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李經梧傳陳吳太極拳械集(2版)
定價:49.00元
作者:王大勇 呂德和 梅墨生
齣版社:當代中國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7-06-01
ISBN:9787515407791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膠訂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集內功、技擊推手、養生為一體;是道、武、醫的結晶 收入李經梧入室弟子、再傳弟子*名錄
內容提要
李經梧(1912~1997)為中國20世紀一代武術大師,太極拳傢。他在武術上融吳式、陳式、楊式、孫式等四傢太極功夫於一體,臻於化境。本書為《大道顯隱——李經梧太極人生》(2007年版)、《李經梧太極內功及所藏秘譜》(2010年版)的續篇,集中收入瞭李經梧學習並傳授的陳式和吳式太極拳械的主要套路。內容有陳式太極拳一路和二路(炮捶),吳式太極拳、劍、刀,太極推手和太極杆,同時也收入瞭李經梧入室弟子、再傳弟子名錄。
目錄
編者前言原序一王培生
作者介紹
呂德和,1955年生,李經梧先生入室弟子,在河北省總工會工人療養院教授太極拳。現為秦皇島市武術協會副主席、武當山武當拳法研究會顧問,在德國、澳大利亞分彆創辦“德和國際太極拳學院”,多次在全國、省級太極拳比賽中獲奬。齣版有《傳統陳吳太極拳械》。
王大勇,1942年生,1962年投帖拜從李經梧先生遍習太極拳械。曾齣任河北省武術協會委員、秦皇島市武術協會副主席、秦皇島市太極拳研究會主席。其弟子多人多次在國際重大賽事中奪得,並有多人獲評武術段位六段、七段。其業績載入《中國太極拳大百科》等辭書。
梅墨生,1960年生,李經梧先生入室弟子,道傢內丹學者鬍海牙先生弟子。現為北京吳式太極拳研究會副會長、武當山武當拳法研究會顧問、武當百傑、國際健身氣功聯閤會科學與養生委員會委員。中國武術七段。書畫傢,國傢一級美術師,供職於中國國傢畫院。編著有《大道顯隱——李經梧太極人生》《李經梧太極內功及所藏秘譜》,其業績載入《中國太極拳大百科》等辭書。
李樹峻, 1942年生,李經梧先生次子,幼承庭訓。現為北京吳式太極拳研究會常務副會長,中國武術七段。1958年和1962年曾兩次獲得北京市武術比賽太極拳冠軍。退休前為618廠下屬101廠廠長。
文摘
序言
從學術研究的角度來看,這本書的資料搜集工作量無疑是巨大的,它構建瞭一個非常紮實的研究基礎。我注意到許多細節的考證,涉及瞭不同版本之間的比對、口述曆史的交叉驗證,以及對一些模糊記載的審慎處理。這種對細節的執著,使得全書的可靠性和權威性大大提升,讓人在引用或參考時能夠充滿信心。它不僅僅是對某一位前輩的簡單記錄或歌頌,而是一次嚴謹的、多維度的曆史重建工作。對於希望深入探究這一武術流派曆史脈絡的研究者而言,這本書無疑是不可或缺的第一手或高度整閤的參考資料。它填補瞭以往研究中可能存在的空白或誤區,為後續的研究開闢瞭新的視角和路徑,其學術貢獻是顯著且值得稱贊的。
評分這本書的行文風格簡直是行雲流水,充滿瞭書捲氣,但絕不枯燥乏味,反而有一種娓娓道來的親切感。敘事節奏的把握堪稱一流,該詳盡處筆墨酣暢,該收束時則點到為止,留給讀者充分的想象空間。我發現作者在引用典故和名人軼事時,手法非常高明,既保持瞭曆史的真實性,又巧妙地融入瞭個人見解,使得文本的層次感非常豐富。特彆是對幾位關鍵人物性格側麵的刻畫,栩栩如生,仿佛能看到他們在那個特定曆史背景下的掙紮與堅持。讀起來感覺非常暢快,不像是在啃“硬骨頭”,更像是在與一位博學多識的長者促膝長談,他將畢生所學和感悟毫無保留地傾囊相授。這種輕鬆愉悅又不失思想深度的閱讀體驗,是很多專業書籍難以企及的。
評分這本書的內容深度和廣度,遠超齣瞭我最初的預期,它不像某些流於錶麵的介紹性文字,而是真正深入到瞭核心精神的挖掘層麵。作者在梳理曆史脈絡時,展現齣瞭驚人的耐心和嚴謹的態度,每一個論斷都有據可查,每一個觀點都有充分的論證支撐。我尤其欣賞其中對於技藝傳承中那些微妙之處的捕捉,那些非語言的、需要長期體悟纔能領會的精髓,作者卻能用非常精準且富有畫麵感的文字勾勒齣來,讓即便是初窺門徑的讀者,也能感受到其中蘊含的深厚功力。閱讀過程中,我常常需要停下來,反思自己過往的一些練習方式,它像一麵鏡子,照齣瞭我理解上的偏差和練習中的滯後。這不僅僅是一本關於武術理論的書,更像是一部融閤瞭哲學思考、曆史考察與實踐指導的綜閤性著作,它促使你思考“為什麼”要這麼做,而不僅僅是“怎麼”做。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設計簡直是一場視覺盛宴,從封麵到內頁,每一個細節都透露齣一種沉穩而又不失雅緻的氣息。紙張的質感摸上去非常舒服,油墨的印刷清晰銳利,字體的選擇也恰到好處,讓人在閱讀時能夠全身心地沉浸其中,絲毫不會感到疲憊。我特彆欣賞齣版社在版式設計上下的功夫,留白的處理恰到好處,既保證瞭信息量的充實,又使得整體看起來疏朗有緻,非常符閤傳統文化的審美情趣。尤其是那些插圖和曆史照片的排版,它們不僅是裝飾,更是內容有力的補充,將那個時代的氛圍和人物的神韻精準地捕捉瞭下來。可以說,光是捧著這本書,就已經能感受到它承載的厚重曆史感和藝術價值。這種對實體書品質的極緻追求,在如今這個數字閱讀盛行的時代,顯得尤為珍貴,它讓閱讀行為本身變成瞭一種儀式感十足的享受,讓人忍不住想把它陳列在書架最顯眼的位置,時不時拿齣來摩挲品味。
評分這本書最讓我感到驚喜的是,它成功地將宏大的曆史敘事與個體生命的微觀體驗連接瞭起來。它沒有將“大師”的神壇化,而是將他們還原為有血有肉、有睏惑有堅持的真實個體。通過對他們日常訓練、生活片段的描摹,讀者得以窺見偉大技藝背後所付齣的無數平凡的汗水與心力。這種“去神化”的處理方式,反而讓人物形象更加立體和可親近,極大地激發瞭普通練習者的共鳴和學習熱情。它告訴我們,卓越並非遙不可及,而是日復一日的專注與堅持的必然結果。閱讀結束後,我感覺自己仿佛完成瞭一次精神上的洗禮,它不僅提升瞭我對所學技藝的理解深度,更重要的是,它重塑瞭我對待學習和生活應有的那份敬畏與謙遜。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