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哇!動物真奇妙)當雞還長牙的時候
ISBN: 978-7-5411-4139-3
定價:26.00 元
作者: (法) 卡洛琳娜 (法) 弗雷德剋斯·布捨著 ;皮埃爾·伊曼紐爾繪
編者:
譯者: 李檬譯
插圖作者:
齣版社: 四川文藝齣版社
開本:24
裝訂:平裝
頁數:80
印張:3.5
字數:15韆字
用紙:157銅版
圖書分類號:Q95-49
主題詞:動物-少兒讀物
齣版時間:2015 年 10月 版
印刷時間:2015 年10 月 次印刷
適讀群體( 2-6歲 ):3-6歲(親子閱讀);7-12歲(自主閱讀)
①法國昆蟲學傢、生態學博士、大奬作傢聯閤編著
法國教育部兒童科教圖書②不一樣的兒童科普類書籍 全麵瞭解動物 滿足兒童好奇心③顛覆傳統,用逼真的過程圖揭示動物界不為人知的六大奧秘!
◆這是一本用圖文方式闡述動物進化的圖書。
◆逼真的場景圖,讓人看過仿佛身臨其境。
◆鎖綫的裝訂方式,讓書籍不易散架,經得起孩子經常翻閱。
◆文字直白卻不枯燥,充滿瞭童趣;知識豐富卻不難懂,符閤兒童的智力發育。
本書主要闡述瞭生物的進化曆程。早的生物是在35 億年前産生的,它們非常小,肉眼根本看不到。很久以後,發生在6000 萬年前的地球大爆炸,迫使生活在海洋裏的一些生物離開海洋,開始瞭陸地上的探險生活。不久以後,爬行類動物的祖先齣現瞭魚鰭,長著像爪子一樣的魚類。它們可以産蛋,那時母雞還沒有齣現。 2300 萬年前,恐龍齣現瞭,它們又在650 萬年前神秘消失瞭。從那以後,哺乳動物成為瞭地球的主宰。
(法)弗雷德剋斯•布捨 :畢業於巴黎國傢農藝研究所,遺傳學和生態學博士。
(法)卡羅琳娜:編輯,擁有考古學碩士學位, 還在巴黎獲得裝飾藝術的研究生。
精彩選讀:
過去都發生瞭什麼?
自然界的法則是強者生存。
強不是指得高大或肌肉發達,
而是指能持久地生存下去,
這就要求動物們必須適應所處的環境。
為此它們會改變自己的形體和外貌,
有時候變化很驚人,這就是進化。
進化的過程非常漫長。
從這本書的裝幀設計到內容編排,我都能感受到作者的用心。封麵就充滿瞭奇幻的色彩,讓人一看就充滿瞭閱讀的衝動。翻開書頁,精美的插畫撲麵而來,色彩搭配大膽而和諧,綫條流暢而富有生命力,仿佛每一幅圖畫都在講述一個關於自然界的故事。這對於吸引孩子的注意力來說,是至關重要的。而內容方麵,它沒有迴避孩子們可能會覺得“不可思議”或者“有點嚇人”的動物,比如那些奇特的食肉植物,或者那些有著奇特捕食方式的昆蟲。相反,它以一種非常溫和且充滿科學探究精神的方式,去解讀這些現象背後的原因。我喜歡書中那種“追根溯源”的講解方式,總能把一個看似簡單的問題,引申齣很多有趣的科學知識。比如,在介紹“為什麼有些動物會有毒”的時候,書中會講到毒液的進化曆程,以及它在生態係統中的作用。這樣的解讀,不僅讓孩子瞭解瞭“是什麼”,更讓他們思考瞭“為什麼”和“怎麼會”。這本書的語言風格也十分接地氣,即使是成年人讀起來,也不會感到晦澀難懂,反而會有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
評分作為一名長期關注兒童教育的傢長,我一直在尋找能夠真正激發孩子求知欲的讀物。市麵上很多科普書,要麼過於學術化,讓孩子望而卻步;要麼過於低幼化,無法滿足孩子日益增長的認知需求。而這本《哇!動物真奇妙 當雞還長牙的時候》則恰恰填補瞭這個空白。它以一種極其巧妙的方式,將復雜的科學知識融入到引人入勝的故事和場景中。比如,書中關於“為什麼有些動物會滅絕”的部分,沒有堆砌枯燥的術語,而是通過想象“當雞還長牙的時候”這種不符閤常理的設想,來引發孩子對生物演化和環境適應的思考。這種“假設性”的提問方式,比直接灌輸知識更能激發孩子的批判性思維和探索精神。更讓我贊賞的是,書裏並沒有迴避一些“奇怪”或者“不那麼可愛”的動物,而是以一種平等和尊重的態度去介紹它們,比如一些“長相奇特”的昆蟲,或者“不那麼討人喜歡”的爬行動物。這有助於培養孩子包容多元、尊重生命的價值觀。書中的語言風格也十分獨特,時而幽默風趣,時而又充滿哲思,讓我在給孩子朗讀時,自己也沉浸其中,仿佛一起進行瞭一場奇妙的科學探險。
評分我一直認為,好的科普書應該能夠點燃孩子對科學的熱情,而不是讓他們覺得科學是一門枯燥的學科。這本《哇!動物真奇妙 當雞還長牙的時候》無疑做到瞭這一點。我注意到書裏有很多與孩子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例子,比如關於“小鳥為什麼會唱歌”,它並不是簡單地告訴孩子“為瞭求偶”,而是結閤瞭鳥類的聲帶結構、發聲原理,甚至還穿插瞭一些關於不同鳥類歌麯的趣聞。這樣的講解方式,既滿足瞭孩子的好奇心,又讓他們理解瞭科學原理是如何作用於我們身邊的。更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書中的內容並沒有局限於某個特定領域的動物,而是涵蓋瞭從哺乳動物到昆蟲,再到植物甚至微生物的廣泛範圍。這有助於孩子建立起一個更加宏觀和係統的科學認知。我特彆欣賞作者在敘述過程中所展現齣的那種嚴謹又不失趣味的態度,既有科學傢的專業性,又不失一位熱愛生活、善於觀察的“大玩傢”的視角。這本書讓我覺得,科學無處不在,而且無時無刻不在發生著令人驚嘆的故事。
評分這本書的視角真的太獨特瞭!我從來沒想過,一個法國昆蟲學傢生態學博士,竟然能把這麼嚴肅的科學領域寫得如此活潑有趣。書裏的每一個章節都像是一個小小的“發現之旅”。我尤其喜歡關於“昆蟲的‘超能力’”那部分,介紹瞭一些昆蟲是如何利用各種感官和身體構造來生存、捕食和繁殖的。比如,有些昆蟲的觸角可以感知到幾公裏外的氣味,有些昆蟲的眼睛可以看到我們人類無法看到的紫外綫。這些信息簡直太震撼瞭!它讓我意識到,在我們看不見的微觀世界裏,存在著多麼精妙絕倫的生命機製。而且,書的結構也設計得很巧妙,不會讓人覺得知識點過於零散。它通過一個又一個引人入勝的小故事,將各種動物的習性、生態位以及它們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串聯起來,形成一個完整的生態係統圖景。讀完之後,我感覺自己對周圍的自然環境有瞭全新的認識,仿佛能夠看到一個更深層次的、更具生命力的世界。這本書絕對是那種你會反復閱讀,每次都能有新發現的寶藏。
評分這本書簡直是打開瞭新世界的大門!我之前對昆蟲的印象還停留在課本上的“六條腿,一對翅膀”,沒想到裏麵竟然有那麼多我從未聽說過的奇特生物。特彆是關於那些“會僞裝”的昆蟲,有的像枯葉,有的像樹枝,還有的簡直就是一坨屎!這讓我覺得大自然真是太有創造力瞭,也讓我重新審視瞭身邊那些不起眼的“小東西”。書裏用瞭很多生動形象的比喻,比如把某些昆蟲的口器比作“微型吸塵器”,把它們的生活習性比作“諜戰片”,讀起來一點都不枯燥,反而讓我越讀越興奮,簡直停不下來。而且,我驚喜地發現,書裏的插畫也特彆精美,色彩鮮艷,構圖巧妙,把那些昆蟲的細節刻畫得栩栩如生,仿佛隨時都能從紙上跳齣來一樣。這對於我這樣視覺型學習者來說,簡直是福音!這本書徹底顛覆瞭我對科普讀物的認知,原來科普也可以這麼有趣,這麼有藝術感!它不僅僅是知識的灌輸,更是一種美學的享受,一種對自然界無限好奇的啓濛。我強烈推薦給所有對世界充滿好奇心的朋友,無論你是孩子還是大人,都能從中獲得意想不到的驚喜和樂趣。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