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青少年体育蓝皮书:中国青少年体育发展报告(2015)
定价:69.0元
售价:46.9元,便宜22.1元,折扣67
作者:郭建军,杨桦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09-01
ISBN:9787509779309
字数:255000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本书以青少年体育发展为主题,采用理论研究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对国内青少年体质健康、青少年体育组织和活动、学校体育发展、青少年运动员培养等一般状况、理论、实践经验和问题等进行了高度概括和深入分析,内容全面、视角多样、数据可信,对近年来我国青少年体育发展状况进行全面、客观的描述和分析。
郭建军,国家体育总局青少年体育司司长,清华大学体育经济管理硕士。全国体育运动学校联合会理事长,中国拔河协会主席,中国田径协会副主席,中国汽车联合会副主席,中国学生营养与健康促进会副会长兼常务理事。长期从事竞技体育、青少年体育管理和研究工作。
杨桦,男,1955年5月9日生。1977年成都体育学院毕业。北京体育大学党委书记、校长,国家体育总局干部培训中心主任,国家体育总局教练员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担任第十一届和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委员,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常委,中国体育科学学会副理事长,全国高校体育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课题评委会体育学科组召集人。历任成都体育学院院长办公室主任,兼外事办公室主任,教务处长、高级研究室主任、副院长、院长等职;还担任成都体育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学位委员会主任、教师职务评审委员会主任;四川省体育总局副主席、四川体育学科高评组组长、四川省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评委等职。2002年调任北京体育大学校长,担任校学术委员会主任,学位委员会主任,学校教师和专业报告职务评委会主任,《北京体育大学学报》主编;还兼任全国体总常委,教育部全国高校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国家体育总局体育专业设置委员会委员,重点学科专家组成员,中国体科学会理事,科技部科技人才评委,教育部“十五”***教材评委会委员等。主要研究领域为高等体育教育管理、体育人文社会学、体育教育训练学。作为中央直接联系的高级专家、“北京市有突出贡献的科学、技术、管理人才”,承担了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重大项目以及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等***、省部级课题近20项。研究成果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等奖、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等20多项奖励;主编和参编专著、教材30余部。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青少年体育蓝皮书:中国青少年体育发展报告(2015)》的内容对我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我深知体育教育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中的核心作用,但有时候又感到力不从心,不知道如何更有效地开展体育活动,如何更好地引导学生参与。报告中关于青少年体育的评价体系和监测机制的介绍,对我来说将是极其宝贵的参考。不知道书中是否详细阐述了评价青少年体育发展的关键指标,比如体质健康达标率、运动技能掌握程度、体育兴趣和参与度等等?有没有提出科学有效的监测方法和工具,帮助我们学校和教育部门更准确地评估青少年体育的整体状况,从而有针对性地制定改进措施?此外,我也非常关注报告中对青少年体育师资队伍的建设和专业化水平的探讨。优秀的体育教师是开展高质量体育教育的关键,不知道报告是否分析了当前青少年体育教师的数量、结构、培训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有没有提出关于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增强教学能力、激发教学热情的建议?这本书,如果能在这方面提供深入的分析和实操性的指导,无疑将为我们基层教育工作者带来巨大的帮助。
评分这本《青少年体育蓝皮书:中国青少年体育发展报告(2015)》真是让我耳目一新!作为一个一直关注青少年成长的人,我一直觉得体育对于孩子的身心健康、人格塑造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同时又觉得很多方面的信息不够系统和深入。《蓝皮书》的出现,就像是为我打开了一扇窗,让我能更清晰地看到中国青少年体育发展的全貌。从报告的结构和内容来看,它显然经过了非常严谨的研究和梳理。我很期待能够深入了解报告中对于不同年龄段青少年体育参与现状的分析,比如小学、初中、高中这几个关键时期,他们的体育活动强度、参与类型、运动兴趣等方面是否有显著差异。同时,我也对报告中关于体育教育在学校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的探讨感到好奇,学校体育的开展程度、体育课程的设置是否科学合理,这些都直接关系到青少年能否真正享受到体育的乐趣并从中受益。另外,我也想知道报告中是否提到了家庭在青少年体育发展中的角色,家长是否足够重视孩子的体育锻炼,是否能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引导,这无疑是影响青少年体育参与度的重要因素。总而言之,这本书不仅仅是一份报告,更像是一份关于中国下一代健康成长的“体检报告”,我迫切希望从中汲取有价值的洞察,从而更好地理解并推动青少年体育事业的进步。
评分《青少年体育蓝皮书:中国青少年体育发展报告(2015)》的标题就充满了吸引力,让我这个曾经的体育爱好者,现在为人父母者,看到了一个深入了解孩子成长环境的窗口。我特别关注报告中对当前中国青少年体质健康状况的评估,毕竟这是最直观的反映。不知道报告有没有提供具体的体测数据和趋势分析?例如,近年来是否出现了明显的下降或者上升的趋势?哪些方面的体能指标,比如视力、肥胖率、心肺功能等,是普遍存在问题的?我希望报告能深入剖析这些问题的成因,是课业压力过大导致运动时间不足,还是社会环境、生活习惯的改变所致?此外,我也对报告中关于青少年体育运动的普及程度和参与度做了哪些分析感到浓厚兴趣。有没有区分不同地区、不同经济条件下的青少年体育参与差异?有没有探讨不同运动项目的受欢迎程度及其背后的原因?例如,为什么某些项目特别受追捧,而另一些项目则相对冷门?我想知道,报告是否也涉及到了青少年体育设施的现状,比如学校体育场馆的利用率、公共体育场地的可及性等等,这些都直接影响着青少年能否方便地参与到体育活动中。这本书给我一种感觉,它不仅仅是数据和图表的堆砌,更是对一个关乎国家未来一代健康的关键问题的深度思考。
评分这本《青少年体育蓝皮书:中国青少年体育发展报告(2015)》的出现,对我来说,简直是为我解开了很多关于青少年体育发展的困惑。我一直觉得,我们社会对体育的重视程度,特别是对于青少年阶段的体育,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我特别期待书中能够对当前青少年体育发展的机遇和挑战进行详细的梳理。比如,国家在推动青少年体育方面出台了哪些政策,这些政策的实际落地情况如何?有没有分析政策执行过程中遇到的瓶颈和阻碍?另外,我也对青少年体育的产业发展和市场潜力非常感兴趣。不知道报告中是否涉及到了与青少年体育相关的商业模式、品牌推广、专业培训机构的发展等内容?有没有探讨如何通过市场化运作来促进青少年体育的普及和提高?而且,我一直认为,培养青少年的体育精神,不仅仅是教会他们如何运动,更重要的是让他们学会团队合作、拼搏进取、尊重规则等宝贵的品质。我希望报告能够就此展开论述,探讨如何在体育教育中融入这些核心价值观,以及如何通过体育活动来塑造青少年健全的人格。这本书的内容,如果能涵盖这些方面,那将是非常有价值的。
评分《青少年体育蓝皮书:中国青少年体育发展报告(2015)》这个名字,让我立刻联想到了中国青少年在体育领域所经历的种种变化。我一直对青少年体育的国际比较研究很感兴趣,不知道报告中是否会对中国青少年体育的发展状况与国际上其他一些国家进行对比分析?例如,在人均体育投入、青少年体育参与率、竞技体育成绩等方面,我们与发达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相比,处于什么样的位置?是否存在一些值得借鉴的学习经验,或者需要警惕的方面?同时,我也非常关心青少年体育的未来发展趋势。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新兴的体育项目、运动科技、线上体育教育等是否会对传统的青少年体育模式产生影响?报告中是否对这些新兴趋势进行了预测和分析?我希望能从中看到一些关于如何利用现代科技和创新模式来激发青少年体育兴趣、提升运动技能的思路。总而言之,这本书不仅仅是对过去的回顾,更是对未来方向的指引,我希望它能为我们提供更广阔的视野和更前瞻的思考,从而更好地规划中国青少年体育的美好明天。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