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數字電子技術(第4版)學習指導
定價:16.00元
售價:10.9元,便宜5.1元,摺扣68
作者:楊誌忠,衛樺林
齣版社:高等教育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4-05-01
ISBN:9787040353310
字數:
頁碼:161
版次:4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數字電子技術(第4版)學習指導》是根據楊誌忠主編的《數字電子技術》(第4版)編寫的學習指導,章節順序與主教材相同。全書按教學目標及重點和難點、內容提要及復習討論題分析、學習自評的順序對各章進行瞭簡明扼要的總結、歸納和分析,幫助學生和讀者能更好地掌握教材的主要內容,加深對基本概念、基本理論知識的理解,提高分析和靈活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各章都有學習自評,用以檢查學習情況。書末附有難度不同的4套模擬試捲和答案,供讀者自測檢查。同時附有主教材全部練習題的詳細解答,通過對練習題的分析和歸納,總結瞭對各類練習題和技能題的解題思路、方法和技巧,以提高學生和讀者應用所學知識分析和解題的能力。
本書可作為高等職業技術學院、高等專科學校、成人高校、民辦高校等電氣、電子、通信、計算機、機電一體化等各類電專業的學生和自學者的學習輔導,也可作為教師的教學參考書,與《數字電子技術》(第4版)一書配套使用。
章 緒論
1.1 教學目標及重點和難點
1.1.1 教學目標
1.1.2 重點和難點
1.2 內容提要及復習討論題分析
1.2.1 內容提要
1.2.2 復習討論題分析
1.3 學習自評
第2章 邏輯代數基礎
2.1 教學目標及重點和難點
2.1.1 教學目標
2.1.2 重點和難點
2.2 內容提要及復習討論題分析
2.2.1 內容提要
2.2.2 復習討論題分析
2.3 學習自評
第3章 集成邏輯門電路
3.1 教學目標及重點和難點
3.1.1 教學目標
3.1.2 重點和難點
3.2 內容提要及復習討論題分析
3.2.1 內容提要
3.2.2 復習討論題分析
3.3 學習自評
第4章 組閤邏輯電路
4.1 教學目標及重點和難點
4.1.1 教學目標
4.1.2 重點和難點
4.2 內容提要及復習討論題分析
4.2.1 內容提要
4.2.2 復習討論題分析
4.3 學習自評
第5章 集成觸發器
5.1 教學目標及重點和難點
5.1.1 教學目標
5.1.2 重點和難點
5.2 內容提要及復習討論題分析
5.2.1 內容提要
5.2.2 復習討論題分析
5.3 學習自評
第6章 時序邏輯電路
6.1 教學目標及重點和難點
6.1.1 教學目標
6.1.2 重點和難點
6.2 內容提要及復習討論題分析
6.2.1 內容提要
6.2.2 復習討論題分析
6.3 學習自評
第7章 脈衝信號的産生與整形
7.1 教學目標及重點和難點
7.1.1 教學目標
7.1.2 重點和難點
7.2 內容提要及復習討論題分析
7.2.1 內容提要
7.2.2 復習討論題分析
7.3 學習自評
第8章 數模和模數轉換器
8.1 教學目標及重點和難點
8.1.1 教學目標
8.1.2 重點和難點
8.2 內容提要
8.3 學習自評
第9章 半導體存儲器
9.1 教學目標及重點和難點
9.1.1 教學目標
9.1.2 重點和難點
9.2 內容提要
9.3 學習自評
0章 可編程邏輯器件
10.1 教學目標及重點和難點
10.1.1 教學目標
10.1.2 重點和難點
10.2 內容提要
10.3 學習自評
附錄A 參考試捲
附錄B 參考試捲答案
附錄C 練習題和技能題詳解
章 緒論
1.1 教學目標及重點和難點
1.1.1 教學目標
1.1.2 重點和難點
1.2 內容提要及復習討論題分析
1.2.1 內容提要
1.2.2 復習討論題分析
1.3 學習自評
第2章 邏輯代數基礎
2.1 教學目標及重點和難點
2.1.1 教學目標
2.1.2 重點和難點
2.2 內容提要及復習討論題分析
2.2.1 內容提要
2.2.2 復習討論題分析
2.3 學習自評
第3章 集成邏輯門電路
3.1 教學目標及重點和難點
3.1.1 教學目標
3.1.2 重點和難點
3.2 內容提要及復習討論題分析
3.2.1 內容提要
3.2.2 復習討論題分析
3.3 學習自評
第4章 組閤邏輯電路
4.1 教學目標及重點和難點
4.1.1 教學目標
4.1.2 重點和難點
4.2 內容提要及復習討論題分析
4.2.1 內容提要
4.2.2 復習討論題分析
4.3 學習自評
第5章 集成觸發器
5.1 教學目標及重點和難點
5.1.1 教學目標
5.1.2 重點和難點
5.2 內容提要及復習討論題分析
5.2.1 內容提要
5.2.2 復習討論題分析
5.3 學習自評
第6章 時序邏輯電路
6.1 教學目標及重點和難點
6.1.1 教學目標
6.1.2 重點和難點
6.2 內容提要及復習討論題分析
6.2.1 內容提要
6.2.2 復習討論題分析
6.3 學習自評
第7章 脈衝信號的産生與整形
7.1 教學目標及重點和難點
7.1.1 教學目標
7.1.2 重點和難點
7.2 內容提要及復習討論題分析
7.2.1 內容提要
7.2.2 復習討論題分析
7.3 學習自評
第8章 數模和模數轉換器
8.1 教學目標及重點和難點
8.1.1 教學目標
8.1.2 重點和難點
8.2 內容提要
8.3 學習自評
第9章 半導體存儲器
9.1 教學目標及重點和難點
9.1.1 教學目標
9.1.2 重點和難點
9.2 內容提要
9.3 學習自評
0章 可編程邏輯器件
10.1 教學目標及重點和難點
10.1.1 教學目標
10.1.2 重點和難點
10.2 內容提要
10.3 學習自評
附錄A 參考試捲
附錄B 參考試捲答案
附錄C 練習題和技能題詳解
這本書的裝幀設計實在令人眼前一亮,封麵采用瞭啞光質感的深藍色調,搭配著簡潔有力的白色字體,透露齣一種專業和嚴謹的氣息。我特意留心瞭一下紙張的觸感,感覺用的是比較厚的銅版紙,即使用熒光筆做瞭大量標記,也不會有墨水洇開的擔憂,這對於我們這些喜歡在書上做筆記的學習者來說簡直是福音。內頁的排版也做得非常人性化,章節之間的過渡自然流暢,圖錶的清晰度和色彩的搭配都達到瞭一個很高的水準。特彆是那些關鍵公式的標注,不僅字體清晰易讀,而且在復雜公式的拆解和注釋上,編輯團隊顯然是下瞭不少功夫的,使得初學者也能很快抓住重點。我尤其欣賞它在章節開頭設置的“學習目標”和結尾的“知識點迴顧”模塊,這種結構化的引導方式,讓我在閱讀之前就能對即將學習的內容有一個大緻的框架把握,閱讀完後也能迅速進行自我檢測,極大地提升瞭學習效率。這種對細節的極緻追求,從裝幀到內頁設計,無不體現齣齣版方對讀者的尊重,光是拿到手上翻閱的過程,就是一種愉悅的學習體驗的開始。
評分從教學法的角度來看,這本書的習題設計是其最大的亮點之一,它完美地體現瞭“學以緻用”的原則。它不是那種隻會讓你套用公式的機械重復題,而是充滿瞭啓發性和挑戰性的開放式問題。例如,在學習完有限狀態機的設計後,它要求讀者設計一個交通燈控製器,並且明確給齣瞭各種復雜的時序要求和安全約束,這迫使我必須綜閤運用狀態圖的繪製、狀態最小化以及編碼等多個知識點。更棒的是,書中對於部分重點或難點的習題,提供瞭非常詳盡的解題步驟和思路分析,而不是簡單地給齣一個最終答案。這種細緻入微的引導,讓我即使在卡住的時候,也能通過參考解析找到正確的思維路徑,從而真正掌握解題方法,而不是僅僅記住一個結果。這對於自學者來說,提供瞭極大的安全感和持續學習的動力。
評分說實話,我對許多傳統的電子技術教材常常感到乏味,內容堆砌得像一本厚厚的字典,重點不突齣,讀起來非常枯燥。然而,這本教材給我帶來的感受卻截然不同,它仿佛是一位經驗豐富、風趣幽默的導師在身邊親自授課。作者在講解一些經典電路(比如譯碼器、多路復用器)的工作原理時,總會穿插一些非常形象的比喻,這極大地降低瞭理解的門檻。我記得有一處講解關於競爭與冒險現象的段落,作者沒有采用那種生硬的數學推導,而是通過一個模擬現實生活中“信息傳遞延遲”的小故事,生動地解釋瞭為何會齣現毛刺信號,並且立刻給齣瞭如何使用鎖存器或去抖電路來解決的方案。這種“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敘事邏輯,讓整個學習過程充滿瞭探索的樂趣,而不是被動地接受知識點。我甚至會期待著翻開下一頁,想看看作者又會用什麼巧妙的方式來解釋下一個復雜的邏輯問題。
評分這本書的目錄結構和知識點覆蓋的廣度與深度,讓人不得不對其編纂的嚴謹性竪起大拇指。它不僅涵蓋瞭半導體器件的PN結特性、基本邏輯門電路、組閤邏輯和時序邏輯這些核心內容,還相當有前瞻性地引入瞭可編程邏輯器件(PLD)和FPGA的基本概念。這一點非常關鍵,因為它承認瞭現代數字係統設計已不再是完全基於離散元件的時代,而是高度依賴於可編程器件的時代。在介紹CMOS反相器時,它深入剖析瞭其在不同輸入電壓下的電壓轉移特性麯綫(VTC),並討論瞭噪聲容限和扇齣能力等實際電路參數,這超越瞭傳統入門教材的範疇。這種既紮根於基礎理論,又不脫離前沿技術發展的編寫風格,使得這本書的生命力得以延長,它不僅能滿足當前課程學習的需求,更能為未來嚮微機原理、數字信號處理等更高級課程的銜接打下堅實且現代化的基礎。
評分我最近在準備一個與嵌入式係統相關的項目,急需夯實底層數字邏輯的基礎,於是我翻閱瞭手頭現有的幾本參考資料,發現這本教材在理論深度與工程實踐的結閤上找到瞭一個非常巧妙的平衡點。它沒有停留在過於抽象的布爾代數層麵,而是很快地將理論知識與實際的邏輯門電路搭建、組閤邏輯和時序邏輯電路的設計緊密地聯係起來。書中對D觸發器、JK觸發器等核心元件的工作原理的闡述,簡直是教科書級彆的清晰,特彆是它配有的那些動態的時序圖示,把狀態轉移的過程描繪得淋灕盡緻,讓我這個一直覺得時序邏輯比較難啃的讀者茅塞頓開。更難得的是,它在介紹完基本邏輯電路後,立即引入瞭如何利用這些基礎模塊去構建更復雜的計數器和寄存器,這種層層遞進的結構,非常符閤工程思維的培養路徑。閱讀過程中,我能明顯感覺到作者在努力地“翻譯”晦澀的理論,用一種更貼近工程師直覺的方式來闡述問題,這對於我這種需要快速將理論轉化為設計能力的學習者來說,價值無可估量。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