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名:旅游资源开发及管理(2版)
定价:28.00元
售价:20.4元,便宜7.6元,折扣72
作者:全华
出版社:旅游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07-01
ISBN:9787563713479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341kg
本书内容简介:旅游资源是吸引旅游者进行旅游活动的“吸引物”,是旅游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某些旅游资源无须采掘、储存、运输,就能开发成旅游产品,为旅游者利用,这是旅游业与其他产业的重要区别之一。一些旅游目的地的旅游产品,几乎就是旅游资源的就地展现,20世纪80年代的张家界、九寨沟就是凭借其独特的旅游资源魅力,以未加入工雕琢的野性美,走出“深闺”,一举成名。由此可见,旅游资源对于旅游业的重要性,是不可替代的,同样《旅游资源开发及管理》对于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教育,也是必不可少的。国家教育部在1999年新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有关旅游资源的课程,被列为旅游管理本科专业的主要专业必修课之一。
章 旅游资源开发及管理概述
 节 研究对象和内容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内容
 第二节 相关概念
  一、资源与旅游资源
  二、单体与景点
  三、旅游点与景区
  四、风景与景观
  五、旅游吸引物与旅游产品
 第三节 旅游资源属性
  一、地理区域性
  二、空间固定性
  三、视觉消费性
  四、不可再生性
  五、非物交换性
第二章 旅游资源开发及管理的理论基础
 节 旅游资源相关规律
  一、地域分异规律
  二、非逆性原理
  三、节律性规律
  四、星月定律
  五、环境与资源转化定律
  六、林德曼定律
 第二节 旅游资源相关理论
  一、旅游资源价值论
  二、旅游资源核算论
 ……
第三章 旅游资源的形成与演化
第四章 旅游资源分类
第五章 自然旅游资源
第六章 人文旅游资源
第七章 旅游资源管理
第八章 旅游资源评价
第九章 旅游资源开发模式
第十章 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
第十一章 旅游资源的保护
教学参考建议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
从一个纯粹爱好旅行的普通读者的角度来看,这本书展示了一个我从未曾见过的旅游世界的“幕后”。它揭示了我们每一次轻松愉快的旅程背后,是无数复杂的规划、管理和博弈在支撑。我以前总觉得,一个景点火起来就是自然而然的,但读完后才明白,背后涉及到土地使用权、环境保护标准、基础设施投入测算,乃至国际政治关系。书中关于危机管理和突发事件预案的章节尤其引人入胜,作者用几个真实发生过的重大旅游安全事件为例,剖析了决策失误的连锁反应。这种把“诗和远方”与“柴米油盐”乃至“安全生产”紧密联系起来的写作手法,让我对旅游业的敬畏之心油然而生。它让我意识到,真正的旅游开发和管理,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极度精密的科学。
评分这本书的排版和结构设计,透露着一种严谨的学术态度,但也稍微牺牲了一些轻松感。虽然内容信息量巨大,但组织得井井有条,每一章的逻辑递进都非常清晰。我个人对其中关于“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论述印象深刻,作者从供给侧的角度,系统地剖析了当前旅游产品同质化、服务质量参差不齐的症结所在,并提出了从要素投入转向创新驱动的路径建议。这对于正在努力升级产业结构的地区,具有极强的指导意义。我花了好几天时间才消化完这部分内容,其中穿插的图表和模型,需要反复对照着文字才能完全理解其内涵。总的来说,这是一本需要“啃”下去的书,但每啃下一块,都能感受到知识的厚重和充实。
评分说实话,这本书的阅读体验有点像在攀登一座知识的高峰,需要投入相当的精力和耐心。它的理论框架搭建得非常扎实,初读时,那些关于宏观经济学、区域规划学与旅游行为学的交叉引用,确实让人有些吃力。但一旦你跟上了作者的思路,你会发现,所有看似分散的概念,都被巧妙地编织成了一张密不透风的理论网络。书中对于风险评估模型和市场细分策略的深度解析,是它区别于市面上多数浮于表面的旅游读物的地方。它没有回避管理实践中的灰色地带,反而直接展示了决策者需要在资源稀缺和公众期望之间做出艰难权衡的现实困境。我尤其喜欢它探讨了数字化转型如何重塑游客体验和目的地形象的章节,论述得非常细致,甚至提到了具体的几种新兴技术应用场景,这让我对未来的旅游业发展方向有了更清晰的预判。
评分这本厚厚的书,封面设计得中规中矩,但内容真是让人耳目一新。我原本以为会是一本枯燥的理论堆砌,没想到作者在介绍世界各地的经典案例时,笔触非常生动。比如,书中对某个欧洲小镇如何通过精心的文化遗产保护和旅游规划,成功吸引了全球目光的叙述,简直就像在听一个精彩的纪录片解说。它不只是罗列了成功的要素,更深入剖析了其中的政治博弈、社区参与以及资金运作的复杂性。我特别欣赏作者在提及可持续发展时,那种既务实又充满理想主义的平衡感。读完关于生态旅游章节后,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以往对“开发”这个词的理解,它远不止于商业利益最大化,更是一种对自然和文化的尊重与传承。这本书对于想进入这个行业的新手来说,无疑是一份宝贵的入门指南,但对于资深从业者,其中对前沿管理模式的探讨,也提供了不少值得深思的维度。
评分我是在一个项目紧要关头翻开这本书的,当时急需一套系统的方法论来梳理我们手头一个具有文化敏感性的旅游开发方案。这本书简直是雪中送炭。它的价值并不在于提供现成的“模板”,而是教会你如何“思考”。作者没有直接告诉我该怎么做市场推广,而是提供了一套完整的利益相关者沟通矩阵,强调了在项目初期,建立信任远比签订合同来得重要。书中的案例分析,特别是那些关于文化冲突与调解的章节,极为精彩。它揭示了“文化商品化”背后的伦理困境,并提供了一套务实的操作框架来规避负面影响。这种对人文关怀和商业逻辑的结合,让这本书显得既有深度又有温度,完全不像一本冰冷的教材,更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前辈在耳边谆谆教导,让你少走很多弯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