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前必读】:
本店销售的书籍品相可能因为存放时间长短关系会有成色不等,请放心选购。
付款后,不缺货的情况下,48小时内发货,如有缺货的情况下,我们会及时在聊天窗口给您留言告知。
发货地北京,一般情况下发货后同城次日可以到达,省外具体以快递公司运输为准。
望每位读者在收货的时候要验货,有什么意外可以拒签,这是对您们权益的保护。
注意:节假日全体放假,请自助下单;如需帮助请及时与我们联系。祝您购物愉快!商家热线:010-57272736
基本信息
书名:中国货币市场研究Ⅱ:货币供给与通货膨胀
定价:68.00元
作者:王曦
出版社:经济管理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1-01
ISBN:9787509638231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王曦、叶茂、郭家新*的《中国货币市场研究( Ⅱ货币供给与通货膨胀)》对新中国成立以来货 币供给变化的历史进行梳理,全面解析了不同历史阶 段货币供给的机制,勾勒出间接调控下通货膨胀的根 源和传导机制的全景图,结合对金融危机的分析,提 出潜在通胀的估算方法,解决了关于货币政策调控通 胀的工具选择等重要问题。
目录
作者介绍
王曦,1970年出生,教授、博士生导师、珠江学者,现任中山大学岭南学院副院长,中国转型与开放经济研究所所长,兼任《世界经济》杂志编委、中国国际金融学会副秘书长/常务理事、中国世界经济学会常务理事、广东省常委会财经咨询专家、广东国际经贸发展咨询协会专家等。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人才(2007)、广东省高层次人才(2013)等。获得全国百篇**博士学位论文(2005)、中国金融国际年会(CICF 2008)*高奖、安子介国际贸易研究奖(2002)、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一等奖(2009)等。主持国家重大项目1项、国家一般项目5项和省部级科研项目10项,出版专*7部。在《经济研究》、《管理世界》、《经济学季刊》、《世界经济》、《中国工业经济》、《金融研究》、《统计研究》等发表论文50余篇。 叶茂,1979年出生,安徽人,经济学博士、高级经济师,现任阳江市中心支行副行长。早年本科毕业于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后在中山大学取得经济学硕士和博士学位。长期在系统从事金融稳定、金融改革、货币信贷管理等工作,曾被选派参加金融领域重大课题研究和国家金融安全课题研究,参与多项国家社科基金、自然科学基金和人行总行、广州分行重点课题研究。在《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中国工业经济》、《中国金融》、《学术研究》、《南方金融》等发表论文20余篇。 郭家新,1973年出生,籍贯安徽,经济学博士,现任佛山市人民金融工作局局长。长期在系统从事金融监管、外汇管理、货币管理等工作,曾任广州分行副处长、处长。1996年获得南开大学金融学学士学位,2013年获得中山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近年来在《学术研究》、《中国金融》、《上海金融》、《金融经济学研究》等发表多篇论文。
文摘
序言
阅读这本书的过程,就像是在跟随一位经验丰富的向导,穿越中国经济的货币迷宫。作者的文字朴实而不失力量,字里行间都透露出对中国货币市场深厚的理解和敏锐的洞察力。那些枯燥的经济数据和理论,在他的笔下变得生动起来,仿佛拥有了生命。尤其是关于货币供给与通货膨胀之间错综复杂关系的论述,作者没有简单地给出结论,而是层层剥茧,引导读者去思考其内在的逻辑链条。他引用了大量的案例和研究,使得观点更加具有说服力。我尤其欣赏他在分析过程中所展现出的批判性思维,他不仅仅是陈述事实,更是深入挖掘事实背后的成因,并对现有的理论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读这本书,让我对中国货币的发行、流通以及它如何影响物价水平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这对于我理解当下中国的经济现状,以及未来可能的发展趋势,提供了宝贵的视角。我感觉自己不再是旁观者,而是开始能够站在一个更宏观的层面去审视这些经济现象。
评分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着实令人惊叹。作者在货币供给这一核心议题上,进行了极为细致的研究,从不同的维度揭示了货币供给的构成、影响因素以及变化规律。这部分内容的信息量非常大,但作者的处理方式非常巧妙,使得复杂的概念易于理解。他并没有回避争议性的学术观点,而是将不同的学派的观点一一呈现,并进行比较分析,这极大地拓宽了我的视野。当涉及到通货膨胀时,作者的论述更是鞭辟入里,他清晰地阐述了货币供给过剩如何导致价格普遍上涨,以及其他可能导致通胀的因素。我特别留意到作者对中国特定经济环境的分析,他没有照搬西方的理论,而是结合中国实际情况,提出了许多具有建设性的观点。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理论著作,更是一部具有实践指导意义的研究报告,能够帮助读者更清晰地认识中国的经济运行机制。
评分坦白说,我对经济学领域的了解不算深入,但这本书的叙述方式却让我觉得格外亲切。作者的语言风格非常流畅,没有过多的专业术语堆砌,而是用一种更加通俗易懂的方式来讲解复杂的经济原理。这对于像我这样的非专业读者来说,无疑是一大福音。在阅读过程中,我常常会停下来思考作者提出的问题,并尝试将书中的理论与我日常生活中观察到的经济现象联系起来。例如,书中关于货币超发和物价上涨的论述,让我对近年来一些商品价格的波动有了更清晰的理解。作者对于数据和图表的运用也非常恰当,能够直观地展示研究结果,帮助读者更好地消化吸收信息。总的来说,这是一本能够让我“读得懂、看得明白”的专业书籍,它在普及经济学知识的同时,也激发了我进一步探索的兴趣。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简洁大气,透着一股严谨的学术气息。拿到手里,纸质也相当不错,触感温润,印刷清晰,让人阅读起来很舒服。翻开第一页,目录就清晰地呈现了全书的脉络,让人对作者的思考深度和研究范围有一个初步的了解。虽然我还没来得及深入阅读,但单从其严谨的排版和内容的组织方式,就能感受到作者在货币市场和通货膨胀这个宏大课题上付出的心血。我特别期待书中对中国货币供给的深入剖析,这部分内容常常是理解宏观经济走向的关键。同时,通货膨胀作为影响民生的重要经济现象,作者将如何揭示其背后的货币供给逻辑,也让我充满了好奇。这本书的选题本身就具有很高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尤其是在当前经济形势复杂多变的背景下,深入理解货币供给与通货膨胀的关系,对于我们把握经济脉搏、做出明智的投资和消费决策至关重要。我个人在学习经济学过程中,一直对货币政策和其对经济周期的影响有浓厚的兴趣,这本书无疑为我提供了一个深入探索的机会。
评分这本书给我带来的最大感受,是它在理论深度和现实意义上的完美结合。作者在剖析中国货币供给体系时,展现了非凡的专业功底,将各种复杂的金融工具和政策传导机制梳理得井井有条。我尤其佩服作者在论证货币供给与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时,所采取的严谨的逻辑推理和实证分析方法。他不仅仅停留在宏观层面的理论探讨,更是深入到微观层面,分析具体的货币政策如何影响企业和个人的行为,进而传导到整体物价水平。这本书让我对“货币”这个概念有了全新的认识,不再是抽象的数字,而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经济力量。作者对中国经济发展历程中货币政策的演变过程的梳理,也让我能够更好地理解当前中国经济所处的阶段和面临的挑战。这本书无疑是理解中国经济运行机理的一把金钥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