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公务员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定价:28.00元
售价:19.0元,便宜9.0元,折扣67
作者:张建华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03-01
ISBN:9787111335559
字数:137000
页码:184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322kg
要做到,人在岗上,岗在心上,心思在工作上;在位上岗,就是要切实做到用心想事、用智谋事、用力干事。
做事,无非是两个问题:**,愿意干;第二,是会干。在用人上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愿干”是德,“会干”是才。
多琢磨事,少琢磨人,就是不要把精力放到人际关系上,脑子里想的是人际关系,嘴里谈的是人际关系,日常工作中精力大都用在人际关系的维护上,而是要把精力放在琢磨工作上。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当前环境下,各级公务员尤其要管住自己的腿,管住自己的嘴,管住自己的手;做到,不该去的不去,不该吃的不吃,不该拿的不拿。
公务员要坚持“傲在前,说在后”,这是一个总的原则,在不同的情况下有不同的做法,可以归纳为“只做不说、多做少说、边做边说、不做不说”,这十六个字是公务员处理日常工作的箴言警句。
人民军队在“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正确指引下,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公务员在新的时期、新的条件下,也需要用正确的思想和方法来指引工作。“公务员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从公务员实际工作中的问题和难点出发,结合组织发展的特性和个人职场的发展,为公务员的工作、发展量身定做出一套行为规范,帮助组织建立高效、有激情的公务员团队,帮助公务员成就个人的职业生涯。
张建华,中国红色管理的开创者,中国企业组织建设学者,清华大学国际工程项目管理研究院、大连海事大学、首都经贸大学、中山大学客座教授,《中国商业评论》编委。
曾应邀为中央党校、国防大学、国家行政学院、中国(浦东)干部管理学院、国务院国资委、军委空军指挥学院、中国出版集团、中国国家电网、中石油、中石化、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人寿保险、平安保险、联想集团、神州数码、海尔集团、蒙牛集团、安利公司,以及四川、河北、云南、内蒙古、上海等机关做报告讲座。
主要著作:
《企业员工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向解放军学习:有效率组织管理之道》
《骨干是折腾出来的》
《中国企业内务条令》
《成绩是总结出来的》
《企业生存第四种理由》
《契约精神》
《生存:繁荣时代的中国企业管理实践》
这本书的阅读体验是一次深度的自我反思过程。它不仅仅是关于如何做好一名公务员,更是关于如何做一个有原则、有定力的“人”。我最喜欢它在探讨职业倦怠和压力管理时的坦诚。作者承认了体制内工作的巨大压力,以及长期处于高压环境下可能出现的心理偏差,例如自我封闭或过度迎合。随后,他提供了一些非常实用的“心理调适工具箱”,比如如何区分“值得坚持的原则”和“可以变通的流程”,如何给自己设定健康的职业边界。这种对公务员心理健康的关注,是许多同类书籍所忽略的。它让我意识到,一个好的公务员首先要是一个心理健康的人。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对未来十年的职业生涯有了一个更加清晰、也更加务实的规划。它帮助我把那些模糊的、笼统的职业理想,转化成了可以日日践行的具体行动步骤。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提供了一种可持续发展的职业观,它不是教你如何走捷径,而是教你如何走好这条漫长而重要的道路。
评分坦率地说,我本来以为这会是一本“看了也白看”的书,毕竟谁还没读过几本关于职业素养的书呢?但《公务员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价值在于它的“针对性极强”。这本书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它对体制内特有环境的深刻把握。它非常细致地讨论了“横向协调”的艺术。在政府机构中,很多事情需要跨部门合作,而资源的有限性往往导致部门间的微妙竞争。作者在这里提出了一套非常实用的沟通策略,比如如何通过利益捆绑而非行政命令来推动合作,如何巧妙地在联席会议上提出自己的诉求并获得支持。我发现,很多基层干部在工作中常常卡在“人”的环节上,而不是“事”的环节。这本书提供了一个清晰的地图,告诉你如何在复杂的组织结构中找到最佳的协作路径。它没有贩卖成功学,而是提供了一种“结构化思考”的方式,让你在面对任何复杂的行政事务时,都能迅速定位到关键的权力节点和影响因素。对于想要快速适应并有效推动工作的人来说,这无异于一本武功秘籍。
评分我对这本书的整体感觉是,它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领导在耳边进行的深度辅导,坦诚而深刻。我尤其欣赏作者在阐述“八项注意”时的那种细腻入微的洞察力。很多职业规范,我们都能在各种培训中听到,但大多是蜻蜓点水,听了就忘了。这本书不一样,它把每一个“注意”都拆解成了具体的行为模型。比如,谈到“文风与会风”的转变时,作者详细对比了过去那种大而空、套话连篇的报告和现在强调的短小精悍、直击痛点的要求之间的差异,并给出了大量可以立即上手的修改范例。这对于习惯了学术写作或者学生腔的人来说,简直是醍醐灌顶。更让我觉得靠谱的是,书中对“形式主义”的批判并非空泛的指责,而是精准地指出了其在具体工作流程中的体现,比如文山会海的产生机制,以及如何巧妙地在不影响整体工作进度的前提下,减少不必要的内耗。读完后,我感觉自己对“高效办公”有了全新的理解,不再是盲目地追求速度,而是更注重于产出和质量的匹配。这本书不是让你变得圆滑,而是让你变得更聪明、更有效率,这是体制内最稀缺的品质。
评分这本《公务员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简直是为初入职场的公务员量身定做的一本“避雷指南”。我当初拿到这本书的时候,其实心里是有点打鼓的,毕竟名字听起来就挺严肃,生怕又是那种枯燥乏味、堆砌着官方术语的教条手册。然而,翻开第一页我就发现自己想多了。作者的笔触非常接地气,他没有高高在上地宣讲“应该如何”,而是深入剖析了体制内工作中最容易让人迷失的那些灰色地带。比如,关于人际交往的部分,他没有简单地说“要团结同事”,而是用了很多生动的案例,描述了如何在复杂的派系关系中保持自己的独立性和专业性,这一点对我触动极大。我记得书中提到了一个观点,说“公心与私利之间的微妙平衡,才是区分平庸与卓越的试金石”,这句话我抄在了我的工作笔记本上,每当我面临选择时,都会拿出来看看。这本书的厉害之处就在于,它敢于揭示那些“不成文的规定”,教你如何看透形式背后的实质,让新人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生存法则,避免因为不懂“规矩”而吃哑巴亏。对于那些渴望在体制内稳健前行的年轻人来说,这本书绝对是教科书级别的参考资料,它提供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一种久经考验的智慧。
评分这本书的文字风格实在是太对我的胃口了,它没有那种官僚气息的矫饰,读起来非常流畅自然,仿佛在和一位知心前辈聊天。我记得其中有一个章节专门讲了“窗口服务”的心态建设。作者描述了一个场景:一位市民因为琐事多次上访,心情烦躁,而公务员如何运用同理心去化解矛盾,而不是简单地用流程去搪塞。他强调,我们的权力来源于人民的信任,每一个拒绝或延误都可能被放大为对整个政府的不满。这种将职业责任与个人道德紧密结合的论述,极大地提升了我的使命感。再比如,在谈到保密纪律时,作者没有用冷冰冰的法律条文来恐吓,而是讲述了几个因为口无遮拦而导致严重后果的真实教训,这种警示作用远胜于空洞的理论说教。总而言之,这本书成功地将抽象的职业道德具象化了,让那些宏大的概念变得可操作、可感知。它教会你如何把“为人民服务”这几个字,落实到每一通电话、每一次接待、每一份审批之中。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