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向投资心理学:引发市场波动的非技术因素分析

逆向投资心理学:引发市场波动的非技术因素分析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汉诺·贝克Hanno Beck 著
图书标签:
  • 投资心理学
  • 行为金融学
  • 市场情绪
  • 逆向投资
  • 非理性行为
  • 金融心理学
  • 投资决策
  • 市场波动
  • 投资者行为
  • 情绪化交易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广影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四川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20095108
商品编码:29724408961
包装:平装-胶订
出版时间:2015-08-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逆向投资心理学:引发市场波动的非技术因素分析

定价:42.00元

售价:29.4元,便宜12.6元,折扣70

作者:汉诺·贝克(Hanno Beck)

出版社:四川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08-01

ISBN:9787220095108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把别人的贪婪恐惧变成行情探测器

为了能够“在别人贪婪时我恐惧”,所以巴菲特不住在华尔街?

大众怎样的心理导致“一卖就涨一买就跌”的怪圈?

心理因素会影响股市波动,本书结合行为科学和心理学理论,完整揭示市场心理驱动股市行情的变化过程。

你只需要充分利用自己和大众的思维、情感、冲动以及行为模式,将其视为市场数据。这意味着,你不需要克服或消除自己的情绪,只需从自我反应中学习。

你的目标是将自己训练成一台精准的仪器,去发现大众投资者的心理因素及相应的投资行为模式,并做出与其相反的行为。

赚大众的心理钱,让别人哭去吧!

目录


自序经济学向左,投资行为向右1

章盲从股市致命混合剂是怎样合成的?1

“集体妄想症”引发的丛林悲剧2

股市乱象:昨日傻瓜,今日英雄4

形成机制:自负、贪婪和一厢情愿8

心理因素:归属感、决策便利性与和谐感12

为什么巴菲特不住在华尔街?17

第2章随机性危险的敌人善于伪装23

那么,投资也讲“手气”吗?

图表分析可以打败随机性?24

轮盘赌也可以作弊吗?28

技术分析诱发了欺性的安全感?31

兴登堡凶兆和拜仁慕尼黑指数35

热手效应:“这段时间我做什么都顺手”41

上帝也会掷骰子45

第3章损失憎恶沉没成本的诱惑49

损失的痛苦是获利喜悦的两倍50

不计较沉没成本的“361号鸽子”53

“不让任何东西荒废”,会让你的投资损失57

处置效应:人们为什么“售盈持亏”?62

在股价冲天时购买保本产品?65

为了减小损失,忘掉沉没成本吧!68

第4章相对性效应损失或盈利是“感受”出来的73

吝啬的百万富翁74

“这点小钱不算什么,付款吧”77

损失和盈利是“感受”出来的82

期望效用理论:信仰上帝的投入产出比有多大?85

前景理论:让赌徒输光钱的推手91

为“绝望的赌注”按下暂停键95

第5章锚定和框架效应换个角度看损失97

他为何公然推荐高达1000欧元的股票?98

锚定效应:别人提供的价格会影响你的估价100

框架效应:语言的外壳如何影响选择?104

换个角度,损失变盈利112

第6章心理账户头脑中的瓶子,精神上的会计117

不差钱的奥斯卡奖得主为何借钱买食物?118

小额支出:“现在这已经不再重要”122

额外收入,格外好花124

为什么越亏损,越投入?126

只见一木枯萎,不见森林茂盛127

刷卡不心疼,却是金融中子弹130

下雨天不易打到出租车134

第7章被动决策不作为的机会成本有多大?137

占有物效应:对股票也敝帚自珍?138

惯性谬误一:“我想保持不变”143

惯性谬误二:沿用标准设置148

可选项越多,越犹豫不决151

不想后悔,就立即去做153

第8章狂妄自大“我能战胜偶然性”159

财政部长的毁灭之旅160

控制幻觉和自利性偏差:成功在我,失败在天163

过度乐观的错觉167

雄性激素充斥的股市169

为什么股市中女性越来越少?173

事后偏见:“我就料定会这样”176

做个“事前诸葛亮”181

还是谦虚谨慎点好186

第9章证实偏见“先入为主”欺了我们191

作者介绍


投资界的弗洛伊德

美因茨大学政治经济学博士

《法兰克福汇报》金融编辑和撰稿人

德国年度*财经图书奖获得者

汉诺·贝克博士,德国经济学家、记者、作家、普福尔茨海姆大学经济学和经济政策学教授。

汉诺曾在《法兰克福汇报》担任8年经济与金融市场栏目编辑,如今依然为其定期供稿。另外,他还在各种专业杂志、报刊上发表文章。

本书于2013年获“德国年度*财经图书奖”。该奖项由花旗德国捐赠设立,每年颁发一次,用以奖励在资产布局、货币投资和股票选择等方面给私人投资者提供有价值的意见的图书。

文摘


序言



《洞察人性:颠覆市场的心理博弈》 在纷繁复杂的金融市场中,无数参与者怀揣着盈利的梦想,却常常在价格的潮起潮落中迷失方向。我们学习技术分析,钻研基本面,试图捕捉那些隐藏在数据和图表背后的规律。然而,当市场出现非理性波动,当数据之外的情绪开始主导交易,我们却常常束手无策。是什么力量在幕后操纵着市场的走向?是什么让理性的投资者瞬间变得狂热或恐惧? 《洞察人性:颠覆市场的心理博弈》将带您深入探索那些隐藏在技术指标和财务报表之下的非技术因素——那些深刻影响着我们每一个决策、左右着市场情绪、最终引发剧烈波动的心理动因。本书并非一本枯燥的学术论文,也不是一本堆砌公式的教科书,而是一次引人入胜的心理学探险,一次对人性弱点与光辉的深刻剖析,一次对金融市场独特运行规律的全新解读。 揭示隐秘的操纵者:市场情绪的潮汐 市场并非总是由理性与逻辑驱动。相反,情绪,尤其是群体情绪,才是驱动市场短期波动最强大的力量。本书将深入剖析 FOMO(害怕错过)、FUD(恐惧、不确定、怀疑)、羊群效应、过度自信、损失厌恶等核心心理偏误,并详细阐述它们如何在不同的市场环境下被放大、被利用,从而形成惊人的市场波动。 FOMO:追逐泡沫的驱动力 当我们看到别人因为某只股票、某个资产而暴富时,内心的焦虑与不甘油や。本书将剖析 FOMO 如何驱使投资者在市场狂热时盲目追高,忽视风险,最终成为接盘侠。我们将通过大量真实案例,展示 FOMO 如何在不同时期引发资产泡沫,例如互联网泡沫、房地产泡沫,甚至近期的加密货币狂潮。我们将探讨这种情绪是如何通过社交媒体、新闻报道等渠道迅速蔓延,形成自我实现的预言。 FUD:恐慌中的抛售狂潮 与 FOMO 相反,FUD 则是市场下跌时的致命毒药。当负面消息充斥市场,不确定性达到顶点时,恐惧便会吞噬理性。本书将详细解析 FUD 的形成机制,它如何从小道消息开始,在恐慌情绪的催化下迅速发酵,导致投资者不计成本地抛售,从而加剧市场的跌势。我们将回顾 2008 年金融危机、2020 年新冠疫情初期的市场恐慌,分析 FUD 在其中扮演的角色,以及投资者如何在恐慌中被裹挟,做出非理性的决策。 羊群效应:盲从的陷阱 人类作为社会性动物,天然倾向于跟随群体。在投资领域,这种倾向可能演变成危险的羊群效应。本书将深入探讨羊群效应的心理根源,它如何让投资者放弃独立思考,盲目效仿他人,从而导致市场出现趋势性的、非理性的上涨或下跌。我们将分析这种效应在牛市和熊市中的表现,以及投资者如何在这种集体幻觉中迷失自我。 过度自信与损失厌恶:风险管理的双重阻碍 过度自信让投资者低估风险,认为自己比市场更聪明;而损失厌恶则让我们对亏损的痛苦感知远大于对盈利的喜悦,导致在亏损时死守不放,在盈利时过早止盈。本书将深入剖析这两种心理偏误如何同时存在于投资者身上,成为他们风险管理的最大敌人。我们将通过案例,展示过度自信如何在牛市中引发鲁莽的投资,以及损失厌恶如何让投资者陷入“割肉”与“补仓”的恶性循环。 解码市场波动:心理因素的驱动机制 仅仅识别情绪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理解这些情绪如何转化为实际的市场行动,从而驱动价格波动。本书将构建一套心理因素与市场波动的联系模型,帮助您理解: 新闻效应与情绪放大器 新闻事件本身可能平淡无奇,但其传播方式和解读角度却能极大地影响市场情绪。本书将分析新闻的“选择性报道”、“框架效应”以及“情感化叙事”如何影响投资者的认知,并通过社交媒体、财经媒体等渠道形成情绪的放大器效应,从而引发市场过度的反应。 叙事的力量:故事如何塑造市场 市场不仅仅是数字的游戏,更是故事的舞台。从“科技改变世界”的宏大叙事,到“价值回归”的朴素理念,故事能够凝聚人心,引导资金流向。本书将探讨市场叙事的形成、传播及其对投资者心理的强大塑造力,以及优秀投资者如何通过识别和利用市场叙事来获得优势。 投资者心理结构与市场周期 不同的投资者群体,其心理结构和行为模式也存在差异。本书将分析新手投资者、散户投资者、机构投资者以及专业交易员的心理特征,探讨这些群体在市场不同阶段(牛市、熊市、震荡市)的行为模式,以及它们如何共同作用,塑造出市场的周期性波动。 技术分析的心理学视角 即使是看似客观的技术分析,也深深根植于心理学原理。趋势线、支撑阻力位、形态等,都反映了市场参与者对价格走向的集体预期和行为习惯。本书将从心理学角度解读常见的技术指标和图表形态,揭示它们背后的心理逻辑,帮助您更深刻地理解技术分析的有效性与局限性。 超越情绪陷阱:构建投资者的心理防御体系 理解市场情绪和心理偏误的根源,最终是为了更好地管理自身的情绪,构建强大的心理防御体系,从而在不确定的市场中做出更明智的决策。本书将提供一套实用的方法论,帮助您: 识别并克服个人心理偏误 通过自我观察、反思和系统化的训练,学会识别自己身上存在的心理偏误,并采取针对性的策略来克服它们。本书将提供具体的练习方法,帮助您提升情绪觉察能力和理性决策能力。 建立独立的思考与判断能力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保持独立思考尤为重要。本书将指导您如何过滤噪音,辨别信息真伪,形成自己的投资逻辑,避免被市场情绪裹挟。 掌握情绪管理与压力应对技巧 投资过程中的压力和情绪波动是难以避免的。本书将介绍有效的压力管理和情绪调节方法,帮助您在市场波动中保持冷静,做出不受情绪干扰的决策。 培养“逆向思维”与“反脆弱”的投资理念 当市场趋之若鹜时,学会逆向思考,寻找被低估的机会;当市场恐慌蔓延时,保持理性,甚至敢于在别人恐惧时贪婪。本书将阐述“逆向投资”和“反脆弱”的理念,以及如何在心理层面践行这些理念,从而在市场波动中获得超额收益。 《洞察人性:颠覆市场的心理博弈》是一次深刻的自我探索,更是一场关于投资智慧的升华。它将帮助您走出情绪的泥沼,看清市场的本质,最终成为一个更成熟、更理性的投资者。无论您是经验丰富的交易者,还是刚刚踏入投资领域的新手,本书都将为您提供宝贵的启示,引领您在波涛汹涌的金融市场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那片宁静与财富。

用户评价

评分

对于一个长期在金融市场摸爬滚打的人来说,这本书的内容简直是醍醐灌顶。我们经常听到“人多力量大”,在市场里这句话也同样适用,但往往是“人多出错也快”。这本书深入剖析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群体性的非理性行为,并且给出了一些非常具有说服力的解释。我最喜欢的是它关于“叙事”和“期望”在市场中的作用的论述。很多时候,市场的波动并非源于基本面的实质性改变,而是源于一种普遍存在的叙事,或者是投资者们对未来的某种集体期望。当这种叙事足够强大,或者期望足够强烈时,就会引发巨大的资金流动,从而推升或打压资产价格。书中还详细解释了“确认偏差”和“损失厌恶”等心理学概念是如何影响投资者的行为的。我发现,在很多时候,我自己也深受这些心理因素的影响,只不过之前没有意识到。这本书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框架,帮助我能够更清晰地认识到这些内在的心理驱动力,并且学会如何去管理它们。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不再是那个被市场情绪牵着鼻子走的人,而是有能力去理解和应对这些情绪,从而做出更符合自己利益的决策。

评分

我一直对金融市场抱有极大的热情,但总觉得市面上很多投资书籍都过于侧重于技术分析或者宏观经济的层面,对于驱动市场最根本的“人”的因素,却鲜有深入的探讨。这本书的出现,恰恰填补了这一空白。它没有被复杂的图表和理论所束缚,而是以一种非常独特且引人入胜的方式,将我们带入了投资者心理的深邃世界。书中对“非技术因素”的解读,让我大开眼界。它不仅仅是停留在理论层面,更是通过大量的生动案例,将抽象的心理学概念具象化,让我们能清晰地看到,群体的情绪、个体的认知偏差,甚至是社会文化的影响,是如何在潜移默化中塑造市场的走向。我尤其欣赏作者对于“市场情绪”的刻画,那种从乐观到狂热,再从恐慌到绝望的循环,被描绘得淋漓尽致。这本书让我意识到,理解市场,有时候比理解数据更重要。它教会了我如何去识别那些容易引发市场剧烈波动的心理陷阱,如何避免被短期的情绪所裹挟,从而做出更理性的长期决策。对于任何想要深入理解金融市场运作机制,并提升投资智慧的读者来说,这本书都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宝藏。

评分

这本书简直是为我量身定做的!我一直对金融市场充满了好奇,但又觉得那些技术分析、各种指标看得我头昏脑涨,似乎总抓不到问题的核心。这本书的出现,让我眼前一亮。它没有纠缠于复杂的图表和公式,而是把重点放在了“人”的身上。我一直认为,市场最终是由人驱动的,而人的情绪、心理、决策,才是真正影响价格波动背后最深层的原因。这本书恰恰深入挖掘了这一点,它不像市面上很多书那样,只是泛泛而谈,而是通过大量的案例和严谨的分析,揭示了群体心理、羊群效应、贪婪与恐惧的循环,甚至是一些我们不易察觉的认知偏差,是如何一步步将市场推向狂热或恐慌的。我特别喜欢它对“非技术因素”的定义和解读,这让我意识到,有时候我们越是想去“技术化”市场,反而越容易忽略了最根本的驱动力。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对市场的理解不再是停留在表面,而是有了更深层次的洞察。它教会了我如何去“读懂”市场背后的情绪,如何识别那些容易被大众忽视但却至关重要的信号。我迫不及待地想把书中的理论应用到实践中,相信这会给我带来全新的投资视角和更明智的决策。

评分

坦白说,一开始我抱着“看能不能找到点什么新东西”的心态翻开了这本书。市面上关于投资的书籍太多了,讲技术分析的、讲宏观经济的、讲价值投资的,五花八门。但这本书的切入点很独特,它不跟你谈什么K线图、MACD,而是直指投资行为背后那看不见的手——心理。这让我感到耳目一新。我一直对为什么市场会非理性地波动感到困惑,明明基本面没有大的变化,价格却能涨到离谱或者跌到谷底。这本书里对此有非常深刻的解释,它把那些看似随机的市场波动,归结于投资者群体在特定心理状态下的集体行为。例如,它详细阐述了“羊群效应”是如何形成的,以及它在牛市和熊市中扮演的角色,还有“锚定效应”是如何影响我们对价格的判断。我尤其印象深刻的是关于“确定性偏好”和“损失厌恶”的部分,这些都是非常贴近我们日常思维模式的心理现象,但作者却能将其与市场行为巧妙地联系起来。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仿佛拥有了一副特殊的眼镜,能够穿透市场的表象,看到那些隐藏在价格波动背后的心理动因。这本书让我对自己的投资决策有了新的反思,我开始意识到,很多时候,影响我做出选择的,并非客观的信息,而是我内心深处的某些心理活动。

评分

作为一名对金融市场有着强烈求知欲的投资者,我一直以来都在寻找一本能够真正解释市场“为什么”的书,而不是仅仅告诉我“怎么做”。这本书完美地满足了我的需求。它以一种颠覆性的视角,将我们从繁琐的技术分析中解放出来,带领我们去探索驱动市场波动的真正根源——人类心理。书中对“群体心理”、“认知偏差”、“情绪传染”等概念的解读,既有深度又不失趣味。它通过大量的生动案例,将那些抽象的心理学理论与真实的金融市场现象紧密结合,让我们能够清晰地看到,为什么市场会出现非理性的繁荣或萧条。我尤其欣赏作者对于“非技术因素”的界定和分析,这让我意识到,很多时候,我们对市场的理解可能被技术指标所局限,而忽略了更深层次的人性因素。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投资,更是关于理解人性的一个绝佳范例。它教会了我如何去识别那些容易引发市场剧烈波动的心理陷阱,如何避免被短期的情绪所裹挟,从而做出更理性的长期决策。我相信,这本书将成为我投资生涯中的一本重要参考,并且对我未来的投资之路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