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书名: | 品牌论道 |
| 丛书名: | |
| 作者/主编: | 李飞, 占君君 |
| 出版社: | 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
| ISBN号: | 9787550312890 |
| 出版年份: | 2017年4月 |
| 版次: | 第1版 |
| 总页数: | 205页 |
| 开本: | 16 |
| 图书定价: | 48元 |
| 实际重量: | 599g |
| 新旧程度: | 正版全新 |
李飞,浙江飞鸿广告策划有限公司总经理兼艺术总监、杭州友居科技有限公司艺术顾问、杭州瑞璟天传文化艺术发展有限公司艺术总监、浙江工业大学MBA教育中心校外导师、浙江财经大学MBA教育学院校外导师、同时亦是有名文物学者、收藏家。
占君君,杭州发居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伯巴蒂尔”高端私属木作家居定制品牌创始人、浙江飞鸿广告策划有限公司运营总监。世代木作匠人,致力于祖辈技艺传承,努力将“工匠精神”发挥至。
1.前言
2.自序1光辉岁月
3.自序2笑看风云
4.什么是品牌管理
5.品牌管理的广告策划
6.整合传播——品牌竞争的利器
7.创造和管理强势品牌
8.差异化:快速消费品强势品牌之道
9.CEO代言品牌:赢在互通互联时代
10.品牌直播进行时:直播营销怎么玩
11.品牌筑起强国梦
12.可口可乐:进入中国市场后的变通
13.肯德基:生活如此多娇
14.星巴克:激发并孕育人文精神
15.箭牌:简单快乐精彩生活
16.耐克:想做就做坚持不懈
17.宝马:让创新重归驾驶初心
18.乐高:我们卖的是故事
19.迪士尼:梦想与欢乐的国度
20.杜蕾斯:你“安全”,所以我快乐
21.无印良品:倡导自然、简约、质朴的生活方式
22.华为:不仅仅是世界五百强
23.腾讯:从赢家到王者
24.海尔:真诚到永远
25.娃哈哈:千家万户笑哈哈,幸福快乐你我他
26.农夫山泉:不仅胜在品质,更赢在匠心
27.: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
28.蚂蚁金服:数字惠普,让金融变得触手可及
29.胡庆余堂:江南药王戒欺精神
30.西泠印社:百年文脉发展与坚守
31.伯巴蒂尔:木作匠人的造物之美
32.信凯:色彩界的民族梦
33.知味观:知味停车闻香下马
34.新东方:浴火重生,新的东方
35.乌镇:千年古镇触网蝶变
36.优猜:感恩、快乐、分享
37.瑞保:给您带来不一样的车险体验
38.后记
东方智慧驾驭西方营销思维
20年品牌塑造与建设经验
品牌专家的真知灼见
为您传道与解惑
拿到这本书,我最直观的感受是它在装帧设计上就很有考究。封面采用了一种比较沉稳且带有艺术气息的色调,主标题“全新品牌论道”几个字的设计也颇具匠心,字体粗细对比鲜明,仿佛带着一种历史的厚重感,又不失现代的锐利。书名下方“李飞占君君”这部分,虽然是作者的名字,但处理得相对内敛,没有喧宾夺主,体现了对学术内容本身的尊重。封底的出版社信息和书号也印制得清晰明了,整体给人一种专业、可靠的印象。迫不及待地翻开,纸张的质感非常不错,厚实且带有轻微的磨砂感,拿在手里很有分量。排版方面,我留意到字体大小适中,行间距也处理得很舒适,即使是长时间阅读,眼睛也不会感到疲劳。章节的划分清晰,标题也简洁有力,让人一眼就能抓住重点。我尤其欣赏的是,在一些关键概念的引入处,出版社似乎也花了不少心思,例如,可能在书的开头部分,会有一些视觉化的图示或者简洁的导语,帮助读者快速进入主题,而不是一上来就抛出大量理论,这种循序渐进的方式对于我这样的考研学生来说,无疑是极大的福音。
评分从这本书的出版信息来看,其内容的前沿性和权威性应该是毋庸置疑的。选择在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出版,说明其在艺术与品牌交叉领域有着独特的学术价值和影响力。我猜想,这本书会深入探讨品牌在视觉传达、文化创意产业中的作用,以及如何通过艺术化的手段提升品牌的价值和竞争力。例如,在分析品牌识别系统时,可能不仅仅局限于logo、色彩、字体等基础元素,还会深入探讨品牌所承载的美学理念、艺术风格,以及如何通过跨界合作、艺术策展等方式,构建更具辨识度和感染力的品牌形象。对于那些希望在品牌战略、市场营销、广告设计等领域深造的学生来说,这本书无疑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参考书。我特别期待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具有启发性的研究案例,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前沿的行业实践相结合,帮助我理解当下的品牌发展趋势,并为未来的学术研究和职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评分这本书的价值,我主要体现在其对考研学生的指导意义上。作为一本考研教材,它必然会紧密围绕考研大纲,覆盖考试的重点和难点。我猜想,在内容编排上,书中可能会根据历年考研真题的题型和出题规律,对知识点进行重点突出和梳理。例如,在每个章节的末尾,很可能都附带一些与本章内容相关的典型考题,以及作者对这些题目的解题思路和方法指导。这种“考点预测”和“解题技巧”的结合,对于备考学生来说,可以极大地提高复习效率,避免走弯路。我尤其看重的是,本书是否能够提供一些“思维导图”或者“知识框架图”,帮助我们梳理庞杂的品牌知识体系,形成整体认知。同时,考虑到考研的综合性,我希望书中不仅仅局限于理论知识的讲解,还能在方法论和研究思路方面有所启示。比如,如何分析一个品牌,如何进行品牌调研,如何撰写品牌相关的学术论文等,这些实际的操作性指导,对于我们未来的学术发展也至关重要。
评分这本书的语言风格和叙述方式,是我非常看重的一点。考研书籍如果过于枯燥、晦涩,不仅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会影响知识的吸收效率。我希望这本书在专业性极强的同时,也能兼具一定的可读性。我猜测,作者李飞占君君在撰写此书时,可能采用了一种既有学术严谨性,又不失生动活泼的叙述方式。比如,在阐述一些复杂的理论模型时,可能会辅以生动形象的比喻,或者结合现实生活中大家耳熟能详的品牌案例进行分析,让抽象的概念变得具体易懂。我期待书中能够出现一些“干货”满满的案例分析,能够从多个角度剖析成功和失败的品牌案例,找出其中的关键因素和规律,并引导读者思考“为什么”。再比如,在探讨品牌危机处理时,可能不是简单地罗列策略,而是会深入分析某个经典案例的应对过程,从中提炼出值得借鉴的经验教训。这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写作手法,对于我这样的初学者来说,无疑是学习和理解品牌理论的最佳途径,能够帮助我建立起系统性的知识框架,并且能够灵活运用到实际的分析和思考中。
评分这本书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其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品牌”这个概念本身就涉及多方面的知识,从市场营销、消费者心理,到企业战略、文化传播,甚至可能触及一些社会学和经济学的视角。这本书的作者,李飞占君君,听名字就感觉是位在该领域有深厚造诣的学者。我猜想,这本书不会仅仅停留在对品牌进行概念性的阐述,而是会深入到品牌构建的每一个环节,甚至可能探讨一些前沿的品牌发展趋势和挑战。例如,在探讨品牌定位时,可能不仅仅是简单地分析目标市场,还会结合当下瞬息万变的消费者需求,提出更加精细化、个性化的品牌区隔策略。在品牌传播方面,我期待书中能够有对新媒体环境下品牌营销策略的详细解读,比如如何利用社交平台、短视频、KOL等新兴渠道,实现品牌影响力的最大化。而且,考虑到是针对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的考研书籍,我预感书中在艺术与品牌融合方面,可能会有一些独特的见解,例如,如何在设计、视觉语言、美学风格等方面,赋予品牌更强的文化内涵和艺术张力,这是许多传统市场营销书籍可能忽略的方面,也正是我非常感兴趣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