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草地生态环境监测技术
定价:35.00元
作者:庞立东,运向军,刘慧娟
出版社: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12-01
ISBN:9787511628183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书以作者多年来所总结草地生态(气象、植被、放牧、景观)监测的技术、方法和应用实例,结合前人在本领域的研究成果,经过系统的整理、分析、加工撰写而成,汇集了近年来在草原气象、植被、放牧和景观规划等研究领域的大量实践经验和技术资料。本书共分4章:*章主要阐述了草地气象监测的对象、任务、气象监测的常规方法和利用现代技术监测草地气象的自动气象监测设备。第二章以草地植被为对象,对草地植被的植物多样性相关概念,及草地植被特征的监测方法进行了系统归纳。第三章重点介绍了草畜平衡、草地生产力、载畜量以及合理载畜量概念,阐述了草畜平衡的理念、草地载畜量的评价方法,及以草定畜、草畜平衡的相关技术与方法。第四章着重阐述了草地景观的监测方法与技术,系统介绍了草地景观监测外业调查的前期工作流程、样方布设标准以及具体测定内容,室内遥感影像的选取、处理、景观解译标志的建立,景观分类机制图等。
目录
章草地气象监测
节概述
第二节草地气象监测外研究现状
第三节草地气象常规观测技术方法
第四节自动气象站
第二章植物多样性研究
节概述
第二节外研究现状
第三节植物多样性监测的方法技术
第四节植物多样性研究的新兴手段
第五节植物多样性案例分析
第三章草畜平衡监测技术
节概述
第二节研究背景和意义
第三节研究内容与方法
第四节应用前景
第四章草地景观监测技术
节草地景观监测概述
第二节外研究现状及趋势
第三节草地景观动态监测方法
第四节草原景观监测技术
第五节草地景观监测实例——以内蒙古荒漠草原为例
第六节草地景观监测实例——锡林浩特城市景观空间格局分析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图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拿到这本书,我第一时间就被它严谨的逻辑结构和丰富的学术内容所吸引。作者在书中详细梳理了草地生态环境监测技术的发展历程,从传统的样地调查方法,到现代化的遥感和物联网技术,脉络清晰,让人一目了然。在介绍具体技术时,作者的论述严谨而富有条理,比如在讲解“植被物候期监测”时,详细列举了不同物候参数(如返青期、盛花期、成熟期)的监测方法和意义,以及它们如何反映草地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和生产力变化。书中还对各种监测技术的优缺点进行了客观的评价,并结合实际应用场景,给出了最优的技术选择建议。这对于我这样对环境保护和生态恢复感兴趣的读者来说,非常有指导意义。我尤其期待书中能够深入探讨如何将这些监测技术应用于草原防火、病虫害防治以及草地改良等具体实践中,从而为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贡献力量。
评分这本书简直就是我近期遇到的一个惊喜!虽然它专注于“草地生态环境监测技术”,我本来以为会是枯燥的技术手册,但读起来却异常生动有趣。作者在讲解复杂的监测方法时,没有流于形式,而是用了很多生动形象的比喻,将抽象的概念变得通俗易懂。比如,在介绍土壤水分监测时,作者将土壤比作海绵,不同孔隙度对水分的吸附和保持能力不同,让我瞬间就理解了土壤质地对水分监测的重要性。而且,书中穿插了大量的图表和示意图,这些视觉化的元素极大地提升了阅读效率,让我能更直观地把握关键信息。我还特别喜欢书中关于“多源数据融合”的讨论,这反映了现代环境监测的趋势,将不同来源的数据进行整合分析,可以提供更全面、更准确的监测结果。这本书不仅仅是技术的介绍,更像是一堂生动的生态课,让我从全新的角度认识了草地这个充满活力的生态系统,也对农业科学家们默默付出的努力有了更深的敬意。
评分终于收到这本书了!虽然还没来得及仔细翻阅,但仅仅从它的装帧和排版上,就能感受到出版社的用心。封面设计简洁大气,采用了柔和的绿色调,非常符合“草地生态环境”的主题,给人一种清新、自然的感觉。纸张的质感也很好,触感细腻,印刷清晰,阅读体验应该会很棒。我一直对草地生态系统很感兴趣,尤其是在气候变化日益加剧的今天,了解草地的健康状况对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这本书的题目直接点明了主题,让我对接下来的内容充满期待。我希望书中能够详细介绍各种监测方法和技术,比如如何采集和分析土壤样本、如何评估植被覆盖度和生物多样性、以及如何利用遥感技术来监测大范围的草地变化等等。我更期待的是,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实际的案例分析,让我了解这些技术是如何在实际工作中应用的,以及它们能够为我们带来哪些有价值的信息。希望这本书能够成为我探索草地生态奥秘的得力助手。
评分坦白说,这本书的内容确实非常专业,我作为一名非专业读者,在阅读过程中遇到了一些挑战,但正是这些挑战,激发了我进一步学习的动力。书中深入探讨了各种监测技术的原理和应用,比如光学遥感、雷达遥感在植被指数计算、旱情监测中的应用,以及低空无人机在近地表环境监测中的潜力。这些内容让我大开眼界,原来监测草地生态环境可以如此精细和高效。尤其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关于“时间序列分析”的部分,它揭示了如何通过分析连续多年的监测数据,来揭示草地生态系统随时间推移的变化趋势,这对于预测未来的环境风险和制定应对策略至关重要。虽然一些术语对我来说比较陌生,但我相信通过反复阅读和查阅相关资料,我一定能够逐渐掌握这些知识。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提供了一个深入了解现代草地生态监测技术的窗口,对于有志于从事相关领域研究或工作的人来说,无疑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评分刚翻开这本书,一股浓郁的学术气息扑面而来,但随之而来的是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作者在阐述监测技术的过程中,不仅仅停留在“是什么”,更深入地探讨了“为什么”和“如何做”。例如,在介绍草地退化监测时,作者详细分析了导致草地退化的多种因素,包括过度放牧、不合理的耕作方式、气候变化等,并阐述了不同监测技术如何有效地识别和量化这些退化过程。我尤其欣赏书中关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的章节,它将监测技术与实际的生态效益紧密联系起来,让我们看到监测工作不仅仅是为了了解状况,更是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利用草地资源,从而服务于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书中的参考文献也十分丰富,为我提供了进一步深入研究的线索。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都让我感到震撼,它不仅是一本技术指南,更是一份对草地生态系统价值的深刻认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