完善的规程,最终也需要依靠人的积极性来落实。这种将制度的刚性与人文关怀的柔性结合起来的笔触,非常高明。它教会了我如何成为一个既严格依规办事,又懂得变通和关怀的管理者,让党员教育工作既有法可依,又有情可达。

评分

这本厚厚的书,初拿到手时,那种沉甸甸的分量就让人对其中的内容充满期待。我原本以为,作为一本“规程与实务”类的书籍,它可能会过于枯燥和理论化,充斥着晦涩难懂的条文和刻板的流程。然而,当我翻开第一页,看到那精心排版的图文布局时,心里一下子踏实了不少。双色印刷果然让复杂的概念清晰了不少,那些需要反复揣摩的政策要点,通过图示和重点标注,变得直观易懂。特别是对于我们基层工作者来说,每天面对的实际问题千头万绪,迫切需要一本既有理论高度又能落地操作的工具书。我尤其欣赏它在处理“疑难杂症”时的那种务实态度,比如如何有效组织“三会一课”的创新形式,如何利用新兴媒体平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这些都是我们在日常工作中经常遇到的痛点。书中提供的案例分析非常贴近实际,不是那种高高在上的理想状态,而是还原了真实的工作场景,让人感觉仿佛是经验丰富的同行在手把手地传授心法。阅读过程中,我时不时会停下来,对照着自己手头的工作计划进行反思和调整,收获颇丰。这本书的价值,不在于提供了多少空洞的口号,而在于它提供了一套可执行、可复制的行动指南,真正做到了“精编”二字。它更像是一本工作手册,而不是一本理论教科书,这对于我们追求效率和实效的群体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