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中国盆景赏石2013(古镇)-中国盆景国家大展全景报道特别专辑
定价:48.00元
售价:32.6元,便宜15.4元,折扣67
作者:中国盆景艺术家协会
出版社:中国林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01-01
ISBN:9787503873690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点评、盆景中国、论坛中国、话题、中国现场、会员展获奖作品专栏、古盆中国、会员展获奖作品专栏等。
中国盆景艺术家协会编著的《中国盆景赏石 古镇 中国盆景国家大展全景报道特别专辑(2013)》图文并茂,内容都是国内外盆景大家的作品以及全景报道各地盆景展览会的情况,涉及盆景养护、作品赏析、盆景文化、业界会议交流以及赏石等多方面内容,其中的盆景大片令人赏心悦目,值得收藏。本册展全景报道了中国国家盆景大展现场情况。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点评、盆景中国、论坛中国、话题、中国现场、会员展获奖作品专栏、古盆中国、会员展获奖作品专栏等。
点评
“双雄竞秀”九里香Murraya exotica陈伟藏品——2013中国鼎国家大展首席大奖
盆景中国
中国鼎向下一个时代进军的号角——中国鼎2013(古镇)中国盆景国家大展全景报道报道:CP
点讯
“雄风”刺柏Juniperus formosana鲍世骐藏品——2013中国盆景国家大展奖
“奇劲唱风”赤松Pinus densiflora曹志振藏品——2013中国盆景国家大展奖
“疑是枝头蝶恋花”筋杜鹃Bougaivillea spectabillis吴成发藏品——2013中国盆景国家大展奖
“龙飞凤舞”榕树Ficus microcarpa李正银藏品——201 中国盆景国家大展奖
九里香Murraya exotica罗崇辉藏品——2013中国盆景国家大展奖
真柏Juniperus chinensis varsargentii陈国健藏品——2013中国盆景国家大展奖
“盛世”五针松Pinus,oar朋ora杨贵生藏品——2013中国盆景国家大展奖
“天娇”真柏Juniperus chinensis var.satgentii陈伟藏品——2013中国盆景国家大展奖
论坛中国
畅谈中国鼎——2013(古镇)中国盆景国家大展印象
中西碰撞艳惊寰宇——国际盆景人眼中的”中国鼎”
话题
中国鼎——2013(古镇)中国盆景国家大展展品选拔筹备工作回顾
用爱编织我们的中国盆景艺术家协会——国际盆栽大师梁悦美教授访谈
中国盆景国家大展观后感
中国现场
展示松树造型艺术的正能量——樊顺利大师在2013(古镇)中国盆景国家大展上的现场制作表演
随形就势,因材施艺——2013(古镇)中国盆景国家大展现场制作表演文:徐昊
会员展获奖作品专栏
2013中国盆景会员展年度大奖作品欣赏
2013中国盆景会员展金奖作品欣赏
2013中国盆景会员展银奖作品欣赏
2013中国盆景会员展铜奖作品欣赏
2013中国盆景艺术家协会会员盆景精晶展评比计分表
古盆中国
清早期炉钧釉圆飘口圈足盆直径38.5cm高20.5cm杨贵生藏品
清早期乌泥圆八卦纹兽脸足盆直径39.5cm宽11.3 cm申洪良藏品
清早期乌泥树桩型盆长38cm宽32cm高15.5cm杨贵生藏品
清初乌泥圆鼓钉盆直径37cm高8cm申洪良藏品
清初紫泥长方飘口底线墨彩盆长54cm宽33cm高29.5cm杨贵生藏品
清初乌泥海棠飘口上下带线盆长48cm宽39 5cm高26cm申洪良藏品
明末乌泥长方直壁上下带线盆长45.5cm宽29cm高17.5cm杨贵生藏品
会员展获奖作品专栏
2013中国盆景会员展之古盆欣赏
话题
可圈可点——我看中国盆景国家大展文:刘洪
浅谈中国鼎2013(古镇)中国盆景国家大展文:曾尔恩
初窥中国鼎——2013(古镇)中国盆景国家大展和华风展之浅见文:罗瑞本
盆景中国。
2013中国鼎之旅——2013(古镇)中国盆景国家大展后中外嘉宾参观团访问之中国唐
苑篇
2013中国鼎之旅——2013(古镇)中国盆景国家大展后中外嘉宾参观访问之趣怡园篇
2013中国鼎之旅——2013(古镇)中国盆景国家大展后中外嘉宾参观访问之真趣园篇
赏石中国
“琼楼玉宇”玛瑙长50cm宽40cm高39cm马建中藏品
“红河艳”大化石长27cm宽31cm高18cm李正银藏品
2013中国盆景会员展之赏石欣赏
国际盆景世界
韩国盆栽园集锦
盆景中国
中国鼎2013(古镇)中国盆景国家大展展场花絮
2013(古镇)中国盆景国家大展筹备会议与总结会议实录
当我看到这本书的书名时,心中便涌起一股莫名的期待。它不仅仅是一本关于盆景和赏石的书,更像是一扇窗,让我得以窥探中国传统艺术的精髓,并通过“古镇”这一独特的视角,感受历史与艺术的交融。我一直对那些能够将自然之美与人文情怀完美结合的艺术形式情有独钟。盆景的巧夺天工,赏石的鬼斧神工,它们都蕴含着中国人对自然深刻的理解和敬畏。而“古镇”二字,则为这一切增添了更多的故事性和情感色彩。我设想,书中所展现的,可能不仅仅是形态各异的盆景和质感独特的赏石,更可能是它们与古镇的古朴风貌相映成趣的场景,是艺术家们在古老的土地上,用现代的技艺传承和发展传统艺术的努力。这本书,在我看来,更像是一次跨越时空的对话,一次关于文化传承的深度探索。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足够吸引眼球,浓郁的中国风扑面而来。古色古香的字体,配上意境深远的插图,让人仿佛回到了那个充满韵味的时代。我拿到书的那一刻,就被它沉甸甸的质感和精致的装帧所打动。翻开扉页,一股淡淡的纸香萦绕鼻尖,这是一种久违的、令人安心的气息,仿佛打开了一扇通往古老艺术殿堂的大门。我一直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尤其是那些承载着历史与匠心精神的艺术形式。盆景和赏石,无疑是中国传统美学中浓墨重彩的两笔,它们将自然的神韵与人文的思考巧妙地融为一体。这本书以“古镇”为名,更增添了一层历史的厚重感和人文的温度,让我对其中所展现的艺术作品充满了期待,想象着它们是否也如古镇一般,静静诉说着岁月的沧桑与故事。
评分我一直认为,一本好的图书,不应该仅仅是内容的堆砌,更应该是一种艺术的呈现,一种情感的传递。这本书从名字上看,就带着一种回归传统、致敬经典的意味。“中国盆景国家大展全景报道特别专辑”,这几个字就足以说明其内容的权威性和全面性。而“古镇”的加入,则让它跳出了单纯的艺术展览报道,增添了一丝人情味和历史感。我脑海中浮现出许多经典的中国古镇画面,白墙黛瓦,小桥流水,青石板路,这些意象与盆景的精巧、赏石的质朴,在我的想象中产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我期待这本书能够展现出盆景艺术家和赏石爱好者们,是如何将这份古老的艺术与他们所处的生活环境、所感受到的乡土情怀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的,是如何在现代的语境下,重塑和传承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
评分在书店偶然翻开这本书,就被其所营造出的氛围所深深吸引。虽然我并非专业的盆景或赏石爱好者,但书中精美的图片和流畅的文字,却让我仿佛置身于一个艺术的盛宴之中。我特别喜欢封面设计上那种低调却又不失大气的风格,它不像很多商业出版物那样张扬,而是内敛地散发出一种艺术的品味。这种风格贯穿了整本书,无论是版式的设计,还是图片的选择,都显得格外用心。我能感受到作者和编者在其中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力求为读者呈现一场视觉与心灵的双重享受。我尤其好奇书中是如何将“古镇”这一概念与盆景、赏石相结合的,是选取了古镇为背景拍摄的作品,还是作品本身就蕴含着古镇的韵味?这种独特的视角让我觉得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摄影集或艺术鉴赏,更可能是一次关于文化与艺术的深度对话,一次对传统美学的现代演绎。
评分拿到这本沉甸甸的书,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封面那种淡雅而富有底蕴的设计。封面上“古镇”二字,给我一种特别的亲切感,仿佛在邀请我走进一个充满故事的地方。虽然我不是盆景或赏石的专家,但从小我就对这些充满东方韵味的艺术形式颇为着迷。我常常会想象,那些形态各异的盆景,是如何在匠人的手中,凝聚成山川河流的缩影;那些姿态万千的石头,又如何被赋予了生命和灵魂。这本书的名字又强调了“中国盆景国家大展”和“全景报道”,这让我对内容的丰富性和专业性充满了信心。我尤其好奇,在“古镇”这个富有诗意的背景下,那些代表着中国最高水平的盆景和赏石作品,将会呈现出怎样一番动人的景象?它们是否会与古镇的韵味相得益彰,共同诉说着一段段关于自然、关于艺术、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奇?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