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雅徽州 吳麗霞著 9787811109795

風雅徽州 吳麗霞著 9787811109795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吳麗霞著 著
圖書標籤:
  • 徽州文化
  • 地方誌
  • 曆史
  • 民俗
  • 建築
  • 攝影
  • 吳麗霞
  • 風雅
  • 安徽
  • 文化遺産
想要找書就要到 新城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店鋪: 天樂圖書專營店
齣版社: 安徽大學齣版社
ISBN:9787811109795
商品編碼:29663998633
包裝:平裝
齣版時間:2011-03-01

具體描述

基本信息

書名:風雅徽州

定價:25.00元

作者:吳麗霞著

齣版社:安徽大學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1-03-01

ISBN:9787811109795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359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本書由吳麗霞編著,全書分為:徽州的英纔俊傑、的徽商、徽州的古村鎮、徽州的古建築三絕、燦爛的徽州文化、徽州美食中的掌故、徽州民間故事、黃山的美麗傳說八個部分。猶如綠葉對根的迴報,本書寄托著我對故鄉的一片深情。

目錄


作者介紹


吳麗霞,安徽歙縣人。1962年畢業於閤肥師範學院中文係,中員,安徽畫報社高級記者,安徽省徽學會理事,中國女攝影傢協會理事。熱愛黨的新聞事業,采寫瞭大量的稿件(文字和攝影作品)發錶在《安徽畫報》、《人民畫報》、《嘹望》等報刊和雜誌上。先後有100多幅攝影作品被編人《崛起的安徽》、《文化徽州》、《徽州文化全書》等大型畫冊和書刊,並多次獲奬。曾齣版專著《拾貝集》和《走進徽州》。

文摘


序言



煙雨江南,古韻徽州:一扇穿越時空的窗 這是一本邀您步入中國傳統文化深處,品味那份寜靜緻遠、內斂風雅的扉頁。它以“徽州”為經,以“風雅”為緯,徐徐展開一幅跨越時空的畫捲,讓我們得以窺見這片土地孕育齣的獨特精神氣質與生活美學。 徽州,一個因山水而得名,因人文而傳世的地域。它不像江南那樣水波瀲灧,也不似塞北那樣雄渾壯闊,卻自有其沉靜內斂、溫潤如玉的獨特魅力。群山環抱,溪水潺潺,古老的村落依山傍水而建,粉牆黛瓦,馬頭牆高聳,仿佛是時間遺落在這裏的詩篇,每一塊磚石,每一片瓦,都訴說著歲月的滄桑與曆史的厚重。 本書並非簡單羅列徽州的名勝古跡,而是試圖深入挖掘其靈魂深處,探尋那份“風雅”的真諦。這裏的風雅,並非高高在上的廟堂之語,而是滲透於尋常百姓傢的點滴生活之中。它體現在一盞茶的衝泡,一首詩的吟誦,一次筆墨的揮灑,一次園林的營造。它是一種對自然的熱愛,對生活的熱情,對審美的追求,以及對內心寜靜的嚮往。 翻開這本書,你將仿佛置身於那煙雨濛濛的清晨,漫步在古老的石闆路上。聽,遠處傳來吳儂軟語,那是徽州婦女在辛勤勞作,她們的歌聲裏,飽含著對生活的堅韌與智慧。看,那高聳的馬頭牆,仿佛是古徽州人的脊梁,堅毅而挺拔,它們不僅是建築的藝術,更是對天地萬物的一種哲學思考。 本書將帶你走進那些散落在山間的古村落,如宏村的月沼,如西遞的石闆巷。在宏村,你可以想象當年那些文人墨客,倚在月沼邊,臨風而詠,他們的詩篇,至今仍迴蕩在古老的祠堂與牌坊之間。在西遞,你可以漫步於蜿蜒麯摺的石闆巷,觸摸那些飽經風霜的門扉,感受那份古樸與靜謐。每一個村落,都有其獨特的曆史故事,每一條小巷,都藏著一段不為人知的過往。 不僅僅是建築,徽州的“風雅”還體現在其精湛的工藝和獨特的美食。徽州的木雕、石雕、磚雕,綫條流暢,技藝精湛,它們被巧妙地運用在建築的各個角落,既是裝飾,也是一種精神的寄托。那些精美的雕刻,無不展現瞭古徽州人對美的極緻追求。而徽州的美食,則以其獨特的食材和烹飪方式,徵服瞭無數人的味蕾。一碗鮮美的毛豆腐,一塊香糯的績溪米糕,一道醇厚的徽州臭鱖魚,它們不僅僅是果腹之物,更是承載著一份地域的記憶,一份傢的味道。 本書將深入探討徽州文化的根源。徽州之所以能孕育齣如此獨特而深厚的文化,與當地的地理環境、經濟發展、宗族製度以及教育傳統息息相關。山區的閉塞,使得徽州文化能夠相對獨立地發展,形成獨樹一幟的風格。而徽商的興盛,則為徽州文化的繁榮提供瞭物質基礎,他們不僅在商界取得瞭輝煌的成就,也將徽州文化帶到瞭更遠的地方,影響瞭中國近代的經濟與文化格局。 “風雅”二字,在本書的筆觸下,將不再是空泛的概念,而是具象化的存在。它體現在徽州文人的生活態度,他們如何在宦海沉浮中保持內心的清澈,如何在商賈往來中不失書捲氣的儒雅。它體現在徽州婦女的賢淑與智慧,她們如何在支撐傢庭的同時,將傢風傢訓傳承下去。它體現在徽州文化的傳承與創新,古老的技藝如何在時代變遷中煥發生機,新的思想如何在傳統土壤中紮根發芽。 閱讀本書,你將有機會與古人對話,與曆史對話。你可以想象那些曾經在這片土地上生活過的人們,他們的喜怒哀樂,他們的奮鬥與追求。你也可以反思我們當下所處的時代,在物質極大豐富的同時,是否遺失瞭那份久違的寜靜與雅緻。 本書的語言風格,力求做到既有學術的嚴謹,又不失文學的韻味。它不會枯燥乏味,也不會流於錶麵。作者將用細膩的筆觸,生動的敘述,帶領讀者沉浸在這片古老而充滿魅力的土地上。每一段文字,都仿佛是一幅水墨畫,淡淡地暈染開來,勾勒齣徽州的風骨與神韻。 這是一次關於“風雅”的深度探尋,一次關於“徽州”的情感迴溯。它不僅僅是一本書,更是一扇窗,一扇通往曆史深處,通往文化源頭的窗。它讓你在快節奏的生活中,找到一處可以停駐心靈的港灣,讓你在喧囂的世界裏,感受到那份來自古老東方文明的沉靜與力量。 無論你是否曾踏足徽州,這本書都將為你打開一扇認識她的窗口。它會讓你瞭解徽州,更會讓你愛上徽州,愛上那份源遠流長、內斂深沉的中國傳統風雅。它將喚醒你內心深處對美好事物的嚮往,讓你在紛繁復雜的世界中,重新審視何為真正的“風雅”。 請準備好,踏上這段穿越時空的旅程,去感受徽州那份獨一無二的魅力,去品味那份洗盡鉛華後的寜靜與雅緻。讓這本書,成為你瞭解徽州,理解中國傳統文化的一本鑰匙,一份美好的遇見。

用戶評價

評分

在喧囂的世界裏,能夠靜下心來品讀一本關於地域文化的書,本身就是一種享受。《風雅徽州》這本書,正是這樣一本能夠讓我沉靜下來,細細體味徽州之美的佳作。作者吳麗霞的文字,如同古徽州一樣,沉穩而不失韻味。她用一種觀察者的視角,帶領我深入到徽州的山山水水、村村落落。從宏觀的曆史脈絡,到微觀的民俗風情,她都信手拈來,卻又恰到好處。書中對徽州戲麯、徽州飲食等方麵的介紹,讓我感受到瞭徽州人民生活的煙火氣,那是一種精緻而有品味的生活方式。讀完這本書,我感覺自己對徽州這個地方有瞭更深的理解,不再僅僅是作為一個旅遊目的地,而是作為一個承載著深厚文化底蘊和獨特精神氣質的文明之地。這本書,無疑是一扇窗,讓我得以窺見那個“東南鄒魯”的迷人風采。

評分

行走在皖南的山水之間,總會不自覺地被那份獨特的韻味所牽引。讀罷《風雅徽州》,仿佛踏上瞭一條時光的迴廊,那些隱藏在粉牆黛瓦、馬頭牆之間的故事,那些雕梁畫棟、古井深巷裏流傳的傳說,都隨著文字的流動鮮活起來。作者吳麗霞以一種溫婉而細膩的筆觸,勾勒齣一幅幅生動的徽州畫捲。她沒有簡單地羅列曆史事件或建築風格,而是將人、事、景融為一體,讓我看到瞭那些曾經鮮活的麵孔,感受到瞭他們對生活的熱愛與追求。書中對徽州文化的解讀,不僅僅停留在錶麵,更深入到其精神內核,那種“進士第”的榮耀背後,是嚴謹的傢風傳承和對知識的敬畏;那種“商幫”的輝煌,是誠信立業、敢於拼搏的時代精神。即使對於初次接觸徽州文化的人來說,也能被深深吸引,如同一次身臨其境的旅行,每一個章節都像一個精心布置的展廳,展示著徽州獨特的魅力。

評分

我一直對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地域性特色充滿好奇,而徽州文化無疑是中國文化寶庫中一顆璀璨的明珠。《風雅徽州》這本書,恰恰滿足瞭我對這片土地深切的探究欲。作者吳麗霞的文筆,就像皖南的山泉,清澈而甘甜,讀來令人心曠神怡。她巧妙地將曆史的厚重、藝術的精緻、民俗的風情編織在一起,讓我看到瞭一個立體而鮮活的徽州。從宏偉的祠堂廟宇,到雅緻的園林庭院,再到尋常百姓傢的器物擺設,無不蘊含著徽州人對美學的極緻追求。書中對徽州三雕(石雕、木雕、磚雕)的細緻描繪,讓我驚嘆於古人的巧手和創意,那些栩栩如生的花鳥魚蟲、神話故事,仿佛在無聲地訴說著韆年的故事。更讓我感動的是,作者並沒有迴避徽州文化在曆史變遷中的一些挑戰,而是以一種客觀而充滿人情味的視角,展現瞭徽州文化的韌性和生命力,這種坦誠讓我更加敬佩。

評分

讀《風雅徽州》,我仿佛置身於一個充滿詩意的世界。吳麗霞筆下的徽州,不僅僅是地理上的一個區域,更是一種精神的象徵,一種生活態度的體現。她用充滿感染力的文字,帶我領略瞭徽州獨特的山水風光,那層巒疊嶂的竹林,那蜿蜒麯摺的溪流,與粉牆黛瓦的村落交相輝映,構成瞭一幅幅絕美的畫捲。書中對徽商的描述,更是讓我印象深刻。他們不僅僅是精明的商人,更是胸懷傢國、傳承文化的士大夫。從“賈而好儒”的傳統,到“耕讀傳傢”的理念,都展現瞭徽商獨特的文化底蘊。作者通過一個個鮮活的例子,講述瞭徽商如何在外闖蕩,又如何將財富與文化迴饋桑梓,這種傢國情懷和文化傳承的理念,在當今社會依然具有重要的啓示意義。這本書,讓我對“風雅”二字有瞭更深刻的理解,那是一種在物質和精神上都追求卓越的境界。

評分

《風雅徽州》這本書,帶給我的是一種沉浸式的文化體驗。吳麗霞的敘述方式非常吸引人,她仿佛是一位睿智的長者,娓娓道來,將徽州的曆史、文化、風俗徐徐展開。我喜歡書中對徽州古建築的解讀,不僅僅是描述其宏偉的規模或精巧的工藝,更重要的是挖掘其背後所蘊含的傢族故事、倫理觀念以及生存智慧。比如,書中對“牌坊”的描寫,讓我看到瞭徽州社會對道德模範的推崇,也看到瞭一個傢族的榮耀與責任。再比如,對徽州民居“四閤院”的講解,不僅僅是建築結構,更是其中蘊含的“天人閤一”的哲學思想和傢族內部的和諧關係。這本書讓我感受到瞭徽州文化的博大精深,它不僅僅是物質的,更是精神的;不僅僅是過去的,更是對當下的啓迪。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