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西方的沒落全譯本(上下冊)
定價:99.80元
作者:(德)斯賓格勒 ,吳瓊 鄭利強 策劃
齣版社:上海三聯書店
齣版日期:2014-01-01
ISBN:9787542623799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膠訂
開本:128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西方的沒落》是一部深刻、豐富的書,它不僅包含著對曆史深刻的洞見,而且在社會學、人類學和政治思想上也做齣瞭非常的貢獻,在現代西方産生瞭復雜、廣泛的影響。
內容提要
《西方的沒落》素有“曆史博物館”之稱,是德國史學傢斯賓格勒的力作。在本書中,斯賓格勒認為,當西方以物質文明為主的時代興起,以精神文化為主的時代也就逐漸衰落瞭。並以此為齣發點,斯賓格勒稱:中國是從秦漢時始沒落的,印度是從阿育王時始沒落的,希臘是從亞曆山大大帝時始沒落的,中東是從時始沒落的,西方是從拿破侖時始沒落的……斯賓格勒的史學觀點,既對湯因比這樣的曆史學傢有很大的影響,又被政治傢和思想傢所利用,我們今天應該以批判的眼光來讀這本書,進行批判的思考。
斯賓格勒,這個現代德國心靈的重要錶徵,把歌德式的觀相方法和尼采式的批判精神結閤在一起,從宏大的文化比較形態學的角度,通過對西方文化的精神邏輯和時代癥狀的描述,預言西方文化終將走嚮沒落。自他以後,這一末世啓示錄的論調就猶如一個原始的創傷,深深地刻印在20世紀以來的西方曆史路程中,其先知般的聲音在我們今天所處的時代仍可喚起一種自省的激情。
目錄
譯者導言
版序言
修訂版序言
章 導言
著作的範圍
世界曆史的形態學
一種新哲學
曆史為誰而寫?
古典人與印度人的非曆史
埃及的數字與死者的火葬
世界曆史的常規框架(古代、中古、近代)
它的源頭
它的破産
歐洲不是重心
的曆史方法就是歌德的方法
我們自己與羅馬人
尼采與濛森
文明的問題
組後的階段帝國主義
我們的基本觀念的必然性和範圍
它與當代哲學的關係
哲學的後任務
本書的成因
第二章 數字的意義
基本概念
數字作 規定範圍的記號
每一文化皆有共自身的數學
古典世界中數字作為度量
阿裏斯塔庫斯
丟番圖與阿拉伯數字
西方文化中數字作為函數
世界恐懼與世圖渴望
幾何學與算術
有限的觀念
對視覺範圍的象徵性的空間世界
後的或然性
第三章 世界曆史的問題(A)觀相的與係統的
哥白尼方法
曆史與自然
形式與定律
觀相的與係統的
文化作為有機體
內在形式、發展速度、綿延期
同源
“同時代”的意思
第四章 世界曆史的問題(B)命運觀念與因果原則
邏輯的、有機的和無機的
……
第五章 大宇宙(A)世界圖像的象徵主義與空間問題
第六章 大宇宙(B)阿波羅式、浮士德式與麻葛式的心靈
第七章 音樂與雕塑(A)形式的藝術
第八章 音樂與雕塑(B)裸像與肖像
第九章 心靈意象與生命感(A)論心靈的形式
第十章 心靈意象與生命感(B)佛教、斯多葛主義與社會主義
第十一章 浮士德式與阿波羅式的自然知識
曆史比較形態學圖錶
索引
人名索引
作者介紹
作者:斯賓格勒,哲學傢、文學傢,這個名字是我們耳熟能詳的。在近一個世紀的時間裏,斯賓格勒與漢語世界結下瞭不解之緣,他的那部振聾發聵之作《西方的沒落》曾經讓漢語世界的幾代知識分子幾度興奮,又幾度沮喪。在履曆上,斯賓格勒比前麵的幾位都要簡單明瞭。1880年齣生於一個郵政官員的傢庭,先後曾就讀於哈雷、慕尼黑、柏林等大學,後以赫拉剋利特為博士論題獲得瞭博士學位。畢業後先是在中學任教,後專事學術研究和私人寫作。主要著作除瞭前麵提到的《西方的沒落》之外,還有《普魯士的精神與社會主義》、《人與技術》等。
譯者:吳瓊,安徽宿鬆人,文學博士,主要學術興趣在美學、西方哲學、文化研究及批評。
文摘
序言
自從在書架上瞥見《西方沒落(全譯本)》那醒目的標題,它便如同一塊磁石般吸引著我。我一直對那些能夠洞察時代脈搏、預測文明走嚮的著作充滿敬意,而斯賓格勒的名字,早已與“深刻”、“宏大”、“預言”等詞語緊密相連。我並非曆史學傢,也非哲學研究者,但我對人類文明的發展軌跡始終抱有濃厚的好奇心。總覺得,理解過去,纔能更好地理解現在,甚至窺見未來的輪廓。這套上下冊的譯本,給予瞭我一個完整的閱讀體驗的承諾,這讓我感到十分欣慰。我喜歡想象自己置身於曆史的長河之中,觀察著不同文明的潮起潮落,思考著它們為何會繁榮,又為何會衰敗。斯賓格勒的理論,正如同一張精密的診斷圖,試圖揭示西方文明的“病癥”所在。我期待著,通過他的視角,能夠看到那些我從未察覺的聯係和規律,能夠對“文明”這個概念有更深刻的認識。
評分《西方的沒落》這個書名,本身就帶著一種宿命般的悲壯感。當我最終擁有瞭這套全譯本(上下冊)時,內心湧現的並非立即閱讀的衝動,而是一種對即將展開的宏大敘事的敬畏。我深知,這絕非一本輕鬆讀物,它是一場思想的遠徵,一場對人類文明深刻根源的探尋。我一直對那些試圖構建普適性曆史規律的著作深感興趣,盡管我知道任何理論都可能存在局限性,但它們的價值在於提供瞭一個全新的視角,讓我們能夠跳齣當下的時間坐標,去審視文明的整體生命周期。我期待著,在閱讀過程中,能夠跟隨斯賓格勒的筆觸,去感受西方文明從勃達到衰落的每一個階段,理解那些驅動文明變遷的深層力量。我設想,這會是一次漫長而深刻的對話,一場與偉大思想傢跨越時空的交流。
評分我一直認為,一本好書,不僅僅是文字的堆砌,更是一種思想的傳遞,一種精神的啓迪。當我第一次看到《西方的沒落(全譯本)》這套書時,我便被它所蘊含的沉甸甸的哲學分量所吸引。我尤其看重“全譯本”這三個字,它意味著我將有機會接觸到作者最原始、最完整、最未經過刪減的思想。我常常在想,在那個曆史的轉摺點,斯賓格勒是如何構建齣如此宏大的文明史觀的?他的理論體係,是如何在當時的世界背景下,對“西方”這個概念進行瞭如此深刻的解構和分析?我並不是一個急於求成的讀者,我更喜歡慢慢品味一本好書,讓它的思想如同涓涓細流,一點點滲透到我的認知深處。我期待著,在這個閱讀的過程中,能夠不斷地反思,不斷地與作者的思想進行對話,從而拓展自己的視野,提升自己的認知水平。
評分一直以來,《西方的沒落》這個名字就像一個巨大的謎團,縈繞在我的書架上,卻遲遲未曾開啓。當終於拿到這套全譯本,沉甸甸的紙張和燙金的標題,都預示著一場思想的洗禮即將來臨。我至今還記得第一次翻開它時的心情,是一種既期待又有些畏懼的復雜情緒。期待的是,它承載瞭如此重要的曆史地位,想必能給我帶來前所未有的洞見;畏懼的是,書中那宏大的敘事和深邃的哲學思考,是否會讓我望而卻步。我並非專業學者,但對曆史的脈絡和文明的興衰總有著一股莫名的好奇。我總覺得,理解一個時代的終結,或許是通往理解下一個時代開始的鑰匙。這套書的封麵設計本身就充滿瞭曆史的厚重感,仿佛在訴說著幾個世紀的滄桑。拿到書的那個下午,我沒有急於閱讀,而是就著一杯熱茶,靜靜地端詳著這本書,想象著作者斯賓格勒當年是如何懷揣著怎樣的心情,在動蕩的年代裏,構思齣這樣一部巨著。他筆下的“西方”,究竟是一個怎樣的概念?它又是如何一步步走嚮“沒落”的?這些問題在我腦海中盤鏇,勾起瞭我深入探索的欲望。
評分這次有幸入手瞭《西方沒落》的上下冊全譯本,著實是一次意外的驚喜。我先前對這本書的瞭解,大多停留在二手信息和一些零星的評論中,知道它是一部關於西方文明命運的宏大論著,但具體內容和深度卻知之甚少。拿到書後,我最直觀的感受是它的厚重和精良。紙張的質感、印刷的清晰度,以及裝幀的考究,都讓我覺得物有所值。我並不是一個追求完美主義的讀者,但一本承載著如此深遠思想的書籍,能有如此細緻的製作,無疑會大大提升閱讀的體驗。我設想,在接下來的日子裏,我將如何一點點地啃讀這本書,如何讓斯賓格勒的思想在我的腦海中落地生根。或許我會選擇一個安靜的午後,泡上一杯咖啡,讓思緒沉浸在書中的世界。我希望能通過這本書,重新審視我們所處的時代,理解曆史的必然性,並從中汲取力量。我對於“策劃”這個詞也頗感興趣,這錶明瞭譯者和齣版方在呈現這部經典時所付齣的努力,這讓我更加期待作者原有的深刻思想能夠被準確而完整地傳達。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