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围棋与中国文化(精装)
定价:52.00元
作者:何云波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1-11-01
ISBN:9787010034621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围棋与中国文化》即试图从多个方面发掘围棋与中国文化的渊源关系。文化一般被分为物质、制度、精神三个层面。就围棋而言,弈具、弈地民了其物质文化层面。弈具既是下棋的工具,又成了一种工艺品,不同的人对弈具、弈地的选择,又折射出了各自的人生态度、精神追求、审美趣味;棋规棋约、竞赛体制、组织机构,对局方式,则构成了一种制度行为文化;当然,文化更多地体现于精神方面,作者对中国围棋文化的探讨,也偏重于从精神心理方面,提示围棋与人生,与各种哲学、宗教思想,与民族心理、思维方式的关系。
目录
引言 黑白之间
章 天圆地方:围棋面面观
一 围棋的本质
二 围 棋与中西文化
三 博弈与象戏
第二章 中国围棋的源与流
一 围棋源头
二 魏晋
三 唐宋高逸
四 明清盛世
五 近代转型
第三章 弈具、弈地、弈制
一 弈具
二 弈地
三 弈制
第四章 围棋与中国古典哲学
一 一阴一阳之谓道:《易》与围棋
二 功利的围棋观:儒家与围棋
三 如何坐隐:道家与围棋
四 兵家之道:兵法与围棋
第五章 围棋与宗教
一 佛门中的围棋
二 棋禅一味
三 道教与围棋
第六章 黑白人生
一 文人与棋
二 帝王与围棋
三 女性与围棋
四 武侠与围棋
第七章 文化交流与对话
一 中外围棋交流
二 中日围棋文化比较
第八章 文化的边际人:吴清源
后记
主要参考文献
作者介绍
何云波,男,生于1963年,原籍湖南新田县。现为中南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比较文学研究所所长,湖南省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学会副会长。2002年获湖南省首届青年社会科学专家称号。主要从事俄苏文学、比较文学和围棋文化研究。著有《陀思妥耶夫斯基与俄罗斯文化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它带有的“精装”二字,这通常意味着内容上的严谨与品质上的保证。我理解,这不仅仅是一本普及性的读物,而可能是一部深入研究的学术著作。我希望能在这本书中找到对围棋起源的最新学术观点,以及它在中国各地传播和演变的具体情况。例如,不同地域的围棋文化是否有差异?它又是如何被不同阶层的人所接受和理解的?我很感兴趣的是,作者是否会提及一些鲜为人知的围棋故事,或者是那些与围棋相关的古代传说和民俗。除此之外,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不仅仅停留在历史的陈述,而是能够触及围棋与当下中国文化的关系,它在现代社会中是否依然具有生命力?它又如何影响着当代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我期待这本书能够为我带来一些启发,让我看到围棋在中国文化复兴中的潜在价值,以及它在构建民族认同感方面可能扮演的角色。
评分从这本书的标题来看,它似乎是一次对围棋与中国文化之间复杂而深刻关系的系统性梳理。我猜想,作者一定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搜集、整理和分析相关的历史资料和文献。这本书会不会像一部百科全书,详细介绍了围棋在中国历史上的发展脉络,从它起源的传说,到它在不同朝代的演变,再到它如何渗透到社会各个阶层,成为一种普遍的文化现象?我期待书中能够出现关于围棋在古代教育、宫廷娱乐、士大夫生活等方面的具体描绘。更重要的是,我希望它能够深入探讨围棋的哲学内涵,比如“空”、“气”、“势”等概念在围棋和中国哲学中的对应关系。也许,作者还会从美学的角度去分析围棋的艺术性,比如棋盘的构成、棋子的摆放所形成的视觉冲击力,以及棋局的跌宕起伏所带来的情感体验。这本书应该能为我提供一个更全面、更立体的视角,让我理解围棋在中国文化中究竟扮演了怎样的角色,又为何能经久不衰,成为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评分我对这本书的期待,更多地寄希望于它所能提供的“深度”与“广度”。围棋作为一种古老的智慧,其内涵必然是博大精深的。我希望作者能够带领我穿越历史的迷雾,去探寻围棋在中国古代社会中的多重身份。它或许曾是帝王将相的案头之物,展现着运筹帷幄的智慧;它或许是文人墨客的案头清谈,寄托着清雅脱俗的情怀;它甚至可能深入寻常百姓家,成为一种寄托生活乐趣的媒介。书中是否会有对围棋相关典籍的深入解读,例如《弈旨》、《玄玄棋经》等,并从中提炼出其蕴含的哲学思想?我更期待作者能够将围棋的“道”与中国传统哲学中的“道”进行巧妙的连接,从而阐释围棋作为一种精神修炼的载体。这本书的吸引力在于,它应该能够让我看到,一方小小的棋盘,如何折射出宇宙万物的运行规律,如何承载着中华民族深邃的智慧和独特的精神气质。它不应仅仅是棋谱的罗列,而应是思想的碰撞,是文化的溯源。
评分这是一本装帧考究的著作,翻开它,扑面而来的便是一种厚重感,让人联想到那些历经岁月洗礼的珍贵典籍。封面设计简约而不失品味,烫金的书名在素雅的背景下显得格外醒目,仿佛在诉说着围棋在中国文化长河中不可磨灭的地位。拿到手中,能感受到纸张的质感,略带粗粝,却又十分扎实,印刷清晰,字迹墨色浓郁,这一切都暗示着这是一本值得细细品读、珍藏的书。它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个沉淀着历史与智慧的载体,让人在触碰到它的那一刻,便能感受到一种文化的温度。我一直对围棋充满兴趣,但总觉得它只是一个游戏,缺乏更深层次的理解。这本书的出现,无疑为我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让我得以窥探围棋背后所蕴含的东方哲学、宇宙观乃至人生智慧。作者在序言中描绘的围棋与中国文化的深层联系,吊足了我的胃口,迫不及待地想深入其中,去探索那些未知的领域,去感受那份跨越千年的精神传承。
评分读这本书的初衷,是被它独特的视角所吸引。我们通常谈论围棋,更多的是它的规则、策略,或者是那些棋坛上的传奇人物。然而,这本书似乎在试图将围棋从棋盘上解放出来,让它回归到它在中国文化中的原生土壤。我很好奇,作者将如何把棋盘上的黑白子与中国的诗词歌赋、哲学思想、甚至社会伦理巧妙地联系起来?它是否会像抽丝剥茧般,层层揭示围棋在中国古代文人心目中的地位?会不会有关于“棋道”的论述,探讨那些超越胜负的更高层面的追求?我对书中可能出现的案例分析充满了期待,比如,如何从一盘棋中解读出某种古代政治斗争的缩影,或者如何从围棋的布局中看到宇宙运行的规律。我想象中的这本书,应该不仅仅是知识的堆砌,更是一种思维方式的引导,一种审美的体验,一种对中华文明独特魅力的深度挖掘。它应该能让我重新审视围棋,不再仅仅将其视为一项竞技活动,而是将其看作是一种文化符号,一种精神的象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