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少林实战秘技
定价:26.00元
售价:17.7元,便宜8.3元,折扣68
作者:杨维
出版社:人民体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09-01
ISBN:9787500933724
字数:
页码:390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0.4kg
《少林实战秘技》语言通俗易懂,论述严谨系统,材料详实可靠,内容科学健康,图片资料清晰,行拳路线简洁明了,攻防含义特点鲜明,功理功法独特,便于自学,并有很高的收藏价值。该书主要介绍少林鹰派武术的实战入门法、先发制人法、后发制人法和冷招制人法等四个部分的内容。
杨维,(法名:释永宝)1967年生。黑龙江省青冈县人。武术博士学位,国际武术散手道联盟副主席黑带七段,中华杨氏武艺研究会会长,少林鹰派武术研究会会长,安徽阜阳师范学院武术副教授,中国散手道协会主席,武术裁判。
自幼随父亲杨乃文学习杨氏武艺,继承和发扬少林释行山、释行好和释行明传授的少林鹰派武术体系。联合世界多种派别的武术家,创立“散手道”体系,成立了“国际武术散手道联盟”。曾荣获“黑龙江省武术散手比赛”70公斤级冠军和“佳擂主”的称号,获“武术文化知识国际大奖赛”三等奖,在世界杯“国际武术锦标赛”中,获“武术名人高段位”散手比赛和传统武术比赛银牌,获“国际武术裁判”资格证书,获“美国世界博览会”金杯奖,被“美国世界名人科学院”授予武术博士学位和博士勋章。
从武历程在《中国当代武林名人志》《中国当代武术家辞典》《世界武术名人录》《世界名人录》等辞书中有所记载。著作有《实用散手道教程》丛书、《少林鹰派武术》丛书等30余部武术专著及100余集音像制品,众多学术文章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
我花了很长时间来消化这本书的内容,因为它不仅仅是一本“怎么做”的书,更是一本“为什么这么做”的哲学探讨。作者在论述每一个技术要点时,都会追溯到它背后的武术思想根源,探讨不同流派在处理同一种问题时的优劣差异。比如,在谈到“以柔克刚”时,他没有简单地提出一个公式,而是深入分析了这种策略对练习者心性和身体柔韧性的双重要求,甚至提到了古代武学大家在精神层面所达到的境界。这种层次感,让这本书的阅读体验变得非常丰富,每读一遍都会有新的领悟。对于那些想深入理解武术文化底蕴的爱好者来说,这本书无疑提供了足够的深度和广度。它引导你去思考,去验证,而不是盲目地接受。读完后,你会发现自己对武术的理解不再停留在招式层面,而是上升到了对“道”的初步探求。
评分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感受是“务实”到近乎冷酷的程度。它很少提及那些虚无缥缈的“气感”或者“内力”,而是将重点放在了可以被训练、被量化、可被重复验证的身体技术上。作者似乎认为,在没有达到登峰造极的境界之前,一切实用的、能让你在对抗中占到便宜的技术,才是真正的秘诀。书中对于“抗击打能力的训练”这一章,我看了好几遍。它提供的不是那种一蹴而就的秘方,而是系统性的、循序渐进的身体强化方案,包括营养补充的建议,以及如何科学地避免过度训练导致的损伤。这些细节处理得极为到位,体现了作者对习武者整体健康的高度负责。对于一个严肃的习武者而言,保持身体的持久性比掌握一两个花哨的绝招重要得多,这本书正是抓住了这一点,真正做到了传授安身立命的本事。
评分说实话,一开始我对这类武术书籍是抱有一点怀疑态度的,总觉得市面上的很多“秘籍”都有些夸大其词,但这本书完全颠覆了我的看法。它最吸引我的地方在于其对“实战应用”的极端重视。作者似乎非常清楚,武术的最终目的不是表演,而是应对突发情况。书中对一些常见格斗场景的分析,比如近身缠斗中的脱困技巧,或者面对多人围攻时的步法调整,都写得非常现实和冷静。我特别欣赏作者那种“不迷信古法,只求有效”的态度。他敢于指出一些流传已久却在现代搏击理论中显得滞后的训练方法,并给出了更符合人体运动规律的替代方案。阅读过程中,我甚至能想象出作者在擂台上或者巷战中权衡利弊的样子,那种老辣和沉稳,透过文字都能感受到。如果你是那种追求“管用、高效”的习武者,这本书能给你带来很多启发性的思考,让你真正懂得“武”的本质。
评分这本书,我真是爱不释手,读完之后感觉自己的武学认知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特别是它对传统武术中“劲力运用”的剖析,简直是入木三分。作者没有陷入那种玄而又玄的描述,而是用非常具象化的语言,结合人体结构和力学原理,把那些看似高深莫测的技巧拆解得一清二楚。比如,书中对于“寸劲”的讲解,不再是简单地说“要短促有力”,而是详细阐述了如何通过骨骼的瞬间锁定和肌肉的协同发力来实现那种爆发力。我按照书中的指导,在练习套路时有意识地调整自己的重心和呼吸,效果立竿见影,感觉以往总是“使不上劲”的招式,现在终于有了“穿透力”。而且,这本书的结构安排也非常巧妙,它不是一味地堆砌招式,而是将理论和实操穿插进行,让人在学习新东西的同时,能够及时回顾和巩固已学的知识点。对于那些真正想在武学上下苦功夫的人来说,这本书绝对是案头必备的宝典,它提供的思考框架,比单纯的招式套路更有价值。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和插图设计也值得称赞,虽然我更看重内容,但良好的阅读体验能让人更沉浸其中。印刷质量很高,纸张的触感很舒服,长时间阅读眼睛也不会太累。更重要的是,那些示意图画得极其精细,完全是教科书级别的专业水准。每一个技术动作的分解步骤,无论是起手式、转折点还是最终的接触角度,都标注得一清二楚,连肌肉的收缩方向都有微妙的体现。这对于我们这些没有名师在旁指导的自学者来说,简直是莫大的福音。我曾经在学习某个特定的擒拿手法时,因为角度偏差一点点而一直不得要领,但对照这本书的侧视图和俯视图,瞬间就明白了那个关键的“轴心”在哪里。可以说,这些图示的清晰度,极大地缩短了我的学习周期,让复杂的动作变得逻辑清晰、易于模仿。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