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大学美术——大学本科小学教育专业教材
:25.40元
售价:18.5元,便宜6.9元,折扣72
作者:王其华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3-08-01
ISBN:9787107169717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
商品重量:0.400kg
本学本科小学教育专业的产生,是提高我国小学教师素质的需要,是教师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趋势。大学美术课程是小学教育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
《大学美术》是大学本科小教专业美术课教材。本书针对未来小学教师的知识结构、特点,由几所高校具有较高科研能力和丰富教学经验的专家、教授集体编写。本书内容丰富,难度适中、通俗难懂,图文并茂。本书在基础理论、基础技法方面力求说通俗说透,给学生打下一个较好的美术基础,即能够适应未来教学的需要。本书还可作为一般的美术入门书籍来阅读。
本教材主要供培养本科层次小学教师的高等院校使用,也可供培养专科层次小学教师的院校使用,还可供广大在职小学教师进修或自学使用。
章 美术鉴赏(8课时)
绪论
一、学习美术鉴赏的目的和意义
二、美术作品的种类及其主要特征
节 中国美术鉴赏(4课时)
一、中国古代雕塑艺术
(一)陶俑
(二)陵墓雕刻
(三)佛教造像
二、中国古代绘画艺术
(一)人物画
(二)山水画
(三)花鸟画
三、中国现代绘画艺术
第二节 外国美术鉴赏(4课时)
一、古希腊和罗马美术
(一)古希腊美术
(二)古代罗马美术
二、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美术
(一)人的觉醒
(二)文艺复兴盛期的美术
三、19世纪法国美术
(一)新古典主义
(二)浪漫主义
(三)现实主义
(四)印象主义
四、20世纪的西方现代美术
(一)20世纪的西方现代美术
(二)野兽派
(三)表现主义
(四)抽象主义
(五)达达主义
(六)超现实主义
第二章 素描(8课时)
一、素描的概念
二、素描的分类
三、素描的基本原理
(一)线条
(二)黑白调子
四、几何形体写生
(一)立方体
(二)圆球体
五、其他几何形体
六、石膏橡写生
(一)怎样画好石膏像
七、人物头像写生
(一)人物头像写生
(二)透视
(三)人物头像写生作画步骤
(四)人物头像写生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八、速写(选学)
(一)画人物速写的目的
(二)画人物速写的方法
九、简笔画(2课时)
(一)什么是简笔画
(二)简笔画的特点
(三)简笔画的表现方法
(四)简笔画的画法及步骤
(五)简笔画图例
第三章 色彩(8时课)
节 色彩静物写生(4时课)
一、色彩原理
二、颜色
三、水粉画的材料与工具
四、水粉画静物写生
(一)构图
(二)起稿
(三)着色
……
第四章 中国画(10课时)
第五章 实用美术(12课时)
第六章 雕塑与陶艺(4课时)
第七章 摄影(4课时)
这本《大学美术》真的让我眼前一亮,尤其是对于我们小学教育专业来说,它提供了一种非常系统和实用的美术教学方法论。我之前学过的美术课,虽然也接触过绘画、雕塑等基本技法,但总感觉离实际的教学应用有点距离。这本书则不同,它非常注重将美术理论与小学美术课程标准紧密结合,从儿童的认知发展特点出发,设计了一系列既有教育意义又富有趣味性的教学活动。比如,书中对“色彩的感知与运用”这一章节的解读,不仅仅是讲授色彩理论,而是给出了很多在小学阶段如何通过游戏、故事、自然观察等方式,引导孩子认识和运用色彩的具体案例,我甚至能想象到课堂上孩子们兴奋的样子。此外,它还强调了美术教育在培养儿童创造力、想象力以及审美情趣方面的作用,这正是我们未来要传达给下一代的核心价值。书中的图文并茂,案例分析细致入微,即使是我这样对美术理论不是特别精通的学生,也能很快理解并消化。它不仅仅是一本教材,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美术教育家在手把手地指导我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小学美术教师,让我对未来的教学工作充满了信心和期待。
评分作为一名即将踏入小学教育行列的学生,我对《大学美术》这本书的整体感觉是:它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往儿童美术教育的实践之门。书中对于“美术教学中的创新与游戏化策略”的论述,让我耳目一新。我过去对教学的理解,总觉得需要一套严谨的课程体系和固定的教学模式。但这本书却强调了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运用游戏、故事、情境创设等多种创新手段,来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比如,书中分享了许多将绘画与角色扮演结合的教学案例,让孩子在玩耍中学习色彩搭配、构图技巧,甚至还可以通过绘画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不仅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美术知识,更能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书中提供的各种活动设计,都充满了童趣和想象力,我甚至能够看到孩子们在课堂上积极参与、乐在其中的场景。这本书的实用性非常强,让我对如何设计一堂生动有趣的小学美术课有了清晰的思路和丰富的灵感。
评分这本《大学美术》给我最深刻的感受是,它将美术教育的“育人”功能放在了首位,而不是单纯的技术传授。我尤其对书中关于“儿童的审美启蒙与感受力培养”的章节印象深刻。它没有将审美教育描绘成高高在上的艺术殿堂,而是深入浅出地阐述了如何通过引导孩子观察自然、感受生活中的美,来逐步建立他们的审美意识。比如,书中提到可以通过引导孩子观察天空的颜色变化、花草的生长姿态,或者生活中平凡物品的质感与光影,来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对美的感知。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方式,让我看到了美术教育在塑造孩子健康人格和健全心理方面的巨大潜力。它让我明白,作为未来的小学教师,我不仅要传授绘画技巧,更要成为孩子发现美的眼睛,引导他们用心灵去感受生活中的点滴美好。书中提供的许多实践性建议,比如如何组织一次户外写生,如何引导孩子欣赏儿童画展,都具有很强的操作性,让我觉得学到的知识可以直接应用到教学实践中,非常有价值。
评分说实话,在拿到这本《大学美术》之前,我对“大学美术”的理解还停留在比较学院派的印象中,以为会充斥着晦涩难懂的艺术史理论和高深的绘画技巧。然而,这本书的出现彻底颠覆了我的认知。它以一种非常亲切和贴近生活的方式,展现了美术在小学教育中的多元价值。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造型艺术的感知与表现”这一部分,它并没有一味地去讲授素描、油画等复杂技法,而是通过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各种形态,去理解线条、形状、空间,然后鼓励他们用最简单、最直接的方式去表达。书中提供的许多创意小练习,比如用废弃物进行拼贴创作,用身体的动作来表现图形,这些都让我意识到,美术的本质是表达,是创造,而不仅仅是技巧的娴熟。对于我们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说,培养孩子们的观察能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才是最重要的。这本书恰恰抓住了这一点,它教会我如何从孩子的视角出发,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而不是将成人的审美标准强加给他们。它的语言通俗易懂,案例也充满了童趣,让我在阅读过程中收获了知识,更享受了艺术带来的乐趣。
评分这本书的内容真的非常贴合我们小学教育专业的需求,它不是一本空泛的理论书,而是非常注重实践和应用。我印象最深的是关于“艺术与多元文化理解”的讨论。它打破了我之前对美术的狭隘认识,让我意识到美术不仅仅是西方的古典艺术,更是世界各地丰富多彩的文化表达。书中通过介绍不同民族的传统艺术形式,比如非洲的面具、印度的曼陀罗、中国的剪纸等等,来展示美术在沟通文化、增进理解方面的独特作用。这对于我们未来要面对的孩子们来说,培养他们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理解能力至关重要。这本书教会我如何将这些多元的艺术元素融入到小学美术教学中,让孩子们在学习美术的同时,也能了解世界的多样性,学会欣赏和尊重不同的文化。书中的图片和案例都非常有代表性,让我对这些陌生的艺术形式有了直观的认识,也激发了我进一步探索的兴趣,感觉打开了一个新的艺术世界的大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