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信号与系统学习指导及习题精解——国家电工电子教学基地系列教材
:26.00元
售价:17.7元,便宜8.3元,折扣68
作者:陈后金
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5-02-01
ISBN:9787810824644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2k
商品重量:0.4kg
__
这本书的行文风格体现出一种强烈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处处可见对学习者困境的体谅。它在每一单元的学习目标设定上都非常明确,让你清楚知道学完这一部分需要掌握什么,避免了盲目学习带来的焦虑感。更值得称赞的是,它在理论讲解后,总是会紧接着给出一些“陷阱提醒”或者“易错点分析”。这些小小的提示,往往是那些只有在做错大量习题后才能领悟的经验之谈,但作者却提前帮你总结出来了。这极大地避免了我们在自我摸索过程中走弯路的时间成本。这种细致入微的关怀,让这本书读起来感觉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耐心十足的导师在耳边细细讲解,而不是冷冰冰的知识传递。它真正做到了“授人以渔”,培养的不仅是知识的记忆,更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评分这本书的排版简直是教科书的典范,每一章的结构都清晰得让人一目了然。作为一名初学者,我最怕的就是那种文字堆砌、逻辑混乱的教材,但这本书完全没有这个问题。它很自然地将理论知识点和实际应用案例穿插在一起,让你在理解抽象概念的同时,能立刻感受到它在工程中的具体价值。尤其是那些复杂的数学推导,作者没有像某些教材那样直接扔给你一堆公式就完事大吉,而是非常耐心地用图形和文字解释每一步的物理意义。例如,在讲傅里叶变换的时候,那种对时域和频域之间关系的描绘,仿佛真的能看到信号是如何在不同域之间转换的。而且,书中的插图质量非常高,线条清晰,标注准确,很多时候,一张图胜过千言万语,这对于视觉型学习者来说简直是救星。翻阅这本书时,我感觉作者不仅仅是在传授知识,更是在引导我们建立一种系统的、严谨的工程思维框架。即便是那些被公认为难啃的章节,作者也用非常精炼的语言提炼出了核心要点,使得学习的效率大大提高。那种学习进去的感觉,非常扎实和令人安心。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和纸张质量,说实话,是超乎预期的。在如今很多教材为了节约成本而使用廉价纸张的背景下,这本教材的印刷质量堪称业界良心。纸张的厚度适中,不会因为用力翻页而轻易损坏,而且墨水的附着力很好,长时间阅读也不会出现字迹模糊或者反光的现象,这对经常需要长时间伏案学习的学生来说,是一个非常友好的细节。封面设计虽然朴素,但透露着一种沉稳、可靠的气质,让人一上手就觉得这本书“有分量”。翻开书页时,那种略带粗粝但清晰的纸张触感,也间接提升了阅读的专注度。此外,书脊的装订也非常牢固,我经常需要将书完全摊平在桌面上进行对照学习,这本书即使被反复折叠,也没有出现脱页或松动的迹象,可以看出出版方在制作过程中是下了真功夫的。
评分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接地气,完全不像有些专业书籍那样高高在上、拒人于千里之外。作者显然深知理工科学生在面对“信号与系统”这类学科时的普遍恐惧心理,因此,在行文过程中,穿插了许多形象的比喻和生活化的例子。比如,在解释卷积积分的时候,作者没有仅仅停留在数学公式上,而是类比了“挤牙膏”或者“影子拉长”的过程,一下子就把那个晦涩的概念具象化了。这种处理方式极大地降低了初次接触该领域的读者的心理门槛。更棒的是,作者的叙述节奏把握得非常好,有张有弛。在讲解完一个核心概念后,总会有一个小总结或者一个“思考题”,让你即时消化吸收,而不是等到一章结束才发现自己已经迷失在细节里无法自拔。我尤其欣赏它在介绍历史背景时所展现的谦逊和敬畏,这使得冰冷的公式背后似乎有了一丝人性的光辉,让人在学习技术知识的同时,也能感受到科学探索的乐趣。
评分从实用性的角度来看,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达到了一个非常巧妙的平衡点。它既能满足应付考试的基本需求,也为那些想深入研究信号处理或控制理论的同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本书并没有过度陷入高深的数学理论,而是将重点放在了对核心概念的透彻理解和工程直觉的培养上。它提供的工具和方法论非常具有普适性,我感觉即使未来工作方向有所调整,这些基础知识依然是立得住的“硬通货”。特别是对不同系统的稳定性、因果性和线性时不变(LTI)特性的讨论,处理得非常系统化,给出了非常清晰的判断流程图。这种结构化的知识体系建立,对于构建扎实的学科知识架构至关重要。它不是那种只教你怎么解一道题的书,而是教你怎么“看”待一个信号处理问题的方法论指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