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介紹
1、 **美國400多萬冊,被翻譯成16種語言**;
2、 讓數百萬孩子、父母和老師受益終身的**之作;
3、 自1981年本書*版齣版以來,《正麵管教》已經成為管教孩子的“黃金準則”
4、 簡·尼爾森——教育學博士、傑齣的心理學傢——在本書中告訴21世紀的父母和老師們:
懲罰和嬌縱為什麼對孩子都不好,並且不管用?
怎樣用既不懲罰又不嬌縱的正麵管教方法培養孩子受益終生的良好品質?
如何用正麵管教方法自動消除孩子的不良行為?
如何贏得孩子與父母和老師的閤作?
如何消解大人與孩子之間的權力之爭?
“父母”對孩子會有什麼危害?
各種性格的父母對孩子會有什麼正反兩方麵的影響?父母如何發揮自己性格中的優點,避免缺點給孩子造成的不良影響?
老師們如何避免對孩子造成管教問題?
從3歲到青春期的十幾歲的孩子以及孩子的父母和老師,都將因為本書而徹底改變傢裏和學校的氣憤,改變自己的人生。
內容簡介
沒有哪個父母不為瞭孩子而竭盡全力,但美好的願望卻不一定給孩子帶來*好的結果。
自1981年本書版初版以來,《正麵管教》已經成為瞭管教孩子的“黃金準則”,本書被翻譯成16中語言,在美國**超過400萬冊,在美國之外的國傢**超過200萬冊。自1987年次修訂之後,每10年修訂一次,本書根據英文原版的第三次修訂版(2006年齣版)翻譯,該版首印數為70多萬冊。
正麵管教是一種既不懲罰也不嬌縱的管教孩子的方法……孩子隻有在一種和善而堅定的氣氛中,纔能培養齣自律、責任感、閤作以及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纔能學會使他們受益終身的社會技能和生活技能,纔能取得良好的學業成績……如何運用正麵管教方法使孩子獲得這種能力,就是本書的主要內容。
作者簡介
【美】簡·尼爾森(Jane Nelsen )教育學博士,*齣的心理學傢、教育傢,加利福尼亞婚姻和傢庭執業心理治療師,美國“正麵管教協會”*始人。她是7個孩子的母,22個孩子的奶奶或外祖母,還是2個孩子的曾祖母。曾經擔任過10年的有關兒童發展的小學、大學心理谘詢教師。她是18本*作的作者或閤*者,是眾多*名育兒及養育雜誌的顧問。她於2013年5月中旬至6月初展開“正麵管教中國行”,在北京、上海、深圳三地的公開演講受到瞭中國父母的熱烈歡迎。
目錄
譯者的話:我為什麼要翻譯這本書
序言及緻謝
引言
第1章正麵的方法
正麵管教是一種既不用嚴厲也不嬌縱的方法……它以相互尊重與閤作為基礎,把和善與堅定融為一體,以此為基石,在孩子自我控製的基礎上,培養孩子的各項技能……
當心!是什麼在起作用!/ 10
如果既不嚴厲也不嬌縱,那該怎麼辦?/ 12
和善與堅定並行/ 13
相反相吸:當一個傢長和善,而另一個堅定時/ 18
幫助孩子體驗到歸屬感和自我價值感(心靈紐帶)/ 18
是否長期有效?/ 19
教給孩子具備良好品格所需要的有價值的社會和生活技能/ 19
正麵管教之旅/ 20
迴顧/ 21
·正麵管教工具/ 21
·問題/ 21
第2章幾個基本概念
在知道“怎麼做”之前,要先知道“為什麼要這樣做”。阿德勒的一些基本概念,有助於傢長和老師們更多地瞭解人類的行為,理解孩子為什麼會有不良行為,以及為什麼正麵管教方法能幫助孩子學會成為一個快樂的、有益於社會的人所必需的生活技能和態度……
自尊:一個容易造成錯覺的概念/ 25
“贏得”孩子/ 26
我們言行背後的感覺/ 29
阿德勒的基本概念/ 30
·1孩子是社會人/ 30
·2行為以目的為導嚮/ 30
·3孩子的首要目的是追求歸屬感和價值感/ 31
·4一個行為不當的孩子,是一個喪失信心的孩子/ 31
·5社會責任感或集體感/ 32
·6平等/ 35
·7犯錯誤是學習的好時機/ 35
·8要確保把愛的訊息傳遞給孩子/ 39
迴顧/ 42
·正麵管教工具/ 42
·問題/ 43
第3章齣生順序的重要性
對齣生順序的瞭解,能增進你對孩子們基於自己在傢裏的齣生順序的看法而可能形成的對自己的錯誤觀念的理解。這是你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的一條途徑。傢裏的老大、老小、獨生子、排行中間的孩子會對自己有怎樣的看法?你怎樣幫助孩子……
排行大的孩子/ 47
排行小的孩子/ 48
排行中間的孩子/ 51
獨生子/ 51
一些例外/ 52
傢庭氛圍/ 54
運用齣生順序的知識來鼓勵孩子/ 55
齣生順序和婚姻/ 58
齣生順序和執教風格/ 59
小組練習/ 60
迴顧/ 61
·問題/ 61
第4章重新看待不良行為
孩子的不良行為背後有其錯誤觀念和行為目的,但孩子意識不到,那是隱藏的“密碼”。大人們要識彆齣這些不良行為背後的錯誤目的,纔能有效地幫助孩子改變不良行為……*惹人討厭的孩子,往往是*需要愛的孩子……
責任感不等於責難或羞辱/ 64
什麼是不良行為?/ 64
幫助識彆錯誤目的和觀念的綫索/ 72
·條綫索/ 72
·第二條綫索/ 73
對每一種錯誤目的的有效鼓勵方式/ 75
·尋求過度關注/ 76
·尋求權力/ 77
·報復/ 77
·自暴自棄/ 78
目的揭示法/ 82
失望行為的不同錶現/ 85
對待十幾歲的孩子/ 88
迴顧/ 89
·正麵管教工具/ 91
·問題/ 91
第5章當心邏輯後果
邏輯後果隻有在運用得當、正確的情況下,纔能讓孩子從中學到有益的東西,它不能成為僞裝的“懲罰”,而自然後果在運用恰當的情況下,能培養孩子的責任感……
自然後果/ 96
決定你自己要做什麼/97
邏輯後果/ 100
轉移孩子的行為/ 103
邏輯後果與行為的錯誤目的/ 105
轉變態度的必要性/ 106
讓孩子們事先參與/ 107
迴顧/ 111
·正麵管教工具/ 111
·問題/ 112
第6章關注於解決問題
傳統的管教方式關注的是教給孩子不要做什麼,或者因為彆人是“那麼說的”而去做什麼。正麵管教關注的是教給孩子要做什麼,關注問題的解決。孩子是整個過程的積極參與者,而不是被動的接受者……
積極的“暫停”/ 122
啓發式問題/ 126
迴顧/ 128
·正麵管教工具/ 129
·問題/ 129
第7章有效地運用鼓勵
孩子們需要鼓勵,正如植物需要水。沒有鼓勵,他們就無法生存。但是,要對一個正在作齣不當行為的孩子進行鼓勵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況且許多成年人不知道什麼是鼓勵……
時機/ 133
相互尊重/ 134
改善,而不是完美/ 137
著眼於優點而不是缺點/ 138
將不良行為轉嚮積極的方麵/139
作齣彌補/ 139
避開社會壓力/ 142
安排特彆時光/ 143
鼓勵與贊揚/ 146
鼓勵與批評/ 149
鼓勵自我評價/ 149
花一些時間訓練孩子/ 150
日常慣例錶/ 153
教孩子把犯錯誤看作學習的好時機/ 154
啓發式問題/ 155
試試抱一抱/ 156
一個孩子的觀點/ 157
迴顧/ 158
·正麵管教工具/ 158
·問題/ 160
第8章班會
班會為老師和孩子們提供瞭*好的環境來學習和實踐閤作、相互尊重以及專注於解決問題,給孩子們提供瞭培養“七項重要的感知力和技能”的機會,而且能夠消除孩子們的行為問題並促進學業知識的學習……
成功班會的態度和指導原則/ 163
班會的幾個目的/ 166
·教會孩子們相互尊重/ 166
·緻謝、感謝以及感激/ 167
·專注於問題的解決方案/ 168
·邏輯後果/ 169
班會指南/ 170
·使用議程/ 170
·使用冷靜期/ 171
·圍成圓圈/ 172
·班會的組織/ 172
老師的態度和技巧/ 174
·1放棄控製,邀請孩子閤作/ 174
·2做齣榜樣/ 175
·3問啓發式問題(“蘇格拉底法”)/ 175
·4要為一些問題承擔起責任/ 177
·5要客觀,不要評判/ 178
·6尋找每個行為背後的積極意圖/ 179
常見問題/ 179
其他建議/ 188
·秘密好友/ 188
·班級規則/ 189
·如何結束班會/ 190
·事情在變好之前,往往會變得更糟/ 190
迴顧/ 191
·班會指導原則/ 191
·班會失敗的六個原因/ 192
第9章傢庭會議
傢庭會議在培養孩子的能力和解決管教問題方麵能夠起到和班會同樣的作用,而且也是加強傢人之間的閤作和密感的好辦法,但由於傢庭環境和需要解決的問題不同,傢庭會議和班會也有一些不同之處……
傢庭會議與班會有哪些不同/ 196
傢庭會議的“構件”/ 197
·主席/ 197
·秘書/ 197
·緻謝/ 197
·感激/ 198
·議程/ 198
·解決問題/ 199
·計劃傢庭活動/ 199
·計劃傢庭娛樂活動/ 202
·討論傢務事/ 202
一些特殊的挑戰/ 205
·年幼的孩子/ 205
·十幾歲的孩子/ 205
·單傢庭/ 207
為傢庭會議增添趣味/ 208
·傢庭格言/ 208
·感激紙/ 210
·緻謝紙/ 210
·傢庭娛樂錶/ 211
傢庭晚餐計劃/ 213
迴顧/ 214
·正麵管教工具/ 215
·問題/ 216
第10章你的性格對孩子性格的影響
正如孩子有自己意識不到的錯誤行為目的一樣,大人也有自己意識不到的錯誤行為目的——生活態度取嚮。這是你從自己孩提時代的大量潛意識的決定積纍起來的,決定瞭你的性格……並且直接影響著你對孩子的態度和孩子的性格。
什麼是生活態度取嚮?/ 219
搞清楚你的基本生活態度取嚮/ 223
你的人生藍圖/ 223
搞清楚你的次級生活態度取嚮/ 225
生活態度取嚮和養育風格、教學風格/ 226
·安逸型/ 226
·控製型/ 229
·取悅型/ 230
·力爭型/ 231
互相衝突的生活態度取嚮/ 233
迴顧/ 235
第11章綜閤應用
當我們把本書中的原則和正確的態度結閤起來時,我們就有瞭一個極好的管教工具箱,可以用來幫助孩子形成讓他們受益終生的品質……
衛生間的使用技巧/ 237
小說的使用技巧/ 238
積極的“暫停”/ 240
決定你自己要做什麼,而不是讓孩子做什麼/ 243
情緒的撤齣/ 246
避免早晨的麻煩/ 247
日常慣例錶/ 248
避免就寢時的爭鬥/ 249
睡前分享/ 251
避免就餐時的爭鬥/ 252
讓孩子參與/ 253
不介入孩子們之間的爭端/ 254
無言的信號/ 259
給孩子提供選擇/ 262
“你一……我們就……”/ 263
零花錢/ 264
迴顧/ 265
·正麵管教工具/ 265
·問題/ 266
第12章傢裏和教室裏的愛與歡樂
正麵管教的首要目標,是要讓大人和孩子都能在生活中體驗到更多的歡樂、和諧、閤作、分擔責任、相互尊重和愛……
三個提醒/ 269
·1我們做什麼永遠不如怎麼做更重要/ 270
·2把錯誤當成學習的機會/ 271
·3有時候,我們必須反復學習同一件事情/ 274
尋找積極的方麵/ 275
先假定孩子無辜/ 276
錶達我們無條件的愛/ 276
贏得閤作的四個步驟/ 281
教給孩子溝通與解決問題的技能,並做齣榜樣/ 282
幫助孩子培養責任感/ 284
承擔起你自己的全部責任/ 285
對你自己要有同情心/ 285
加強自我學習/ 286
迴顧/ 287
·正麵管教工具/ 287
·問題/ 288
附錄1發起一個正麵管教學習小組
附錄2通過“同伴輔導”培養社會責任感
編輯介紹
1、 **美國400多萬冊,被翻譯成16種語言**;
2、 讓數百萬孩子、父母和老師受益終身的**之作;
3、 自1981年本書*版齣版以來,《正麵管教》已經成為管教孩子的“黃金準則”
4、 簡·尼爾森——教育學博士、傑齣的心理學傢——在本書中告訴21世紀的父母和老師們:
懲罰和嬌縱為什麼對孩子都不好,並且不管用?
怎樣用既不懲罰又不嬌縱的正麵管教方法培養孩子受益終生的良好品質?
如何用正麵管教方法自動消除孩子的不良行為?
如何贏得孩子與父母和老師的閤作?
如何消解大人與孩子之間的權力之爭?
“父母”對孩子會有什麼危害?
各種性格的父母對孩子會有什麼正反兩方麵的影響?父母如何發揮自己性格中的優點,避免缺點給孩子造成的不良影響?
老師們如何避免對孩子造成管教問題?
從3歲到青春期的十幾歲的孩子以及孩子的父母和老師,都將因為本書而徹底改變傢裏和學校的氣憤,改變自己的人生。
內容簡介
沒有哪個父母不為瞭孩子而竭盡全力,但美好的願望卻不一定給孩子帶來*好的結果。
自1981年本書版初版以來,《正麵管教》已經成為瞭管教孩子的“黃金準則”,本書被翻譯成16中語言,在美國**超過400萬冊,在美國之外的國傢**超過200萬冊。自1987年次修訂之後,每10年修訂一次,本書根據英文原版的第三次修訂版(2006年齣版)翻譯,該版首印數為70多萬冊。
正麵管教是一種既不懲罰也不嬌縱的管教孩子的方法……孩子隻有在一種和善而堅定的氣氛中,纔能培養齣自律、責任感、閤作以及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纔能學會使他們受益終身的社會技能和生活技能,纔能取得良好的學業成績……如何運用正麵管教方法使孩子獲得這種能力,就是本書的主要內容。
作者簡介
【美】簡·尼爾森(Jane Nelsen )教育學博士,*齣的心理學傢、教育傢,加利福尼亞婚姻和傢庭執業心理治療師,美國“正麵管教協會”*始人。她是7個孩子的母,22個孩子的奶奶或外祖母,還是2個孩子的曾祖母。曾經擔任過10年的有關兒童發展的小學、大學心理谘詢教師。她是18本*作的作者或閤*者,是眾多*名育兒及養育雜誌的顧問。她於2013年5月中旬至6月初展開“正麵管教中國行”,在北京、上海、深圳三地的公開演講受到瞭中國父母的熱烈歡迎。
目錄
譯者的話:我為什麼要翻譯這本書
序言及緻謝
引言
第1章正麵的方法
正麵管教是一種既不用嚴厲也不嬌縱的方法……它以相互尊重與閤作為基礎,把和善與堅定融為一體,以此為基石,在孩子自我控製的基礎上,培養孩子的各項技能……
當心!是什麼在起作用!/ 10
如果既不嚴厲也不嬌縱,那該怎麼辦?/ 12
和善與堅定並行/ 13
相反相吸:當一個傢長和善,而另一個堅定時/ 18
幫助孩子體驗到歸屬感和自我價值感(心靈紐帶)/ 18
是否長期有效?/ 19
教給孩子具備良好品格所需要的有價值的社會和生活技能/ 19
正麵管教之旅/ 20
迴顧/ 21
·正麵管教工具/ 21
·問題/ 21
第2章幾個基本概念
在知道“怎麼做”之前,要先知道“為什麼要這樣做”。阿德勒的一些基本概念,有助於傢長和老師們更多地瞭解人類的行為,理解孩子為什麼會有不良行為,以及為什麼正麵管教方法能幫助孩子學會成為一個快樂的、有益於社會的人所必需的生活技能和態度……
自尊:一個容易造成錯覺的概念/ 25
“贏得”孩子/ 26
我們言行背後的感覺/ 29
阿德勒的基本概念/ 30
·1孩子是社會人/ 30
·2行為以目的為導嚮/ 30
·3孩子的首要目的是追求歸屬感和價值感/ 31
·4一個行為不當的孩子,是一個喪失信心的孩子/ 31
·5社會責任感或集體感/ 32
·6平等/ 35
·7犯錯誤是學習的好時機/ 35
·8要確保把愛的訊息傳遞給孩子/ 39
迴顧/ 42
·正麵管教工具/ 42
·問題/ 43
第3章齣生順序的重要性
對齣生順序的瞭解,能增進你對孩子們基於自己在傢裏的齣生順序的看法而可能形成的對自己的錯誤觀念的理解。這是你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的一條途徑。傢裏的老大、老小、獨生子、排行中間的孩子會對自己有怎樣的看法?你怎樣幫助孩子……
排行大的孩子/ 47
排行小的孩子/ 48
排行中間的孩子/ 51
獨生子/ 51
一些例外/ 52
傢庭氛圍/ 54
運用齣生順序的知識來鼓勵孩子/ 55
齣生順序和婚姻/ 58
齣生順序和執教風格/ 59
小組練習/ 60
迴顧/ 61
·問題/ 61
第4章重新看待不良行為
孩子的不良行為背後有其錯誤觀念和行為目的,但孩子意識不到,那是隱藏的“密碼”。大人們要識彆齣這些不良行為背後的錯誤目的,纔能有效地幫助孩子改變不良行為……*惹人討厭的孩子,往往是*需要愛的孩子……
責任感不等於責難或羞辱/ 64
什麼是不良行為?/ 64
幫助識彆錯誤目的和觀念的綫索/ 72
·條綫索/ 72
·第二條綫索/ 73
對每一種錯誤目的的有效鼓勵方式/ 75
·尋求過度關注/ 76
·尋求權力/ 77
·報復/ 77
·自暴自棄/ 78
目的揭示法/ 82
失望行為的不同錶現/ 85
對待十幾歲的孩子/ 88
迴顧/ 89
·正麵管教工具/ 91
·問題/ 91
第5章當心邏輯後果
邏輯後果隻有在運用得當、正確的情況下,纔能讓孩子從中學到有益的東西,它不能成為僞裝的“懲罰”,而自然後果在運用恰當的情況下,能培養孩子的責任感……
自然後果/ 96
決定你自己要做什麼/97
邏輯後果/ 100
轉移孩子的行為/ 103
邏輯後果與行為的錯誤目的/ 105
轉變態度的必要性/ 106
讓孩子們事先參與/ 107
迴顧/ 111
·正麵管教工具/ 111
·問題/ 112
第6章關注於解決問題
傳統的管教方式關注的是教給孩子不要做什麼,或者因為彆人是“那麼說的”而去做什麼。正麵管教關注的是教給孩子要做什麼,關注問題的解決。孩子是整個過程的積極參與者,而不是被動的接受者……
積極的“暫停”/ 122
啓發式問題/ 126
迴顧/ 128
·正麵管教工具/ 129
·問題/ 129
第7章有效地運用鼓勵
孩子們需要鼓勵,正如植物需要水。沒有鼓勵,他們就無法生存。但是,要對一個正在作齣不當行為的孩子進行鼓勵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況且許多成年人不知道什麼是鼓勵……
時機/ 133
相互尊重/ 134
改善,而不是完美/ 137
著眼於優點而不是缺點/ 138
將不良行為轉嚮積極的方麵/139
作齣彌補/ 139
避開社會壓力/ 142
安排特彆時光/ 143
鼓勵與贊揚/ 146
鼓勵與批評/ 149
鼓勵自我評價/ 149
花一些時間訓練孩子/ 150
日常慣例錶/ 153
教孩子把犯錯誤看作學習的好時機/ 154
啓發式問題/ 155
試試抱一抱/ 156
一個孩子的觀點/ 157
迴顧/ 158
·正麵管教工具/ 158
·問題/ 160
第8章班會
班會為老師和孩子們提供瞭*好的環境來學習和實踐閤作、相互尊重以及專注於解決問題,給孩子們提供瞭培養“七項重要的感知力和技能”的機會,而且能夠消除孩子們的行為問題並促進學業知識的學習……
成功班會的態度和指導原則/ 163
班會的幾個目的/ 166
·教會孩子們相互尊重/ 166
·緻謝、感謝以及感激/ 167
·專注於問題的解決方案/ 168
·邏輯後果/ 169
班會指南/ 170
·使用議程/ 170
·使用冷靜期/ 171
·圍成圓圈/ 172
·班會的組織/ 172
老師的態度和技巧/ 174
·1放棄控製,邀請孩子閤作/ 174
·2做齣榜樣/ 175
·3問啓發式問題(“蘇格拉底法”)/ 175
·4要為一些問題承擔起責任/ 177
·5要客觀,不要評判/ 178
·6尋找每個行為背後的積極意圖/ 179
常見問題/ 179
其他建議/ 188
·秘密好友/ 188
·班級規則/ 189
·如何結束班會/ 190
·事情在變好之前,往往會變得更糟/ 190
迴顧/ 191
·班會指導原則/ 191
·班會失敗的六個原因/ 192
第9章傢庭會議
傢庭會議在培養孩子的能力和解決管教問題方麵能夠起到和班會同樣的作用,而且也是加強傢人之間的閤作和密感的好辦法,但由於傢庭環境和需要解決的問題不同,傢庭會議和班會也有一些不同之處……
傢庭會議與班會有哪些不同/ 196
傢庭會議的“構件”/ 197
·主席/ 197
·秘書/ 197
·緻謝/ 197
·感激/ 198
·議程/ 198
·解決問題/ 199
·計劃傢庭活動/ 199
·計劃傢庭娛樂活動/ 202
·討論傢務事/ 202
一些特殊的挑戰/ 205
·年幼的孩子/ 205
·十幾歲的孩子/ 205
·單傢庭/ 207
為傢庭會議增添趣味/ 208
·傢庭格言/ 208
·感激紙/ 210
·緻謝紙/ 210
·傢庭娛樂錶/ 211
傢庭晚餐計劃/ 213
迴顧/ 214
·正麵管教工具/ 215
·問題/ 216
第10章你的性格對孩子性格的影響
正如孩子有自己意識不到的錯誤行為目的一樣,大人也有自己意識不到的錯誤行為目的——生活態度取嚮。這是你從自己孩提時代的大量潛意識的決定積纍起來的,決定瞭你的性格……並且直接影響著你對孩子的態度和孩子的性格。
什麼是生活態度取嚮?/ 219
搞清楚你的基本生活態度取嚮/ 223
你的人生藍圖/ 223
搞清楚你的次級生活態度取嚮/ 225
生活態度取嚮和養育風格、教學風格/ 226
·安逸型/ 226
·控製型/ 229
·取悅型/ 230
·力爭型/ 231
互相衝突的生活態度取嚮/ 233
迴顧/ 235
第11章綜閤應用
當我們把本書中的原則和正確的態度結閤起來時,我們就有瞭一個極好的管教工具箱,可以用來幫助孩子形成讓他們受益終生的品質……
衛生間的使用技巧/ 237
小說的使用技巧/ 238
積極的“暫停”/ 240
決定你自己要做什麼,而不是讓孩子做什麼/ 243
情緒的撤齣/ 246
避免早晨的麻煩/ 247
日常慣例錶/ 248
避免就寢時的爭鬥/ 249
睡前分享/ 251
避免就餐時的爭鬥/ 252
讓孩子參與/ 253
不介入孩子們之間的爭端/ 254
無言的信號/ 259
給孩子提供選擇/ 262
“你一……我們就……”/ 263
零花錢/ 264
迴顧/ 265
·正麵管教工具/ 265
·問題/ 266
第12章傢裏和教室裏的愛與歡樂
正麵管教的首要目標,是要讓大人和孩子都能在生活中體驗到更多的歡樂、和諧、閤作、分擔責任、相互尊重和愛……
三個提醒/ 269
·1我們做什麼永遠不如怎麼做更重要/ 270
·2把錯誤當成學習的機會/ 271
·3有時候,我們必須反復學習同一件事情/ 274
尋找積極的方麵/ 275
先假定孩子無辜/ 276
錶達我們無條件的愛/ 276
贏得閤作的四個步驟/ 281
教給孩子溝通與解決問題的技能,並做齣榜樣/ 282
幫助孩子培養責任感/ 284
承擔起你自己的全部責任/ 285
對你自己要有同情心/ 285
加強自我學習/ 286
迴顧/ 287
·正麵管教工具/ 287
·問題/ 288
附錄1發起一個正麵管教學習小組
附錄2通過“同伴輔導”培養社會責任感
這本書,對我來說,不僅僅是一本育兒書,更是一次關於親子關係的深刻反思。我曾經深受傳統教育理念的影響,認為孩子就應該“聽話”,不聽話就得“糾正”。然而,這種方式不僅讓我和孩子之間充滿瞭矛盾,也讓我對自己的育兒能力産生瞭懷疑。簡尼爾森博士的《正麵管教》,為我打開瞭一扇新的大門。她提齣的“不懲罰、不嬌縱”的理念,讓我看到瞭育兒的另一種可能性。我最深刻的體會是,很多時候,我們對孩子的“不聽話”的反應,反而加劇瞭問題。書中關於“和孩子一起解決問題”的建議,讓我意識到,與其單方麵地去“要求”孩子,不如邀請他們參與到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來。這種方式不僅能讓孩子感到被尊重,更能培養他們的責任感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我開始嘗試用“好奇”代替“指責”,用“鼓勵”代替“批評”,我驚喜地發現,孩子變得更願意與我溝通,親子關係也變得更加和諧。這本書,讓我看到瞭育兒的智慧,也讓我看到瞭成長的希望。
評分這本書真的顛覆瞭我對傳統管教方式的認知!我以前總覺得,孩子不乖就得“收拾”,不然他就會得寸進尺。但這本書讓我看到瞭另一種可能,一種既能讓孩子學會規矩,又不傷害親子關係的可能性。簡尼爾森博士的理論,不是空泛的口號,而是充滿瞭智慧的“工具箱”,讓我能夠根據不同的情況,靈活運用。我最欣賞的是書中“非懲罰性”的理念,它讓我意識到,懲罰隻會讓孩子産生恐懼和逆反心理,而無法真正讓他們理解為什麼不能這樣做。書中提齣的“與孩子建立連接”,讓我明白,隻有在愛的基礎上,管教纔能真正發揮作用。比如,當孩子犯錯時,我不再急於指責,而是先嘗試去理解他背後的原因,然後溫和地引導他改正。這種方式不僅讓孩子更容易接受,更能幫助他學會自我反省和承擔責任。書中關於“全人類都需要的技能”的論述,讓我看到瞭正麵管教的長期價值,它不僅是針對孩子,更是幫助我們成為一個更好的自己。這本書就像一位循循善誘的良師益友,陪伴我走在成為更智慧父母的道路上。
評分作為一個在育兒道路上摸爬滾打多年的“老母親”,我讀過不少育兒書,但真正能讓我産生共鳴,並願意反復研讀的,確實不多。這本《正麵管教》絕對是其中的佼佼者。它不僅僅提供瞭一些“怎麼做”的技巧,更重要的是,它改變瞭我對“管教”本身的理解。我一直以為管教就是要“管”和“教”,但這本書讓我明白,管教的本質是為瞭“幫助”和“賦能”。簡尼爾森博士的理論,強調的是培養孩子的獨立性、責任感、閤作精神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些都是孩子一生都需要的寶貴財富。書中關於“尊重”的理念,貫穿始終,讓我認識到,平等和尊重的溝通,是建立良好親子關係的基礎。我曾經也犯過不少錯誤,比如因為孩子不聽話而大發雷 M,事後又深深自責。但這本書讓我明白,情緒的失控往往源於我自己的焦慮和不確定。它提供的方法,幫助我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情緒,從而更有效地與孩子溝通。我尤其喜歡書中關於“傢庭會議”的詳盡介紹,這讓我看到瞭一個更民主、更和諧的傢庭模式的可能性。這本書,不僅改變瞭我的育兒方式,更讓我重新審視瞭自己作為父母的角色。
評分這本書簡直是育兒道路上的指路明燈!作為一位新手父母,我常常感到手足無措,麵對孩子的小脾氣、不聽話,內心常常充斥著焦慮和自我懷疑。市麵上關於育兒的書籍琳琅滿目,讓人眼花繚亂,但真正能觸及我內心、給予我切實指導的卻不多。直到我翻開這本《正麵管教》,我纔找到瞭那個一直尋覓的答案。作者簡尼爾森博士的理論,並非簡單地教你“怎麼罵”或者“怎麼哄”,而是深入淺齣地剖析瞭孩子行為背後的心理動機,並提供瞭一係列切實可行的方法。例如,書中提齣的“關注問題本身,而非孩子本身”這一原則,瞬間讓我醍醐灌頂。以往,我總是容易將孩子的錯誤行為上升到對孩子個性的否定,但現在我明白,很多時候孩子隻是在學習和探索,他們需要的是引導,而不是指責。書中關於“傢庭會議”的介紹,更是讓我眼前一亮。想象一下,一傢人坐下來,平等地溝通,共同解決問題,這其中的力量是多麼強大!這不僅僅是解決當下的管教問題,更是構建傢庭和諧、培養孩子解決問題能力的絕佳途徑。我迫不及待地想在我的傢庭中實踐這些方法,相信它能幫助我與孩子建立更深厚的連接,讓他們在愛與尊重中健康成長。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育兒指南,更是一門關於愛、理解和尊重的藝術。
評分讀完這本書,我感覺像是卸下瞭重擔,內心豁然開朗!作為一位母親,我一直承受著巨大的育兒壓力,總覺得自己做得不夠好,孩子也總是不如彆人傢的“聽話”。這本書讓我明白瞭,很多時候,問題並非齣在孩子身上,而是我們的管教方式齣瞭偏差。簡尼爾森博士的“正麵管教”理論,對我來說,就像在黑暗中點亮瞭一盞明燈。她提齣的“不懲罰、不嬌縱”的理念,並非是讓你對孩子放任自流,而是教你如何以更智慧、更有效的方式,與孩子建立健康的連接,並引導他們成長。我尤其喜歡書中關於“培養孩子的責任感”的論述。它讓我意識到,與其包辦代替,不如適當地放手,讓孩子去嘗試,去承擔後果。這不僅能培養他們的獨立性,更能讓他們從中學習和成長。這本書,不僅僅是關於管教的技巧,更是關於愛、理解和尊重的哲學。它讓我看到瞭育兒的希望,也讓我對自己的育兒之路充滿瞭信心。
評分我曾一度陷入管教孩子的“懲罰—奬勵”怪圈,總覺得孩子不按規矩來,就得給他點“顔色看看”,或者用小零食、玩具來“收買”他。然而,這種方式不僅讓我身心俱疲,更讓我懷疑自己是否真的在“教育”孩子,還是在“控製”他。直到我遇到瞭這本《正麵管教》,我纔發現,原來管教孩子可以如此充滿智慧和溫情。簡尼爾森博士用她豐富的經驗和深刻的洞察,為我們展現瞭一條“不懲罰、不嬌縱”的全新育兒之路。她強調的是“關注長期效果”,而不是僅僅解決眼前的“麻煩”。這一點對我觸動很大。我開始反思,我之前的管教方式,是否真的在培養孩子的責任感、自律性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還是僅僅讓他們學會瞭“看臉色”和“討好”。書中提到的“鼓勵”,並非簡單的錶揚,而是關注孩子的努力和過程,幫助他們發現自己的優點和進步,建立內在的自信。我特彆喜歡其中關於“設定界限”的部分,它教會我如何以堅定而溫和的方式,讓孩子理解規則的必要性,同時又不傷害他們的自尊心。這讓我意識到,管教的本質是引導,是幫助孩子成為一個更好的人,而不是讓他們成為父母的“乖乖聽話的工具”。這本書不僅僅是教我如何“說”,更是教我如何“理解”和“連接”。
評分這本書簡直就是給那些在育兒路上感到迷茫和無助的父母們的一劑良藥!我曾經因為孩子的不聽話而倍感挫敗,總覺得自己做得不夠好,或者孩子就是“有問題”。然而,這本書讓我意識到,很多時候,問題不在於孩子,而在於我們的管教方式。簡尼爾森博士用她深厚的專業知識和豐富的實踐經驗,為我們提供瞭一套全新的育兒視角。她強調“不懲罰、不嬌縱”,這是一種平衡的智慧,既避免瞭嚴苛帶來的傷害,又防止瞭過度溺愛導緻的孩子無法無天。我最受益的一點是,書中關於“培養孩子的內在動力”的論述。我不再隻是追求孩子“聽話”,而是開始關注如何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比如,書中提到的“給孩子選擇權”,就讓我明白瞭,適度的放權,能極大地提高孩子的參與感和責任感。這不僅僅是管教技巧,更是一種對孩子人格的尊重和培養。讀完這本書,我感覺自己不再是一個被動應對的孩子行為的“救火隊員”,而是一個能夠積極引導孩子成長的“園丁”。它讓我看到瞭育兒的希望,也讓我對孩子的未來充滿瞭信心。
評分這本《正麵管教》就像一本打開心靈的鑰匙,讓我對育兒有瞭全新的認知。我曾經深陷於“奬懲”的循環,總覺得孩子不聽話就得“給點教訓”,或者用物質奬勵來“收買”他。然而,這種方式不僅讓我身心俱疲,更讓我懷疑自己是否真的在教育孩子,還是在控製他。簡尼爾森博士的理論,讓我看到瞭“不懲罰、不嬌縱”的智慧。她強調的是“培養孩子內在的自律”,而不是依賴外在的奬勵和懲罰。我最深刻的體會是,書中關於“關注孩子行為背後的需求”的論述。我開始嘗試去理解孩子哭鬧、發脾氣的背後,是否有著未被滿足的需求,或者隻是單純的情緒錶達。這種視角,讓我不再把孩子的“不聽話”視為一種挑戰,而是視為一種溝通和學習的機會。我尤其喜歡書中關於“傢庭會議”的實踐方法,它提供瞭一個讓傢人平等溝通、共同解決問題的平颱。這不僅僅是解決眼前的管教問題,更是構建和諧傢庭、培養孩子未來社會技能的絕佳途徑。這本書,讓我看到瞭育兒的希望,也讓我看到瞭成長的力量。
評分讀完這本書,感覺自己像是獲得瞭一份珍貴的“育兒秘籍”,多年的育兒睏惑仿佛瞬間被解開。我一直對“正麵管教”這個概念感到好奇,但總覺得它聽起來有些虛無縹緲,直到真正接觸到簡尼爾森博士的著作,我纔明白它的實際操作性和深遠意義。這本書並非枯燥的理論堆砌,而是充滿瞭生動的案例和實用的技巧,讓我能夠輕鬆理解並運用到日常生活中。比如,書中關於“暫停”的建議,就解決瞭我在孩子情緒失控時常常手足無措的難題。不再是衝動地吼叫,而是學會冷靜地處理自己的情緒,然後以更平和的態度與孩子溝通。這不僅能化解眼前的衝突,更能教會孩子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緒,這難道不是比任何懲罰都更寶貴的財富嗎?還有書中關於“鼓勵性贊美”的技巧,讓我學會瞭如何真正地看到孩子的努力,而不是隻關注結果。這對於培養孩子的內在驅動力至關重要。我曾經犯過很多錯誤,也曾因為孩子的“不聽話”而感到沮喪,但這本書讓我明白,每一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他們需要的是理解和支持,而不是簡單的指令和懲罰。它讓我看到瞭育兒的希望,也讓我對自己作為父母的角色充滿瞭信心。
評分我常常在想,為什麼有些孩子能如此“聽話”,而我的孩子卻總是“唱反調”?為此我曾焦慮不已,嘗試瞭各種方法,但效果都不盡如人意。直到我遇到瞭這本《正麵管教》,我纔明白,原來我一直都在用錯誤的方式與孩子溝通。簡尼爾森博士的理論,就像一把鑰匙,打開瞭我內心對育兒的睏惑。她強調的是“看見孩子的需求”,而不是僅僅看到他們的“錯誤行為”。這一點對我來說,是顛覆性的。我以前總是專注於孩子哪裏做得不好,而忽略瞭他們行為背後的動機。書中提齣的“好奇心”和“學習”的視角,讓我學會瞭用更寬容和理解的心態去麵對孩子的成長。我特彆喜歡書中關於“鼓勵性提問”的講解,它能幫助我引導孩子自己思考,而不是直接告訴他們答案。這不僅培養瞭孩子的獨立思考能力,也讓他們更願意與我分享他們的想法。這本書讓我明白瞭,管教的真正意義在於“連接”和“引導”,而不是“控製”和“懲罰”。它讓我看到瞭成為一個更智慧、更有愛的父母的可能性。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