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认识肌肤认识美
定价:29.00元
售价:19.7元,便宜9.3元,折扣67
作者:汤凯婷著
出版社:新华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4-01-01
ISBN:9787501163052
字数:127000
页码:189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
商品重量:0.4kg
“美”可以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外表上的打扮、修饰;二是品格上的修养。从美感来说,外表上的修饰属于“实在的美”,因为它是形象的,具可观性,而品格上的修养则属“性格的美”、“抽象的美”。
“世上没有丑女人,只有懒女人。”这句话也极为贴切,对“美”的追求确实是建立自信心好的方法。而自信则是展现魅力的*原动力,欲追求自信美,我们应该多方涉猎有关护肤保养、美容、色彩造型、美姿、美仪方面的知识,不断开拓心中领域,增进生活智慧,以展现个人自信的魅力。
汤凯婷,台北市人,从事美容护肤研究工作二十余年,不仅对肌肤生理学有精辟深入的研究和独到的见解,多年来在大众传播媒体担任美容专栏主任、主笔工作,并且在经营管理及美容教育等领域中声誉卓著。著者:《芳香精油使用手册》、《护肤彩妆DIY》、《肌肤青春不是梦》、《专业
对于我这种常年与“成分表”搏斗的护肤老手来说,这本书的广度着实让我有些意外。我原以为它会专注于功效成分的深度解析,但它给我的惊喜在于,它搭建了一个非常清晰的、关于“护肤流程与生活方式”的宏大框架。比如,它将睡眠质量、压力水平与皮肤屏障修复能力直接挂钩,并且提供了非常实用的、可以在日常生活中轻松执行的“微习惯”调整建议。最让我感到新颖的是,书中将面部保养与身体内部的循环系统做了巧妙的串联,强调了肠道健康对皮肤状态的决定性影响。这种整体论的观点,彻底颠覆了我过去那种“买对精华就万事大吉”的线性思维。虽然书中对一些高精尖的医美技术着墨不多,但它提供了足够坚实的基础知识,让我能更理智地评估那些市场上琳琅满目的新科技产品,避免盲目跟风。
评分这本书的结构设计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它将复杂的概念拆解得井井有条,逻辑链条清晰得让人拍案叫绝。如果你是化妆新手,它从基础工具的选择、底妆的薄厚度调整,到眼影的晕染层次,每一步都有详尽的图示和文字说明,可以说是手把手教你入门。而对于有一定经验的人来说,后半部分关于“造型感”的探讨又提供了新的进阶方向,比如如何通过发型轮廓与脸型之间的平衡,来达到视觉上的优化效果,这部分内容在同类书籍中并不常见。我尤其赞赏作者在讲解手法时,总是会反复提醒读者要观察“动态”下的妆容效果,而不是仅仅停留在静止的镜面效果上,这极大地提升了实用性。我甚至把书里的某些“小技巧”打印出来,贴在了我的梳妆台前,成了我日常化妆时的“秘籍”。
评分我是在一个失眠的深夜偶然翻到这本书的,本以为会是又一本老生常谈的“美容圣经”,结果发现它更像是一本关于“感知力”的训练手册。作者的文字中充满了对细节的敏锐捕捉,比如如何通过细微的表情变化来判断一个人的情绪状态,以及如何利用面部肌肉的松弛与紧张来影响整体给人的观感。书中有一段关于“眼神交流的艺术”的描述,让我深思良久,它阐述了如何通过控制眼部周围的肌肉,让自己的眼神传递出更加自信和开放的信号,而不是仅仅关注眼线的粗细。这种从“外在修饰”转向“内在传达”的思路,让我对“变美”这件事的理解得到了升华。它不是让你去扮演别人,而是让你学会用更有效、更真诚的方式,把“你是谁”清晰地展示给世界看,这种力量感,比任何昂贵的护肤品都来得实在。
评分这本书的文字功底实在令人佩服,它读起来完全不像一本技术指南,倒更像是一场温柔而深刻的自我对话。作者的笔触细腻入微,对“美”这个宏大概念进行了非常哲学层面的探讨,让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对“完美”的定义。书中反复强调,真正的“美”并非来自于模仿杂志上的标准模板,而是源于对自身独特性的接纳与发掘。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光影与质感”的那一章,它没有停留在表面的化妆技巧上,而是深入到如何利用光线来优化面部结构,如何通过不同材质的护肤品来营造肌肤的健康光泽,这种由内而外的调理思路,给了我极大的启发。它不是教你如何“遮盖”,而是教你如何“凸显”你已经拥有的特质,这是一种更高维度的自信培养。读罢全书,我感觉内心沉静了许多,不再焦虑于那些转瞬即逝的潮流,转而开始享受探索自身魅力的过程。
评分哇,这本书简直是打开了我对色彩搭配的新世界大门!我一直觉得自己的穿衣风格很固定,总是离不开那几种安全色,生怕尝试新颜色会“翻车”。可是这本书里,作者用非常生动有趣的语言,把色彩的构成、冷暖调性分析得透透彻彻,还结合了不同季节、不同场合的妆容和服装搭配案例,真是太实用了。特别是它提到如何根据自己的肤色冷暖去选择最衬托自己的口红色号,我回家立刻对比镜子里的自己,发现以前选的那些热门色号,很多其实都在“拉低”我的气色。更让我惊喜的是,书中不仅讲了“是什么”,更深入地探讨了“为什么”,比如为什么有些颜色在一起会显得高级,有些却会冲突,这些理论基础让我学会了举一反三。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像是获得了一张“色彩雷达”,走在街上都能轻松分辨出哪些搭配是高明的,哪些是需要避开的“雷区”。我已经迫不及待想去衣柜里把那些沉睡已久的单品重新组合一下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