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中國工藝美術簡史-設計教材叢書
定價:12.00元
售價:8.2元,便宜3.8元,摺扣68
作者:田自秉
齣版社:中國美術學院齣版社
齣版日期:2003-06-01
ISBN:7810190482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2k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本書主要介紹瞭中國工藝美術的發展史,全書博取眾傢之所長,力求反映當代實用工藝美術專業研究和實踐的*成果,編寫簡明扼要,圖例豐富,附有思考和練習題,富有特色。
本套叢書除可作各類工藝美術院校、各地書畫函授大學教材外,並可供全國工藝美術界專業設計人員參考。
目錄
前言
章 原始社會的工藝美術
一 彩陶工藝
二 黑陶工藝
第二章 商周的工藝美術
第三章 春鞦戰國的工藝美術
一 青銅工藝
二 漆器工藝
三 織綉工藝及其他
第四章 秦漢的工藝美術
一 銅器工藝
二 織綉工藝
三 漆器工藝
四 畫像石和畫像磚
第五章 三國兩晉南北朝的工藝美術
一 陶瓷工藝
二 織綿、金工和漆器工藝
三 蓮花和忍鼕
第六章 隋唐的工藝美術
一 陶瓷工藝
二 染織工藝
三 金屬工藝
第七章 宋代的工藝美術
一 陶瓷工藝
二 染織工藝
三 金工、漆器及其他
第八章 元代的工藝美術
一 陶瓷工藝
二 染織工藝
三 漆器工藝
四 金屬工藝
第九章 明代的工藝美術
一 陶瓷工藝
二 染織工藝
三 金屬工藝
四 漆器工藝
五 傢具工藝
第十章 清代的工藝美術
一 陶瓷工藝
二 染織工藝
三 漆器工藝
四 其他工藝
作者介紹
田自秉,(1924—),湖南石門人。中央工藝美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1948年畢業於杭州國立藝專。長期從事工藝美術史論的教學和研究工作,擅長工藝美術史論。齣版專著有《中國工藝美術史》、《中國染織史》(閤著)、《民間染織刺綉工藝》(閤編)、《中國工藝美術》(閤編)
文摘
序言
這本書的內容之豐富,讓我深感中國工藝美術的博大精深。書中從史前文明的萌芽,一直講到近現代的轉型,幾乎涵蓋瞭中國工藝美術發展的各個重要時期和各個主要門類。我尤其對其中關於陶瓷、玉器、青銅器、漆器、織綉、繪畫、雕塑等內容的詳盡闡述印象深刻。作者在梳理曆史脈絡的同時,也非常注重對具體藝術品進行深入的分析和解讀。例如,在介紹古代青銅器時,作者不僅列舉瞭司母戊鼎、四羊方尊等國寶級文物,還深入分析瞭它們的造型特點、紋飾寓意、鑄造工藝,以及其所反映的古代社會的政治、經濟和宗教信仰。在講到明清時期的織綉時,書中對龍袍、戲服、服飾的刺綉工藝進行瞭詳細的介紹,讓我對古代服飾的藝術價值有瞭更深的認識。這本書的優點在於,它不僅提供瞭豐富的曆史知識,更引導讀者去思考藝術品背後的文化意義和時代精神。它讓我認識到,中國工藝美術不僅僅是精美的器物,更是中華民族智慧、情感和創造力的結晶。
評分剛拿到這本《中國工藝美術簡史》,就被它厚重的封麵和精美的排版所吸引。翻開來,裏麵的內容更是讓我愛不釋手。首先,書中對中國工藝美術的起源和發展脈絡梳理得非常清晰,從新石器時代的陶器彩繪,到商周的青銅器藝術,再到秦漢的玉器和漆器,每一個時期都進行瞭深入淺齣的講解。作者不僅列舉瞭大量的代錶性文物,還結閤當時的社會背景、哲學思想和審美觀念,深入剖析瞭這些藝術品的文化內涵。尤其是對不同地域、不同民族工藝美術特色的區分和介紹,讓我對中國這片土地上孕育齣的豐富多彩的藝術形式有瞭更深刻的認識。例如,書中對宋代瓷器,尤其是官窯和民窯的區彆,以及不同窯口(如汝窯、官窯、哥窯、定窯、景德鎮窯)的燒造技藝和藝術風格的細緻描述,讓我仿佛置身於那個輝煌的時代,親眼見證瞭瓷器藝術的巔峰。同時,書中還穿插瞭許多關於工藝美術大師的故事和他們的創作理念,這些鮮活的人物形象讓冰冷的史料變得生動起來,也讓我對傳統工藝的傳承和創新有瞭更深的思考。這本書的優點在於,它不僅僅是一本簡單的工藝美術史,更是一部民族精神和文化傳統的百科全書,它幫助我打開瞭一扇瞭解中國傳統文化的大門。
評分作為一名設計專業的學生,我一直都在尋找一本能夠幫助我理解中國傳統設計元素的教材。《中國工藝美術簡史》恰好滿足瞭我的需求,甚至超齣瞭我的預期。這本書將工藝美術與設計緊密結閤,從曆史的角度剖析瞭中國傳統工藝美術的構成要素,並探討瞭其在現代設計中的應用潛力。書中對傳統紋飾、色彩體係、造型特點的梳理,以及這些元素如何影響瞭不同時期傢具、建築、服飾等的設計,都為我的設計實踐提供瞭寶貴的靈感。例如,在講解中國傳統建築的鬥拱結構時,作者不僅分析瞭其力學原理,更深入地探討瞭其作為一種裝飾性元素的價值,以及它所蘊含的哲學思想。在談到傳統染織工藝時,書中對天然染料的運用、色彩搭配的智慧,以及圖案設計的寓意都進行瞭詳細的介紹,這對於我理解色彩在設計中的情感錶達和文化象徵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書中還引用瞭許多古代的設計手稿和草圖,這讓我得以窺見古代匠人的創作過程,理解他們是如何將抽象的理念轉化為具體的藝術形式的。這本書不僅幫助我拓展瞭設計視野,更讓我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有瞭新的認識,對於我今後的設計創作有著深遠的啓迪作用。
評分這本書的語言風格非常彆緻,讀起來不像一本枯燥的學術著作,反而像是一位經驗豐富的老匠人,在娓娓道來自己畢生的心血。書中對於各種工藝品的細節描繪,可以說是達到瞭令人驚嘆的地步。比如,在講到明清時期的玉器時,作者並沒有簡單地列舉器物名稱,而是詳細描述瞭玉石的質地、雕刻的技法、紋飾的寓意,甚至連玉石在不同光綫下呈現齣的微妙色彩變化都刻畫得栩栩如生。再比如,在介紹織綉工藝時,對於不同針法的運用,絲綫的粗細變化,以及如何通過色彩的搭配營造齣華麗而又不失典雅的視覺效果,都做瞭非常細緻的講解。我尤其喜歡其中對刺綉部分的處理,作者用瞭大量的篇幅來介紹蘇綉、湘綉、粵綉等幾大流派的特點,並對比瞭它們在針法、題材、色彩等方麵的差異,讓我對不同地域的綉娘們精湛的技藝和獨特的審美有瞭直觀的認識。書中還穿插瞭許多插圖,這些圖片的選擇恰到好處,與文字內容相輔相成,極大地增強瞭閱讀的趣味性和信息量。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能夠讓讀者在欣賞精美藝術品的同時,也能夠深入瞭解其背後的創作過程和文化意涵,是一本真正具有啓發性的藝術讀物。
評分我一直對中國傳統手工藝充滿瞭好奇,而這本《中國工藝美術簡史》則為我打開瞭一扇瞭解這些神秘技藝的大門。書中對於各種傳統工藝的起源、發展、技法和特點都做瞭非常深入的介紹。比如,在講到漆器工藝時,作者詳細描述瞭從選材、髹漆、雕刻到彩繪的整個過程,以及不同地域(如福州脫胎漆器、揚州漆器)的獨特之處。在介紹玉雕工藝時,書中對不同玉石的特性、雕琢的難度、吉祥紋樣的寓意都進行瞭細緻的講解,讓我驚嘆於古人對自然的敬畏和對技藝的極緻追求。書中的語言通俗易懂,即使是對工藝美術不太瞭解的讀者,也能輕鬆地從中獲得知識。而且,書中穿插的許多關於民間藝人和他們的故事,更是為這些冰冷的技藝注入瞭鮮活的生命力。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書中關於木雕和竹編的部分,作者用生動的筆觸描繪瞭匠人們如何巧奪天工,將普通的木材和竹子變成栩栩如生的藝術品。這本書讓我對中國傳統手工藝有瞭更深的敬意,也讓我更加珍惜這些寶貴的文化遺産。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