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婚姻書
定價:32.00元
作者:(英)李,(英)李,方逸
齣版社:中國社會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0-10-01
ISBN:9787508732688
字數:220000
頁碼:283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22kg
編輯推薦
?夫妻如何相濡以沫,攜手一生?
?怎樣處理婚姻生活中方方麵麵的摩擦和不同意見?
?如何為婚姻奠定穩固的根基?
通過本書,你會瞭解:在建造婚姻大廈的過程中,不僅根基是至關重要的,小事情同樣會影響婚姻的質量,導緻婚姻的成功與失敗。因此:
?我們需要學習一些方法,來建立穩固而幸福的婚姻;
?我們必須瞭解溝通的藝術,懂得如何讓對方感到被愛;
?我們必須學習如何解決衝突,並操練接納和饒恕。
內容提要
如今,許多沒結婚的人都害怕結婚,結瞭婚的人卻想離婚。到底是哪裏齣瞭問題?我們為什麼要結婚?夫妻二人如何纔能恩愛一世、攜手一生?
本書作者通過自己在婚姻中的深刻體會,結閤二十多年婚姻輔導案例,總結瞭婚姻容易齣問題的七個方麵:
婚姻的根基
溝通
寬恕
化解衝突
對待雙方父母
性生活
愛的錶達
針對婚姻生活中的許多小事,作者給齣切實可行的指導和建議,幫助你解決婚姻中的難題。
目錄
作者介紹
尼奇?李和希拉?李,1973至1976年,尼奇在劍橋三一學院學習英國文學。1974至1977年,希位在坎伯韋爾藝術學院學習美術。他們於1976年結婚,移居達勒姆市(Durham)。 1996年,他們開辦婚姻課程。超過1000對夫妻接受瞭他們的培訓,並努力去建造能夠維係一生的
文摘
序言
我必須承認,這本書的英文原著風格被翻譯得相當到位,那種特有的、帶著點英式幽默的剋製感和深刻性被保留瞭下來。它討論的主題是宏大的,但落腳點卻是極其微小的日常細節——比如一起吃晚餐時的餐桌禮儀,或者如何處理一份不需要馬上迴復的郵件。正是這些細節,構築瞭我們真實的生活圖景。我以前總覺得,處理好“大事”就行瞭,那些瑣碎的日常就湊閤著過。但這本書讓我徹底顛覆瞭這種看法。它清晰地論證瞭,日積日已的微小互動,纔是決定關係質量的真正試金石。作者的視角非常現代,他沒有美化任何一方,非常坦誠地揭示瞭現代社會中,個體獨立性與親密關係之間那種永恒的拉扯與張力,讓人在感動之餘,也感到一絲絲被理解的慰藉。
評分天哪,最近讀完瞭一本關於人際關係的書,簡直是醍醐灌頂!這本書的作者似乎對人性的復雜有著極其深刻的洞察力,書中描繪的那些傢庭互動場景,細膩到讓人拍案叫絕。我仿佛看到瞭自己和身邊親人朋友的影子在那些文字裏跳動。它沒有那種空泛的說教,而是通過一個個生動的案例,讓你自己去體會其中的微妙之處。比如,書中探討瞭“沉默的語言”,那種不說話卻能傳達齣韆言萬語的張力,我以前從未從這個角度思考過,讀完之後,再和傢人交流,我明顯感覺自己捕捉到瞭很多以往忽略掉的信號。而且,這本書的敘事節奏把握得極好,不會讓你覺得拖遝,每一章節都有新的思考點拋齣來,讓人忍不住一口氣讀完,然後閤上書本,陷入長久的沉思。它不僅僅是關於“如何相處”,更是關於“如何理解存在本身”的一部作品,讀完之後,感覺對生活的理解又深瞭一層,那種滿足感是無可替代的。
評分這本書的結構設計得非常巧妙,簡直就是一本教科書級彆的關係指南,但讀起來完全沒有那種枯燥的學術感。作者的文筆流暢自然,帶著一種溫暖而又堅定的力量。我特彆欣賞作者處理衝突的方式,不是簡單地把一方描繪成“對”另一方描繪成“錯”,而是極其客觀地展現瞭雙方立場背後的閤理性與局限性。這讓我意識到,很多我們以為是“小題大做”的爭執,背後其實隱藏著更深層次的需求沒有被滿足。書中還引入瞭一些心理學模型,但講解得非常通俗易懂,結閤現實生活的例子,讓你立刻就能明白這些理論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價值。我甚至開始嘗試書中提到的幾個小技巧,比如“積極傾聽的迴應”,效果立竿見影,傢庭氛圍都變得和諧瞭許多。這是一本值得反復翻閱,每次都能讀齣新意的寶典,不是那種讀完就丟的快餐讀物。
評分說實話,我原本對接這類主題的書抱持著一種懷疑態度,總覺得無非是老生常談。但這本書完全齣乎我的意料,它的視野相當開闊,不僅限於傳統意義上的傢庭關係,還觸及瞭職場中的閤作模式,甚至是如何與自己相處(自我關係的重建)。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它沒有提供任何“速成”的靈丹妙藥,而是強調瞭“過程”的重要性。作者反復強調,關係的維護是一個持續動態調整的過程,就像航海,你需要不斷地修正航嚮,而不是設定好一個目標就一帆風順。書中大量的曆史典故和哲學思辨,為這些關於人與人之間連接的探討,增添瞭一種厚重的曆史感和人文關懷,讓原本可能變得沉悶的話題,充滿瞭智慧的光芒。
評分這本書帶給我的衝擊是結構性的,它改變瞭我觀察世界的方式。以往我可能更關注外在的成功和效率,但這本書迫使我把目光轉嚮內在的連接和情感的流動。它像一把精密的解剖刀,溫柔而準確地剖開瞭那些我們習以為常,卻從未深究過的互動模式背後的驅動力——恐懼、依戀、邊界感。作者的文字非常精準,沒有一句廢話,每一個論斷背後都有充分的論據支撐。我特彆喜歡它提供的那種“第三種選擇”的思維框架,即在“順從”和“反抗”之外,是否存在第三種更成熟的互動路徑。這本書的價值,不在於它告訴你該做什麼,而在於它讓你清晰地看到瞭“為什麼你會那樣做”,這種自我覺察的深度,纔是真正具有改變力量的東西。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